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長坂坡一聲斷喝,把誰嚇死了?他獨退百萬曹軍有何訣竅

2021-01-08 三國之逐鹿

張飛喝退曹軍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因為劉表之子劉琮即位後,面對曹軍不戰而降。劉備對此並不知情,更因此吃了大虧,不得已開始逃亡。而在趙雲趕到長坂坡時,身後還有曹魏的追兵。當趙雲見到張飛時,才鬆了一口氣,之後才順利的將阿鬥帶到了劉備身邊。

張飛也是不負眾望,雖然部下僅有二十餘人,但仍然在長坂坡前三聲大喝,喝退了文聘、許褚、夏侯兄弟等在內的曹軍,更是直接吼死了一員大將。那麼這一將是誰?張飛又為何能喝退曹軍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個人認為在長坂坡上,張飛吼死的一員大將應該是夏侯傑。

這一觀點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就有詳細的說明。如《三國演義》所言: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由此可見,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三次大喝,使得曹操麾下的夏侯傑肝膽俱裂,因此而死。

而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由史書所言,我們可知張飛此時的神態,瞋目橫矛,足以使曹軍感到恐懼。而個人認為嚇死的會是夏侯傑,還因為夏侯傑自身的膽小性格。既然夏侯傑姓夏侯,那麼必然是與夏侯家族有些淵源的。但為什麼在此之前從未聽說過夏侯傑,可能就是因為其的性格過於軟弱。如"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之言,張飛幾聲大喝,就把性格膽小軟弱的夏侯傑給嚇死了。

第二,張飛在與曹操對陣時,採用了一些計謀。

讓曹軍覺得張飛設有伏兵,因此撤退。在演義中,雖然張飛當時僅帶了二十餘人,但他並沒有把這些人擺在明處。也就是說,曹操此時並不知道張飛僅帶有幾十人。而張飛又在這二十餘人的坐騎後拴上樹枝,在樹林中來回走動,使得曹操和曹軍將士覺得,張飛之所以這麼有底氣,不怕曹魏大軍。就是因為覺得張飛埋有伏兵,所以才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曹魏大軍都在等著曹操的指令。其實個人認為,像曹操這樣的一代奸雄,即使秉性不良,但終究聰慧超群,軍事才能又非常的出眾。面對張飛的小小計策,應該很快就能識破。可或許正是由於曹操一代奸雄所帶有的多疑性格,再加上關羽曾經對他說的:「吾弟張冀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就在私下告誡將士,遇到張飛不可輕敵。此時面對瞋目橫矛的張飛,曹操自然就會對其心生警惕。再加上夏侯傑被張飛幾聲大喝嚇死,恐慌之下撤退也有可能。

第三,當時的形勢以及張飛的武力出眾,使得曹操不想與張飛直接對抗,選擇撤退。

熟悉三國的人應該清楚,張飛有"萬人敵"之稱,而這個稱號也是他在戰場之中打出來的威名。馬超曾打的曹操丟盔棄甲,脫衣剃鬚,甚至差點死在馬超手裡。但張飛與馬超對陣,卻能夠與馬超打的不分伯仲。因此面對馬超十分忌憚的曹操,在面對張飛時必然也會有諸多考慮。曹操必然會儘可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不與張飛直接對抗。

再簡單分析一下曹操當時面臨的局勢。當時的荊州被東吳佔領,如果他糾結於討伐逃亡的劉備,那麼荊州及周邊區域必然會被東吳徹底吞併。到時候東吳就有了足夠的實力與曹魏對抗。

但是如果他回到荊州,劉備處於逃亡時期,翻不起什麼大浪,又能夠制止東吳繼續壯大自身實力。相較而言,自然是放棄討伐劉備,撤退荊州伐孫吳更為明智。而單就當時長坂坡之戰的局勢而言,曹操與張飛之間就僅有一道長板橋以供通行。曹操的部下人數眾多,但此時反而限制了曹軍的行動。誰也不能保證能夠與張飛速戰速決。因此曹操還是選擇穩妥的退兵之策。

