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芮天舒
排版 |王婧
庫存,一直是籠罩在服裝品牌方頭上的陰影。
一方面,服裝由於更新頻率高,季節性強的問題,造成庫存的先天性不足。另一方面,服裝的工藝難度高,生產周期長,造成計劃趕不上變化,無法及時適應市場需求,導致庫存積壓。
而服裝的長時間積壓,不僅帶來了庫房和門店的租金壓力,還可能會拖垮現金流——時間拖越久,服裝越賣不出去,價格就只能越降越低,最後極大壓縮利潤空間,或者影響後續的生產計劃,導致虧本。
長久以來,品牌方面對大量庫存,只有幾種傳統的方式,公開打折、企業內購、或是直接銷毀。這些方法往往無法高效消化庫存,還可能影響品牌形象,降低品牌價值。比如2018年,英國奢侈品品牌巴寶莉(Burberry)因為銷毀價值2.54億元人民幣的庫存,遭到各方指責。
還有些企業選擇將庫存委託給線下賣場銷售,但這樣的銷售渠道較低端,大牌淪為批發市場的「地攤貨」,有時候甚至賣到5毛錢一斤,同樣會破壞品牌價值。
為了清庫存,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應運而生——庫存電商。
1
清庫存中潛藏千億市場
什麼是庫存電商?簡而言之,它是幫助品牌商和代理商清理庫存和尾貨的一種新型電商模式。既然企業自己清理庫存實在太麻煩,又覺得線下賣場太降檔次,那不如委託給電商平臺好了。這些庫存電商平臺就通過轉接品牌商的庫存,銷售給消費者,從中賺取利潤。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哪裡呢?它作為第三方承接了品牌方的庫存,能夠快速解決品牌方的庫存問題。而且主要面向小B端,價格不會公開出來,不會影響品牌方制定的價格體系、破壞品牌形象。
庫存電商這個行業起步不久,但增速喜人,潛力巨大——艾瑞諮詢此前發布的《中國庫存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庫存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為205.3億元,其中S2b2C類(大供貨商—渠道商—顧客)庫存分銷平臺的市場規模為130.3億元。預計到2022年,S2b2C類庫存分銷平臺市場規模約為15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4.2%。據悉,現階段庫存電商行業內S2b2C的企業量級在100家到150家左右。資本對這一行業也相當有興趣,過去兩年間,這個行業的億元級別融資就有近10次,累計的總融資金額約50億元。
從趨勢上來看,當前傳統電商由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帶動的盈利空間即將達到天花板,盤活存量成了重中之重。庫存電商的低獲客成本,以及在盤活存量流量方面的優勢,將形成未來市場的新趨勢。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徐炳東表示,庫存電商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風口」,它在提高商品流轉效率的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首先,庫存電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品牌商、商業端用戶、消費者三方的痛點。在看似零散的交易行為背後,其實是庫存電商平臺對消費者的聚焦,提高消費者的復購率和信任度;其次,從行業賦能來看,庫存電商塑造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盤活了平臺內外資源,形成多方協同效應,為廣大品牌商摸索出一條高效、高質的去庫存之路,解決了產能過剩問題;最後,從社會賦能角度看,庫存電商整合了社會閒散勞動力,驅動人們從就業到創業的升級。
2
愛庫存:S2b2C模式顛覆「人找貨」
這個行業裡,愛庫存、唯品會和貝倉等平臺都是典型代表。而且頭部效應明顯,第一第二梯隊佔據了市場80%的份額。
愛庫存作為行業老大,值得成為研究的範本。這家企業創立於2017年9月, 上線不到1年時間,單月成交額達2億元,2018年,愛庫存成交總額突破30億元。
資本市場也對愛庫存十分看好,它成立當月就獲得了鐘鼎資本領投的1億元A輪融資。2018年6月,獲得由君聯資本領投、鐘鼎創投、建發集團跟投的5.8億元;9月,獲得來自創新工場、GGV等知名投資機構的1.1億美元融資。目前融資金額近15億元。
愛庫存的快速發展,跟其採用的S2b2C商業模式有著很大關係。它是由S(供應商)、小b(分銷商)和C(消費者)三方一同構建,供應商和分銷商合作,共同服務於消費者。
目前,愛庫存的打法是這樣的:上遊對接品牌商,幫他們清理庫存,銷售尾貨。下遊對接「代購」群體,在網絡上給他們提供庫存商品,幫助他們通過社交網絡銷售。
和傳統B2C模式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和C端之間還有一個小b,即代購群體(店主)。這個群體能為愛庫存提供最核心的商業價值。愛庫存招來的店主主要都是母親、大學生等人群。他們第一擁有充足的時間來做微信群營銷和銷售,第二,因為身份和階級的原因,他們平時接觸的人屬於那種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但同時又注重性價比的,在這樣的圈層裡面更容易賣得出貨。
對於分銷商而言,愛庫存的價格足夠低,有足夠的加價空間;其次,通過大數據算法,根據各類分銷商的擅長進行貨物匹配;第三,根據小b等級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拿貨價格。
