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三眼銃,戳中晚明殘酷真相

2020-12-16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明末花樣繁多的火器裡,誕生於明朝嘉靖年間的三眼銃,確實是「紅了很久」的一款裝備。比如1959年經典老電影《林則徐》裡,出任欽差大臣的林則徐到任廣州時,當地官員就命人用三眼銃施放禮炮,給這位不久後的禁菸英雄,好好助了助興。

不過,放在真實的明末戰爭史上,這電影裡「火光燦爛」的三眼銃「禮炮」,卻一度是大明軍隊裡的硬核裝備。特別是在抗擊後金(清軍)八旗的遼東戰場上,號稱明末精銳的遼東軍隊,就大量裝備三眼銃。比如遼東督師孫承宗麾下火力生猛的「車營」裡,每支25人的「步隊」,配備6支三眼銃。每支25騎的「騎隊」,配備10支三眼銃。而在其最精銳的「前鋒後勁營」,全營三千騎兵的規模,配備888支三眼銃。公認的「主戰火器」。

而在清朝人繪製的《滿文老檔》裡,三眼銃也是標準的「熟臉」。比如《滿文老檔》裡還原薩爾滸血戰的《諸王破康應乾營戰圖》裡,就有手持三眼銃的明軍士兵,浴血硬槓八旗鐵騎的畫面,堪稱那一系列「明亡清興」戰爭裡,無比生動的寫照。

如此「受歡迎」,是不是因為三眼銃威力很大?這款全長350到450毫米之間,口徑約15毫米的單兵火器,放在各類野史小說裡,威力常被演繹得神乎其神。但要對照真實的歷史,卻得無奈的說一句:真不是。

比如三眼銃誕生伊始的16世紀下半葉,同時代的一代戰神戚繼光,就曾精確點評過各類火器的性能。要論戰場上射程遠威力大,那要首推「力能洞甲」的鳥銃。別管是步戰還是騎戰,單兵火器就是「唯鳥銃為利器」,吊打一切同類裝備。至於三眼銃?那是「號炮必用三眼銃」,也就是打個信號彈,跟清朝人拿三眼銃「放禮炮」的操作,簡直不謀而合。

戚繼光為何如此「小看」三眼銃?明代科技寶典《天工開物》,也展現了三眼銃實錘的殺傷力:三五十步裡可以打鳥,再遠就沒咒念了。反而看人家鳥銃,八十步外還能擊穿雙層溼棉被,差距真心有點大。明末科學家徐光啟的《兵機要訣》更精確概括了三眼銃的毛病:「膛短無力,又難取準」。那真是殺傷力又小,準頭也不靈。

看過這類吐槽,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手持三眼銃的遼東明軍,跟八旗的火器兵對轟,都被轟得七零八落,對抗裝甲防護嚴密的八旗步騎兵,更是打不透人家的甲冑,甚至哪怕「兵發槍炮如雨雪,」對方也「進擊無一死者。」實在是這傳說中的「神器」三眼銃,除了響聲大能打信號外,其他方面都不給力啊。

那如此不給力的裝備,明末時為何卻突然風靡了?難道大明朝真沒好槍?恰恰相反,明末的最後半世紀,恰恰是明朝「軍工科技大爆炸」的年代,別說「又遠又毒」的鳥銃,17世紀明朝就研發出了「自生火銃」燧發槍,歐洲先進的西班牙Musket火槍,即明朝人所說的「斑鳩腳銃」,也被明王朝引入進來。另外諸如「魯密銃」「迅雷銃」等改裝火器,也是琳琅滿目,隨便選一款,都是「世界先進水平」。

至於早就公認為「五倍於弓矢」的戰場神器鳥銃?那早在戚繼光拿著三眼銃打信號彈的年月裡,就被戚繼光實現了批量裝備:戚繼光晚年苦心編練的薊鎮七大車營,每輛戰車配屬的20名士兵,至少要裝備四支鳥銃。每15000人規模的步騎兵部隊,裝備鳥銃也在1620支左右,齊射戰術更爐火純青。就是憑這兇悍的火力,戚家軍在隆慶至萬曆年間一度吊打四方,打得昔日兇橫的韃靼部落,跑來痛哭流涕求投降。