因此個人認為,張飛在長坂坡前吼死的曹軍大將,其實是沒什麼名氣的夏侯傑。而至於曹操退兵的原因,除了張飛的武力讓人心有退意之外,還有就是曹操自身深思熟慮的結果。

你是如何看待張飛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張飛長坂坡一聲怒吼,直接嚇死對方一員猛將,這員曹軍大將是誰?
    在三國當中曾經有這樣一段記載,當時在長坂坡之戰中,張飛以大吼嚇退了對方的軍隊,而曹軍當中的一員大將甚至是直接被張飛的怒吼嚇死。至於夏侯傑為什麼會被張飛吼聲嚇死,其實眾說紛紜,更多的說法是夏侯傑可能是被曹軍的馬匹給踩死了。長坂坡之戰,是當時的張飛一個人騎著馬,拿著矛在橋之上應戰,同時還有二十多名騎兵,緊跟在後面的樹林裡做掩護。他讓馬拖著樹枝不斷來回跑動,製造聲勢很大的樣子,用此來迷惑曹軍部隊。
  • 三國第一暴脾氣,長坂坡一聲斷喝嚇退曹軍,卻敗在性格缺陷上
    張飛年紀輕輕就深受老闆看重,個性張揚,手下的小兵,誰敢跟他抬槓,綁起來就是一頓打,搗蛋的士兵,一個個哭爹喊娘。張飛就這樣靠著鞭子樹立自己的威信,有時候出去視察防務的時候,只顧著看前方的敵人,卻忘記身後一雙雙仇恨的目光。
  • 長坂坡之戰中,張飛一聲怒吼,嚇死夏侯傑,可信度有多高?
    長坂坡之戰,趙雲在荒野中尋找失蹤的糜夫人,糜夫人將劉禪委託給趙雲,自己把井翻倒而死。 趙雲帶著劉禪在曹軍砍殺破陣,曹操對其勇武大為讚賞。 張飛率兵趕到,救了筋疲力盡的趙雲。 張飛在橋前喝酒,嚇得曹軍兵不敢靠近。 曹操看到橋後的塵土,害怕伏擊,他命令撤退。
  • 長坂橋上張飛嚇退百萬曹軍,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
    張飛嚇退曹操大軍的記載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小說裡描繪長坂坡之戰,劉備被曹操擊敗家眷也與其走失。趙雲懷抱劉備的兒子阿鬥突出重圍與劉備相聚,在此期間張飛為了掩護趙雲撤退在長坡橋斷後成功嚇退了曹兵。小說裡記載,張飛當時只有二十餘騎。
  • 長坂坡之戰的真相,張飛手下只有20名騎兵,為何能夠嚇退曹操大軍
    最後張飛大喝一聲嚇死了夏侯傑,曹操率領數萬大軍倉皇逃竄,劉備最終得以逃脫。歷史上長坂坡之戰的過程歷史上的長坂坡之戰,跟《三國演義》中的長坂坡之戰有很大的不同。《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殺的曹操軍隊聞風喪膽,而在歷史上趙雲只是抱著阿鬥逃到了劉備身邊,並沒有同曹軍發生激戰。
  • 回看——趙雲、張飛威震長坂坡
    曹操 此時,劉備軍與民眾十餘萬,糧食輜重繁多,行軍遲緩,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軍時,劉備軍雖擁大眾,但披甲者少,隨即迅速被曹操軍擊潰,慌亂中,劉備僅率趙雲、張飛、
  • 長坂坡張飛怒吼退曹兵,曹操為何不用車輪戰,也不放箭?
    《三國演義》中,「長坂坡一戰」成就了劉備陣營的兩個英雄人物,一個是趙雲,「七進七出」從曹營救出少主劉禪;一個是張飛,獨站橋頭,一聲怒吼嚇退曹孟德十幾萬兵馬。趙雲姑且不談,我們這裡主要說一下當陽長坂坡的張飛,他真的是威猛如此,能一人嚇退曹軍十幾萬兵馬嗎?
  • 張飛長坂坡之戰怒吼一聲,為啥曹營中無人敢應?原因很簡單
    張飛長坂坡一吼嚇退了百萬曹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當時曹操親自率領著百萬大軍追趕劉備,可是被張飛三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爾等誰來與我一戰」給嚇住了,曹軍中的許褚,夏侯惇,張遼卻都不敢上前迎戰。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導致魏國將領一個都不敢上前迎戰?
  • 歷史上的長坂坡戰役,趙雲和張飛表現有多勇猛?無愧於猛將之名
    長坂坡一戰成就了劉備帳下兩位猛將,第一位是常勝將軍趙雲,他為救劉備幼子阿鬥,單槍匹馬闖入曹操的百萬大軍之中,並且往返七次,其間還刺死了曹操手下56員將領,而趙雲也因為這一戰而名揚天下。第二位就是張飛,面對緊追不捨的曹軍,張飛橫矛立馬於長坂橋前,並大吼三聲「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而他的這三聲大吼,嚇得曹將夏侯傑墜馬而死,嚇得曹操及其百萬人馬驚慌而逃。當然,這都是《三國演義》裡為了刻畫人物而作的描寫。那麼,歷史上的長坂坡之戰,趙雲和張飛的表現真的那麼勇猛嗎?
  • 歷史上真實的長坂橋之戰,張飛據水斷橋,數萬曹軍不敢向前?
