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老鼠變的嗎?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2020-12-16 科技工作者之家

蝙蝠在外觀上跟老鼠因為有些相似之處,有時被人誤解,但是它們有很多不同。老鼠(拉丁學名:Muroidea)屬於哺乳綱、齧齒目、齧齒科;蝙蝠(拉丁學名:Chiroptera)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蝙蝠科,是僅次於嚙齒類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分布於除兩極外的所有陸地部分,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蝙蝠有翅膀能飛翔、吃害蟲、傳播種子和花粉,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蝙蝠能攜帶許多人獸共患病毒, 如狂犬病毒、副流感2型病毒、伊波拉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現代化發展進程,蝙蝠的棲息地和捕食地逐年減少,物種多樣性水平受到極大威脅,同時也給人們的公共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過去民間有種說法,蝙蝠是老鼠偷油吃或者偷鹽吃變來的,會有這種看法,多半是因為二者有一些相似處:它們都是晝伏夜出,身上都有短毛,尖嘴細牙,都會發出「吱吱」的叫聲,都有一對小眼睛和一對能豎立的耳朵,但實際上,它們有更多的不同,蝙蝠(拉丁學名:Chiroptera)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翼手目,老鼠(拉丁學名:Muroidea)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蝙蝠有翅膀能飛翔,而老鼠沒有翅膀,蝙蝠多居住在高山巖洞裡或屋簷下,倒掛著身體睡覺,而老鼠則住在糧倉、人房或田野的地洞裡。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而老鼠卻是雜食性的,食譜較廣,喜食花生、瓜子、穀類、水稻,薯類等。

蝙蝠是唯一能飛翔的哺乳動物類群,分為兩個亞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它們可以大體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兩大類,中國約有7科30屬120種。蝙蝠可攜帶200多種RNA病毒,蝙蝠偶爾叮咬、吸食造成人類的直接感染發生,也可通過汙染物抓傷感染中間宿主繼而向人群擴散。目前經研究報導的蝙蝠可能攜帶的主要病毒種類有:彈狀病毒科的狂犬病毒等,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2型病毒、亨德拉病毒等,絲狀病毒科的伊波拉病毒等,布尼亞病毒科的漢坦病毒等,正粘病毒科的甲型流感病毒等。

蝙蝠為何可攜帶多種病毒,而自己卻不生病?一直是科學界研究的重點,但目前機制還不是很清楚,有兩種推測:一是蝙蝠飛行時耗費能量較多,體內溫度升高,病毒不易複製而導致蝙蝠發病;二是哺乳動物感染病毒首先引起的應答是炎症反應,其應答的免疫活性物質是I型幹擾素,而蝙蝠可能在應對病毒感染過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免疫應答機制。

其實蝙蝠的生活很低調,晝伏夜出,主要以昆蟲(尤其是害蟲)和植物果實為食,糞便可以做肥料,是生態鏈的重要一環。在古代,蝙蝠作為一種意象,與「福」同音,被賦予了許多吉祥的意義,如紅色的蝙蝠,指「洪福」;五隻蝙蝠,指「五福」;尤其是明清時期,蝙蝠的形象很多出現在建築裝飾、繪畫、陶瓷、雕塑、刺繡上。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現代化發展進程,蝙蝠生態學改變並與人類接觸更加頻繁,可能會加速病毒的變異和跨種傳播。因此,今後應在保護蝙蝠種群生態的前提下,加強蝙蝠源病毒的監測及其遺傳進化以及與人、獸畜疾病關係的研究,以期預防和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

