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若論神話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多數人會首推古希臘神學作品「荷馬史詩」或「神譜」(赫西俄德著)。而非是中國神話起源作品《山海經》。
神話是先民對世界的認知。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也有著獨立完整的神話體系。中國的古典籍《山海經》雖然言簡意賅,但若細讀歸納,天地諸神、上古神靈一個不缺。較之西方神話裡記載的宙斯和雅典娜等十二主神,更為全面。
至於西方神話裡的「海王」波塞冬,我們雖找不到「一個」對應角色,但是我們可以找出「無數個」。華夏民族對於上古神話的記載和對世界、自然的認知,從不缺乏!
華夏古神話裡的海之神:
中國擁有著豐富的神話故事和傳說。特別是上古時期的傳統神話,不託借任何宗門教派,自成一系,純粹單一流傳於世。反映出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和對自然社會的認知。縱觀中國神話系統,很多的神話故事既是神話傳說也是歷史記錄。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海洋之神」其實就有很多。除了《山海經》裡記載的四海之神,還有《莊子》裡記載的海之神「若」。到了漢末以後出現的四海龍王,唐宋以後的瑪祖等等。由於中國疆域遼闊,除了上述這些,只要有江河湖海的地方,百姓都會創造出「水之神」「河之神」「海之神」等神話傳說!
所以說,在中國除了典籍中記載的「海王神」之外,在民間也捧出了很多地方性的「海王神」。在上古神話系統裡,主要還是以先秦兩漢典籍的記載為準,其中比較全面的就是《山海經》裡記載的四海之神。
他們分別是:東海之神——禺猇()。南海之神——不廷胡餘(記載較少)。西海之神(女)——弇(yan)茲(zi)。北海之神——禺強(京)。
(註:這四位上古神,都有各自精彩的神話傳說,有機會再整理,這裡不多述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山海經》裡所說的四海,或許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四海不太一樣。
那個時期的華夏版圖可能指的是中原偏北的小面積區域。也有可能《山海經》裡所指的四海,是我們現在很難理解的更廣闊區域。
這裡我們暫且不討論四海是哪四海,只把「四海」作為四方方位之稱。
如果按現有的先秦兩漢典籍和資料來看,東海有可能就是指黃海領域。北海應該指的是渤海領域。若是單從狹隘的海域方面來分析,《山海經》裡的四海之神,只有東海和北海兩神,是真正擁有海域的,也是名副其實的海洋之神。那麼西海的弇茲和南海的不廷胡餘,有可能只是空有名號或者只是擁有湖泊而已。
更為巧合的是,在《山海經》中還有一處記載,說東海之神(禺猇)與北海之神(禺強)又是兩父子。這麼看來上面的推斷倒是更合乎邏輯了。
在先秦時候,除了《山海經》記載的這四位「海王神」之外,在《莊子》裡也記載了一位北海之神,名字叫做「若」,也被稱為「海若」。那海若和禺疆誰才是真正的北海之神呢!
在《太公金匱》裡,並沒有延續《山海經》裡四海之神的說法。他認為四方(四季)之神,完全可以兼任四海之神。
所以在這部典藏中,東方之神句芒,南方之神祝融,西方之神蓐收以及北方之神玄冥,就取代了《山海經》裡的四海之神。成為新的四方、四季、四海之神。
到了後世,隨著華夏版圖疆域的不斷擴大,真正的四海也就出現了。人們對於海洋之神的信仰也有了轉變。特別是到了漢代之後,華夏的傳統文化和印度傳播的佛教文化,有了密切的交流融合。
印度佛教中神通廣大、能行雲布雨的龍王「那伽」和華夏民族的龍信仰相結合。又形成新的海洋之神——「四海龍王」。
既然有了四海龍王,那麼,終歸要有個名字。漢代緯書《龍魚河圖》不但讓這四位龍王有名有姓,而且一手操辦婚姻,為四海龍王配備了鎮海夫人。
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東海之神:馮青,妻子:朱隱娥;南海之神:赤視,妻子:翳逸寥;西海之神:勾丘百,妻子:靈素簡;北海之神:禹帳,妻子:結連翹。
時間到了唐朝天寶年間,神話和宗教為政治服務更加明顯。唐玄宗為了統一民間信仰,又重新冊封了四海龍王。
他們分別是:東海廣德王、南海廣利王、西海廣潤王、北海廣澤王。
因為在那個時候,南海已經成為唐朝最大的海港口岸,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商業繁榮發達。所以,唐玄宗特意在南海王的神號裡用了一個「利益」的「利」字。
宋元以後,隨著佛教的發展,有些地方奉觀音菩薩為海之神。
在這個時期,南方海岸對於漁民和商業貿易越來越重要。頻繁的航海活動和海洋環境的不確定性,更是給參與航海者帶來諸多意外和兇險,人們更加期待神祇的佑護以獲得心理支持。
也因此,南方區域的媽祖娘娘一躍成為受眾最多,名氣最大的海洋護航之神。
另外,隨著宗教和民間造仙勢頭的越來越猛,航運活動越來越多。在其它各地區,也都出現區域性的海洋佑護之神。比如說記載於《十國春秋》裡的臨水夫人,就是福建古田地區海之神。
自媽祖娘娘開始,華夏民族的海之神,已經不是單一的文化信仰,它所體現的更是一種海洋精神。
後記:
以上就是對中國神話「海洋之神」流變的一個基礎梳理。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濃厚的民族信仰和文化傳承。無論在古代還是在今時,華夏民族對於「海洋之神」的信仰,都折射出豐富文化內涵和獨有的民族精神。
中國神話或許不如西方神話擁有完整的神話體系。但是中國神話卻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
如果說中國「創世女神」女媧走進聯合國,代表著華夏民族智慧和創造精神。那「海洋女神」瑪祖被聯合國譽為「和平女神」,就體現了華夏民族的勇敢和仁愛,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和尊重!
往期回顧:
封建王朝的五大仁君,洪熙帝朱高熾排在第四位,唐太宗落榜
在《水滸傳》裡,達到什麼程度,才能成為施耐庵筆下的好漢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有據可查,南宋周去非「背鍋」
神話女媧造人,達爾文進化論,來自外星球,哪種人類起源更靠譜
帝俊生日月,女媧生四神,比盤古開天更古老的創世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