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善於拍家庭劇,不是那種泰國式的倫理狗血,而是那種展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他們總會從那些瑣碎無味的日常當中摳出點滴的細枝末節,令人莞爾回味。
在這其中,十四最喜歡的,是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
有人說,有的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十四第一個想到的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
有人說,有的導演一生只拍一種電影,十四第一個想到的,則是是枝裕和。
從《無人知曉》到《步履不停》,再到《如父如子》和《海街日記》,他的電影裡有且只有兩個主題:家庭與親情。
是枝裕和曾說,這部電影是他最愛的一部,因為他在《步履不停》裡,透過阿部寬的嘴,說出了自己人生中最悔恨,也是最感慨的一句話——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我總是慢一拍。
坦白地講,這部電影我看了三次才真正看完。
第一次,是因為豆瓣高達8.8的評分吸引了我,但是我連開頭十分鐘都沒撐下去,就草草的關閉了視頻,因為這也太無聊了,我居然花十分鐘看別人刮蘿蔔發牢騷。
第二次,是因為《小偷家族》在中國的熱映,我重新拾起了它。這一次,我仍舊沒有撐過三十分鐘,就癱在了枕頭上打起了瞌睡。
第三次,則是因為和父親吵架,我用力關上房間的門後,不知為何,想起了這部電影。
前後一算,我花了整整三年才看完這部電影。
而那一次,我終於看完,徹夜難眠。
01、人生路上步履不停
故事發生在日本一個小鎮。
電影開頭,是老婆婆和大女兒正在準備難得一次的家庭聚餐。
在這期間,女兒叫父親去買牛奶,老婆婆卻說,這是不可能的事。
即使退休已久,父親仍希望鎮上的人叫他「醫生」,他不希望別人看到他拿著購物袋的樣子。
另一邊,小兒子亮太還沒到家,就已經在查詢回家的車票,顯然,他對這次家庭聚會並不熱情,甚至有一點冷漠。
他的妻子拒絕了這個提議,說:
「明明是我要緊張,為什麼你比我還不情願?」
老婆婆和女兒一邊做著餐前準備,一邊吐槽著即將過來的兒媳。
原來,亮太的妻子是一個喪偶的寡婦,那個小男孩是妻子和前夫所生,並不是亮太的親生兒子。
在回家的臺階上,亮太對妻子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提及自己工作的事情。
妻子則說,他們是你的父母,你這樣是不是太防備他們了。
對於橫山家來說,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亮太的哥哥,橫山家長子淳平的忌日。
亮太一家終於抵達,大家一起其樂融融的聊著天說著近況。
老婆婆則三句話不離大哥淳平,在炸玉米天婦羅的時候,甚至嘴裡還在絮叨著淳平小時候講的玉米笑話。
在一片笑聲中,亮太卻顯露出幾絲落寞。
在餐桌上,大家看似有說有笑。
姐姐問起亮太最近在做什麼,他含糊其辭的說自己在博物館找到了一份工作,是關於油畫的。
一直沒給亮太好臉色看的爺爺卻在這時突兀的說了一句:
「寡婦帶著孩子更不好再婚。」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而作為被針對的對象,亮太妻子強顏歡笑出來解圍:
「幸好,有一個不錯的男人娶了我做妻子。「
女人們為了躲避尷尬的氣氛,便一起到二樓翻起了舊照。
姐姐在舊物中,翻到了亮太小學時寫的作文,在現實裡對繼承醫院毫無興趣的亮太,在作文裡的夢想卻是當一名醫生。
但是上來送西瓜的亮太卻搶過姐姐手中的作文,揉成了紙團。
飯後,女人們在餐桌旁閒聊,電視上報導著一起溺水死亡的案件,奶奶想起了自己的大兒子淳平。
老婆婆說,淳平走的那個晚上,正在擦鞋子,卻突然臨時起意想去海灘。
如果,當時我說一句話阻止他,或者挽留他一下,他就不會因為救人而死去,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她永遠忘不了那一雙乾淨的鞋子。
當提到長子淳平的時候,所有人的言辭謹慎而又小心,仿佛這是一根魚刺,卡在了橫山家的喉嚨。
雖然表面上爺爺對亮太妻子表現得很冷漠,但在內心裡,爺爺其實並沒有特別討厭他們。
飯後,他把小男孩偷偷叫到了自己的工作室,問他以後想要做什麼。
小男孩說,自己想做一個鋼琴調音師。
爺爺卻說,成為一名醫生更好,醫生可以拯救許多人。在門外聽到對話的亮太卻十分生氣,說他絕不會成為醫生。
在給淳平掃墓的時候,婆婆看到了一隻黃色的蝴蝶,這讓她想起了一個傳說——
一隻蝴蝶從寒冷的冬夜倖存下來,第二年就會變成黃色,每次看到黃色的蝴蝶,我就會想起死去的淳平。
