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株洲12月7日訊(通訊員 楊如 賴珠清)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六穩」之首。千方百計穩就業,既是重要的民生關切,又是落實中央「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
「點亮萬家燈火」招聘會。
如何緩解疫情衝擊,穩住就業大盤?天元區一系列穩就業政策「火力全開」,從創新實施專車接人送進企業,到溫暖人心的「點對點」入戶面試送崗;從技能培訓,為勞動者賦能,到真金白銀援企穩崗……株洲天元區,正奮力寫下穩就業的民生答卷。
截至11月底,天元區零就業家庭動態援助100%,城鎮調查失業率4%;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900人;職業技能培訓班83期、3451人次;初審創業擔保貸款115筆,共計發放金額5790萬元;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1086人次。
精準施策,摸清家底靶向發力
「我從投簡歷到正式上崗,只用了幾天時間。」11月26日,30歲的黃小姐在「點亮萬家燈火」大型綜合招聘會現場,向一家科技公司投遞了簡歷,現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幾天後,她就收到正式上崗的通知。
高效的求職故事背後,離不開就業服務人員前期的精準摸排、信息匹配。天元區就業服務中心以勞動保障平臺為依託,以產業鏈為方塊,派駐工作人員進企業、村(社區),分組對接,精準快速提供點對點服務;通過上戶摸排,建立臺帳,對求職者意願工種、薪酬待遇、聯繫方式等進行詳細記錄,充分了解求職人員求職意向需要,準確登記其住址、年齡、求職方向等。
為了促進勞動力就業和農民工就業,充分吸收本地勞動力資源,留住成熟技能人才就近就業,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用工難問題,天元區組織「點對點·入戶上門」面試活動,面試16場,入場面試667人,達成就業意向253人,即時上班25人,獲得了企業和求職者的高度讚許。
專業對接,大力推進退捕漁民轉產就業
「上岸後,我和先生都找到了穩定的工作,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不需要起早貪黑,沒有以前那麼辛苦。」退捕漁民張女士夫婦說起現在的生活,笑容滿面。
數十年來,張女士夫婦以船為家,習慣了船上的那方小天地。退捕政策下來後,和大多數上岸漁民一樣,張女士夫婦對未來的生活有過迷茫和擔憂。在參加了「點亮萬家燈火·退捕漁民」就業幫扶招聘會後,張女士夫婦的工作都有了著落,都在企業裡找到了普工工作,一直懸著的心也落下來了。
根據退捕漁民的就業和培訓意願,7月28日,天元區舉辦「點亮萬家燈火·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大型活動,88家企業參與,發布職位1253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48人。為全力推進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天元區就業服務中心充分發動「走進退捕漁民家就業專項服務組」力量,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逐一進行上門摸排,全面掌握漁民信息。截至11月底,天元區已完成該區116戶、208名退捕漁民的就業信息大走訪,目前,已就業漁民116人。
自開展「點亮萬家燈火」就業幫扶主題服務活動啟動以來,天元區根據不同就業群體需求,每月定期在天元區紅星美凱龍舉辦「就業點亮萬家燈火、服務送入千家萬戶」主題招聘會。截至目前,天元區累計提供供職單位數1647個,登記招聘人數25211人,登記求職人數24218人,招聘成功5314人次,有效地緩解了重點群體就業難問題。
技能培訓,免費為更多勞動者「賦能」
精緻的茶席,清雅的音樂。50名茶藝師在培訓老師的帶領下,選好茶藝主題,擺好茶席,並將解說、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充分展示出茶的色、香、味、形。這是天元區開展常態化職業技能培訓的現場情景。
「有了一技之長,我對就業充滿了信心。」經過培訓後,茶藝師小豔,很快就在一家茶樓找到了工作。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勞動者能不能順利就業,與自身擁有的技能有很大關係。為此,天元區大力推行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開發各類技能培訓資源,組織就業重點群體和企業職工,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接受培訓。
截至11月底,天元區累計開展培訓83期,培訓3545人次,其中農村轉移勞動力2815人;開設創業培訓班14期,培訓學員420人。今年,還新增了株洲律師協會等9家見習單位。
「穩」字當頭,天元區以一系列「硬核」就業政策和服務,全力以赴築牢民生之本,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