是枝裕和的電影,註定只會被少數人所接受

2020-12-14 十四十四Fourteen

日本人很善於拍家庭劇,不是那種泰國式的倫理狗血,而是那種展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他們總會從那些瑣碎無味的日常當中摳出點滴的細枝末節,令人莞爾回味。

在這其中,十四最喜歡的,是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

有人說,有的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十四第一個想到的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

有人說,有的導演一生只拍一種電影,十四第一個想到的,則是是枝裕和。

從《無人知曉》到《步履不停》,再到《如父如子》和《海街日記》,他的電影裡有且只有兩個主題:家庭與親情。

是枝裕和曾說,這部電影是他最愛的一部,因為他在《步履不停》裡,透過阿部寬的嘴,說出了自己人生中最悔恨,也是最感慨的一句話——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我總是慢一拍。

坦白地講,這部電影我看了三次才真正看完。

第一次,是因為豆瓣高達8.8的評分吸引了我,但是我連開頭十分鐘都沒撐下去,就草草的關閉了視頻,因為這也太無聊了,我居然花十分鐘看別人刮蘿蔔發牢騷。

第二次,是因為《小偷家族》在中國的熱映,我重新拾起了它。這一次,我仍舊沒有撐過三十分鐘,就癱在了枕頭上打起了瞌睡。

第三次,則是因為和父親吵架,我用力關上房間的門後,不知為何,想起了這部電影。

前後一算,我花了整整三年才看完這部電影。

而那一次,我終於看完,徹夜難眠。

01、人生路上步履不停

故事發生在日本一個小鎮。

電影開頭,是老婆婆和大女兒正在準備難得一次的家庭聚餐。

在這期間,女兒叫父親去買牛奶,老婆婆卻說,這是不可能的事。

即使退休已久,父親仍希望鎮上的人叫他「醫生」,他不希望別人看到他拿著購物袋的樣子。

另一邊,小兒子亮太還沒到家,就已經在查詢回家的車票,顯然,他對這次家庭聚會並不熱情,甚至有一點冷漠。

他的妻子拒絕了這個提議,說:

「明明是我要緊張,為什麼你比我還不情願?」

老婆婆和女兒一邊做著餐前準備,一邊吐槽著即將過來的兒媳。

原來,亮太的妻子是一個喪偶的寡婦,那個小男孩是妻子和前夫所生,並不是亮太的親生兒子。

在回家的臺階上,亮太對妻子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提及自己工作的事情。

妻子則說,他們是你的父母,你這樣是不是太防備他們了。

對於橫山家來說,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亮太的哥哥,橫山家長子淳平的忌日。

亮太一家終於抵達,大家一起其樂融融的聊著天說著近況。

老婆婆則三句話不離大哥淳平,在炸玉米天婦羅的時候,甚至嘴裡還在絮叨著淳平小時候講的玉米笑話。

在一片笑聲中,亮太卻顯露出幾絲落寞。

在餐桌上,大家看似有說有笑。

姐姐問起亮太最近在做什麼,他含糊其辭的說自己在博物館找到了一份工作,是關於油畫的。

一直沒給亮太好臉色看的爺爺卻在這時突兀的說了一句:

「寡婦帶著孩子更不好再婚。」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而作為被針對的對象,亮太妻子強顏歡笑出來解圍:

「幸好,有一個不錯的男人娶了我做妻子。「

女人們為了躲避尷尬的氣氛,便一起到二樓翻起了舊照。

姐姐在舊物中,翻到了亮太小學時寫的作文,在現實裡對繼承醫院毫無興趣的亮太,在作文裡的夢想卻是當一名醫生。

但是上來送西瓜的亮太卻搶過姐姐手中的作文,揉成了紙團。

飯後,女人們在餐桌旁閒聊,電視上報導著一起溺水死亡的案件,奶奶想起了自己的大兒子淳平。

老婆婆說,淳平走的那個晚上,正在擦鞋子,卻突然臨時起意想去海灘。

如果,當時我說一句話阻止他,或者挽留他一下,他就不會因為救人而死去,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她永遠忘不了那一雙乾淨的鞋子。

