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2020-08-1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每年夏天

總有一種昆蟲的叫聲縈繞耳邊

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

知 了

知了為啥又叫作蟬呢?

蟬的叫聲都是一樣的嗎?

蟬真的是用嘴來發聲的嗎?

本期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解惑,

來一場蟬鳴盛宴吧!

通常所說的蟬,其實是知了的統稱,是蟬科昆蟲的一些代表種類。典型特徵是雄性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性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蟬的幼蟲生活在土裡,吃植物的根,成蟲吸食植物的汁。蟬屬不完全變態類昆蟲,由卵、若蟲(經過數次蛻皮),不經過蛹的時期而變為成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上海生活中常見的蟬有3種。

1

蟪蛄

每年上海最早出現的蟬,便是蟪蛄(huì gū)。它是一種比較小型的蟬,體長20mm,體暗綠色,帶黃斑。前翅有多塊暗褐色斑紋,5至6月開鳴,從早叫到晚,叫聲不如黑蚱蟬般等大型蟬的響亮,比較脆弱,且音調變化幅度小。

《莊子·逍遙遊》提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這一名稱沿用到現在,但是否指同一種蟬則無從考究。

蟪蛄的叫聲是一種持續的「滋兒~~~~~~~~~~~滋兒~~~~~~~~」,音調變化幅度小。你聽 》》》

2

黑蚱蟬

夏天來臨之時,上海最常見的蟬便是黑蚱蟬了,俗稱知了,別稱「野烏子」、「熱死啦」。是上海地區個頭最大的蟬。體長約40-50mm;體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澤;複眼強突出;刺吸式口器;中胸背板寬大;翅透明;前足腿節有齒刺。雄蟲腹部有發音器,雌蟲腹端有發達的產卵器。

雄性黑蚱蟬叫聲響亮,以鳴唱吸引雌蟬前來交配。

黑蚱蟬剛出土的末齡若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蟬猴」、「爬拉猴」、「知了猴」等,體長20~25mm。若蟲的身軀呈佝僂狀,形態上和猴子的姿勢非常相似。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毛猴」藝術主要就是用「知了猴」製作的。

黑蚱蟬羽化後的蛻殼稱作蟬蛻。是一種中藥,味甘、鹹,性涼。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可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證,小兒夜啼不安。

蟬 蛻

金蟬脫殼

蚱蟬的叫聲響亮而單調,沒有變音和花樣,是一種持續的強大的電鋸噪音般的「嗞……」。你聽 》》》

3

蛁蟟

黑蚱蟬出現後不久,上海另一種蟬,蛁蟟(diāo liáo)也會出現,蟬類合唱團正式出道。蛁蟟體型中等,個頭比黑蚱蟬小,體長33~38mm,體粗壯,黑綠相間,綠色偏多,局部具白蠟粉,複眼發達。

蛁蟟一般在天氣炎熱的7月開始鳴叫,聲既洪亮又悅耳,聲音似「吱~哇~吱~哇~……」。它一般都棲息在大樹的 4至5米高處,十分機靈。你聽 》》》

蟬很早就走進了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名字。

《詩經》中多次描寫到了蟬。

《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詩經·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這裡面的蜩、螓、螗都指的是蟬。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蟬的文學作品呢?

