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關於恢復開放雷臺2號漢墓及恢復票價的公告

2021-01-08 澎湃新聞
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關於恢復開放雷臺2號漢墓及恢復票價的公告

2020-09-07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告

廣大遊客朋友:

因雷臺漢墓墓室內部搶險加固工程已完成,經上級有關部門同意,我館決定恢復開放雷臺2號漢墓並恢復原參觀門票價格,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自2020年9月7日起,雷臺2號漢墓恢復開放。

二、自2020年9月7日起,恢復參觀雷臺漢墓門票價格,即:45元 / 人次。

三、由於雷臺漢墓空間狹小,遊客承載量有限, 為保障遊客的人身安全和更好的保護好雷臺漢墓文物本體及設施設備,對參觀雷臺漢墓的遊客採取限流措施,即每次進入1號漢墓和2號漢墓的遊客分別控制在10人以內。

四、凡來我館參觀的遊客請主動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等工作,參觀期間,遊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五、在參觀遊覽期間請愛護文物、文明參觀,不踢、踏、推、拽支撐鋼架結構及破壞電子設備、不塗抹亂畫、不亂扔垃圾。

建議已做好出行計劃的遊客及旅行社提前與我館宣教部聯繫,錯峰出遊避開客流高峰。由此帶來的不便,敬請廣大遊客諒解!

聯 系 人:張晨陽 聶富生

聯繫電話:13639359109 18139738997

特此公告

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

2020年9月4日

來源:雷臺漢文化博物館

猜你喜歡

本文為武威市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整合內容。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武威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或致電:0935—2211772,我們及時審核處理。

