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浮屠文暢師序》中說:「弱之肉,強之食。」這就是萬事萬物的生存事實,弱者不會被同情,只會被強者吞食。
曾經的盛世唐朝,萬國來賀,不少國家想要依附唐朝生存,為國家的發展抱緊強國的粗大腿,希望在對方的庇護下,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分走一杯羹。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的敵人和朋友,有的只是千年不變的利益權衡。強權之下,建立政權,拿到絕對的話語權。
中國有過輝煌的曾經,也有過萬國踐踏,列強侵佔的屈辱歷史。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尤其是當身後站著13億同胞的時候,祖國更不能退步,不能屈服於強權。中國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數戰士的鮮血、戰士的身軀,鑄造了中國最堅強的堡壘,淬鍊了中國魂。
從輝煌到衰亡,再到重建,最後騰飛,祖國在不斷的改變,國際地位也在不停的提高,在如此情況下,我們感到自豪和驕傲。強權壓迫之下的重建騰飛,中國是強大的,也是團結的。
也許正是這種面對困難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精神,讓這個國家一直想要我們作為他的新主人,不過,中國並沒有接受它,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落後且不求上進的錫金國
這個國家要說是怎麼個落後法呢?早在公元7世紀,它就不復存在了,並且那時的錫金國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哲孟雄」,歸屬吐蕃國管理。
兩個世紀之後,隨著尼泊爾和藏族人的大量遷徙至這個地方,哲孟雄便開始鬧起了獨立,也算是在亂世之中有想法的地區。
公元1642年,蓬楚格納姆加爾統一了哲孟雄,並將其取名為「錫金」,成為了錫金的第一位皇帝,自此,錫金的這名字就徹底伴隨這個國家了。
原本,在合理的管理制度下,這也算是一個世外桃源,百姓安居樂業,經濟文化政治都得到了很好的建設發展。在強權沒有來臨這裡的時候,這確實是一座世外桃源,也確實是人們夢想中追求的幸福生活。但這一切很快就結束了,尼泊爾的強勢闖入打亂了錫金國的安穩和平靜。
錫金國既缺乏居安思危的觀念,又缺乏軍事武器研究的能力,兩者兼具之下就是錫金國國王被尼泊爾的軍隊趕出了錫金,國王為了保留性命,不顧艱難險阻逃到了西藏。這是清朝的統治管轄區。
自古以來,西藏就是清朝不可分割的版塊之一,錫金國國王打不過尼泊爾的軍隊,便向清政府求救,希望能夠派兵援助他們。
鴉片戰爭之前的清政府實力不弱,可以說在清朝時期很是有幾位皇帝勤勉治國,大有作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一個極其願意幫助他人的國家。面對錫金國王的求助,清政府欣然同意,派出軍隊去援助,很快便將侵略者從錫金這片土地上趕走了。
由此,錫金和清政府之間的緣分就此結下。對於錫金國而言,能夠有一個可以抱緊的粗大腿自然是十分樂意,而對於清政府而言,收下一個聽話的小弟,小弟又是地處邊境,這簡直是天然的保護屏障,自然也是欣喜的。
那麼,為何到了後來錫金國想要依附中國,我們拒絕了呢?
二、改旗易幟太快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清政府有過輝煌的時期,但卻並不能保證可以一如既往的強悍,再堅固的宗藩關係同樣也抵擋不住逐漸沒落的清王朝。從全世界的龍頭老大一下變為他人刀俎上的魚肉,地位的一落千丈,往日再堅強的宗藩關係都是浮雲。
當年的印度建立了殖民統治,也許看著印度嘗到了甜頭,其他國家也紛紛開始效仿。尤其是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錫金國就是英國眼中的肥肉。
西方國家從建成之初,就一直將侵略作為首要目標,依靠強硬的軍事手段好強霸佔,也許這就是西方文化。1861年,有實力的英國開始控制錫金國,進而侵佔它。錫金原本就在清朝政府的管轄區內,礙於英國的實力,清政府不得不放棄對錫金的控制權,將其移交給英國。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錫金雖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易主,但在錫金人的心中從未放棄過對國家行使自主權利的願望。困境總是一時的,風水輪流轉,誰也說不清楚下一秒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英國的殖民美夢沒有做多久就被打碎了,錫金國重新恢復了自由身。這時的百姓都激動且驕傲著,多年來的壓榨終於得到了解放。也許老天並不喜歡看到錫金人民的快樂生活。
1949年,獨立且快速發展起來的印度再次派兵進駐錫金,迫於強權,錫金再次改旗易幟,勝利永遠屬於強者。
那麼,讓人奇怪的是,為何在印度統治下的錫金,會擺脫印度申請加入中國呢?
三、149次申請,終究是希望落空
中國自建立起來,便高速發展,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也許是中國的強大以及與印度之間的差距,讓錫金開始想著抱緊中國的粗大腿。
自1974年5月29開始,一直到當年的6月22日,在短短的22天內,錫金便發出了149封想要加入中國的申請。
然而,我國卻拒絕了。
眾人不解,其實,原因很簡單,七十年代的我們猶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同等實力的合作夥伴,而不是還想著拖後腿的包袱。中國本就是人口基數大的國家,最不缺的就是人民,沒必要因為錫金這所謂的領土,就要背著錫金負重前行。
任何時候,國家領導都是基於科學發展的總基調在建設著中國,當自己都身處經濟下滑的狀態時,確實分不出精力去管毫無相關的人。
加之,錫金的地理位置太遠,管理具有高難度,即便是交通發達的現在,我們依然去往西藏的路途也並不短暫,去錫金真的是自討苦吃。
且他本就在印度的管轄內,而看到中國的發展好,就立馬想要歸順在中國的統治下,這樣的國家,如何能相信他是真的臣服於我們呢。
試想,如果允許錫金歸順我們,那麼勢必我們要花大量的錢財去為他修路架橋,這些都需要錢,國家財政還要補貼他們不少錢財。這確實是一樁賠錢的買賣。
結語
其實,這些也僅僅只是網友們的猜測,真正為何不願意接受它,相信國家有著考量,想必這也是經過黨和國家領導人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不過,錫金後來的反應還是讓我們震驚了,面對我國的拒絕,它竟然直接在國內掛起了眾多五星紅旗,主動宣稱自己是中國領土,以此來抵抗印度對他們的統治。不過,這一切都是徒勞而已。
當國家不夠強大時,就只有忍辱負重,更只有接受所有不公平的待遇,因為他們沒有和強權說不的能力。這個世界本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弱者無尊嚴,無自由。
我們用一百多年血的代價明白只有祖國強大,只有自身變強才能立足這個世界,才能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不然一切就如《史記·項羽本紀》中所說的那樣:「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參考資料:
《送浮屠文暢師序》
《史記·項羽本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