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河南一男生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 官方:不是見義勇為

2020-12-22 熱點聚焦123

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的救人行為,卻被當地官方認定為不是見義勇為,咄咄怪事引發網友熱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據媒體報導,近日,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下發認定書,對當地18歲王某在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的救人行為進行了最終認定,認為該行為不屬於見義勇為,而只是履行了法定義務。

事件回顧:2019年7月10日,河南工業科技某學校王某在朋友劉某的邀約下,幾個人一起在外就餐,其間喝了酒,酒後,劉某提出一起去下河摸魚,而當時王某雖一同前往,但並未下河,而是在河邊玩手機。

此後,悲劇發生,下河摸魚的劉某出現溺水情況,危急時刻,王某衣服都未來得及脫便下河救人,然而,遺憾的是,最終兩人都溺水身亡。

事後,王某家人向當地有關部門申請見義勇為,不曾想被駁回,官方理由是:王某幾個人一起去飲酒,屬於相約合意的民事活動,對於共同飲酒人的人身安全,以自我防護為主,其他人的義務保障為輔,義務同行人有提醒、勸阻、通知、輔助、照顧、護送等義務,因此,雖然在劉某溺水之後,王某第一時間下河救人,但只能屬於法定義務,而不能被認定為見義勇為。

此事經媒體報導,立即引發廣大網民的討論,對於王某下水救人的行為性質議論紛紛,而支持王某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的聲音在佔主流。

「看到有人溺水,第一時間下水救人,這如果都不是見義勇為,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王某既不是溺水者的親屬,又不是公職人員,從何而來法定義務呢」

廣大網民爭議的焦點在於,河南當地有關機關給於的不能認定王某屬於見義勇為的理由無法認同,畢竟,在大家潛意識中,下河救人就是一種忘我的精神,如果硬套某些規定,顯然不合理。

那麼,當地見義勇為委員會究竟是因何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據媒體報導,在認定書中,當地見義勇為委員會認為:王某,劉某等幾個人共同飲酒後相約去河裡抓魚,應當預見可能發生的危害生命安全的危險存在,其5人之間相互形成了對彼此的安全保障的義務,同伴劉某遇險時,王某實施救助行為,屬於其對同伴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體現,因此,不能認定是見義勇為行為。

對於這份官方的認定,有網友質疑:如果真按這份認定書的精神去理解見義勇為,那麼見義勇為的目的和意義在哪兒?難道是鼓勵那些沒有利益關係的去救人?

一直以來,倡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精神,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主旋律,最近幾年,「幫與不幫」「救與不救」的話題之所以在廣大網民之間頗有爭議,就是因為在面對他人遭遇危急時刻時,每個人的態度並不一樣。

我們在看慣了一件件人情冷漠的現實悲劇之後,對於見義勇為的呼喊更是成為來自老百姓內心深處最具震撼力的聲音,多一些見義勇為,少一些漠不關心,也成為這個社會所呼喊的聲音。

前不久,引發廣泛關注的望江女孩跳河自殺事件之所以熱度居高不下,從表面看是現場民警施救措施不當,而實際上,更是某些人在面對他人生死時的猶豫,是對生命權的踐踏和不尊重。

如今,這起下水救溺水同伴死亡的案例,卻被機械套用所謂的規定,這不僅是對見義勇為行為的打擊,更是與「人的生命第一位」的精神不符,也許該認定結果符合當地的有關規定,但從法理上來說卻不盡合理,正如一位網友留言所說,果真如此的話,那以後誰還會去見義勇為呢?