15年過後,當年被淳平救下的孩子,長成了一個沒有什麼作為的胖子。
他拘謹的坐在橫山家的客廳裡,滿頭大汗。
雖然橫山家裡人對他冷漠刻薄,他仍舊一遍又一遍的和對他們表達謝意,並說:
「即使是為了淳平先生,我也會好好活下去。」
青年在玄關穿鞋的時候,亮太拍著他的背,說道:
「你才25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青年走後,一言不發,背對著他的爺爺終於開了口:
「這樣沒用的垃圾,我的兒子為什麼要救他?」
晚上,亮太一家留下吃飯,爺爺有意無意的提起了事業對於男人的重要性,婆婆卻打斷了他的吹噓,說道:
「你兒子死的時候,你都沒能到場。」
原來那一天,爺爺醫院來了一名食物中毒的病人。
飯菜香氣洋溢,卻仍舊擋不住瀰漫其中的淡淡憂傷。
晚上聊天的時候,老婆婆突然問起亮太以前一名相撲運動員的名字,她怎麼也想不起來。
亮太思索了半天,也仍舊沒有想起。
之後,亮太對婆婆說,我們不要再邀請獲救的那個人了吧,他好像太痛苦了。
婆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她說,因為那個人的錯,淳平才死了,每年邀請他就是讓他不要忘記淳平。
如果我連可以憎恨的對象都失去了,那只會更加痛苦。每年叫他來,是為了讓他痛苦,也是為了讓我們不那麼痛苦。
亮太聽後,抽起了口煙,感慨地說道:
「你可真殘酷。「
洗澡前,亮太碰到了父親,他說,大家一直拿來說笑的那個玉米笑話不是淳平,而是我說的。
婆婆中午的幾句念叨,讓亮太惦記了一天。
即使是四十歲的大男人了,他也仍舊和小孩子一樣,與死去的哥哥爭奪父母回憶裡的一句玩笑話。
其實亮太心裡清楚,在父母的心中,自己永遠比不上哥哥。
睡前,一隻黃色的蝴蝶突然闖進了家裡。
婆婆就像著了魔一樣追逐蝴蝶的背影,嘴裡不停地念著:
「果然,這就是淳平。」
而在一旁的亮太,沉默不語。
看到黃色的蝴蝶,小男孩也想起了自己死去的父親。
看著一臉難過的男孩,媽媽對他說:「你的爸爸雖然死去了,但沒有真的離開,他在這裡,在你的身體裡。」
小男孩問:「那阿亮呢?」
「阿亮也會成為你的一部分,緩慢的,堅定的,成為你的一部分。」
深夜,小男孩走到院子裡,他對著漆黑的天空伸出了雙手,堅定的說,我想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鋼琴調音師,如果這不可能,我想成為一名醫生。
小男孩在別人面前雲淡風輕的說爸爸死去的時候自己太小,什麼都不記得,所以並不傷心。
但其實,他清楚地記得爸爸的每一個模樣。
亮太則悄悄的回到自己小時候的房間,撫平了那張揉成團的作文紙。
他仍舊記得小時候的夢想。
第二天,亮太想與父親和解,當來到海灘上的父子倆卻遲遲沒有人開口,最後什麼話都沒說,就上了回家的巴士。
在巴士上,亮太如釋重負的說,一年來一次就夠了,新年不用來了。
而妻子在來之前執意要留下來過夜,這一次卻說,下一次不要太麻煩他們了,不用過夜也可以。
這時,亮太突然想起了母親問的相撲運動員的名字,他懊惱的轉過身子,然而車卻早已啟動。
亮太望著身後的玻璃窗,說:
「總是這樣,我每一次都慢一拍。」
老婆婆和爺爺一步一步的走上回家的臺階,亮太的畫外音慢慢響起:
多年以後,亮太和妻子生了一個女兒,他們一家四口去給哥哥掃墓。
在回去的路上,黃色的蝴蝶又一次飛舞而過。
亮太說起了當年母親講給他的那個關於蝴蝶的傳說,女兒問:
「這是誰告訴你的呢?「
亮太卻想不起來到底是誰告訴他的。
影片到底,也就來到了尾聲。
02、
是枝裕和的故事,真的很瑣碎,很平常,對於有些人來說,甚至很無聊。
是枝裕和的電影,註定只能是少數人的電影,他的電影畫面很慢,人物對話很慢,就連走路,也是慢悠悠的,他只是把一個人的日常娓娓道來。
甚至在情緒最悲切的畫面裡,他都能做到細膩而又克制,絕不煽情。
生怕觀眾哭大了聲,驚擾了劇中的主角。
尤其是在電影裡表現出最討厭亮太一家的父親,在目送巴士走後,喃喃自語道:
「下一次見面,就是新年了。」
父親心裡一直喜歡著亮太,喜歡著他們一家,卻因為性格原因始終說不出口。
而亮太心裡想要和父親和解,卻也因為性格原因張不開嘴。
父子倆直到最後,也沒能相互理解。
當十四看到這裡時,有一種深深的悲切蕩漾在心頭暈。
《步履不停》以一種平淡雋永的方式,表達生活中的遺憾與痛苦。
就像亮太說的,為什麼我們總是慢一步?
看完這部電影,我沒有等到天亮,而是直接走出了房間。
客廳沒有開燈,窗外也沒有星星,被漆黑包裹的父親正皺著眉頭在沙發上一根一根的抽著香菸。
我看著父親的背影,夾帶著哭聲,道歉道:
「老爸,我錯了。」
父親沒有說什麼話,只是揮了揮手,說:
「還不早點睡?看看都幾點了。」
我很慶幸,那一天,我選擇了這部電影。
人生步履不停,而我們對於親近的人,儘量不要慢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