可以說,無論是先進火槍的引進與研發,還是戰略戰術的訓練與執行,明末的「軍事人員」,既不缺理念,更不缺經驗。但既然如此,晚明的軍隊卻為何無視一切「世界先進槍械」,死抱著三眼銃不撒手呢?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三眼銃」自己的可愛之處,別看有那麼多缺陷,可三眼銃畢竟能在距敵三四十步的距離上連射或齊射,打完了還能直接當冷兵器與敵死磕,著實簡單粗暴好使。對付防護裝備有限的韃靼遊騎或倭寇士兵,也確實在有效攻擊距離上有奇效。當然,對付「升級」了的對手,那就倆說了。

更重要的原因,戚繼光的恩師唐順之就一語中的:鳥銃是厲害,可這玩意不好造啊。放在手工業發達的江南地區,造出來的鳥銃當然個頂個靠譜。但放在其他地方,可就兩說了。明朝中後期,「兵仗局」等火器製造單位,早已腐敗不堪,工匠水平也一代代退化。嘉靖年間京城工匠造出來的鳥銃,全都是「其煉鑄既苦惡,而又無能用之者。」簡直就是殘次廢品。卻讓鳥銃的「口碑」,倒黴「背了鍋」。

而到了十七世紀時,明王朝的火器生產,更是退化到越發無底線。發往各地的常規火器,都常見殘次品扎堆。鳥銃這類高技術含量的火器,當然不是想造就造,也就是「技術含量低」的三眼銃,造起來比較保險。萬曆三十七年,明王朝曾巡查京營,發現這理論上應該裝備最精良的部隊,火器大都朽壞不堪,連戰車的擋板都腐爛掉。兵部職方司郎中徐鑾因此建議明王朝訓練「三千鳥銃兵」,結果也不了了之——鳥銃?造的出來嘛。

而且這「生產退化」的鍋,也絕不能工匠來背,其實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如萬曆晚年時,明朝傑出軍工專家趙士禎,成功研發出殺傷力強大的「魯密銃」,然後興奮上書萬曆帝請求批量製造。這消息傳出來,明朝工部兵部各級官員,立刻成了聞著味的老鼠,紛紛蜂擁而來。結果萬曆撥了三萬兩銀子經費後,各級官員就開始扯皮,扯皮到「造槍」計劃不了了之,一條槍沒造出來,三萬兩銀子少了一萬四千兩,帳本都「意外」沒了。

看過如此鬧劇就知道,明軍能批量裝備好槍,那才是見了鬼,有三眼銃就不錯了。

更重要的原因,當年戚繼光更是悲憤吐槽:「北卒坌而不耐煩」。也就是士兵嫌用起來麻煩,不願用。事實也確是如此:鳥銃雖然強悍,但鳥銃的開火和戰術,都是繁瑣的軍事操典,必須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才能形成殺傷力。但「嚴格訓練」這事兒,對於明末的大多數軍隊來說,簡直是個笑話,也就是良心軍隊戚家軍能做到。至於其他軍隊?還是簡單粗暴的三眼銃好用。

甚至,到了關乎明朝國運的「薩爾滸大戰」時,參戰的十萬明軍,火器都大量缺失,如《滿文老檔》裡記錄的那樣,士兵能用的,基本就是三眼銃。而且以明朝許多官員的怒斥,軍隊的操練「襲其形似」,也就是擺隊列裝樣子,以明朝官員何棟如的嘲笑說,明軍的「名將」們,也都是「恃其弓馬技藝」,毫無火器戰術理念。

到了風雨飄搖的崇禎年間,也晚明悍將盧象升的嘆息說,哪怕是精兵,有時候在校場上站一會,就有「僵而僕者」,士兵們「饑寒逼體」,肚子都吃不飽怎麼打仗?這還是明末的「精銳」部隊。軍制敗壞到這地步,這樣的軍隊,別說用三眼銃,就是一人給一挺機關槍,這大明,也得亡啊。

一根三眼銃,或許更像一支「試紙」,測出那看上去繁華的晚明,一身觸目驚心的毛病。

參考資料:《明史》、《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歷代軍事思想》、李夢陽《明帝國滅亡真是因沒進口西班牙重型火繩槍而打不穿清軍鎧甲?》、鷹揚銃手《話說棉甲真的能防彈?》、飛龍刀八重櫻《鳥銃與三眼銃誰強誰弱—聽聽戚繼光怎麼說的》、周維強《明代戰車研究》

