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外戚、宦官、後宮,都可能對皇帝的位子造成威脅,雖說宦官生前稱帝的人並沒有,但宦官發展起自己的勢力,同樣能掌皇帝生死,要想完完全全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也就需要施展一些謀略。
竇漪房為漢文帝妻子時,生有一女二兒,即長女劉嫖,長子劉啟和少子劉武,而竇漪房之所以能被冊封為皇后,是因為她的兒子劉啟被立為了太子,劉武則是受封梁王。
雖說都是自己的孩子,竇漪房對劉武卻要更加寵愛一些,劉啟即位為漢景帝後並沒有很快定下皇儲,因此已是竇太后的竇漪房就滿心希望,漢景帝將皇位傳給劉武。
不過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卻說:「漢法規定,帝位傳給長子、長孫,現在陛下怎可傳給弟弟,擅自搞亂高皇帝的規定呢!」而作為皇十子的劉徹,能夠繼承大統,則因為他的親生母親王氏被立為了皇后,並且劉徹迎娶了姑母劉嫖之女,因而得到了劉嫖的支持。
公元前141年,劉徹即位為漢武帝,但此時竇太后尚且在世,仍舊幹預朝政,直至竇太后離世,劉徹才逐漸掌握大權,不過他的母親王太后野心勃勃,更何況漢武帝的舅舅,也就是王太后的弟弟田蚡在朝廷任丞相,也就是說,漢武帝依然生活在外戚幹政的陰影。
至於竇嬰,雖然曾立有大功,地位顯赫,但新帝登基,朝中的情況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新官、舊臣都輪番巴結田蚡去了,唯獨只有灌夫待竇嬰如初,灌夫曾也在七國之亂中立有大功。
人失勢時才能認清身邊人對自己的態度,灌夫和竇嬰往來漸多,儘管兩人都懷有各自的目的,但情誼卻是真切的。
公元前131年夏,田蚡娶妻,婚禮舉辦得非常隆重,王太后則下令所有列侯與高官都得去祝賀,竇嬰、灌夫二人本不想去湊熱鬧,但也得去一趟,席上自然免不了喝酒。
以往,朝中的臣子都會爭先恐後、恭恭敬敬的向竇嬰敬酒,可此時竇嬰沒有權勢,便是一番人走茶涼的景象,而出於禮節,竇嬰起身為大家敬酒祝壽,結果只有當年的舊臣給了他一點面子,離開了席位,其餘半數人都是坐在那。
大家都知道,在古時候,規矩很多,尤其重視以禮相待,別人向我敬酒,得離開席位以示恭敬,坐在那則為失禮。竇嬰受此待遇,心中縱然有氣但還是忍了下來,然而灌夫就忍不了了。
而輪到灌夫敬酒時,田蚡非但不起身,甚至沒把酒杯中的酒喝光,意思已是非常明顯,簡直就是在眾人面前說「我看不起你」。灌夫一忍再忍,最終爆發,與田蚡在婚禮上爭吵起來。
可灌夫哪裡鬥得過田蚡,田蚡的靠山可是王太后,因此灌夫被捕入獄,甚至要被滅族。竇嬰對灌夫心懷愧疚,知道此事因自己而起,並也是設法營救灌夫,但此事有多複雜,竇嬰雖然做了最壞的打算,認為會丟掉侯爵之位,可情況卻遠比他所想的更加惡劣。
同年冬,灌夫被滅族,消息傳來後,竇嬰無力回天,而他也成為了漢武帝肅清朝廷的一枚棋子,公元前131年的最後一天,竇嬰被斬首示眾,說來竇嬰還是漢武帝的表叔。
由於此事愈演愈烈,不受控制,灌夫被滅族、竇嬰被斬首示眾,也是田蚡不曾想到過的,田蚡惶惶不可終日,猜測其中的深意,又畏懼灌夫、竇嬰兩人變成厲鬼向自己索命,不久之後就被嚇死了。
田蚡一死,王太后也失去了仰仗,不便再幹預朝中之事,漢武帝也就完全掌握大權,44年唯我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