當提到長子淳平的時候,所有人的言辭謹慎而又小心,仿佛這是一根魚刺,卡在了橫山家的喉嚨。

雖然表面上爺爺對亮太妻子表現得很冷漠,但在內心裡,爺爺其實並沒有特別討厭他們。

飯後,他把小男孩偷偷叫到了自己的工作室,問他以後想要做什麼。

小男孩說,自己想做一個鋼琴調音師。

爺爺卻說,成為一名醫生更好,醫生可以拯救許多人。在門外聽到對話的亮太卻十分生氣,說他絕不會成為醫生。

在給淳平掃墓的時候,婆婆看到了一隻黃色的蝴蝶,這讓她想起了一個傳說——

一隻蝴蝶從寒冷的冬夜倖存下來,第二年就會變成黃色,每次看到黃色的蝴蝶,我就會想起死去的淳平。

15年過後,當年被淳平救下的孩子,長成了一個沒有什麼作為的胖子。

他拘謹的坐在橫山家的客廳裡,滿頭大汗。

雖然橫山家裡人對他冷漠刻薄,他仍舊一遍又一遍的和對他們表達謝意,並說:

「即使是為了淳平先生,我也會好好活下去。」

青年在玄關穿鞋的時候,亮太拍著他的背,說道:

「你才25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青年走後,一言不發,背對著他的爺爺終於開了口:

「這樣沒用的垃圾,我的兒子為什麼要救他?」

晚上,亮太一家留下吃飯,爺爺有意無意的提起了事業對於男人的重要性,婆婆卻打斷了他的吹噓,說道:

「你兒子死的時候,你都沒能到場。」

原來那一天,爺爺醫院來了一名食物中毒的病人。

飯菜香氣洋溢,卻仍舊擋不住瀰漫其中的淡淡憂傷。

晚上聊天的時候,老婆婆突然問起亮太以前一名相撲運動員的名字,她怎麼也想不起來。

亮太思索了半天,也仍舊沒有想起。

之後,亮太對婆婆說,我們不要再邀請獲救的那個人了吧,他好像太痛苦了。

婆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她說,因為那個人的錯,淳平才死了,每年邀請他就是讓他不要忘記淳平。

如果我連可以憎恨的對象都失去了,那只會更加痛苦。每年叫他來,是為了讓他痛苦,也是為了讓我們不那麼痛苦。

亮太聽後,抽起了口煙,感慨地說道:

「你可真殘酷。「

洗澡前,亮太碰到了父親,他說,大家一直拿來說笑的那個玉米笑話不是淳平,而是我說的。

婆婆中午的幾句念叨,讓亮太惦記了一天。

即使是四十歲的大男人了,他也仍舊和小孩子一樣,與死去的哥哥爭奪父母回憶裡的一句玩笑話。

其實亮太心裡清楚,在父母的心中,自己永遠比不上哥哥。

睡前,一隻黃色的蝴蝶突然闖進了家裡。

婆婆就像著了魔一樣追逐蝴蝶的背影,嘴裡不停地念著:

「果然,這就是淳平。」

而在一旁的亮太,沉默不語。

看到黃色的蝴蝶,小男孩也想起了自己死去的父親。

看著一臉難過的男孩,媽媽對他說:「你的爸爸雖然死去了,但沒有真的離開,他在這裡,在你的身體裡。」

小男孩問:「那阿亮呢?」

「阿亮也會成為你的一部分,緩慢的,堅定的,成為你的一部分。」

深夜,小男孩走到院子裡,他對著漆黑的天空伸出了雙手,堅定的說,我想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鋼琴調音師,如果這不可能,我想成為一名醫生。

