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奇葩」作業,要求學生製作家譜,網友:老師露怯了!女人不入譜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有新聞報導稱,杭州某中學給學生留的家庭作業是製作家譜,引起熱烈討論!

作業具體內容要求是:學校請家長與孩子一起用圖表呈現,至少五代,從高祖父母到孩子的全部男女親屬的姓名、生卒年月、職業、居住地遷移情況。具體要求:記述1~3個家人的典型故事;總結提煉自己的家族的家風、家訓;特色介紹、如家族傳統生活習慣;圖文結合,有照片更好;開學後學校組織評比、表彰、展示。校方表示:旨在落實家庭教育、家風教育,引導孩子和長輩之間好好溝通。

學校的出發點沒毛病,動機是完全正確的,做法也並無不妥之處,就是不小心,觸發了網友敏感的神經。

所謂熱議,就是因為大家對這事的認知產生了分歧,有不同觀點,各執一詞,有贊成的,有質疑的!如果大家的意見高度一致,就形不成熱議了。

小編專家的觀點一:作業的出發點是很好的,很有教育意義,這是一個德育質量很高的作業。可是呢,德育的評價標準是模糊的,不像普通作業那樣有清晰的評價標準,好與壞很難做到清晰的區分。所以,建議校方至少給個參考樣本,就用校長家的家譜為例就行,率先垂範嘛,沒人會有意見的,再說了,校長怎麼會是雙重標準的人呢,我們都講理的。用一個模糊的評價標準,去評價一個事物,得到的結果依然是模糊的。不要以為出發點是好的,就該肯定,還要看結果。

小編專家觀點二:開學後,評比的是什麼?是作業完成的好壞,還是變相的對學生的出身進行一個評比。校方肯定是沒有後者這個意圖。但無法阻止大家這麼想,你沒有壞的意圖,並不見得產生不了壞的結果。A同學家長是某局長,B同學家長是市委書記,C同學家長是一線明星,D同學家長在服刑改造等等,一不留神就釀成攀比了,就與初衷背道而馳。惡意攻擊,不懷好意會傷害人的,同樣愚昧無知的善良也會傷害人的,我覺得這兩種傷害都不該原諒。涉及家人職業,不妥,可以改成行業類別。

小編專家的觀點三:即使評比評選能成功,評比結果怎麼去展示呢?大面積展示嗎?還是小範圍展示?因為涉及到的信息都是真實內容,難免會有擔心和顧慮,會不會引起攀比呢?家庭顯赫的學生會不會令他人唏噓不已呢?家庭卑微的人,會不會感到自卑呢?會不會對單親家庭?造成心理影響呢,如果是孤兒離異或者是服刑人員的子女怎麼辦呢?不展示評比嗎?不參與評比嗎?別人要是問起來,你為什麼不參與評比呢?該怎麼樣去回答呢?一系列的問題漏洞需要手動操作。你不累嗎?估計這個作業應該會虎頭蛇尾,說不準會爛尾。

小編專家觀點四:學生能完成嗎?不能。那就是給家長留的作業。如此泛泛的題目,對於初中生來說,答不出什麼像樣的答案的。只有家長代勞了,家長能不能完成也說不好。如果家裡有老人懂得修撰家譜,那再好不過了,可是話說回來,即使制出最正宗的家譜,校方能看出好來嗎?有沒有火眼金睛來辨別良莠,懷疑一下也不過分。

小編專家觀點五:如果完不成作業,那就編造,造假。既然出了這道題,何必又逼著學生造假呢?既然真心想德育,莫要缺德!

小編專家觀點六:作業題目可改為:請在假期收集有自己家族的光輝傳統,感人事例,不少於3篇,每篇不少於1000字,要求原創,經得起全網查重。

網友留言:

小編首先想到的和這些網友的想法一樣,有點臭味相同的意思,儘管言辭有些腦殘。事實上,學校如果真想調查學生的家庭背景情況,還用得著如此大費周折嗎?