期待你的分享。

原標題:《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伴人而居的昆蟲-知了
    蟬(知了)是一種伴人而居的昆蟲,蟬蛻是人們使用的一味中藥。夏季,街道兩邊都是知了的鳴叫聲,聽得習慣了,陣陣蟬鳴給城市帶來喧鬧的生氣。蟬是夏天叫聲最大的、鳴叫時間最長的昆蟲,但是它們都趴在很高的大樹上,要看見它們比較難,而且它還會隱身,以防備鳥雀等天敵。音頻: 蟬(知了)的鳴叫聲一天站在路邊聽到身邊有很近的知了叫聲,尋聲查看,平視過去,只見一隻知了在一棵銀杏樹幹上鳴叫,它的顏色和樹皮差不多,翅膀是透明的,它很善於隱身。
  • 天牛,蟋蟀,知了……小時候玩過的昆蟲,現在你還認識幾個?
    5月中下旬的上海鄉間,昆蟲紛紛出沒。一到夜晚,廊燈下飛著各種各樣的蛾子,草叢裡有「喇喇蛄」在鳴叫,遠處的竹園裡螢火蟲的微光在一閃一閃,極富詩意。生活在城市的鋼筋叢林裡,你也許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些小生靈了,或許只能在昆蟲館裡看到一些昆蟲標本。
  • 知情知了|回望故鄉
    知情知了文/榮凡詩知了,學名叫蟬。對這小昆蟲,各地稱謂不同,一個地方一種叫法。幼蟲時,其形似猴,爬行如龜,故俗名,膠東叫「知了猴」,老家鄆城叫「嘟老龜」;一旦脫去半透明的琥珀色的「外衣」,這裡叫「知了」,老家叫「嘟老子」。
  • 擾人清夢的蟬鳴,你對知了知多少?
    蟬作為城市公園裡比較常見的昆蟲,基本上一到夏天,枝頭上就會出現它們的身影。最有印象的是小時候經常爬樹去抓知了,因為蟬的警惕性比較高,飛行速度也快,基本上還沒爬到一半,蟬就飛走了,飛之前還會尿你一臉,體驗極差!關於蟬,你必須知道的東西蟬是分類學上面半翅目蟬科的昆蟲,一般被我們統稱為知了。
  • 越南人夏天愛吃的昆蟲不是知了猴,而是「它」,東北人也賊愛吃!
    盛夏已到,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都紛紛地在上市中,像桃子、李子、西瓜等,其實除了這些植物之外,像一些昆蟲啥的,現在也特別多,愛吃昆蟲的人福利可真不小呢,油炸螞蚱、知了猴這些,味道也都是相當不錯的,不過說到昆蟲美食的話,誰能比越南人更愛吃,在我國的話,可能只有東北人能跟他們相匹敵了吧
  • 螳螂新說:食客才是知了的天敵
    原標題:螳螂新說:食客才是知了的天敵   今年夏天,永康人餐桌上最熱門的菜,不是小龍蝦,而是知了。在永康街頭,隨處可見做知了菜的「知了館」。有人估算了一下,永康人一天要吃掉五噸知了。(8月1日《錢江晚報》)  古語有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眾所周知,蟬其實就是知了。從這句老話中,大家可以看出來螳螂是知了的天敵。
  • 一直不知道知了猴為什麼叫「知了猴」,看完蛻變姿勢,明白了!
    一直不知道金蟬的成熟若蟲為何叫「知了猴」,大概就是覺得它渾身圓乎乎,肉乎乎,通體金褐色,和猴子會有相似之處,其他的就無從知曉了,直到看了一些知了猴在蟬變前選擇的位置和蛻變姿勢後,才終於明白了……知了猴從洞裡爬出來後,會找最近的大樹爬上去,它們的六條腿,尤其是兩個前爪相當有力量,爬行速度還挺快
  • 你知道有收知了的嗎?曾經高達90元一斤,現在還敢嫌它吵嗎?
    到了夏天的時候,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人們總是待在家裡不想出去,吹著空調吃著西瓜,好不愜意,但是有時候你總會聽到窗外有知了知了的聲音,實在是令人即煩躁但是又無奈,雖然夏天有這些很好吧!但是多少還是有點吵鬧的,而且在農村知了的數量會更多,整天嘰嘰哇哇的,但是農村還有收知了的一份工作,你知道嗎?知了價格一度高達90元一斤。實在是高!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知了這個小昆蟲,你想知道嗎?
  • 知了猴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不是被吃掉,而是要努力地活下去
    知了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昆蟲,它的學名叫做蟬。它有很多的名字,我們這邊管它叫做「蛣蟟」(音jié liáo),幼蟲叫做「蛣蟟龜」。而暑假中的玩兒,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一群孩子晚上拿著手電筒照知了猴,白天扛著一根長長的竹竿,竹竿捎上纏上粘手的麵筋,在樹下粘知了(這可是以前清宮中粘杆處的活兒)。我們把抓到的知了猴和知了用鹽醃一下,然後再用油炸,那真是叫一個香啊!現在長大了,沒有時間去抓知了猴了。這些事情都成了回憶。
  • 走,逮知了猴去!
    初夏來啦,你還記得它嗎?蟬(學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是昆蟲綱半翅目頸喙亞目的其中一科,俗稱知了(蛭蟟)或借落子。小時候在鄉下老家,一到夏天,小知了就會從地底下踴躍而出。尤其是下過雨以後,小知了最多。傍晚,晚飯也顧不得吃,就拿個手電筒,跑到樹底下去掏知了。
