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每年夏天
總有一種昆蟲的叫聲縈繞耳邊
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
知 了
知了為啥又叫作蟬呢?
蟬的叫聲都是一樣的嗎?
蟬真的是用嘴來發聲的嗎?
本期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解惑,
來一場蟬鳴盛宴吧!
通常所說的蟬,其實是知了的統稱,是蟬科昆蟲的一些代表種類。典型特徵是雄性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性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蟬的幼蟲生活在土裡,吃植物的根,成蟲吸食植物的汁。蟬屬不完全變態類昆蟲,由卵、若蟲(經過數次蛻皮),不經過蛹的時期而變為成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上海生活中常見的蟬有3種。
1
蟪蛄
每年上海最早出現的蟬,便是蟪蛄(huì gū)。它是一種比較小型的蟬,體長20mm,體暗綠色,帶黃斑。前翅有多塊暗褐色斑紋,5至6月開鳴,從早叫到晚,叫聲不如黑蚱蟬般等大型蟬的響亮,比較脆弱,且音調變化幅度小。
《莊子·逍遙遊》提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這一名稱沿用到現在,但是否指同一種蟬則無從考究。
蟪蛄的叫聲是一種持續的「滋兒~~~~~~~~~~~滋兒~~~~~~~~」,音調變化幅度小。你聽 》》》
2
黑蚱蟬
夏天來臨之時,上海最常見的蟬便是黑蚱蟬了,俗稱知了,別稱「野烏子」、「熱死啦」。是上海地區個頭最大的蟬。體長約40-50mm;體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澤;複眼強突出;刺吸式口器;中胸背板寬大;翅透明;前足腿節有齒刺。雄蟲腹部有發音器,雌蟲腹端有發達的產卵器。
雄性黑蚱蟬叫聲響亮,以鳴唱吸引雌蟬前來交配。
黑蚱蟬剛出土的末齡若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蟬猴」、「爬拉猴」、「知了猴」等,體長20~25mm。若蟲的身軀呈佝僂狀,形態上和猴子的姿勢非常相似。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毛猴」藝術主要就是用「知了猴」製作的。
黑蚱蟬羽化後的蛻殼稱作蟬蛻。是一種中藥,味甘、鹹,性涼。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可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證,小兒夜啼不安。
蟬 蛻
金蟬脫殼
蚱蟬的叫聲響亮而單調,沒有變音和花樣,是一種持續的強大的電鋸噪音般的「嗞……」。你聽 》》》
3
蛁蟟
黑蚱蟬出現後不久,上海另一種蟬,蛁蟟(diāo liáo)也會出現,蟬類合唱團正式出道。蛁蟟體型中等,個頭比黑蚱蟬小,體長33~38mm,體粗壯,黑綠相間,綠色偏多,局部具白蠟粉,複眼發達。
蛁蟟一般在天氣炎熱的7月開始鳴叫,聲既洪亮又悅耳,聲音似「吱~哇~吱~哇~……」。它一般都棲息在大樹的 4至5米高處,十分機靈。你聽 》》》
蟬很早就走進了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名字。
《詩經》中多次描寫到了蟬。
《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詩經·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這裡面的蜩、螓、螗都指的是蟬。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蟬的文學作品呢?
期待你的分享。
原標題:《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