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收知了的嗎?曾經高達90元一斤,現在還敢嫌它吵嗎?

2020-12-22 行星影視匯

到了夏天的時候,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人們總是待在家裡不想出去,吹著空調吃著西瓜,好不愜意,但是有時候你總會聽到窗外有知了知了的聲音,實在是令人即煩躁但是又無奈,雖然夏天有這些很好吧!

但是多少還是有點吵鬧的,而且在農村知了的數量會更多,整天嘰嘰哇哇的,但是農村還有收知了的一份工作,你知道嗎?知了價格一度高達90元一斤。實在是高!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知了這個小昆蟲,你想知道嗎?

蟬(學名:Cicadidae),半翅目蟬科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蟬有兩對膜翅,形狀基本相同,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複眼不大,位於頭部兩側且分得很開,有3個單眼,觸角短,呈須狀,口器細長,

口器內有食管與唾液管,屬於刺吸式。其分布於溫帶及熱帶地區,棲於沙漠、草原和森林。

其實在農村裡面知了是十分很多的。但是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東西是可以吃的,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吃這個東西。最多不過是去樹上撿知了蛻下來的蟬蛻,因為這東西是一種藥材,可以用來賣錢。

而且農村有專門養殖知了的,這也是一門技術啊!而且利潤還非常可觀。最近這幾年,隨著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人們對於野味的不斷嘗試。知了猴的價格水漲船高

最便宜也能賣到五六十塊錢一斤,貴的甚至能夠達到90塊錢甚至100塊錢。是不是遠遠地超乎了你的想像,是不是十分心動啊?

當然這不是一種絕對的情況。在一些比較喜歡吃知了的地區,仍然可以買賣,但是今年的價格總體來說受到了影響。而且實際上知了猴養殖是需要有一定技術的,如果技術不過關,養殖的風險也很大的。