  • 知了圈-專業為企業家打造的企業專訪、人物專訪
    什麼是AISAS模式?筆者想很多企業家或者老闆對這個都比較熟悉,那麼現在市場上的什麼行為是能套入到AISAS模式中呢?「其實目前的整個營銷方式已經成熟轉化為AISAS營銷法則了,正如我們目前的Feeds(信息流)廣告投放很火熱,因為他推薦的是給可能感興趣的人,在產生興趣這一階層,就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機會。」
  • 你聽過的自然界中哪種昆蟲叫得最響?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能發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叫聲,那你聽過叫得最響的動物是什麼?在你所聽到的昆蟲裡叫得最響的又是哪個動物呢?一般來說能聽到昆蟲叫的話實在夏天,像蜜蜂、蝴蝶、蜻蜓等等。不知道你聽到過的聲音最大的是什麼動物,反正小編目前聽到過的聲音最大的昆蟲是:知了!
  • 未聞蟬聲,但見知了
    蟬,又名知了。地方也有叫借落子。半翅目蟬科動物,分布於溫帶及熱帶地區,棲息於沙漠、草原和森林。蟬有兩對膜翅,形狀基本相同,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每當蟬口渴,飢餓之際,總會用自己堅硬的口器插入樹幹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營養與水分吸入自己的身體中,用來延長自己的壽命。
  • 三八節特輯|王知了:綻放在社區的「疫」線警花
    她就是「疫」線警花,沭陽縣重慶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王知了。今年春節對於很多人而言,是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假期,但是對公安民警而言,這或許是最短暫的假期。疫情發生後,王知了第一時間返回崗位,堅守「疫」線。新年伊始,不少群眾對新冠肺炎傳播的情況不甚了解,在節日氛圍的烘託下,有不少群眾會在商場、公園、棋牌室聚集。
  • 小衰自帶「生化武器」,可害慘了知了!小衰你這是實力坑「爹」呀
    隨著大臉妹的視線看去,原來小衰把筆拿倒了,臉上被筆畫的跟小花貓似的,小衰還不知道,衝著大臉妹問道:「你幹嘛這樣看我?」小衰呀,你可長點心吧。今日金老師在課上講著:「本文作者飽含深情地……,」講著課,可是窗戶外面的知了叫個不停,把金老師氣得說:「知了這樣亂叫,真沒法上課了!」
  • 知了猴在樹上產卵,為何卻從土裡爬出來?
    蟬,又稱知了猴,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在蟬的一生中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其中卵一般是越冬之後在次年的六月份左右開始孵化,若蟲經歷的時間最長,大約是3年以上的時間,而成蟲經歷的時間最短,只有2個多月的時間。 蟬在樹枝上產卵,為何卻從土裡爬出來?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無知了!
    然而,很多人念了一輩子佛號,卻不知道這句佛號的真實含義,甚至有很多人連它的讀音都搞錯了。如果修行沒有智慧,只是盲目跟風,那就難以修到功德。「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看完此篇文章,大家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插畫-夏日是流螢,知了和煙火
    插畫-夏日是流螢,知了和煙火 圖源網絡侵刪致歉 喜歡你就多多關注哦
  • 地下活5年地上活30天,知了真的能吃嗎?為啥洞裡的螞蟻不吃它?
    地下活5年地上活30天,知了真的能吃嗎?為啥洞裡的螞蟻不吃它?我覺得很多人應該對知了不陌生,特別是現在這個天氣,它們爭先恐後的出來,說實話,我並不怎麼喜歡知了,它們實在是太吵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真心話,知了確實好吃,特別是炸的,味道超級美味。可奇怪的是,知了上了人類的餐桌,為什麼螞蟻卻不吃它呢?首先,螞蟻不吃,並不是說知了不夠美味,它們不吃是有原因的。雖然它們的家都在地上,但它們並沒有什麼交集,要知道螞蟻體積實在是太小了,而知了又是地下的老大,螞蟻怎麼敢碰知了呢?
  • 知了知屏電子價籤,讓零售超市大有不同
    區別於市面上的ESL電子價籤,知了知屏採用大屏+雲價籤系統,標價+促銷宣傳一舉兩得。 同步顯示價格 而使用知了知屏雲價籤,商家能夠實現後臺一鍵調價,選擇多個模板,自主配置營銷活動,精準促進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