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老鼠有親緣關係嗎?老鼠吃了鹽會變成蝙蝠的傳說從何而來?

2020-12-16 FUN知識點

蝙蝠和老鼠不是近親,它們最近的關係也得追溯到大約2億年前,之所以會產生「蝙蝠和老鼠是近親」的想法,源於民間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即根據長相判斷起源或親緣關係,但是這種判斷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錯的。

第一,就演化來說,蝙蝠和老鼠都是哺乳動物,前者是翼手目,後者是齧齒目,演化路徑不同;

第二,就傳說來說,傳說≠真相,「長得像」不能作為依據。

翼手目的蝙蝠和齧齒目的老鼠

蝙蝠和老鼠都是胎盤類哺乳動物,胎盤類哺乳動物包含四大總目,即非洲獸總目、貧齒總目、勞亞獸總目和靈長總目,每個總目下又可以分為幾個目。蝙蝠是哺乳動物-勞亞獸總目-翼手目,老鼠是靈長總目-齧齒動物-齧齒目。

翼手目很有意思,雖然只有蝙蝠這一種動物,但是其種類卻多達1200-1400種,除了南北極和大洋洲的個別島嶼外,蝙蝠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個地方,依靠發達的回聲定位系統辨別方向,並在夜間行動。有的蝙蝠以肉為食,有的蝙蝠只吃果子,最大的蝙蝠體長可達25釐米,翼手張開有近1.8米,最小的蝙蝠體長僅3釐米,翼手張開也不過20釐米。

翼手是蝙蝠的標誌性特徵,蝙蝠的翼手和鳥類的翅膀完全不同,翼手其實是上肢和手演化而來的,並從前肢到後肢覆蓋著一層皮膜,翼手能夠像人手一樣張開和握緊,當翼手張開時就是飛行用的翅膀。關於蝙蝠的演化過程,目前還沒有定論,據推測,早期蝙蝠生活在樹林中,在樹木間活動時學會了滑翔,進而演化出了翼手。

我們對齧齒目相對熟悉,其數量非常多,大約有1600-2000種,而且繁殖能力很強,「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老鼠、松鼠、倉鼠、鼯鼠、河狸、土撥鼠都是常見的嚙齒類動物,「大門牙」是它們的標誌性特徵。

如果僅從生活習慣和飛行能力上看,與蝙蝠最「像」的是鼯鼠,它們都喜歡晝伏夜出,白天棲息在洞穴中,晚上才出洞活動。但是二者也存在直觀的不同和根本性的差異,蝙蝠的尾巴很難觀察到,但是鼯鼠有著像松鼠一般的大尾巴;蝙蝠是依靠翼手飛行的,而鼯鼠只能依靠飛膜滑行。

傳說不是真相,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東西方傳說中的蝙蝠形象完全不同,在我國,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會用蝙蝠和壽字或壽桃組合,寓意「五福捧壽」「福壽雙全」,或者用倒掛的蝙蝠寓意「福到」。而在西方,蝙蝠往往與厄運、邪惡、黑暗相關,還由此產生了吸血鬼傳說。由此可見,音近或形似是傳說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傳說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以訛傳訛。

民間傳說一:老鼠吃了鹽會變成蝙蝠老鼠吃鹽變成蝙蝠的故事應該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因此蝙蝠也被稱為「鹽老鼠」,甚至有傳說認為,因為老鼠偷吃的鹽太多,變成蝙蝠後視力才變差的(現在我們知道蝙蝠的視力其實並不差)。之所以會有這種傳說,一方面是蝙蝠和老鼠長相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是人們無法解釋黃昏時蝙蝠在低空亂飛的現象。也有人認為「鹽老鼠」是「簷老鼠」的誤傳,最初其實是說長得像老鼠的動物常出現在屋簷下的現象。

民間傳說二:老鼠吃了燕子會變成蝙蝠與傳說一相似,就有了老鼠吃燕子變蝙蝠的傳說。與老鼠吃鹽變蝙蝠的傳說不同,吃燕子變蝙蝠則是取諧音,寓意「多子多福」。

民間傳說三:蝙蝠的祖先是老鼠這一傳說其實是傳說一和傳說二的概括,即老鼠因為某種原因變成了蝙蝠,比如吃鹽、吃燕子、喝油、吸血等等。

由此可見,傳說起初通常是用來講述一個離奇故事,或者解釋一個未解之謎,所以往往具有傳奇色彩、非比尋常等特點,而且傳說傳播的過程中會被不斷演繹,進而添加許多細節以彰顯其可信度,並隨之衍生出教育或者警示意義。比如,雖然很少有人親眼見過老鼠吃鹽變成蝙蝠,但很多人會說親眼見過老鼠吃鹽,所以要看好自家的鹽罐子,謹防老鼠吃了鹽之後變成更可怕的蝙蝠。