相關焦點

  • 男生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 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此後王某威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12月14日,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其弟弟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我不能接受這個認定。」
  • 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 官方:不構成見義勇為
    近日一則「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官方定性不構成見義勇為」的新聞持續引發網友關注。據悉12月14日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以書面的形式回復關於王某威的見義勇為評定,稱王某威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對此鑑定結果,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表示:自己很難接受。
  • 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官方稱屬履行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
    一年前,年僅 18 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此後王某威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12 月 14 日,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其弟弟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 我不能接受這個認定。"
  • 18歲男生勇救落水同伴死亡,不屬於見義勇為?講解法定義務的產生
    一年前,河南18歲的大學生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後又到河邊玩耍,因救落水同伴雙方溺亡。王某威家人向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認定其行為為見義勇為。當地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回復稱,王某威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對此家屬表示不接受!
  • 男子為救助酒醉朋友溺水身亡,是見義勇為還是法定義務爭吵不休
    一開始王某並未下水,而是在岸上給劉某拍視頻,並且和一名女生聊天。而後續根據調查得知,確實劉某在河中,按上有兩名少年,但是不久之後劉某就出現了溺水症狀。隨後王某便說自己去看一下,應該是下水救人。事情發生之後學校方面也進行了慰問,也覺得王某的行為符合見義勇為。所以王某家屬就提出了申請。缺舟:不過針對於這個申請,一開始警方就予以了拒絕。
  • 見義勇為的認定不該那麼難
    一起在河南清豐縣,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當地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稱其是履行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這兩起事件,前者兜兜轉轉七年,終於畫上了一個圓;而後者,目前正在輿論場遭受爭議。
  • 共飲人救人身亡是在履行「法定義務」而非見義勇為?|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於立生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之後他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該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拒絕認定王某威見義勇為的理由,說是他跳水救人是在履行法定義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現代社會,每個成年人都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自我負責,在共同飲酒問題上,原則上也是如此。
  • 「聚餐飲酒後死亡,4同伴賠償」合不合理?
    如果因共同飲酒導致了傷亡,產生的法律糾紛責任該如何認定?12月23日,記者從南充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市西充縣人民法院順利執結一起因聚餐飲酒導致意外死亡的生命權糾紛案件。目前,近日,4名被執行人在約定期限內一次性給付賠償款16萬餘元,該起案件得以順利執結。(12月23日四川在線)?  2019年春節,李某邀好友程某和同事等人聚餐。席上,大家開懷暢飲,共喝了3.5斤白酒。
  • 遊客救人遇險 勇士挺身而出 獲評泉州市見義勇為模範
    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陳靈 詹偉志 通訊員王偉斌)一名遊客為了救兩名落水小孩而體力不支,在石獅一海灘經營大排檔的任利明放下生意挺身而出,將溺水者救上岸。近日,他獲評泉州市見義勇為模範。今年43歲的任利明來自河南焦作,在石獅永寧黃金海岸景區經營大排檔已有20多年。去年7月17日,第5號颱風「丹娜絲」登陸前夕,又逢天文大潮,紅塔灣海域風浪很大、暗流湧動。四川資中縣遊客小李,因救兩名小孩精疲力竭被惡浪捲走,情況十分危急。接到當地邊防派出所協救電話後,正忙於生意的他放下手中工作,立刻趕到出事海域。隨後,他丟下手機,迅速衝入水中向溺水者遊去。
  • 12歲男孩跳江救人犧牲 父母狀告被救者索安葬費