相關焦點

  • 今年還做香腸嗎?定製香腸40元一斤,成品香腸55元一斤
    捂緊你的荷包,跟隨記者打探香腸的行情吧~行情初探:定製香腸40元一斤 成品香腸55元一斤22日,天府早報記者來到位於槐樹店附近的一大型菜市發現,這裡的店鋪基本上都還沒有掛出香腸,「今年肉價高,肯定不會像去年十一二月才開始做香腸,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越是臨近過年,肉價越高,所以我們打算下個星期就開始承接香腸製作了。」
  • 重慶某超市,非常鮮嫩的牛肋條才25.8元一斤,這樣的牛肉你敢吃嗎
    在新世紀購物,發現看起來非常鮮嫩的牛肋條才25.8元一斤,這樣的牛肉,你敢吃嗎?在超市看到擺在堆頭上的牛肋條才25.8元一斤,再抬頭看那邊冷柜上懸掛的價格,牛肋條58.8元一斤,價格比這個要高2倍,很是有些心動,真想買幾斤嘗嘗。
  • 九香蟲一斤收購價幾百元,收去了是幹什麼用的?打屁蟲能養殖嗎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應該都認識這種蟲子,這種蟲子身上有股臭味,它們比較喜歡寄生在南瓜、冬瓜、絲瓜、田菁等植物上。對於這種蟲子,現在一些地方有人在收購,一斤能賣到幾百元。那麼這麼臭的蟲子,別人收購過去,是做何用途?這種蟲子,能不能進行人工養殖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
  • 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導讀: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在我國南方地區,有一種十分特殊的名貴藥材,它叫做「大蟬草」,是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話,記得往年的這個時候,很多農民都會去山裡挖來賣,一般都是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卻少有人去挖,更是少有人去賣,難道不值錢了?
  • 農村常見的臭板蟲賣700一斤,能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
    以前農村人並不喜歡它,因為它能發出臭味,可是現在不同了,據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還是一種珍貴的藥材,一斤賣幾百元呢。這種臭板蟲其實叫做蝽象,它本是一種害蟲,對植物有較大危害,一些種植果蔬和樹木的農民最討厭它了。可是現在這種令人討厭的蟲子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賣價甚至高達700元一斤。
  • 兒時常見不敢抓,如今一斤200元還缺貨,有人養殖,卻說是騙局
    還記得小時候最愛和小夥伴們去地裡玩,逮螞蚱、追兔子、捉知了,這些都是大家很喜歡的遊戲,也是大家鍾愛的美食。不過農村娃並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還記得兒時經常見到一種動物,卻不敢抓,它就是蚯蚓,如今市場上幹品一斤賣200元還缺貨,有人養殖,卻說是騙局。蚯蚓又被叫做地龍,是農村一種很常見的動物,尤其是連下幾場大雨之後,蚯蚓就會爬出地面呼吸,這是在道路邊就能見到。
  • 長得像蟋蟀的害蟲價值珍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你敢吃嗎?
    長得像蟋蟀的害蟲價值珍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你敢吃嗎?山區的農民主要的收成就是靠種莊稼,莊稼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的好壞,因此,農民把自己種的莊稼都看得比較重,小心的呵護著。種過田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在農村稻田裡有一種害蟲,它們不但會咬種植在田裡的水稻,而且還會對稻田的田基造成一定的危害。這種害蟲叫做螻蛄,別名叫做拉拉蛄,地拉蛄,天螻,土狗等,是農村一種覺的昆蟲,它是屬於蟋蟀屬的一種昆蟲,螻蛄在農村分布十分的廣泛,特別是南方地區最多。螻蛄喜歡在潮溼的土中生活。有「跑溼不跑幹」的習性,他棲息在沿河兩岸、渠道河旁、苗圃的低洼地、水澆地等處。
  • 靠名字而走紅的「仙果」曾30元一斤,現價格暴跌,農民:還種嗎?
    那時候這種水果還不太出名,在市場上也很罕見,還沒有大面積推廣種植。但四、五年前,香瓜茄突然大火,大火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名字——人參果。由於有商家宣傳這款水果,不僅給它取了個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的名字,而且還特別培育這款水果。這是為了使人參果看起來更好,價格也更高。那時,有一些種植戶在種植人參果時,用一個人形的模型將其包裹起來。
  • 地下活5年地上活30天,知了真的能吃嗎?為啥洞裡的螞蟻不吃它?
    地下活5年地上活30天,知了真的能吃嗎?為啥洞裡的螞蟻不吃它?我覺得很多人應該對知了不陌生,特別是現在這個天氣,它們爭先恐後的出來,說實話,我並不怎麼喜歡知了,它們實在是太吵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真心話,知了確實好吃,特別是炸的,味道超級美味。可奇怪的是,知了上了人類的餐桌,為什麼螞蟻卻不吃它呢?首先,螞蟻不吃,並不是說知了不夠美味,它們不吃是有原因的。雖然它們的家都在地上,但它們並沒有什麼交集,要知道螞蟻體積實在是太小了,而知了又是地下的老大,螞蟻怎麼敢碰知了呢?
  • 它是外來物種「淡水鯊魚」?春節市場價180元一斤,值得養殖嗎?
    #萬象大會#導讀:它是外來物種「淡水鯊魚」?春節市場價180元一斤,值得養殖嗎?日前,一粉絲留言給我,並配了圖片:小七,您好,我的家鄉是四川農村的,最近我的村有商家來推廣一種魚。賣得很貴,一斤要180元,而且還說能夠提供種苗,可以預定,明年開春就能送達。您覺得可以養殖嗎?商家說是淡水鯊魚,進口品種,可以餵飼料,不咬人。它是外來物種「淡水鯊魚」?我一看圖片,乖乖,不得了,確實很像鯊魚,渾身和鯊魚一樣沒有鱗片,魚鰭很硬,很鋒利,如劍一般。整個身體的形狀也像一把劍,但是身上長有一些斑點,斑斑點點的很像芝麻。