其次,傳統的賣貨方式是人找貨,用戶在電商平臺上,需要通過搜索來找到自己想要買的商品,往往逛半天才能找到心儀的好物。而愛庫存的這一模式,相當於貨找人。店主將愛庫存的貨,發到微信群和朋友圈裡,供消費者挑選。消費者往往不費多大力氣就能夠迅速完成交易。這樣能夠大大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再者,直接對接C端的庫存電商,往往存在一個問題——品牌商覺得庫存商品公開降價銷售,會損害品牌價值,破壞價格體系。而愛庫存的交易都是在微信群裡面悄悄進行的,具有隱蔽性。消費者沒有辦法通過公開搜索找到該降價產品,品牌商自然也沒有了擔憂。
3
唯品倉:拉上品牌商和代購者一起清庫存
唯品:倉
今年不管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等綜藝IP,還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大熱電視劇,都不缺唯品會廣告植入的身影,這家在各大熱播綜藝、電視劇裡刷盡存在感的電商平臺此前也抓住了庫存電商的風口,推出了專業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APP,服務廣大代購、批發群體,藉助微信社交平臺快速為品牌方清庫存。
唯品倉一端對接品牌方,另一端連接專業代購、中小型批發商。藉助微信、QQ等社交平臺,打造一個高效率、低門檻、無中間商的線上平臺。品牌上傳圖片數據到唯品倉,中小型批發客可直接送貨下單。代購作為小B將產品轉發到微信群和朋友圈,銷售後再從唯品倉下單,唯品倉和品牌將一併解決運輸服務問題。
針對代購的進貨方面,唯品倉打造了一個會員體系。對於尚未加入會員體系的用戶,註冊App後就成為普通會員,普通會員需5件起購、享受批發價格。而普通會員30天內購物滿2000元,就可以成為vip代購,當用戶成功註冊後,在「我的」界面也會顯示為期30天的銷售倒計時。對於每個月在平臺上成交額達到2000元以上的用戶,他們就能夠獲得唯品倉會員資格,商品1件起售,並且無需郵費。
為了推動代購群體的發展,唯品倉還推出了一定的補貼扶持措施,比如成為會員後能夠獲得一定的返利。設立用戶分級模式和按月銷售階梯返利政策,其中平臺返現獎勵僅限於平臺消費,不能提現。目前唯品倉總共分為四個等級的銷售階梯,達到不同銷售額則可以獲得不同的獎勵。此外,唯品倉的系統還會自動幫助代購定位商品,同時為商品提供單圖、多圖、批量分享三種方式,滿足代購的分享場景。
唯品倉App還提供『快速組貨』的服務,代購群體可以根據品牌、類目、價格區間等多方面定位商品。唯品倉的作用是成為連接品牌方及小B客群的一個通道。對於品牌方,唯品倉能夠提供一個庫存解決方案,幫助它們回籠資金;對於代購群體,唯品倉則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正品貨物來源。
數據顯示,唯品會累計與超過 30000家國內外品牌形成長期合作關係,並形成了一套全鏈條庫存解決方案。此外,唯品倉還從2018年第四季度陸續開出線下門店,從一線城市到五線城市全面布局,目前已經開設近100家店。選址在唯品會倉庫附近的社區裡,售賣的品類與線上核心品類一致。
4
服裝行業的「光碟行動」未來大有可為
其實,當「光碟行動」正成為一種新風尚的時候,愛庫存、唯品倉之流的庫存電商,做的正是服裝行業的「光碟行動」這件事,《電商報》此前有評論認為,它的重大意義莫過於兩點。
第一是滿足了一大批消費者對物美價廉的需求。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產品實不實惠了。他們熱衷於去1688、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薅羊毛,將節儉持家貫徹在每一次下單行為裡。而庫存電商的產品,無非就是款式過時了,但質量和品質都是有保證的,價格也便宜。這些過期產品本會被拿去銷毀,如今卻能夠被廣大消費者,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享受,對這些下沉市場的消費者來說,這是一種消費升級。
第二是是幫助了一大批品牌解決了燃眉之急。愛庫存上的品牌超過一萬家,包含森馬、熱風、真維斯、施華洛世奇等名牌。而且周轉率飛快,很多要在線下大賣場賣一周的庫存,在愛庫存上花一到兩天就能賣完。而當品牌解決了根深蒂固的庫存問題,就可以更加不受拘束地大展拳腳,從而促進整個服裝行業的繁榮與輝煌。
歸根結底,庫存電商其實很符合當下的潮流。有數據顯示,我國供給側工業產成品庫存總額達到4萬億,服裝和紡織業的存貨總額達到913.8億元和1656.9億元,產能嚴重過剩。而庫存電商恰好能通過非常完美的方式,處理中國的過剩產能,甚至是「變廢為寶」。
不過,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目前國內的庫存電商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未來還需從技術、運營、渠道等維度入手,將平臺的角色從「工具」升級為「生態」,才能取得長足發展。比如,深入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對消費者喜愛的商品開展更「聰明」的推薦,進一步推動「貨找人」,還要通過物聯網技術來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物流效率。此外,庫存電商平臺還需要不斷精細化運營,無論是平臺品控能力、銷售能力、商品周轉速度都依賴於運營手段,只有不斷迭代升級,才能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個性化的需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