傳說的「傳」是口口相傳,傳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會考察其真實性,同時出於不解、害怕、有趣等因素,聽傳說的人會很輕易地選擇相信。但是對於傳說,要會分辨故事與真相,故事追求的是勾起人的好奇心,而真相需要的是事實和證據。

相關焦點

  • 蝙蝠與老鼠有何關係?兩者是否有親緣關係?專家:八竿子打不著
    有人說老鼠是蝙蝠的近親,雖然民間有把蝙蝠稱為「鹽老鼠」的說法,但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有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
  • 闢謠:蝙蝠是老鼠吃了鹽變成的?不,它倆壓根就沒有任何關係
    從外觀上看,蝙蝠與老鼠長得有幾分相像,因此,許多人認為蝙蝠是老鼠變得。有的人說老鼠偷吃了鹽(也有的說偷吃了油)變成了蝙蝠。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而且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也就是說蝙蝠與老鼠並不存在進化的關係。那麼,蝙蝠的祖先是誰呢?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坊間確實也流傳著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地,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演化史。
  • 蝙蝠和老鼠長得像,它們存在血緣關係嗎?
    如果沒有了翅膀,它們看起來就像是老鼠的同類,渾身都長著黑褐色的毛髮,一副猙獰的面孔,以至於有人認為蝙蝠和老鼠是從同一個物種進化而來的,那麼真是這樣的嗎?對於老鼠和蝙蝠之間的關係,中國民間一直以來就流傳著這樣的傳說,老鼠偷吃油之後才變成了蝙蝠。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這種傳說是不靠譜的,但很多人還是會因為這兩種動物具有相似的長相而揣測它們之間的關係。
  • 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沒有任何關係的, 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可以說它們除了都是哺乳動物之外,其它的地方,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外觀也是不一樣的呀,而且區別是很大的,為什麼會有蝙蝠褪去翅膀就成為老鼠,老鼠長了翅膀就成為蝙蝠這種說法呢。
  • 蝙蝠是老鼠變的?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而對於大多數人按照科學的角度而言,我們說某個生物具有相似的地方主要採用的是進行「DNA」或者說「基因」去驗證和確認,找出它們的一些相同或不同點,這樣才是說它們具有相同的特點。而最近全球正在經歷關於「病毒」時期,不少人對蝙蝠的話題也是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點。同時引發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出來,那就是「蝙蝠與老鼠的關係」,蝙蝠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
  • 有人說蝙蝠是老鼠演化而來的,這可信嗎?蝙蝠的起源到底是怎樣的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聽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而來的,這顯然是子虛烏有的,老鼠與蝙蝠長得也不像,更沒有任何關係,兩者之間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老鼠與蝙蝠同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這個輩分來算的話,它們在2.08億年前擁有共同祖先,其實並不僅是它們兩個,就連人類以及現如今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動物在2.08億年前都擁有共同的祖先,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大約38億年前也都擁有共同的祖先。那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呢?
  • 有人說蝙蝠和老鼠長得很像,它們為什麼長得像,是一個家族的嗎?
    01蝙蝠和老鼠長得像嗎?蝙蝠和老鼠,外行看來長得很像,內行看長得很不像。果蝠02蝙蝠和老鼠到底是什麼關係?蝙蝠和老鼠是什麼關係呢?蝙蝠在脈獸類中的具體位置仍不明確,有人認為它是脈獸中最先分化的,也有人認為它和奇蹄目(馬、犀牛一類)是近親(即「飛馬學說」)。可見,老鼠和蝙蝠的親緣關係是很遠的,比老鼠和人類還遠。有人又問了,那為什麼老鼠看起來更像蝙蝠,而不是人類呢?
  • 有人說蝙蝠就是長了翅膀的老鼠,它們是同一種的動物嗎?
    蝙蝠與老鼠確實長得很像,正是因為如此,關於老鼠和蝙蝠的傳言也比較多,比如蝙蝠就是會飛的老鼠、蝙蝠是老鼠偷吃了鹽變成的等等。那麼,蝙蝠和老鼠之間真的存在進化的關係嗎?它們兩個為什麼會有相似的外觀?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蝙蝠和老鼠。
