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沉迷遊戲充值6萬墜樓:虛擬世界的誘惑,家長要如何預防

2020-12-12 檸檬讀書育兒

今天上午看到一則讓人十分痛心的新聞:葫蘆島市14歲女孩因為玩遊戲花費6萬多元被發現,5月6日自殺身亡。

孩子出事前,媽媽正在銀行查消費流水,孩子給媽媽發消息說:「媽媽,是我幹的,我不想活著了。你能原諒我嗎?謝謝你,媽媽。」

當時媽媽沒有及時看到信息,之後再打電話過去,孩子已經出事了。

出事女孩之前很少玩手機,最近因為要上網課,接觸手機時間增多,父母一直也沒特別留意。

直到5月5日,孩子開學的前一天,母親發現微信裡的兩千多塊錢只剩下28元,而自己並沒有消費過這些錢。之後她查了消費記錄,發現多筆消費流向是一款名叫《龍族幻想》的手機遊戲。

母親發現後,也沒有懷疑女兒,對女兒她一直非常信任,因為家境不是特別好,女兒平時點外賣都要貨比三家,選實惠的。

這樣懂事、節儉的孩子,怎麼可能會為了玩遊戲衝那麼多錢?

隔天孩子放學回家後,母親試探著問女兒:「龍族幻想好玩嗎?聽說都往裡充錢,是能掙錢嗎?」孩子很快就否認說不知道,沒玩過。

母親看出來孩子說話時很緊張,飯也沒吃幾口。但是從心底她孩子覺得女兒不會在遊戲上花錢。

夫妻倆擔心帳戶遭人盜刷,晚飯後便趕往家附近的銀行把餘款取出來,而且對孩子說,「要報警,查查到底咋回事。」

查了銀行消費流水母親才發現:一個月以來,自己銀行卡在這款遊戲上消費了108筆,共計61678元。」

也就是這時,女兒發來簡訊,她沒注意到,沒多久,孩子就出事了。

父母沒有責怪,為何孩子會出事

接受採訪的時候,夫妻兩都說,事發前他們並不知道錢是女兒玩遊戲充值花掉的,更沒有訓斥孩子,媽媽也就是吃飯的時候問了一句。

這個家庭並不富裕,父母做生意收入不多,一家人目前還在租房住。

據家人說,孩子平時很懂事,花錢也節省,從不給父母添麻煩。真的沒想到她會在遊戲裡花那麼多錢。

從孩子不跟跟爸媽講,以及最後發給媽媽的簡訊可以看出,她知道家裡不富裕,玩遊戲充錢不對,之所以最後走上絕路,也是內心極度悔恨和害怕導致的。

雖然父母沒有責怪孩子,但是孩子很害怕,她怕爸媽查到錢是她花的,擔心爸媽會打罵她,甚至把她送去公安局。

未知會把一個人的恐懼無限放大,讓人把結果猜想的比事實糟糕無數倍,進而讓人的心理防線崩潰,做出難以挽回的事。

為何孩子沉迷遊戲,騙錢充值

今年已經看到過好幾起孩子玩遊戲偷偷充錢的事,這和特殊時期在家上網課也有關係。

平時孩子在校上課,不允許帶手機,也就周末在家玩一玩,前段時間孩子一直在家上網課,整天手機不離手,父母也沒法做到時時監控,自然就有機會接觸到遊戲。

對於孩子來說,手機是一種低成本的安慰,能讓孩子迅速找到成就感和歸屬感,這是孩子在現實世界比較難得到的。

曾經有段時間我特別沉迷玩遊戲,還記得那是款網頁遊戲,玩了兩年多,耽誤了很多學業。

遊戲本身沒有太多魅力,吸引人的是遊戲裡的升級帶來的榮譽感和社交。那段時間我玩遊戲的動力就是找小夥伴一起刷分升級,有時候也聊聊天,討論下遊戲技巧。