也有贊成校方做法的網友。

還是有一部分人理智的人的,但是理智的人都不是很活躍,發言較少。

這是把評論寫成段子的網友。

還有咬人的網友

附1,校方作業原件

附2,校方做出回應

附3,善意的傷害故事兩則,(一)奶奶給剛出生的孫子綁腿,導致骨骼變形。愛的傷害。奶奶該不該受到問責。(二)妻子怕丈夫在外邊冷,勸其多喝幾杯酒,導致丈夫酒駕車禍致死,愚昧的妻子該不該懲罰。愛的傷害能得到諒解嗎?

附4,個人真實工作事例一則:剛當老師不久,有一次統計家長姓名和電話號碼?讓統一交到班長匯總後給我,一直沒人交。後來讓直接交給我,呼啦一下子全交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說明我的工作方法,對學生來說是不恰當的,我必須反思改正。結論是:在小學生,初中低年級學生的觀念中,很忌諱別人喊自己父輩或祖輩的名字。也忌諱別人知道自己家長的名字,原因不明,事實存在。

尾言:不就是一個作業嘛?值得這麼深挖嗎?答:值得,因為你是公辦學校,你不是野生的輔導班。

相關焦點

  • 寒假作業太「奇葩」,讓學生製作五代家譜,為難學生為哪般?
    每年到了寒假或者暑假,老師都會布置各種各樣的寒假作業,一般來說,寒假作業基本上都是源自於課本上的知識,很少有一些超綱的知識。但是也有一些教師「別出心裁」布置一些非常另類的題目。而這一個寒假作業太「奇葩」了,要求學生製作五代家譜。對於學生來說,五代家譜這麼有難度的題目怎麼會做呢?
  • 杭州一中學寒假讓學生製作家譜,網友質疑涉及隱私!校長獨家回應
    前天,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布置的一項寒假作業,衝上微博熱搜。 作業要求製作一張家譜,用圖表呈現,至少五代,從高祖父母到孩子的全部男女親屬的姓名、生卒年月、職業、居住地遷移情況。
  • 杭州一中學寒假讓學生製作家譜 網友吵翻了!是不是涉及隱私?校長...
    都市快報訊 前天,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布置的一項寒假作業,衝上微博熱搜。作業要求製作一張家譜,用圖表呈現,至少五代,從高祖父母到孩子的全部男女親屬的姓名、生卒年月、職業、居住地遷移情況。網友「Watch正」說:「這項作業不好,家譜在禮教社會是用來禁錮和限制社會行為規範的,有這種家譜大部分都是大戶人家,讀得起書的人家才有,窮人家談什麼家譜呢?基本沒譜,家裡有祠堂,有宗廟才有譜,作為知識點可以講。」網友「喃喃自語」說:「且不說這作業有些涉及隱私,就是最後要評比就很讓人反感。能不能讓作業純粹點。」
  • 學校奇思妙想,製作家譜成為學生寒假作業,但千萬不要推而廣之
    這件事發生在杭州某中學,學校在放假通知中,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之一就是製作一份五代之內的家譜,別出心裁,過年期間在走親戚的同時,畫出家譜關係圖,非常不錯的做法。杭州這所學校的做法,書生覺得非常好,非常有意義,讓學生製作家譜,這是一件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事。
  • 請學生製作家譜的寒假作業背後的教育深意
    (1月16日澎湃新聞網)  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今年給學生布置的這份寒假作業,其背後有著多重教育深意:  製作家譜,是學生自覺接受家風家訓教育的生動實踐。  眾所周知,由於現代生活方式變化等因素,現如今很多孩子「家族」的概念非常薄弱,親戚認不全、叫不出就是表現之一,而春節期間孩子們免不了會跟隨家長走親訪友,學校布置這個作業,可以讓他們通過製作家譜,多認識一些親戚,真切體會家庭的含義。「家有譜,縣有志,國有史,一脈相承。」
  • 寒假作業要求學生製作家譜,要涵蓋5代人,這種作業是否利大於弊
    寒假到了,寒假作業自然少不了。不過,近日杭州一中學給學生們布置的寒假作業則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原因是學校要求學生們製作家譜,這份家譜要用圖表呈現,涵蓋至少五代人。信息則包括了姓名、生卒年月、職業、居住地遷移情況等。學校表示,開學後,將會把學生們製作的家譜組織進行評比,目的在於家庭教育、家風教育、引導孩子與長輩之間好好溝通。