小男孩在別人面前雲淡風輕的說爸爸死去的時候自己太小,什麼都不記得,所以並不傷心。

但其實,他清楚地記得爸爸的每一個模樣。

亮太則悄悄的回到自己小時候的房間,撫平了那張揉成團的作文紙。

他仍舊記得小時候的夢想。

第二天,亮太想與父親和解,當來到海灘上的父子倆卻遲遲沒有人開口,最後什麼話都沒說,就上了回家的巴士。

在巴士上,亮太如釋重負的說,一年來一次就夠了,新年不用來了。

而妻子在來之前執意要留下來過夜,這一次卻說,下一次不要太麻煩他們了,不用過夜也可以。

這時,亮太突然想起了母親問的相撲運動員的名字,他懊惱的轉過身子,然而車卻早已啟動。

亮太望著身後的玻璃窗,說:

「總是這樣,我每一次都慢一拍。」

老婆婆和爺爺一步一步的走上回家的臺階,亮太的畫外音慢慢響起:

多年以後,亮太和妻子生了一個女兒,他們一家四口去給哥哥掃墓。

在回去的路上,黃色的蝴蝶又一次飛舞而過。

亮太說起了當年母親講給他的那個關於蝴蝶的傳說,女兒問:

「這是誰告訴你的呢?「

亮太卻想不起來到底是誰告訴他的。

影片到底,也就來到了尾聲。

02、

是枝裕和的故事,真的很瑣碎,很平常,對於有些人來說,甚至很無聊。

是枝裕和的電影,註定只能是少數人的電影,他的電影畫面很慢,人物對話很慢,就連走路,也是慢悠悠的,他只是把一個人的日常娓娓道來。

甚至在情緒最悲切的畫面裡,他都能做到細膩而又克制,絕不煽情。

生怕觀眾哭大了聲,驚擾了劇中的主角。

尤其是在電影裡表現出最討厭亮太一家的父親,在目送巴士走後,喃喃自語道:

「下一次見面,就是新年了。」

父親心裡一直喜歡著亮太,喜歡著他們一家,卻因為性格原因始終說不出口。

而亮太心裡想要和父親和解,卻也因為性格原因張不開嘴。

父子倆直到最後,也沒能相互理解。

當十四看到這裡時,有一種深深的悲切蕩漾在心頭暈。

《步履不停》以一種平淡雋永的方式,表達生活中的遺憾與痛苦。

就像亮太說的,為什麼我們總是慢一步?

看完這部電影,我沒有等到天亮,而是直接走出了房間。

客廳沒有開燈,窗外也沒有星星,被漆黑包裹的父親正皺著眉頭在沙發上一根一根的抽著香菸。

我看著父親的背影,夾帶著哭聲,道歉道:

「老爸,我錯了。」

父親沒有說什麼話,只是揮了揮手,說:

