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風』在哪裡,「浪」是什麼?」
CCF YOSCEF太原成功舉辦「數字山西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論壇
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斷推進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打破政務服務的數據孤島、實現跨部門業務聯動,同時期望為數據經濟時代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起到引領示範作用。然而,政務數據共享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存在著技術平臺不完善、源數據缺失、共享意願不足等諸多問題。近日,CCF YOCSEF太原在山西智慧城市信息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辦了「數字山西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論壇,探討政務數據的「風」口「浪」尖,尋求「乘風破浪」的解決之道。
太原科技大學副教授、CCF YOCSEF太原副主席張睿,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技術總監、CCF YOCSEF太原AC委員張國業擔任執行主席,中科國鼎數據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CCF YOCSEF太原AC委員孫中嬋,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人工智慧高級算法工程師、CCF YOCSEF太原委員許驍哲,擔任線上執行主席。
圖 1 執行主席張睿和張國業主持會議
論壇邀請業界知名學者、企業家圍繞區塊鏈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領域應用展開分享。太原理工大學教授牛保寧,山東大學軟體學院副教授孔蘭菊,東方通集團執行副總裁徐有明作為引導嘉賓分享自己的觀點。浪潮集團數字政府事業本部副總經理姜佩宏,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監焦攀進行了重點分享。
政策東「風」推動政務數據共享交換
近年來,隨著「數字政府」、「數據要素市場」等風口的掀起,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已成為各個省市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工作,各級政府也出臺了大量文件和指導意見。2020年3月30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第二十條指出:「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優化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加快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間數據共享交換,制定出臺新一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辦公室高級主管王洋在會上表示,山西在數據開放共享方面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1月1日,《山西省政務數據資產管理實行辦法》正式發布;2020年7月1日,《山西省發布數據應用條例》開始實行;2020年10月,山西省政府政務數據實行條例草案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些政策的出臺都在保障數據權益和隱私安全,以達到「目的正當,程序合法,取用有限度,私權有保障」的效果。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推動政務數據共享吹起了「東風」。
政務領域的數據開放共享,不僅是為了打破政務服務的數據孤島、實現跨部門業務聯動,同時也為數據經濟時代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起著引領示範作用。牛保寧教授認為,從國際看,過去的「911事件」,從國內看,「如何證明你媽是你媽事件」,這些典型案例,都充分說明了數據共享的必要性。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在政策東風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開始快速發展。
政務數據在共享中被推上風口「浪」尖
然而,海量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卻為數據安全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如何能夠在海量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解決安全隱患,保障關鍵業務正常運行,是政務數據交換的一大難題。
牛保寧教授一再強調數據共享存在「黑箱」,這就導致了責權利不明確。因此,如何做到數據透明成為關鍵問題。數據在收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利用階段是如何進行的;相關軟體、算法、系統是否公平;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是否明確等問題,都將政務數據交換推到了「風口浪尖」。
孔蘭菊老師介紹了區塊鏈與數據共享開放應用的新模式。數據的價值在於利用,開發數據政用、商用、民用價值,催生全治理鏈、全產業鏈、全服務鏈「三鏈融合」的數據利用模式。她認為,目前「風」以政策為主,區塊鏈本身是乘風破浪的,做區塊鏈的學者企業家都是「弄潮兒」。
徐有明先生認為,共享交換在各行各業一直在進行著,隨著數據資源擴大,越來越期待數據的跨行業共享。隨後她介紹了各個階段典型的數據交換共享應用,省、市、縣三級數據平臺涉及多個數據交換模式。2017年開始,國家構建數據共享平臺,構建了一個國家級數據交換體系,其中充分考慮了安全問題和各部門參與的問題。從初級的數據共享到接口服務,從數據提供到可用不可見,同時也分享了很多目前數據交換平臺所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源數據缺失、元數據混亂、平臺響應差、共享意願不足等。
特邀嘉賓姜佩宏認為,數據是整個數字政府建設的基礎,而個人數據歸屬權成為一大問題。曹曉俊認為,部門之間數據共享不僅存在效率問題,同時也會帶來安全問題。具體表現為政府對數據和業務系統控制能力減弱,無法對平臺服務商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在共享交換平臺模式下, 平臺環境的複雜性增加了界定政府部門、平臺服務商、技術人員之間責任的難度;政府將數據存放在共享交換平臺上, 數據容易被平臺商所掌控,損害用戶對數據的所用權和支配權。各種情勢交雜下,政務數據在共享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區塊鏈助力政務數據乘風破浪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利用。」為如何解決政務數據交換過程的問題指明了方向。
牛保寧教授認為,區塊鏈可以有效破除「數據孤島」與「價值孤島」現象,有效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區塊鏈因其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匿名性的基本特徵,可以讓數據交換更安全,為政務數據的開放共享提供了一個解決思路,可以幫助政務數據乘風破浪。
孔蘭菊教授認為,數據的價值在於利用,要開發數據的政用、商用、民用價值,催生全治理鏈、全產業鏈、全服務鏈「三鏈融合」的數據利用模式。未來應側重於在控制、使用、收益和共享中保護政務數據,積極引導個人數據參與社會各項活動。
徐有明認為,政府部門之間並沒有解決好「信任」問題,數據直接提供出去必然會有洩露的風險,責任邊界應當明確和科學劃分,數據提供方現在可以採用「可用不可見」的模式提供服務。區塊鏈技術主要解決的,仍然是在數據共享環節上的追溯。
圖 2 與會者進行激烈討論
現場也有聽眾因目前很多地方政府數位化基礎薄弱,應用區塊鏈技術後可能帶來的算力爆炸、跨鏈融合問題提出了顧慮。關鍵還在於依託高性能計算、集約集中、統一規劃的共享交換平臺。
關於政務數據的「交換共享」與「權益保護」,孔蘭菊認為,作為受益方有便捷使用的效果,其他人使用時可能會帶來權益受損。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護權益、明確責任,至於數據交易中的隱私問題應由技術方和政策合力解決,不能因噎廢食。許驍哲提出,區塊鏈相對公開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溯源。政策法律也要保障數據安全,當今社會交換和共享必不可少,解決信任度問題將帶來大量利好。張光華提出,優質、有限的數據開放共享就可為社會公共利益帶來很多益處,高價值的數據不進行開放共享,反而發揮不出應有的價值,實質上損害了數據所有人的權益。
參會人員表示,區塊鏈+政務數據共享已勢不可擋,然而,事物的發展總會產生新的問題,如何在發展中解決難題,實現良好服務需要各界的努力。
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太原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呂梁市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山西財經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山西省智能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發展管理部、國科晉雲技術有限公司等機構代表參加了論壇。(董媛香 徐文勝 張靜整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