如果單純是個單機遊戲,我想很多玩家都不會堅持太久。新聞裡的小女孩才14歲,被遊戲中的虛擬世界迷惑很正常,沒有經受住誘惑不全是孩子的錯。

玩過市面上熱度比較高的手遊的玩家應該都知道,一款遊戲背後有一個研究人性弱點的專業遊戲開發團隊,費勁精力設計出精美的畫面、酷炫的特效,只為誘導消費者去玩。

騰訊的這款《龍族幻想》沒玩過,玩過他家其他款遊戲,套路都差不多,團隊作戰、隨機匹配、大數據計算分析、針對性推薦虛擬商品,目的只有一個:讓你消費。

據統計這款遊戲有4成未成年玩家,而且是個高氪金(充值),甚至有涉黃嫌疑的熱門手遊。這樣一個處處設陷阱,引導人去玩、去消費的遊戲,心智處於發育期的孩子怎麼抵擋住誘惑。

如何預防孩子沉迷遊戲

現如今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很難禁止孩子去玩手機。有時候越是不讓玩越會適得其反。

家長、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警惕網路遊戲這個隨時隨地都想「引誘」孩子的殺手,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其他的興趣、愛好,多多用心陪伴孩子,想辦法豐富孩子課餘時間。

1、注意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

昨天看新聞有個六歲半的小女孩miumiu吉他彈的特別好,小小年紀就收穫了國內外諸多音樂專業人士的認可。

據她母親說3歲發現孩子對音樂有天賦,夫妻倆就著重培養孩子去彈吉他和其他樂器,幾年下來,取得了很大進步,現在孩子每天都會抽時間練習樂器。

還有個五歲小女孩,特別喜歡跳繩,3歲多就跟著爸爸練習跳繩,得過很多獎,孩子喜歡,父母也是天天帶著孩子練習。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閃光點,父母要多注意孩子擅長的東西,一點點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有了喜歡做且能獲得成就感,孩子自然就不會去遊戲裡找安慰了。

3、父母以身作則

要想孩子不做什麼,家長先做好榜樣。

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家長,自己拿著手機一邊玩遊戲一邊告訴孩子不能玩遊戲,一邊看直播一邊告訴孩子看直播不好,這樣是教不好孩子的。

言傳不如身教,要想孩子自律,父母首先要成為自律的人。這個道理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就是想不想做的問題。

3、遊戲公司需整頓

現在很多遊戲開發公司,為了利益真的是不擇手段,一方面說著嚴禁未成年人玩,一方面又不提升註冊門檻,很多未成年隨便想個辦法就能註冊玩遊戲。

就像這個《龍族幻想》說是13-18歲建議適度使用,但是據統計未成年用戶佔了4成。而且為了吸引用戶,這款遊戲推出了很多充值的增值服務,華麗的服裝要花錢買,而且限量,必須要去搶,這就進一步激發人的攀比心理。「不得不」充更多錢。

