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食小鎮」 讓鄉村振興「尋味」出發

2020-12-05 浙江在線

  眼下正是農產品上市的旺季,位於麗水景寧英川鎮英川村的三藝家庭農場熱鬧非凡,前來現場體驗抓鱉、抓魚的遊客絡繹不絕。

  農場負責人王衛棟笑著算了筆帳:「除稻穀收入外,還有稻鱉、田螺、田鯉魚的收入,畝產增收達7500元左右,整個基地今年可增收近30萬元。」

  三藝家庭農場的生態循環共生養殖是英川鎮打造美食產業的一個縮影。上世紀90年代,鎮裡因香菇及水電產業發達,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曾被喻為「景寧小香港」。然而,進入本世紀後,隨著原有支柱產業相繼萎縮,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不僅鎮域經濟增長乏力,而且城鄉面貌日漸破敗,成了全縣最「髒亂差」的鄉鎮之一。

  小鎮未來,何去何從?經多番調研論證,英川鎮決定將「培育英川美食特色小鎮」作為大趕考的標杆。「英川美食歷史悠久,食材也都產自綠色天然的高山環境,品質出眾。家家戶戶還都掌握一手烹飪絕活,能做出一桌地道的鄉土佳餚。」英川鎮黨委書記盧建民說。

  而品牌效應不高、基礎設施落後、養殖技術不強等一直是阻礙英川美食產業發展的癥結所在。對此,鎮政府成立「美食辦」,先後劃撥多筆資金用於美食產業基礎設施完善,並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合作進行技術攻關,通過拍攝營銷宣傳片、網絡直播、開發新產品等方式,積極謀劃食旅融合的產業方向,加大生態價值轉化的力度,全方位推動美食產業「再出發」。

  經過近四年時間的打造,美食產業對鎮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逐步顯現,「基地+留守農戶」的經營模式逐漸成型。僅今年,全鎮培育提升田螺基地5個1000畝、田鯉魚基地3個800畝,新建板慄嫁接示範基地1個400畝。英川粉皮、魚稻米、高山甲魚、高山田螺等特色農副產品遠銷上海、杭州、溫州等地,累計銷售額超300萬元。

  「今年我們的美食產業額有望增長20%左右,大家對未來都信心滿滿。」鎮美食辦主任吳雲兵說,得益於全新的發展思路和銷售模式,英川美食讓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了其中的獨特價值,也讓這個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山區鎮,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眼下,美食經濟激活了鄉村振興基因。英川鎮藉助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結合美麗城鎮、歷史文化古村落、公路改建提升、水域綜合治理等項目推進,打造「主線+支線」的公園沿線最美鄉愁風景線,完善入口景觀公園、文化長廊等特色景觀節點,偏遠鄉鎮復興的腳步明顯加快。

  「十四五」即將到來,英川鎮也打起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算盤」。「下一步,我們將以『國家公園東大門,美食小鎮新英川』的新坐標,繼續謀劃食旅融合項目,為英川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好更寬的渠道。」盧建民說。