  • 杭州一中學寒假請學生製作自己的家譜:圖表呈現,至少五代
    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寒假請家長幫助孩子製作一張自己的家譜。校方供圖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今年寒假的一項作業比較特殊——為了喚起學生對家風的記憶與溫暖,學校布置了一項特殊的項目化學習作業:製作一張你的家譜。具體要求:①記述1~3個家人的典型故事;②總結提煉自己的家族的家風、家訓;③特色介紹、如家族傳統生活習慣;④圖文結合,有照片更好;⑤開學後學校組織評比、表彰、展示。唐少華在給學生做「成長思維」講座時,特別希望學生「學會共情,懂得感恩」。
  • 請學生寒假製作家譜背後的教育深意
    維揚書生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今年寒假的一項作業比較特殊——為了喚起學生對家風的記憶與溫暖,學校布置了一項特殊的項目化學習作業:製作一張你的家譜。(1月16日澎湃新聞網)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今年給學生布置的這份寒假作業,其背後有著多重教育深意:製作家譜,是學生自覺接受家風家訓教育的生動實踐。
  • 這個作業夠「奇葩」,讓學生模仿世界名畫人物,老師的想法很創新
    也許是現在的學習生活太無聊,每天只能面對著電腦進行線上學習,也許是想讓孩子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填添一絲樂趣,老師總能想出新鮮的主意讓學生們在勞累的學習中感受放鬆。老師如果想法獨特並能夠創新,那麼他們的學生就會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了,有些學習,不一定是要靠背誦和書寫才叫學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布置了什麼「奇葩」作業?讓學生們也著實地開心了一回。老師的作業是請學生們模仿世界名畫!只要形似神似即可,網友們一起來打打分,看看哪個孩子模仿世界名畫中的人物模仿得最像?
  • 開封某中學班主任,突擊檢查全班學生,不是作業,家長也拍手稱快
    在河南開封某中學,有一位班主任就很特別,不但管理班級學生學習負責,而且還特別關心全體學生。這位程姓班主任老師,最近搞了課間突擊檢查,挺有意思之處在於,TA並不是檢查班級紀律,也不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而是要求全班學生逐一挽起褲腿,檢查他們穿沒穿秋褲。 面對這樣的突擊檢查,同學們也很有默契,大家依次列隊,挽起褲腿,露出秋褲來。這些同學也很爭氣,幾十人中只有兩人沒穿秋褲。
  • 小學生作業太奇葩,錯寫1個字被老師追著打,網友:笑出豬叫聲
    導語:小學生作業太奇葩,錯寫一個字被老師追著打,網友:笑出豬叫聲!無論是上學期間,還是工作的時候,我們經常一不小心就會寫錯別字,但是基本上不會影響內容的原意。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有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會寫還是寫錯了,一字之差就會鬧出大笑話,讓人啼笑皆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漢字,一個字通常不僅有不同的讀音,在不同的語境中還會有不同的用法。但有些漢字看起來相似,意思卻大有不同。比如這位小朋友,本來是想誇讚自己的老師成為了副校長,結果一字之差變成了「逼」校長,估計老師看了之後得氣得吐血,你這是寫了個什麼玩意兒!
  • 西安某中學高三學生殺害老師,居然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在1月3日,網上關於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學發生學生殺害老師的消息在網上開始流傳,事後證明這件事情的確屬實。事情發生在1月2日晚上,當天晚上該校的高三學生李某在晚自習期間玩手機,被當晚的值班老師金某發現,並且沒收了李某的手機。之後李某兩次去教師辦公室向金某索要手機,但是由於金某不在辦公室,因此是返回了宿舍。