    在《三國演義》當中,張飛是難得的一員悍將,尤其是演義中第四十一回的長坂坡之戰,更是把張飛的英勇展現得淋漓盡致。「據水斷橋」不管是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有記載,想必是真實發生的。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帶領的10萬軍民在逃跑之時,被曹操圍困在長坂橋這一地段,被逼無奈之下,劉備只得拋棄妻女獨自逃走。在到達安全地段之後,有屬下向劉備報告,趙雲已經投入敵營,背叛主公。
  • 長坂橋上,張飛為何能一人嚇退曹操全軍?
    長板坡前,張飛單人獨騎竟能獨退千軍,使曹軍營中無一人敢上前迎戰還嚇死了曹操大將夏侯傑。究竟為何曹操軍中無一人敢上前試探一番。張飛,張翼德為劉備義弟,是劉備手下五虎上將之一,能被劉備認作兄弟並且在那個 能人輩出的年代張飛能成為劉備手下五虎上將之一,可見張飛並不是無能之輩,相反他還懂得利用手下僅有的幾十個人故布疑兵,說明張飛本身就是一個極富謀略的人,只是世人都被張飛的粗狂外表所蒙蔽了而已。
  • 長坂坡曹操與張飛只有一橋之隔,曹為什麼不選擇用弓箭射殺張飛?
    長坂坡之戰,張飛一聲「獅子吼」,吼退了曹操幾萬雄兵,並嚇死了夏侯傑,一戰成名。 許多人不解了,曹軍與張飛僅一橋之隔,為何不萬箭齊發,把張飛射成刺蝟呢?
  • 張飛長坂橋大叫三聲,為何夏侯惇許褚張遼這些一流武將不敢戰呢?
    當陽橋一聲吼叫嚇死了夏侯傑,驚走了曹操,喝退了千軍萬馬,這是張翼德戎馬生涯的頂峰。這一聲咆哮猶如轟轟烈烈,穿越千年時空,時至今日仍在我們耳中嗡嗡作響,震爍古今。許多朋友都會覺得奇怪,當陽橋上只有張飛一人獨騎,曹軍眾將多勢,為何不能一擁而來,任他三頭六臂,身披鐵甲,能碾幾顆?
  • 長坂坡之戰,如果把趙雲換成張飛,他能單騎救主成功突圍嗎?
    張郃見了,大驚而退。擺脫了張後,趙雲又陷入了馬延、焦觸、張南四人的圍攻,趙雲力戰四將,打的他們沒有還手之力,其他曹軍見狀,一擁而上。趙雲又拔劍亂砍,最終成功殺退眾軍將,衝透重圍。這一幕在曹操看來,十分罕見。於是他便動了惻隱之心。演義原文: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
  • 長坂坡的救世主,如果不是他的憐憫,無論趙雲多麼強大都會
    當時,劉備隸屬於劉表,駐紮在新野,因為他和曹操吵架了,劉備不願歸順曹操,然而劉備太虛弱了,在與曹軍的戰鬥中分手了,劉備失去了妻子甘太太和兒子劉禪,他們落入了曹軍的手中。這時,趙雲發現劉禪不見了,他回去找劉禪,而劉備看到趙雲不見了,就派張飛帶著幾十匹馬去殺了他們。
  • 三國第一猛將是張飛,那麼三國第一美人是誰?有何依據?
    張飛,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的第二位。在《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情節,我們好像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張飛一個人好像可以和呂布打一個平手。大家都說張飛是第一猛將,那麼他到底有多猛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張飛是蜀漢五虎將中排第二,在《三國演義》中:操曰:"將軍真神人也。"
  • 長坂橋張飛大叫三聲,許褚夏侯惇等數萬曹軍為什麼不敢上?
    張飛的戰績履歷非常光彩,從出道以來斬殺和擊敗了不少大將,數回合殺退于禁,斬殺曹操降將宋憲和魏續,輕鬆斬殺袁術大將紀靈,殺退徐晃和樂進聯手。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國演義》中,張飛還一嗓子嚇死了夏侯傑,估計是三國中唯一可以用喊聲殺了敵將的人物了。
  • 歷史上真實的長坂橋之戰,張飛是不是真的以20多騎擊退數萬曹軍?
    ,是三國中的兩位猛人的炫技的重要一戰,此戰是趙雲的長坂坡到長版橋結束,以曹超逃跑撤退而告終,故事以趙雲七進七出曹營,殺的曹軍毫無辦法,全線以一個任務為貫穿,就是救出幼主劉禪,最高峰的階段,就是張飛出場,長坂橋一喝,讓曹軍嚇破了膽,最後嚇死一個,嚇跑一堆,成為了以弱勝強的千古美談。
  • 張飛為何一聲怒吼嚇退曹軍八十萬?
    在印象裡,張飛似乎一直都是一個大黑臉,豹目環眼,十分魯莽的壯漢,在他的軍事生涯中,除了大吼大叫之外,似乎連一點謀略都沒有,完全就是以武取勝的。但張飛喝斷當陽橋,驚得曹八十萬曹軍連忙後撤一事中,張飛卻明顯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戰將,才能連奸詐著稱的曹操都騙了過去。張飛是如何一聲怒吼嚇退曹軍八十萬的?
  • 張飛在長板橋三聲大喝,為何能嚇退曹操千軍萬馬
    在《三國演義》裡,張飛在長坂坡為了阻擋住曹操的追兵,他命手下二十幾個軍兵看下樹枝栓在馬尾上,在橋東的樹林裡往來馳騁,揚起塵土,讓敵人起疑心,不敢靠近,自己橫槍立馬在橋頭,以擋曹兵,這時趙雲在長坂坡與曹軍經過一番血戰,終於殺出重圍,來到長板橋邊張飛放過趙雲後,曹軍也追到了,看見張飛立馬橋頭,觀橋對面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