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日本《產經新聞》11月24日發表了題為《日本增加部署新型護衛艦FFM》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
日本海上自衛隊(簡稱海自)最新下水的新型護衛艦FFM的特徵是,艦員壓縮至約90人,徹底實施「省人化」。
海自面臨人手短缺這一嚴峻課題,另一方面在艦艇數量這一主要指標上與中國軍隊有很大差距,增加護衛艦數量成為當務之急。FFM成為解決這兩大課題的關鍵。但如今,海上自衛隊又將面臨第三個課題。
「(我們)設想的是,應對平時警戒監視任務的增加,在有事之際對其他護衛艦實施的高強度海上作戰進行補充。」岸信夫防衛大臣11月17日在記者會上談及引進FFM的目的之際強調說。
FFM艦員約90人,是「宙斯盾」驅逐艦的1/3,是通用護衛艦的1/2;標準排水量為3900噸,不到最新服役的「摩耶」號「宙斯盾」驅逐艦(標準排水量8200噸)的一半。小型緊湊也是其特徵之一。海自嚴格選擇搭載武器裝備,通過推進艦內自動化實現「省人化」。
FFM作為護衛艦還將首次引進艦員輪班制。此前海自一直以來的做法是,艦員和艦船進行一體化運轉,艦員休養期間,艦船也進行定期維修保養等,無法執行任務。
如果引進輪班制,則即使是第一組艦員處於休養期間,第二組艦員也可以乘坐艦船執行任務,由此可提高艦船運轉率。
海自的計劃是,以11月19日「熊野」號護衛艦下水為契機,今後以每年兩艘的速度建造FFM,使護衛艦整體規模由48艘(截至今年4月)增至54艘。
在人手短缺的背景下增加護衛艦數量,為解決這一難題,備受期待的是「省人化」的FFM。
但是,新的問題正浮出水面。政府正探討新建「宙斯盾」驅逐艦,以此作為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的替代方案。「宙斯盾」驅逐艦有300人,是FFM的3倍。若進行簡單計算,引進兩艘「宙斯盾」驅逐艦需要部署600名艦員,相當於6艘FFM的艦員數量。海上自衛隊內部不少人擔心,隨著「宙斯盾」驅逐艦的新建,FFM部署計劃可能被推遲。
根據原計劃,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是由陸上自衛隊負責,目的在於減輕海上自衛隊員負擔。為此,一位海上自衛隊官員不滿地表示:「如果要新建『宙斯盾』驅逐艦,則與最初的目的相差甚遠。」(來源:參考消息網)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下水的「熊野」號新型護衛艦(FFM)。(美國雅虎新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