「還不早點睡?看看都幾點了。」

我很慶幸,那一天,我選擇了這部電影。

人生步履不停,而我們對於親近的人,儘量不要慢一步。

相關焦點

  • 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
    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如果你看過《小偷家族》,再去看《海街日記》,你一定心中會浮現這樣一個猜想,「這兩個電影的導演,應該是同一個人吧。」看這兩部電影,會感覺像是在面對著一杯白水,但一口下去,卻讓人不經意,細細品味起來。這兩部的導演,都是一個叫做是枝裕和的人。除了這兩部,他的作品還包括著名的《步履不停》《無人知曉》。
  • 看日本家庭電影,別只知道是枝裕和,《東京物語》的導演實乃大師
    說起日本電影,不能避開的一個名字就是是枝裕和。國內很多喜歡看文藝片的觀眾,對於溫情風格的日本電影一向非常喜歡,是枝裕和的家庭片更是其中絕對要被提及的,《小偷家族》、《步履不停》等電影在國內也很受關注。事實上,講述細膩溫和的家庭日常、展現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電影,佔據日本電影很大一部分,而是枝裕和也只是其中晚輩。山田洋次、周防正行、溝口健二、木下惠介等一眾日本電影導演都是其中翹楚。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們,絕對不能錯過的則是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的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及觀影方法
    所以說,是枝裕和的電影中最珍貴的就是,他在電影中向我們展示的憤怒本體以及他對憤怒的處理方式,也就是不帶預設角度的記錄。在是枝裕和的電影裡,憤怒是沒有原因的,也是沒有對錯之分的。他所展現的鏡頭都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社會觀察者所看到的內容。
  • 在看完11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後,我為他找到了4個關鍵詞
    是枝裕和的家庭片總有人間煙火氣,家長裡短的故事裡,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融入的是對親情、人間、生死的思考。夏天是枝裕和的電影裡,最常出現的季節就是夏天。但這樣的夏天並不燥熱,而是很溫和的,自帶降暑功能。夏天在導演的鏡頭中,總是格外的日常、詩意又美好。
  • 西川美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導演」
    「導筒」摘錄《西川美和:圍繞電影的X》一書中她與師傅是枝裕和的有趣西川美和《美好的世界》預告片《西川美和:圍繞電影的X》第三章《夢的前後:是枝導演二三事》片段哦哦!剪輯室裡響起一片騷動,剪輯工作正在逼近終點。
  • 是枝裕和:依然溫柔注視著普通人的生活
    很多人還對《小偷家族》在拿下坎城金棕櫚大獎之後第一時間來到上海記憶猶新,今年,他除了帶來自己的第15部長片《真相》之外,還將在電影節期間開辦大師班。  是枝裕和的作品,上承成瀨巳喜男,下啟西川美和,是當代日本影壇的重要一支。他讓觀眾看到,比起邏輯嚴密、環環相扣的故事,根植於日常生活的細節,才具有更厚重的力量。
  • 《海街日記》:體會是枝裕和的治癒系主題和「物哀美學」
    一直很喜歡是枝裕和拍的電影,他所拍攝的電影類型非常廣泛,推理、懸疑、家庭等領域他都有涉獵。但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他聚焦於家庭拍攝的片子,因為能從他拍的家庭電影裡,體會到:什麼是生活。在是枝裕和的鏡頭下,四姐妹日復一日,平凡瑣碎的日常泛著光,每一幀畫面都是又美又溫柔,既感傷又治癒。四個女孩由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在這部電影中一層層被揭開,又在各自的溫暖下漸漸被撫平。本文我除了講述電影給我們展現的姐妹之情、生活治癒力量之外,還將結合電影中一些元素分析這部電影中所體現的物哀美學,讓人體會到電影的力量,也體會到其中的「物哀美」。
  • 是枝裕和的新片《真相》,究竟有沒有超越《小偷家族》?
    至於侯孝賢更讓演員有極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以此來捕捉純粹的法國風情,因此我們會看到劇中人為了跟鄰居借廚房而打的電話,聽到他們從借廚房到肉該怎麼燉這樣的離題。然而,相較於洪尚秀把名演員拉進他的宇宙,或者侯孝賢強殖他的靈感風格,是枝裕和則是精心修剪出日法調和的精美庭院,或許過於精緻而丟失了法國人期待的野性。該怎麼評價它?所以綜合以上的背景,該怎樣評價是枝裕和的新片《真相》?
  • 是枝裕和的少女情懷,細品《海街日記》,感受夏日清涼
    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就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夏日元素,是枝裕和的少女情懷———《海街日記》。熟悉是枝裕和的朋友,一定看過這部《海街日記》,國內的許多電影愛好者,都是通過這部電影,認識到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由漫畫《海街diary》改編而來,故事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四個不同的女人結婚之後,生下了四個性格堅毅的女兒。