  • 中學要求在學生家安裝攝像頭,老師:幫家長監督
    不過,比起在教室裡上課,網課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缺少一定的互動性,學生們無法感受到平常的上課氛圍,並且老師們在上網課的時候也無法看到學生們上課的狀態,不方便對學生的管理。因此,有一所中學在網課期間制定了隔空管理授課的新模式,然而學校在監管方面提出的要求卻讓學生和家長都無法接受。
  • 批不完作業的老師的一天
    最讓這屆家長和網友困惑的是,「批作業」這種教師的本職工作,怎麼也淪為了家長的任務?那些不批作業的老師們,到底在忙什麼?我們問了幾位當老師的朋友,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現在的老師,比20年前忙多了。下面這些文字,你可以看作一份標準的「打工人」時間表,是一位身處教學一線的小學班主任深夜寫成。這篇約稿從約出去直到今天發表,拖了將近一個月。原因很簡單:她太忙了。
  • 奇葩又搞笑的小學生作業,老師看了都吐血
    有時候我們常常低估了小學生的頭腦和智慧,有的時候,是非常「驚人」的,而且,他們在寫作業的時候,往往會用一種奇葩而又搞笑的思維,鬧得老師批改了以後,啼笑皆非。來看看下面這些小學生,他的想像力,簡直可以用超群來形容了!
  • 名門修譜:網際網路家譜,可以一個姓氏同修一本譜!
    網際網路家譜「亂世藏黃金,盛世修族譜」,在國家大力推動民族自信,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策下,興修家譜,把傳統家譜數位化也成為迫在眉睫、且勢在必行的一種趨勢。近幾年隨時網際網路越來越貼近大家的生活,網際網路家譜也越來越普及,並且受到很多宗親家族的關注。網際網路家譜,一改傳統家譜繁瑣的流程,一臺手機就能輕鬆地查譜、看譜、修譜,用碎片化的時間修譜,大大節省了傳統修譜所需花費的人工成本。網際網路家譜通過網絡的支持,可以一個姓氏同修一本譜,真正的實現姓氏通譜的理想。
  • 教育部禁止「家長作業」,那些把家長當學生的老師聽明白了嗎?
    而且熱度一直不降。這一點不奇怪,每一個孩子,一頭牽掛著家庭,一頭關係著未來,每每一個小動作,都會受到大家的傾情關注。  這不,這一問題已經引起教育部的關注和回應。12月10日,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咋解決?
    高中生在寫作業。小編碎碎念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
  • 西安66中學學生殺老師事件始末原因 被殺周老師資料
    網傳協查通報  5日下午,一名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學高二學生告訴記者,雖然周老師不教他,但是每次見面都會和我們打招呼,是個很好的人。涉事學生他並不認識,但是聽同學說有些內向,看起來是個老實人。  遇難老師曾經的學生發給記者的學校通報  5日下午6點多,周老師2014屆高考班的學生劉強(化名)向記者發來了上述通報的截圖,稱他剛弔唁完周老師,希望周老師一路走好,希望兇手早日落網。「當時別班的美術生都特別羨慕我,因為周老師特別照顧我。」
  • 老師晚上十點給學生打釘釘電話,說作業情況,學生投訴嚴重擾民
    老師晚上十點給學生打釘釘電話,說作業情況,學生投訴嚴重擾民一、老師被學生投訴嚴重擾民南陽市內鄉縣一名初二學生,因為英語老師晚上十點給學生打釘釘電話,說作業情況。2.教體局要求:切實減輕師生家長負擔雖是老師良苦用心和責任心的體現,但隨意拖延教學時間,加大學生課業負擔,這種做法與教體局精神相悖。教體局了解事件真相後,迅速下發通知,再次要求各鄉鎮中心學校、局直學校,嚴控線上學習時間,確保降低教學難度密度,切實減輕師生家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