  • 大半年冬眠的動物,面臨滅絕,肉味鮮美其藥用價值高達3000元一斤
    今天分享的主題:大半年冬眠的動物,面臨滅絕,肉味鮮美其藥用價值高達3000元一斤。大家都知道一到冬天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的,常見的有蛇、烏龜、刺蝟等等。當人們還在寒冷的冬天忙碌的時候。那些需要冬眠的動物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把自己深藏在某個角落睡起了「大覺」來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因為動物的種類,習性不一樣。所以他們冬眠的時間也就不一樣。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導讀: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不過野果雖好,但並非什麼野果都能吃,很多野果因為外形或名字特別,在以前的時候都不敢吃,直到現在人們發現了它們的價值才被利用起來。在我國南方農村野外就有這麼一種奇特野果,果實像蜘蛛,以前很多人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 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導語: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曾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對農村都比較了解。特別是幾十年前下鄉的參加勞動的青年,體驗過農村生活,享受過農村美好的環境,如今回味起來依舊會津津樂道。
  • 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
    昆蟲科普|知了知了,你到底知道什麼了?蟬的叫聲都是一樣的嗎?蟬真的是用嘴來發聲的嗎?本期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解惑,來一場蟬鳴盛宴吧!通常所說的蟬,其實是知了的統稱,是蟬科昆蟲的一些代表種類。典型特徵是雄性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性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
  • 農村一植物,別當雜草看待了,是通乳特效藥草,50元一斤不好買
    本期導讀:農村一植物,別當雜草看待了,是通乳特效藥草,50元一斤不好買有時候生活在鄉下也是很幸福的,畢竟有很多樂趣是在大城市裡找不到的。比如說野外山坡裡找野菜、野果子,去荒原裡拔藥草,去林子裡抓知了猴等等。
  • 一年收2次,畝產低至700斤,售價卻高達35元1斤,農民為啥不願種
    一年收2次,以前3元1斤不好賣,如今35元1斤卻熱銷,農民:騙人。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對農村的野外一定不陌生,在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去農村的野外玩耍。今天給大家介紹這種植物,它以前的時候3元一斤都無人收購,不過最近幾年它又開始火爆了起來,售價更是一路飆升,賣到了35元一斤,雖然看起來銷售價格十分不錯,但是很多農民卻直言這都是騙人的,根本就不願意種植,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了解一下吧。其實我說的這種植物就是丹參,很多南方的朋友對它一定不陌生,因為人們經常會用丹參來煲湯。
  • 30元一斤嫌價低,還用硫磺燻、藥水泡提價,消費者:還有良心嗎?
    今天分享的主題:30元一斤嫌價低,還用硫磺燻、藥水泡提價,消費者:還有良心嗎?網上有個段子說「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枸杞已經成為很多人必備的養生品,曾經的80後、90後,如今都已邁入了中年人行列,不得不感慨,時間都去哪了,隨著年齡的增加,中年人對身體的健康看的尤為重要,因此泡枸杞在中年人間很快就流行起來了。
  • 揚州藏在菜市場的五香大腸,僱5個人洗腸子,90塊錢一斤沒人嫌貴
    揚州是一座浪漫的城市,揚州人心靈手巧是眾所周知的,揚州的三把刀,全國都很有名,很普通的食材,到了揚州人手裡也能把它變成美味佳餚。揚州有一家五香大腸非常有名氣,藏在一家菜市場裡。他就是陳師傅五香大腸。他家的五香大腸賣的90塊錢一斤,來買的人很多,沒有一個人嫌貴。每天下午三點多鐘,一位大姨帶著煮好的五香大腸,來到菜市場。這家菜市場位置很偏僻,菜市場裡的人並不是很多,但是他家的攤前卻圍滿了買大腸的人。
  • 招遠大街上賣的地瓜粉條5塊錢一斤,你敢買嗎?
    賣粉條的說他是臨沂的,純手工做的地瓜粉條,零售6元一斤,夠10斤按批發價5元一斤。他介紹他的粉條就煮不爛,也煮不糊,燉豆腐大白菜最過癮了。好幾個鄰居都買了10斤,老王一下子買了50斤,他說自己留10斤,其他的給父母、丈母娘家和小姨子家分分。
  • 天牛,蟋蟀,知了……小時候玩過的昆蟲,現在你還認識幾個?
    一到夜晚,廊燈下飛著各種各樣的蛾子,草叢裡有「喇喇蛄」在鳴叫,遠處的竹園裡螢火蟲的微光在一閃一閃,極富詩意。生活在城市的鋼筋叢林裡,你也許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些小生靈了,或許只能在昆蟲館裡看到一些昆蟲標本。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結合自己小時候玩蟲子的經歷,盤點了一下上海夏天常見的昆蟲,看看其中有多少是你認識的?【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