相關焦點

  • 中國航海火器丨古代多管金屬火器——三眼銃
    『中國航海火器』第9期,我們將介紹的是三眼銃,一種古代多管金屬火器。賞·重量級展品展廳所展示的三眼銃由三個金屬單管組合而成,由於三個單管銃組成一起呈「品」字,又名「品字銃」。展廳展出的三眼銃三眼銃是把三個單管銃攢到一起,用三道鐵箍把銃管固定連接,最後在後面製造一個庫箍,用來安裝木柄。
  • 魯密銃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為何明末的主戰火器卻是三眼銃
    可是在到了明末之時,正兒八經大規模裝配在遼東戰場的主戰武器卻並非魯密銃,也不是鳥銃,而是甚至還不如鳥銃的「三眼銃」。三眼銃的性能先不說三眼銃那「品」字形組合的銃管設計讓其沒辦法正兒八經的採用三點一線的瞄準方式, 精準射擊距離可能只有十米左右,十米之外就要看運氣了了。
  • 晚明藝術品交易中的典故
    但典故的指代一般僅佔交易品種中的一小部分,並不能涵蓋全部。贗鼎一詞源於戰國時代,《韓非子·說林下》:「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後以「贗鼎」指仿造或偽託之物。晚明時期,「贗鼎」泛指一切藝術贗品,不論是古器物還是書畫捲軸。
  • 李公明 | 一周書記:殘酷劇場中的……理想與歷史真相
    但是在閱讀中深感布魯瑪在這些藝文評論中所思考的實質性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歷史語境要更複雜一些,我想起的是《零年》第五章的題目「瀝乾毒藥」,如果重新用在這個「殘酷劇場」中不但適用,而且深刻。這是從《零年》到《殘酷劇場》一直貫穿的主題,也就是作者在前言中說「那幾個我最掛念的主題」之一。為什麼說是「殘酷劇場」?因為「我們對權力、殘酷、死亡可怕的痴迷,可以在藝術中實現,而本文集的書名即源於此。這並不是說所有偉大的藝術或戲劇都和這些負面的主題相關,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藝術和戲劇揭露了我們所謂的文明行為,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經常有其他動機」。
  • 生活中有哪些殘酷的真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達子睡眠,ID:ZMD-527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活中有哪些殘酷的真相?1.電子遊戲之所以上癮,是因為你可以在整個世界中做出積極的改變,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不像現實世界。4. 有魅力的告訴沒有魅力的長相不重要,就像富人告訴窮人錢不重要一樣。5. 長大後的很多努力,就是為了擺脫過去經歷對自己帶來的影響。6. 還記得小時候在外邊看到的那些鳥嗎?他們都死了。
  • 一支筆就能戳開旅行箱拉鏈?實驗證明這是真的
    但最近,網上一帖子指出,旅行箱的拉鏈存在安全隱患,只要用一支原子筆就能輕鬆戳開。更誇張的是,居然還能恢復原狀!帖子一出,便引來眾多網友關注,他們紛紛吃驚旅行箱原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安全。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拉鏈是緊緊咬合在一起的,原子筆真的能夠戳開嗎?昨日上午,東快《互幫實驗室》記者親自實驗,證實了這個傳言竟然是真的!
  • 晚明三大案:梃擊、紅丸、移宮,比小說還離奇
    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發生在明朝晚期的三大疑案,歷史學界有個專有名詞「晚明三大案」指的就是梃擊、紅丸、移宮這三件宮廷秘事。從名稱來看就非常具有皇家宮廷的感覺,然而各個朝代都不乏存在宮廷鬥爭,這三件宮廷案件是如何在眾多的宮廷爭鬥中拔得頭籌,被史學家關注呢?當然是因為這三大案的發生簡直比小說情節還要離奇。在談論此事之前,首先要為大家介紹一個人——明光宗朱常洛。
  • 真相太戳心
    都說越長大才能越看到現實的殘酷,許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進入了社會,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就會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多子女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被父母待見。為什麼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呢?真相太戳心。
  • 真相很戳心
    文|文兒越長大越能認識到社會上的一些殘酷問題,現在也是有孩子了,回家後和一些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大都是一些家長裡短,孩子們的工作生活,誰家孩子孝順不孝順了等等。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受父母待見。