相關焦點

  • 蝙蝠是老鼠變的?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而最近全球正在經歷關於「病毒」時期,不少人對蝙蝠的話題也是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點。同時引發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出來,那就是「蝙蝠與老鼠的關係」,蝙蝠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說兩者可能並沒「絕對」的關係,同時作為生物演變歷程之中的一部分,大家都是具有不一樣的特點。
  • 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沒有任何關係的, 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可以說它們除了都是哺乳動物之外,其它的地方,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外觀也是不一樣的呀,而且區別是很大的,為什麼會有蝙蝠褪去翅膀就成為老鼠,老鼠長了翅膀就成為蝙蝠這種說法呢。
  • 吃啥補啥吃蝙蝠真的會讓你上「天」,說一說關於蝙蝠的知識
    組合,爽子讀書時超喜歡的組合),爽子告訴你可以放心,這種蝙蝠不吃肉只吃水果。你覺得我可愛嗎蝙蝠都是吸血嗎我們在追美劇《暮光之城》裡面的男主就是吸血鬼他的原型就是蝙蝠,在這裡不討論男女相愛的事蝙蝠俠:黑夜裡的正義守護者蝙蝠的祖先是誰有人覺得蝙蝠長得和老鼠很像,那麼蝙蝠是老鼠變的嗎?
  • 蝙蝠和老鼠有親緣關係嗎?老鼠吃了鹽會變成蝙蝠的傳說從何而來?
    翼手目的蝙蝠和齧齒目的老鼠蝙蝠和老鼠都是胎盤類哺乳動物,胎盤類哺乳動物包含四大總目,即非洲獸總目、貧齒總目、勞亞獸總目和靈長總目,每個總目下又可以分為幾個目。蝙蝠是哺乳動物-勞亞獸總目-翼手目,老鼠是靈長總目-齧齒動物-齧齒目。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坊間確實也流傳著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地,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演化史。
  • 《舒克和貝塔》引發的老鼠變蝙蝠
    前面我們說到了《嘿,奔奔》是我童年忘不了的情結,那麼《舒克和貝塔》就是我在小學期間所懷揣的一個實驗夢!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動畫片吧。《舒克和貝塔》是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小說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8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作品。
  • 蝙蝠和老鼠長得像,它們存在血緣關係嗎?
    在防控專家提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是蝙蝠之後,網絡上流傳著大量關於蝙蝠的照片,其中一些照片裡蝙蝠竟然被人類做成了食物,看完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因為蝙蝠的長相對很多人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如果沒有了翅膀,它們看起來就像是老鼠的同類,渾身都長著黑褐色的毛髮,一副猙獰的面孔,以至於有人認為蝙蝠和老鼠是從同一個物種進化而來的,那麼真是這樣的嗎?對於老鼠和蝙蝠之間的關係,中國民間一直以來就流傳著這樣的傳說,老鼠偷吃油之後才變成了蝙蝠。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這種傳說是不靠譜的,但很多人還是會因為這兩種動物具有相似的長相而揣測它們之間的關係。
  • 蝙蝠——並非你所知
    蝙蝠——並非你所知! | 安誠蝙蝠是唯一進化出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它在這次新冠病毒傳播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你心中的蝙蝠是個什麼形象呢?它是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這幾天,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網上流傳的各種吃蝙蝠的圖片。大多數人應該跟我一樣,見到那種情景,總覺得瘮怪怪的,又殘忍又恐怖。我知道,很多人懼怕蝙蝠,加上這次新冠病毒爆發,據說病毒就是藉由蝙蝠傳播給人類,那就在懼怕上更增加了幾分厭惡。可是,蝙蝠又得罪誰了呢?它是自己跑到華南海鮮市場的嗎?還是自己飛到了吃它的人嘴邊?
  • 把蝙蝠、老鼠都消滅了,人類就安全了嗎?
    這也使得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從不法分子的餐桌走進到普通公民的視野。出於恐懼,各種謠言頻現網絡。在此,小編也提醒各位小夥伴們,不信謠、不傳謠,減少外出、科學預防才是保護自己的正確做法。的確,這次疫情與蝙蝠等野生動物有關係,但是,如果將蝙蝠、老鼠等物種統統消滅,人類就真的安全了嗎?顯而易見,答案是:不!不僅答案是否定的,若將它們消滅,人類還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 有人說蝙蝠是老鼠演化而來的,這可信嗎?蝙蝠的起源到底是怎樣的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聽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而來的,這顯然是子虛烏有的,老鼠與蝙蝠長得也不像,更沒有任何關係,兩者之間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老鼠與蝙蝠同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這個輩分來算的話,它們在2.08億年前擁有共同祖先,其實並不僅是它們兩個,就連人類以及現如今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動物在2.08億年前都擁有共同的祖先,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大約38億年前也都擁有共同的祖先。那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呢?