  • 蝙蝠是老鼠變的嗎?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老鼠(拉丁學名:Muroidea)屬於哺乳綱、齧齒目、齧齒科;蝙蝠(拉丁學名:Chiroptera)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蝙蝠科,是僅次於嚙齒類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分布於除兩極外的所有陸地部分,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蝙蝠有翅膀能飛翔、吃害蟲、傳播種子和花粉,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蝙蝠能攜帶許多人獸共患病毒, 如狂犬病毒、副流感2型病毒、伊波拉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
  • 蝙蝠是老鼠演化而來?看完你就都明白了,沒那麼簡單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些有關蝙蝠的討論,想要真正搞明白這種生物,其實並沒有那麼難。蝙蝠是一種長有翅膀,而且十分善於飛翔的哺乳動物。從外形上看很像老鼠,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仙鼠或者是飛鼠。他們常常都是晝伏夜出。
  • 《舒克和貝塔》引發的老鼠變蝙蝠
    前面我們說到了《嘿,奔奔》是我童年忘不了的情結,那麼《舒克和貝塔》就是我在小學期間所懷揣的一個實驗夢!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動畫片吧。《舒克和貝塔》是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小說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8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作品。
  • 蝙蝠是不是老鼠演化而來的?老人們都這麼說,實際上是個誤會
    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夏天的傍晚經常會看到飛來飛去的蝙蝠抓蚊子。老人們就講,這些蝙蝠就是老鼠「長了翅膀」變的。當時還信以為真,但是現在長大了,這種說法自然就站不住腳了。那麼老鼠和蝙蝠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因為蝙蝠如果沒有翅膀的話,真的跟一隻小老鼠差不多。
  • 把蝙蝠、老鼠都消滅了,人類就安全了嗎?
    這也使得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從不法分子的餐桌走進到普通公民的視野。出於恐懼,各種謠言頻現網絡。在此,小編也提醒各位小夥伴們,不信謠、不傳謠,減少外出、科學預防才是保護自己的正確做法。的確,這次疫情與蝙蝠等野生動物有關係,但是,如果將蝙蝠、老鼠等物種統統消滅,人類就真的安全了嗎?顯而易見,答案是:不!不僅答案是否定的,若將它們消滅,人類還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
  • 談談蝙蝠在各地方言中的叫法
    拿最近「最火」的動物蝙蝠來舉個例子,您知道各地的方言怎麼稱呼蝙蝠嗎?衡山方言稱呼蝙蝠為「簷老鼠」。因為蝙蝠生性膽小、喜暗畏光,所以他們一般都躲在屋簷下的瓦楞裡。「老鼠」一詞的讀音與「老輸」相近,故衡山人認為蝙蝠進宅是一種不吉利的預兆。
  • 蝙蝠起源歷史是什麼?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
    有關蝙蝠的起源及其與老鼠的關係,我之前發文講過了,有讀者再次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就再簡述一下。這篇沒有新內容,看過原文的不用再看了。原來的食肉目系統發育圖有個錯別字,這次重新製圖改過來了,需要的讀者可以拿走。
  • 要特別小心蝙蝠、老鼠與野禽
    我國有蝙蝠135種,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已經在蝙蝠中發現至少有5種冠狀病毒。  野禽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會感染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後,本病一直在亞洲零星暴發,2009年在中國還出現了感染H5N1亞型禽流感死亡病例。  全世界鼠類有33科約2277個物種,我國有近200種,已經查明可傳播疾病近80種。
  • 吃啥補啥吃蝙蝠真的會讓你上「天」,說一說關於蝙蝠的知識
    種,除兩極和大西洋一些島嶼外皆有分布。蝙蝠俠:黑夜裡的正義守護者蝙蝠的祖先是誰有人覺得蝙蝠長得和老鼠很像,那麼蝙蝠是老鼠變的嗎?爽子告訴你下,蝙蝠號老鼠沒有任何關係。《日本經濟新聞》曾報導過,東京工業大學岡田典宏通過基因分析,蝙蝠和馬、狗(狼)是同一祖先。
  • 你和翼龍有關係嗎?吸血?這些都是對蝙蝠的誤解
    在中國傳統建築和服飾圖案中,蝙蝠一直是好運和幸福的象徵,無論是「幸福和繁榮」還是「五福」。然而,在世界許多地方,它被認為是「不祥的鳥」和「黑暗中的鬼」。 事實上,蝙蝠是翼手目的通稱,現存大約有139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