    見義勇為  救人「小英雄」卻溺水  根據昆明市公安局北京路派出所通報,2010年6月24日16時許,董涵淋和幾個小朋友在盤龍江南壩立交橋下面的河面玩耍,小易不慎落入盤龍江靠南窯火車站一側的深水區內,小易不會遊泳,不斷呼救,董涵淋見狀跳進水中搭救小易。
  • 7歲少年勇救落水兒童,未成年人見義勇為您怎麼看?
    他說,當時他正在到處找自己不到5歲的孫子,得知孫子落水又被廖梓鑫小朋友救了後,老人幾度哽咽。 但同樣是救落水兒童,13歲的男孩陶浩裕和12歲小曹、17歲小崔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10月11號,江西省南昌市,陶浩裕被同學叫到水渠邊玩,同伴小楊在洗手時不慎落水,陶浩裕立馬找了根棍子將他救上來,隨後小楊發現自己拖鞋掉了一隻,陶浩裕就去幫他撿拖鞋,哪知腳下一滑,掉入水中,不慎溺亡。
  • 見義勇為好少年 弘揚社會正能量
    見義勇為好少年 弘揚社會正能量 ——記海口市「新時代好少年」李書偉他見義勇為,在小區泳池內救下了溺水的4歲男孩;他拾金不昧,將放學回家路上撿到的手機第一時間交給警察尋找失主;他熱愛生活,是父母眼中的自立「小暖男」,是同學眼中的運動小達人……他就是海口海港學校初二年級的李書偉
  • 江蘇一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網友:好人有好報
    12月21日,江蘇揚州,一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側翻進河道中,村民看到後立即呼喊幫忙。一男子聞訊趕來參與救人並報警,消防和民警將老人成功救起後,男子才發現三輪車駕駛員竟是自己的父親。網友評論網友:無愧於心去幫忙,才有事後的慶幸延伸閱讀:熱心少年救人,發現溺水者竟是爺爺,多虧他會急救知識2020年1月,在浙江衢州一位老人溺水被行人救上岸,沒想到救他的人正是他的孫子。
  • 溺水事件頻發 教你學會科學救援
    7月13日,燕趙晚報融媒體報導了滄州一14歲男孩溺水死亡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本報結合近期一些慘痛案例,就如何做好預防暑期溺水溺亡事件的發生,再次為大家敲響生命的警鐘。  □本報記者 於海寧 通訊員 王欣然  事件一 石家莊井陘兩少年溺水死亡  7月15日16時許,石家莊市井陘三名少年來到微水鎮段莊村附近的冶河河灘玩耍,其中兩名少年進入河裡戲水,另一少年不會遊泳便待在了岸上。大概在17時,兩名下水的少年不見了蹤影,岸上少年發現情況不妙,趕緊向附近村民,村民趕到後迅速撥打了報警電話。
  • 海南3歲小孩溺水,「飛鷹大隊」便衣隊員見義勇為
    5月22日下午5時左右,海南一個公園忽然有一個玩耍的兒童掉進了河裡,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然一位男子快步跑來,飛身到河裡,將孩子救上來,據了解,原來這個見義勇為的男子,正是飛鷹大隊的隊員鄭經露。鄭經露說,飛鷹大隊先後湧現出全國見義勇為司機、海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海口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30名先進典型,2013年被評為省見義勇為先進群體、2014年感動海南平民英雄團隊,2019年被評為海口市見義勇為英雄群體,鄭經露說:「我只是這個團隊的一員。」
  • 江蘇一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父親
    12月21日,江蘇揚州,一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側翻進河道中,村民看到後立即呼喊幫忙。一男子聞訊趕來參與救人並報警,消防和民警將老人成功救起後,男子才發現三輪車駕駛員竟是自己的父親。
  • 男子回應拍小孩溺水未施救:不會遊泳,有扔救生圈
    8月16日,河南南陽,一名男孩在河裡遊泳時遇險,大喊「救命」,被遊泳的同伴救起。視頻曝光後,被網友質疑視頻發布者謝先生為何不下水救人,他回應,自己不會遊泳,孕妻即將臨盆不方便下水。聽見呼救後,自己找來救生圈扔給男孩,拍視頻是想留下現場資料。
  • 救嬰兒連闖3紅燈被免罰,見義勇為也該有制度「綠燈」
    司機「好心」救人,事後嬰兒家屬卻「與我無關」,讓救人的司機獨自承擔救人的成本,引起網友爭議。目前,中國警方在線在官方微博對此事回復:已經取消了對艾師傅的處罰,我們不能讓好人做了好事之後還寒了心。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警方的做法無疑值得點讚。牽涉「見義勇為」的相關新聞,無一例外不觸動網友神經。
  • 河南小夥在京勇救落水女孩犧牲 被確認為見義勇為犧牲人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蔡君彥(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見女孩落水,他奮不顧身跳入水中,一雙大手用力把對方往岸上推,卻全然忘了自己並不會遊泳……4月12日晚,河南周口小夥孟恩輝在北京北小河中勇救落水女孩,但體力不支再也沒能上岸,獻出了年僅29歲的寶貴生命。  4月18日下午,北京市民政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孟恩輝見義勇為行為進行認定並表彰獎勵。
  • 【正能量故事】凝聚見義勇為「蓮都力量」 為平民英雄「上門送獎」
    這個極具份量的字眼  凝結著最凜然的正氣  最仗義的援手  最高尚的情懷~  弘揚見義勇為精神  傳遞社會正能量  12月11日上午,蓮都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見義勇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金躍在蓮都區公安分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區見義勇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樓董傑的陪同下,帶領區府辦、區見義勇為領導小組辦公室等相關單位部門專程來到浦發銀行麗水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