據報導,這款龍族幻想,不僅要充錢才能玩,而且存在「涉黃」內容,網上一查就有一大堆這方面的討論。

如果遊戲公司和部分不規範的遊戲不進行檢查和整頓,那麼即使家長和老師處處提防也難以防住無孔不入的遊戲對孩子的侵害。

讓孩子遠離遊戲,回歸健康的現實生活,這是一件有難度但刻不容緩的事情,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各方共同努力,願悲劇不再重演。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14歲女孩遊戲充值6萬元後跳樓,遊戲運營商:已退款
    (原標題:14歲女孩遊戲充值6萬元後跳樓,遊戲運營商:已退款)
  • 女生遊戲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騰訊稱已完成退款
    6月9日,針對葫蘆島市一名14歲女孩劉歌因被家長發現在《龍族幻想》中充值超6萬元而自殺一事,騰訊回應表示,劉歌的帳號在遊戲內完成了實名驗證,顯示是一名40歲的成年人。目前,已經完成了相關消費情況的核對以及退款處理。
  • 湖北一12歲女孩沉迷遊戲,用奶奶的3萬元積蓄給遊戲充值
    隨著我國電子科技的發達、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化,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用手機內的各種軟體,就連小孩子,都會在學習的閒暇之餘拿父母的手機玩遊戲。然而,由於孩子不懂事、以及家長的監管不力,近年來,利用家長銀行卡給遊戲充值的事情屢屢發生。
  • 如何預防孩子沉迷網絡?家長一定要學會這些招數
    教育部前年發出《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各地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信中還有「防迷網」三字文,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 14歲女孩玩手遊充6萬被發現後自殺,《龍族幻想》被指氪金涉黃
    上網課期間玩手遊,一個月充值6萬元開始上網課後,平時只能周末接觸手機的劉歌,有了用手機的自由。趙芳把自己不用的蘋果手機留給了女兒。但她沒想到,上網課的這段時間,14歲的女兒開始沉迷於一款手機遊戲中。小區居民鄧先生回憶,當晚6點半左右,小區有一名女孩墜樓,他看到躺在地上的劉歌,鄰居已經喊來了救護車。趙芳和丈夫從銀行回到小區時,與拉著劉歌的救護車擦肩而過。趙芳說,自己走到小區門口時,才想到來自女兒的未接電話,但回撥過去已無人接聽。劉歌被送醫後,搶救無效離世。
  • 湖北一12歲女孩沉迷遊戲,奶奶積蓄全被換成裝備,令人揪心
    如今網絡發達,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結交到新的朋友,聯繫許久不見的親人,只是網絡同樣是把「雙刃劍」,有利必有弊如何使用它特別關鍵。12月16日湖北荊州就發生一起未成年女孩充值虛擬遊戲事件,錢財來源令人揪心。據有關媒體爆料,家住湖北荊州的小女孩(小夢)今年12歲,最近她在網絡上遇到一位網友,兩人因為一款「光遇」遊戲聊得非常投緣,而在這位網友的指導下,小夢知悉了可以在網絡上購買裝備,沒有經濟來源得她盯上了奶奶的銀行卡。
  • 13歲男孩盜用媽媽身份證銀行卡,40天遊戲充值20萬元!媽媽應該怎麼辦?
    近段時間,曹女士13歲大的兒子豪豪,拿著她的手機玩遊戲,充值Q幣購買裝備和皮膚,竟然花掉了20萬多元。心急如焚的她,不知道能不能要回這筆錢。兒子的回答讓曹女士心生疑慮,她去銀行查了餘額,不想銀行卡上竟少了20多萬元。支付明細顯示,從9月21號到10月31號期間,銀行卡上有多筆1萬元的支出,40天時間一共充值了22萬多元,涉及到多個遊戲平臺。當曹女士看到充值消費記錄後,整個人就懵了。
  • 13歲男孩盜用媽媽身份證銀行卡,40天遊戲充值20萬元!媽媽應該怎麼...
    近段時間,曹女士13歲大的兒子豪豪,拿著她的手機玩遊戲,充值Q幣購買裝備和皮膚,竟然花掉了20萬多元。心急如焚的她,不知道能不能要回這筆錢。兒子的回答讓曹女士心生疑慮,她去銀行查了餘額,不想銀行卡上竟少了20多萬元。支付明細顯示,從9月21號到10月31號期間,銀行卡上有多筆1萬元的支出,40天時間一共充值了22萬多元,涉及到多個遊戲平臺。當曹女士看到充值消費記錄後,整個人就懵了。
  • 11歲小學生玩遊戲充值近兩萬元,「刷爆」奶奶退休工資卡
    資料顯示,《穿越火線:槍戰王者》是由韓國Smile gate研發商及騰訊遊戲打造發布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類手遊。記者進入該款遊戲的官網,在健康提示一欄標註:「本網路遊戲適合年滿12周歲以上的用戶使用」。除了充值玩《穿越火線:槍戰王者》,劉先生的兒子同時在玩《迷你世界》,同樣充值了數千元,劉先生還不知道如何聯繫上對方。
  • 誰殺死了那個愛玩《龍族幻想》的女孩?
    據《新京報》報導,5月6日晚,葫蘆島市某中學的初三學生劉歌從家中陽臺墜樓身亡。據悉,劉歌在一個月內使用母親趙芳的微信帳戶為手遊《龍族幻想》充值108筆,共計61678元,之後被父母發現異常。在家長前往銀行查帳時,劉歌給母親發送了帶有遺言性質的簡訊:「媽媽,是我幹的,我不想活著了。你能原諒我嗎?
  • 「熊孩子」偷偷充值打賞急壞家長 舉證難題如何破解?