相關焦點

  • 以稻米小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灤南縣柏各莊鎮以特色稻米小鎮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以「柏各莊大米」地標認證及國家地標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為基礎,以建設高標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為載體,以農業合作社建設為依託,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走出一條集約化、產業化發展道路,推進農村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 從化:建設特色小鎮成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據悉,從化作為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主陣地,正在朝著建成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目標而努力。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從化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面對特色小鎮建設這條發展新路徑,從2015年底提出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從化在全區謀劃布局20個特色小鎮,在特色發展之路上穩步前進,有效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梯田樂玩、山居尋味、古村探趣……紹興上虞再次端出鄉村旅遊大餐
    6月20日,紹興上虞再次端出鄉村旅遊大餐——詩畫曹娥江·雲遊覆卮山系列活動在上虞嶺南鄉覆卮山景區啟動。多樣活動帶來文化民俗盛宴「世外桃源」上虞最高峰覆卮山坐落在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隱居聖地上虞,因其詩句「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海拔380多米的東澄古村,位於覆卮山之上,上有世紀冰川,下有千年梯田,左有小嘴櫻桃,右有萬方水庫,風景獨特。
  • 三水富景社區:特色小鎮成為鄉村振興樣板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胡妍佛山市三水區是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縣區級試點,白坭鎮被區委賦予「高標準建成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示範鎮」的重要使命,其中富景社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立足城鄉融合,打造特色小鎮帶動鄉村振興樣板;圍繞富民興村,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瞄準留住鄉愁,探索基層善治新路徑,實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
  • 打造產業新業態,促宅梧鄉村振興!市政協主席馮偉華帶隊到宅梧調研
    打造產業新業態,促宅梧鄉村振興!,實地考察當地產業振興項目建設運營情況,並通過積極建言資政,勉勵山區鎮化疫情挑戰為發展機遇,堅定農旅產業發展信心,不斷提升當地鄉村振興工作水平。
  • 小黃瓜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
    作為傳統農業大鎮,今年以來,曲堤街道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黃瓜產業提檔升級,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助力濟陽奮力實現北部新區建設新突破,向高質量中心城區邁進。立足優勢科學謀劃 打造黃瓜種植「金名片」每天早上6點,曲堤街道黃瓜交易市場就開始熱鬧起來,瓜農們看著自己一筐筐的黃瓜集裝成箱被運往全國各地乃至全球,臉上樂開了花。如今,黃瓜成為曲堤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曲堤街道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黃瓜之鄉」。
  • 殷港藝創小鎮以文為墨 以創為魂——向美而行 賦能鄉村振興
    如何打造這束光,讓它照進現實生活,我們不得不說的就是「文創」。在蕪湖灣沚區六郎鎮的殷港藝創小鎮,這束「光」可感可見可摸,在將藝術之美傳達給眾人的同時,還將文化、創意融入生產、生活、生態中,匯聚藝創人才,賦能鄉村振興。漫步藝創小鎮,你能陸續感受到新奇與驚喜。
  • 湖南省科協來潭府鄉調研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縣域試點項目(科普小鎮...
    在潭府鄉,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普悅精靈果果樂園」藍莓基地、湖南寶慶福鴿業肉鴿養殖基地、新邵縣玉輝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藍莓基地、潭府新城科普廣場,詳細了解了農業生產科技運用、主體產業結構布局、科普示範基地打造、科普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情況。
  • 海南美食購物嘉年華「尋味海南第二季」等活動今日開機
    海南美食購物嘉年華「尋味海南第二季」開機。海南省部分知名商場(美食街、夜市)餐飲企業、社會餐飲(酒樓、海鮮)企業、賓館(星級酒店)餐廳負責人近200人參加開機儀式。  「尋味海南」第一季「瘋味海澄文」以36場視頻直播為主線,向網友們展示海澄文地區的獨特美食魅力,話題#尋味海南#閱讀量達4500.8萬,36場直播觀看量達4147萬,總計閱讀量破1億7000萬。
  • 到鄉村去!「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在成都發布
    ,也被認為是近年來國內鄉村旅遊項目打造中最為成功的典範之一。先後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林業龍頭、成都市農業龍頭、成都市級田園綜合體、成都市重點項目、成都市鄉村振興十大案例獎以及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四川省森林康養基地等榮譽。此項目不僅種植油橄欖、紅楓、藍花楹等經濟作物與觀賞植物,同時結合淮州新城建設,打造康養酒店、懸崖酒店等鄉村示範新村旅遊觀光項目,帶動鄉村旅遊產業發展。
  • 雙節自駕遊通渭吧,首屆常家河「山楂小鎮」鄉村文化旅遊活動發車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9月29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今日上午,由省文旅廳、省體育總會主辦,定西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蘭州新區商務和文化旅遊局、蘭州新區教育體育局、通渭縣政府、省自駕車運動協會聯合承辦的體驗千合錦華自駕·走進通渭書畫名城暨首屆常家河「山楂小鎮」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在蘭州舉行授旗發車儀式。
  • 阿爾達米拉之夜點燃廣州從化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一直以來,鰲頭鎮認真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努力將環境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動能,紮實推進西塘童話小鎮建設,奮力創建全省重要的研學文旅基地、現代都市休閒農業基地和產城融合的兒童鄉村樂土。
  • 魯山縣茶庵村:打造特色鄉村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據了解,茶庵村地處魯山縣熊背鄉西南20公裡,全村175戶、753人,面積大約13.08平方公裡,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2018年以來,村「兩委」班子依託當地優越自然資源,打造「蜜蜂小鎮」特色名片,發展袋料食用菌新型產業,謀劃旅遊觀光、民宿農家樂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 黃淮學院鄉村振興學院落戶駐馬店市驛城區
    12月2日,黃淮學院黨委書記李國勝一行,深入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蟻蜂鎮魯灣小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學院規劃建設工作。驛城區委書記畢啟民,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副主任魏領,驛城區副縣級幹部李文清陪同。李國勝一行走進驛城區蟻蜂鎮魯灣小鎮田園綜合體項目基地實地調研,並對魯灣小鎮目前的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對魯灣小鎮田園綜合體項目的改進和鄉村振興學院規劃設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小鄧莊孝善文化園,黃淮學院專家學者團隊認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民風習俗、村容村貌以及特色農產業的發展,就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建設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 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樣板!全面助力龍泉經濟發展!
    蓮花山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位於即墨區龍泉街道。項目將以蓮茵河水系、蓮花山山脈為核心,重點打造「一道一路兩區」,在52平方公裡範圍內構建起「農業+、旅遊+、文化+、科技+」的多維創新空間。
  • 鄉村振興|探索日本美麗鄉村樣板項目——小布施町
    3 復興第二步:政策改造 響應日本鄉村振興計劃 打造「花之城」景觀 1980年日本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給每個鄉村提供
  • 找準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點
    要落實好這個要求與目標,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必須從現實出發,找準鄉村振興的發力點,探索新形勢下土地利用模式,即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田園綜合體,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倒逼結構轉型,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富裕生活協同共進的發展思路。
  • 設鄉村規劃師 助力鄉村振興
    從化米埗小鎮的田園風光吸引了眾多遊客。(資料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攝記者日前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科學引導村莊規劃建設,廣州結合市、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進展及管控要求,推進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以重新形成一批實施性強的村莊規劃成果,有力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
  • 50秒丨德州平原打造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 實現土地、產業、人口「三...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1日訊 德州市平原縣以村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為突破口,以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主線,重點打造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建設生態農業養殖場和桃園特色小鎮,打造縣城南部次中心,實現土地、產業、人口「三集中」。
  • 賈汪區馬莊村努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馬莊樣板」
    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強大的軟體基礎。馬莊村牢牢抓住馬莊鄉村文化的「根」和「魂」,在各類文化陣地、載體和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新成績。12月12日,馬莊村2020年度總結表彰暨2021年度工作動員大會召開,一批先進典型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