  • 漫畫 成人生活的殘酷真相,都在地鐵裡了
    成人生活的殘酷真相,都在地鐵裡了「你有多好,往往別人比你更知道來自:看見心理企畫社 ​​​​
  • 被「曝光」的海鴨蛋,為何一戳流油,背後真相到底是啥?
    被「曝光」的海鴨蛋,為何一戳流油,背後真相到底是啥?在海邊海灘生長的海鴨子,吃的可是海鮮,海蟹,還有海蝦等食物,而海鴨蛋自然也汲取了它的營養,口感和味道都會更加的鮮香好吃,而煮熟的海鴨蛋,為何會一戳就流油,背後的真相到底是啥?這也是很多吃貨們有疑問的地方。
  • 成年人世界的真相,戳中無數人軟肋
    最終能讓自己從泥濘中走出來的,一直是那個咬牙堅持的自己。成年人真正的勇敢,不是對現實空有一腔悲憤,而是即便低到塵埃裡,也要學小草開出花來。風雨來臨之際,為自己撐住傘,為家人築起屋簷。這才是一個中年人最大的體面。
  • 李流芳與晚明江南佛教事業
    實際上,明清兩代的嘉定文化尤以明萬曆以後的晚明時期與清乾嘉之世最稱隆盛。乾嘉時期的嘉定文化人物以乾嘉學派的錢大昕、王鳴盛為標杆。晚明時期,則以唐時升、婁堅、程嘉燧、李流芳為代表,世稱「嘉定四先生」,四先生當中,又以李流芳為翹楚,在文壇藝苑皆享有清譽。盛名之下,李流芳憑藉個人魅力感召、發動募捐的優勢也就毋庸置疑了。
  •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浮沉,書中短短一句話,戳中成年人痛點
    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後總能再度升起。兩個巴掌打斷父子情,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劇!與以往不同,這本寫了5年的《人生海海》,寫的是麥家自己悲慘的童年。童年時兩記耳光,20年沒和父親說過一句話,回頭時老人已老年痴呆。
  • 《奇葩說》第六季:除了綜藝和辯論,你還應該看到更多殘酷的真相
    因為這檔節目裡除了綜藝和辯論,還藏著太多現實殘酷的真相,讓我們沒有辦法單純地把《奇葩說》當成綜藝來看。但這也恰恰是《奇葩說》最吸引人的亮點:夠真實、夠殘酷、夠顛覆。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析分析,《奇葩說》第六季,唇槍舌戰的辯論中,真相到底有多「現實」、多「殘酷」。
  • 任利榮:晚明江南書坊經營實態——以南京車書樓為考察中心
    王世茂常常自稱「儒生」,以讀書人的身份參與商業出版,且以此為驕傲,絲毫沒有覺得有損讀書人的面子,反而作為車書樓的廣告招牌,這與晚明商業大發展,眾多讀書人棄儒從商的歷史趨勢相吻合,同時儒生的身份和其自身具備的文化素養,也決定了車書樓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使其成為三山街眾多書坊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 火影忍者:連載15年的熱血動漫,卻告訴我們4個殘酷的人生真相!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部連載了15年的動漫,告訴我們的4個殘酷的真相。宿命這種東西或許真的存在。中忍考試時,鳴人和寧次的戰鬥讓人熱血澎湃,也是前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戰鬥,甚至讓寧次都不再相信宿命論,可是寧次至死也沒消失的咒印卻告訴了我們真正的真相。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年齡越大就越相信宿命的原因吧。努力只能提高你的下限,卻提高不了你的上限。李洛克是很多火影迷喜歡的人物。
  • 晚明黃道周書法亮相福建,集奇崛高古與耿介忠正於一體
    晚明黃道周書法亮相福建,集奇崛高古與耿介忠正於一體 澎湃新聞記者肖永軍 綜合報導 2018-02-01 07:37 來源:澎湃新聞
  • 央視「曝光」的海鴨蛋,為何一戳就流油,背後真相浮出水面
    央視「曝光」的海鴨蛋,為何一戳就流油?背後真相浮出水面,愛吃鹹鴨蛋的一定要看完!鴨蛋在生活中,可以說是一個很普通的食物,尤其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在不斷提高,不像小時候那麼,條件差,吃個鴨蛋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 真相很殘酷,或許正是遊戲的現狀
    真相很殘酷,或許正是遊戲的現狀 前言: 大家好,我是阿瑤,每天為你發布遊戲領域最新情報。在遊戲裡,玩家都喜歡「拉幫結派」,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於是大家喜歡綁定固玩、崽和監護人、CP的關係。這樣能拉近彼此的距離,發展成更高級的社交情感。理想中的狀態很美好,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喜新厭舊,從來都是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