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對象:6-8歲
教學用具:藏藍色卡紙、白卡、高光筆、勾線筆等。
教學目標:
1,了解扎染的意義和藝術特色
2,能夠手繪設計出自己喜歡的花紋
3,經過學習,進一步了解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藝術,培育學生對民間傳統藝術酷愛
重難點: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講授新課
老師買了塊白布給自己做了一件圍巾,你們想看一下是什麼樣的圍巾嗎?(出示圖片)
你知道老師是怎樣給圍巾上色的嗎?
用的是扎染的方法
什麼是扎染呢?
「扎染是古老的紡織品染色工藝,它是用線、繩等對織物進行緊固的結、系捆、綁、縫扎、然後放在「染液中進行煮染」.由於扎結的外力作用,使得織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線後,織物上既可出現意想不到的花紋,這便是扎染的特點。其作品色彩樸實,自然大方,富有濃鬱的民族風格。
扎染的方法步驟
1、 綑紮:將白布從中間提起,然後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攏,再用繩子打活結。
2、 染色:將綑紮好的白布放進彩色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 展開:將浸透的布擰乾,鬆開綑紮的繩子,展現布上的紋樣。
扎染藝術作品的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細節的約束,進行了大膽的變化和誇張,這種變化和誇張出自天真的想像,含有無窮的魅力。圖案紋樣十分豐富,有幾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來自生活或優美的傳說故事,具有濃鬱的民族色彩。並且有規律,這就需要扎染之前,設計師來設計花紋,把它畫下來,然後根據圖案進行扎染。
設計的一般規律
1.將自然形象提煉成幾何形,比如:雪花簡化成六邊形。
2.圖形線條粗細的對比,圖案的重複,具有韻律。
3.具有一定美好寓意的圖案,比如:龍鳳。
本節課,我們就來做這個小小設計師吧!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來自網絡,侵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