    10歲小孩以用父親手機上網課為由,偷打遊戲充值近2萬元;10天的時間,12歲孩子共打賞主播7萬元……那麼,誰來為未成年人充值打賞的「巨款」買單?充值打賞的錢能否要回?對此,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未成年人充值打賞行為是否有法律效力?
  • 孩子又在遊戲充錢?vivo兒童模式限制遊戲充值金額,家長更放心
    由於今年的非常時期,不少學校都紛紛推遲開學,雖然家長們也因此多了很多親子時光,但是孩子長時間在家,免不了多玩一下家長的手機。孩子天性好玩,面對手機中豐富的娛樂遊戲,很容易就會沉迷其中,這不僅影響孩子的視力,還有可能給家長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沉迷網絡,家長怎麼做?孩子網戀了,應該如何應對?如何避免孩子誤入傳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追星?……以上問題通通有答案啦!各位家長,你怎麼能錯過!事不宜遲,趕緊來收聽《曉法微課》第十五期:「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大家好,這裡是曉法姐姐以案說法課堂,我是佛山中院少審庭書記員林師敏,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 青少年遊戲之患:色情賭博廣告,充值不受限,就在熱門手遊裡
    實名認證漏洞:近七成可用網絡搜索的身份證認證  網際網路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滲透率越來越高,根據《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我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至10歲。  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 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專家:需各方力量打造協同共治全格局
    如何防止網絡沉迷是當前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一個焦點問題,在近日舉行的圍繞"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提出要明確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宣傳教育,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 12歲兒童手遊充值超10萬,「氪金」容易退款難如何破?
    12歲小學生花掉母親4萬元打賞遊戲主播,11歲女孩趁上網課玩遊戲花掉家人21.9萬元積蓄,9歲男孩一個月在遊戲裡花掉13萬元……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居家隔離,未成年人上網課等多種因素,「熊孩子」大量「氪金」的案例屢見報端。
  • @荊州父母:青少年沉迷遊戲怎麼辦?專家這樣說
    之前我們報導了江陵縣的一位初中生在上網課之餘用手機玩遊戲,竟然刷掉了父母5萬多元的血汗錢。青少年沉迷遊戲的背後,原因有哪些?家長們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起到怎樣的作用?專家給您來支招。>-->江陵縣郝穴鎮的的白女士,前段時間聯繫上記者,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上網課期間,竟然瞞著家裡利用手機往遊戲帳戶中充值,數額達到上萬元。
  • 調查|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遊戲花掉近5000元錢?這筆錢是家人賣秋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鄭州滎陽一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遊戲,三個周末,手機裡的近5000元錢沒了。12月16日,孩子的親戚求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說,孩子小不懂事,隨便玩手機把錢弄沒了,而這個家庭是農村的,家中經濟困難,希望能幫忙追回。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用打不用罵,聰明的家長用這四招
    ,一位孩子偷偷拿家裡的錢去充值遊戲。隨後用這張銀行卡裡的錢給自己的帳號充值了1萬多元,卻不知道這些錢是媽媽用來還房貸的。事跡敗露之後媽媽十分生氣,質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然而孩子卻表示別人家的小朋友都在玩,也都充錢,為什麼我不能充呢?完全不理解媽媽的為難之處。在兩個人爭吵的過程中,孩子一生氣直接把手機給摔了。
  • 11歲女兒打賞主播,敗光58歲單親媽媽所有積蓄
    」 本來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就較差,尤其是面對遊戲和手機的誘惑……而這樣的案例還不在少數。 幾年前就有這樣一則新聞,說是一名未成年男孩偷了父親好幾萬元請同學們去遊樂園,最後父親去跟遊樂園交涉,對方卻不肯退款,理由是「你們玩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