  • 「打鬼大神」鍾馗和蝙蝠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的友友們都知道,鍾馗,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打鬼驅邪的道教神仙,是民間神仙體系中的「唐·賜福鎮宅聖君」,民間一直都流傳著「抓鬼借鍾馗」的傳說。關於鍾馗來源的說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種說法:以椎逐鬼。終葵,是奴隸社會商朝時期巫師用於捶擊的尖狀工具,漢字將「終葵」切音為「椎」,中國古代民俗驅逐小鬼的工具,用的就是椎。《說文解字》也對「椎」字進行了解釋:「椎,擊也,齊謂之終葵」。
  • 哦,那些久違的蝙蝠
    那時候人民公社還在,並且還很紅火,社員幹活大呼隆,糧菜按人口分配,大型生產資料歸生產隊集體所有,不像現在家家戶戶「各自為戰」。 記得那時候,蝙蝠特別多。尤其一到夏天,大街小巷,農家院落,天上低空,隨處可見飛來飛去黑不溜秋的蝙蝠。它們伸展著一對碩大透明的翅膀,模樣像極了院子裡出沒的老鼠。
  • 蝙蝠起源歷史是什麼?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
    這一夥原始真獸開枝散葉,就演化成蝙蝠、老鼠以及我們人類等今天種類繁多的有胎盤類。由於沒有發現化石,我們不知道這群真獸的樣子,猜測長相依然類似鼩鼱。陽翼手類就是普通的小型食蟲蝙蝠,以及吸血蝙蝠。最終演化成今天1200多種蝙蝠。02蝙蝠和老鼠是什麼關係?
  • 有人說蝙蝠就是長了翅膀的老鼠,它們是同一種的動物嗎?
    蝙蝠與老鼠確實長得很像,正是因為如此,關於老鼠和蝙蝠的傳言也比較多,比如蝙蝠就是會飛的老鼠、蝙蝠是老鼠偷吃了鹽變成的等等。那麼,蝙蝠和老鼠之間真的存在進化的關係嗎?它們兩個為什麼會有相似的外觀?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蝙蝠和老鼠。
  • 70後的你,還記得高中英語課本上的那隻蝙蝠嗎?
    2020年新冠病毒的來源究竟是不是來源於蝙蝠,目前尚無定論。但是,無論如何,曾經默默無聞的蝙蝠已經超過了今年的生肖——鼠。蝙蝠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有兩件事經常被提及。其中一件是關於它們對人類的貢獻——科學家根據蝙蝠夜間能正常飛行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科學家是這樣進行試驗的:在一間黑暗的屋子裡拉上橫七豎八的許多繩子,在繩子上面系上許多鈴鐺。測試蝙蝠是依靠眼睛,嘴巴還是耳朵來飛行的。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住,蝙蝠在黑屋子裡正常飛行,絲毫不受影響,繩子上的鈴鐺一個都沒有發出響聲。
  • 蝙蝠是不是老鼠演化而來的?老人們都這麼說,實際上是個誤會
    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夏天的傍晚經常會看到飛來飛去的蝙蝠抓蚊子。老人們就講,這些蝙蝠就是老鼠「長了翅膀」變的。當時還信以為真,但是現在長大了,這種說法自然就站不住腳了。那麼老鼠和蝙蝠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因為蝙蝠如果沒有翅膀的話,真的跟一隻小老鼠差不多。
  • 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我們做到了儘量不去騷擾人類,但人類總是出爾反爾威脅到我們的生存。我們也不確定自身的病毒會不會直接傳播給人類,我們也不想為人類發生重大疫情背黑鍋,不過事實上那些致命的病毒確實能給人類帶來重大麻煩。小編:你認為人們對蝙蝠是不是持有偏見和誤解?
  • 蝙蝠,人類的另一面
    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的哺乳動物。佔到整個哺乳動物總量的20%左右,他們遍布世界,卻不為人所熟知。 蝙蝠是四類會飛的動物之一,這些動物包括了昆蟲、鳥雉、翼龍和蝙蝠。而蝙蝠,則是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並且他們最初並沒有雙翼。
  • 猩猩、蝙蝠、老鼠...歷史上那些傳播疫病的動物
    歷史上,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疾病並不罕見,蝙蝠、老鼠、大猩猩等動物攜帶的病毒在歷史上都曾給人類社會製造過大災難。 壹 大猩猩帶來愛滋病 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起源於非洲中西部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在20世紀初變異傳播給人類。
  • 蝙蝠不可怕,可愛
    樊登介紹的《己亥》是說的龔自珍的事,龔自珍說「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意思是:用心記錄與研究政治、經濟、社會、個人生活等等層面的各項人、事、物、情,就可以產生了不起的學問。聽完,感覺辦這個號更有意義了,感覺記錄自己的記憶也更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