原標題:《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關於恢復開放雷臺2號漢墓及恢復票價的公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恢復開放公告
    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恢復開放公告 2020-05-07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旅遊標誌出土地——雷臺漢墓是怎樣發現的
    中國旅遊標誌出土地——雷臺漢墓是怎樣發現的雷臺漢墓是武威漢文化保存至今的一處能夠參觀遊覽的實物建築,現已擴建為雷臺景區。相比其他以史書、文字記載的內容,雷臺漢墓最能真實、直觀地展示武威輝煌的漢文化。在武威縣城北郊,有一座高大宏偉的長方形人工夯築的土臺,高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米,此土臺年代久遠,為晉代夯築,但因為土臺之上有明代天順年間的建築 「雷臺觀」,所以人們稱之為雷臺。在雷臺附近居住的,是原武威縣新鮮公社第十三生產隊的農民。他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決定就近取材,在雷臺東南角開挖戰備地道。那一天,大家在隊長的帶領下,拿著鐵鍬、洋鎬,來到雷臺腳下。
  • 雷臺景區文化旅遊綜合體修建項目全面開工建設
    項目負責人介紹,武威雷臺景區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根據土地用途分為A、B、C、D四大塊:A地塊包括綜合服務接待中心、東景區管理中心;B地塊包括演藝中心、文創孵化中心、天馬文創孵化產業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C地塊包括民俗節慶廣場、天馬星光塔、河西文化旅遊步行街、南服務中心、葡萄美酒文化產業街區、天馬漫步園、天馬博物館、漢文化博物館、詩詞博物館、古墓探險館;D地塊包括涼州詩詞園、天馬博覽園,以及雷臺公園提升改造工程景區南入口
  • 【公告】館陶縣博物館、圖書館恢復開館
    館陶縣博物館恢復開館公告按照國家文物局統一要求、根據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A級旅遊景區和公共文化場館恢復開放的通知》、邯鄲市《關於文化服務和體育健身場所全面復工復業的方案》及相關文件要求,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館陶博物館於2020年5月
  • 雷臺漢墓實為前涼王陵
    甘肅武威雷臺墓因出土銅奔馬(中國旅遊標誌原型)而知名。然而,關於此墓的年代與主人,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看法。甘肅省博物館的《武威雷臺漢墓》(《考古學報》1974年第2期)通過考察出土文物的銘文內容、墓制規格、錢幣特點,認為雷臺1號墓為東漢「張某將軍」夫妻合葬墓。不過,隨著研究的深入,很多學者對此結論提出質疑。
  • 慶陽市博物館恢復開館公告
    2020親愛的觀眾朋友:慶陽市博物館向奮戰在全國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道一聲:「大家辛苦了!」根據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印發全省文化和旅遊行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導方案》、甘肅省文物局《關於加強文物安全有序推動文博單位開放復工的通知》精神和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關於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館恢復開館的復函》的文件要求,原則上同意慶陽市博物館恢復開館。在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館定於5月26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歡迎觀眾朋友們有序參觀。
  • 鄭州市各博物館正恢復開放
    3月19日,根據II級應急響應要求,鄭州市發布23號通告,除去一些娛樂場所和培訓機構外所有行業恢復正常營業。那麼,文博界對於這個通告的響應如何?3月2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了鄭州市數家博物館獲悉,目前鄭州市各博物館正逐步恢復開放。
  • 博物館:中國恢復開放,歐美紛紛閉館
    中國疫情形勢持續趨好各行業開始恢復正常生產運行各地博物館開始陸續恢復開放與此同時國外疫情形勢卻越來越嚴重歐美各博物館開始紛紛閉館//////////中國各地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2月27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關於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
  • 青天河景區發布五一旅遊公告:票價恢復正常;月山寺暫不開放
    之前有不少朋友詢問月山寺開放沒有,還有一些朋友直接去,結果吃了閉門羹(包括我),今天,青天河景區對外發布「五一」假期遊客接待公告,明確了五一期間的開放範圍: 「五一」假日期間所有景點正常開放;青天河精神紀念館等室內場所、月山寺暫不開放。青天河景區發布的旅遊公告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關於景區旅遊票價的。
  • 2020年5月19日起廣州白雲區民俗文化博物館恢復開放
    受疫情影響,自2020年1月24日起,白雲區民俗文化博物館、農民工博物館實行臨時性閉館,暫停各項活動,日前,白雲文博發布消息,即日起白雲區民俗文化博物館恢復開館!    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及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白雲區民俗文化博物館將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於5月19日起恢復開館。
  • 出土了國寶「馬踏飛燕」的雷臺,沒用粘合劑,還抗住了8級地震
    1969年9月,甘肅武威農民在雷臺挖掘防空洞時,無意中發現了東漢末期的大型磚房墓, 這座墳墓的埋葬雖然已經被盜多次,但依然保留著大量文物,出土了3萬多件古錢,金、銀、玉、銅、陶、骨等貴重文物231件,其中包括「馬踏飛燕」,至今雷臺漢墓被中國文化界稱為「地下博物館」。
  • 文化| 4D影院開放、恢復團隊參觀!逛貴州省博物館前get這些新變化
    文化 | 4D影院開放、恢復團隊參觀!記者從貴州省博物館獲悉,自8月1日起,貴州省博物館每日參觀限流人數由2000人提高至4000人,每日提供兩場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分別為上午10:00,下午2:30,同時恢復團隊觀眾參觀,團隊觀眾可提前1天通過電話預約入館。貴州省博物館 調整開放措施後,貴州省博物館內1、2、3、4、6、7號展廳照常免費開放。
  • 湖南省博物館明天起恢復免費開放 日限2000人
    來源:央視原標題:湖南省博物館明天起恢復免費開放 日限2000人 總臺央視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館獲悉,明天(24日)起湖南省博物館恢復免費對外開放。湖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1年,是湖南省最大的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這裡共收藏了十八萬件珍寶重器,常年設立「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蜚聲中外的皿方罍、T型帛畫、素紗襌衣、辛追夫人等鎮館之寶就收藏在此,見證了華夏文明多源頭格局,是湖湘文明的寶庫。
  • 武威雷臺漢墓,中國旅遊標誌物的出土地,神奇的銅奔馬出現了
    中國旅遊標誌物的出土地 雷臺漢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威市北關中路雷臺公園內,是1969年由當地農民在雷臺老槐樹下發現的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著名。
  • 明日起湖南省博物館恢復開放!
    湖南省內旅遊恢復啦! 3月23日上午,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就恢復全省文旅企業部分經營活動有關事宜印發湘文旅市場〔2020〕35號《關於恢復文化旅遊企業部分經營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各單位積極做好全省文化旅遊系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 書城不夜 | 中國旅遊標誌出土地—— 雷臺漢墓: 神奇的漢井
    書城不夜 | 中國旅遊標誌出土地—— 雷臺漢墓: 神奇的漢井 2020-05-04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旅遊標誌銅奔馬聞名全世界,出土地卻默默無聞於武威雷臺漢墓
    武威,這是一個位於古絲綢之路要衝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因為這樣而存留了不少名勝古蹟,而這裡的雪域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成為現代人前往此處的重要理由。即使如此,這裡依舊由於浩瀚的大地,眾多的旅遊資源,卻把很多原本非常出名的東西並沒有被挖掘,就像這個名叫雷臺墓的古墓,這個古墓原本並不知名,卻因為出土了銅奔馬而讓很多人了解。雷臺漢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由於在這裡還有一個明朝天順年間建築的雷祖觀,因此被後人稱為雷臺墓。
  • 分享|經論講堂:漢晉絲綢之路的標誌:雷臺、張君、銅車馬
    甘肅省博物館研究部主任李永平引言7月13日,甘肅省博物館研究部主任李永平在國絲為觀眾介紹出土「銅奔馬」(中國旅遊的徽標「馬踏飛燕」)的雷臺漢墓以及墓主張君。雷臺漢墓發現於1969年10月,今年剛好是銅奔馬發現五十周年。
  • 現場|上海博物館重新恢復開放,首日996人參觀
    上午9點,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上博南門入口處,探訪恢復開放首日的上海博物館。今天恢復開放的還包括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等。
  • 武侯祠景區恢復開放!票價、入園須知看這裡
    武侯祠景區恢復開放!票價、入園須知看這裡 2020-09-29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