  • 是枝裕和:穿梭光明與黑暗 送予慰藉與批判的鏡頭詩人
    《小偷家族 》上映日期:2018年 電影的海報裡每個人都在笑,親密地抱作一團,就是簡簡單單一家人的模樣。 這個細節引起了是枝裕和的注意,他感到千瘡百孔之中的生活,也會有美麗的瞬間,而這正是他想要捕捉的瞬間。 電影將一個在我們看似複雜的背景展現得異常清淡,仿佛與現實生活並不存在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
  • 是枝裕和的新片,是下一部《寄生蟲》?
    是枝裕和的新作《中間人》(暫譯)將與韓國演員宋康昊、裴鬥娜、姜東元合作,影片由CJ娛樂負責發行,故事講述沒有條件養育孩子的人,將孩子放入特殊的育兒箱,隨之丟棄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 作為是枝裕和的愛徒 她比師父狠多了
    2014年,是枝裕和、西川美和,以及一些年輕導演創立了為年輕導演拍電影提供支持的創作人公司「分福」。分福不設門檻、出入自由,每月第一天舉行企劃會議,大家分享想法,刺激創作。廣瀨奈奈子就是受惠者,她用一年半的時間寫出《黎明》的劇本,提交後得到是枝和西川的認可,是枝認為劇本「纖細入骨地描寫了從文字上也能傳達出來的人性」,西川則認為「尖銳地描繪了人的孤獨,對弱者有著深厚的溫柔之情」。
  • 談及是枝裕和,這是最大的誤讀!
    很多人對是枝裕和的創作風格有挺多誤解。比如他像小津,比如他總是拍攝家庭題材。可是,在我看來,是枝和小津之間,絕不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關係。 與其說他是「反小津」,不如所他是從小津的弟子們那一輩電影導演那裡,承惠較多。
  • 這才是人生贏家,金棕櫚得主是枝裕和,由自己偶像侯孝賢陪玩九份
    起飛愛娛樂 舉報   11月21日,專程到中國臺灣舉行大師班的金棕櫚得主,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
  • 如何評價是枝裕和的《奇蹟》?
    是枝裕和的《奇蹟》,是一部成長正能量電影。劇情前後邏輯分明,和我們兒時的成長環境基本如出一轍。從大迫軍上學開始,班級老師,給每個同學布置了一個研究自己爸爸職業說起。大迫軍從小不和自己的父親住在一起,所以在面對這個問題上,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老師的提問,很是尷尬。
  • 有些人註定只會驚豔你的時光,而不能溫柔你的歲月
    有些人註定只會驚豔你的時光,而不能溫柔你的歲月一個晚安一個吻解決不了的想念,一個有關於你繪聲繪色的夢,也不夠我撐到明天。二、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人生的路有很長,很多人都只能陪伴其中一段,分開一定是有不適的條件出現,能夠在適合的時候相聚在一起,開心過痛快過,已經很好了。-- 風筱筱熙六、愛情是兩個人的事,錯過了大家都有責任。七、既然去愛,我就要做愛的主人,絕不做愛的庸俗!
  • 是枝裕和的法語片《真相》還可以當偵探片看
    電影仍舊保留了很高辨識度的是枝裕和風格,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多處藏在細節裡的伏筆,在觀看過程中發現這些蛛絲馬跡,是一直以來看是枝裕和電影的一大樂趣。法比安接受訪問這裡插一句,關於法比安獲得幾次凱撒獎我是存疑的,電影前期夏洛特第一次到法比安的房間時,可以看到桌上放著三個酷似凱撒獎的獎盃。
  • 李安x是枝裕和,賈樟柯x霍猛,華語大師們在柏林電影節聊了什麼
    即使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李安和是枝裕和的許多作品重合在了一起:日常普通的家庭、表達內斂的親情、東亞文化語境下的親屬關係。相同元素的組合,讓觀眾在瑣碎中品嘗到生活的況味與舒緩。雖然兩人風格相似,但對談的契機卻處於偶然。
  • 法國雙影后vs是枝裕和,看完我立馬get到了「真相」
    今天咱們來聊一部特殊的法國電影,也是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片——《真相》。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這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繼《小偷家族》坎城奪魁後的首部作品,也是他離開本土文化語境、邁向國際合拍的試水之作。
  • 上影節「電影學堂」大師班陣容公布:是枝裕和,賈樟柯,河瀨直美在列
    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電影,學習用電影感知被忽視的日常生活,學習用電影揭示對生命、社會的理解。上海國際電影節去年啟動「電影學堂」項目,邀請國內外傑出電影人與觀眾交流從業經驗與人生感悟。今年因為疫情,國際影人無法來滬,但有重磅電影人欣然接受了「電影學堂」的邀約。他們將以遠程連線、居家自錄、現場座談等不同形式與影迷展開面對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