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綠春縣子雄村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引發關注

2020-12-27 騰訊網

子雄村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引發關注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戈奎鄉子雄村委會下子雄寨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建成並向公眾開放。這是繼脫貧攻堅之後,綠春縣首個社會力量參與的非營利性文化建設項目,更是當地哈尼人自力更生,探索民族文化發展道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縮影。專家參觀後表示,該博物館濃縮了下子雄厚重的人文底蘊和民間藝術精華,是社會公眾乃至學術界陶冶情操、觀摩學習的理想場所。

子雄村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引發關注

子雄村,是子雄上寨和子雄下寨的總稱。歷史上的下子雄寨偏居一隅,鮮為外人知曉,但也正是因此保留了較為完整的哈尼族民間歌舞和生活習俗。隨著國家對哈尼族傳統村落及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力度的加大,下子雄寨以莫蹉蹉為代表的哈尼族傳統舞蹈被列入雲南省級非遺名錄、以阿茨為代表的哈尼族多聲部合唱被評為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優秀的哈尼族文化遺產也逐漸走進公眾視野。近年來,來自中國舞蹈學院、雲南藝術學院等學校的師生和專家學者也開始關注下子雄的歌舞文化,這個傳統村落在新時代下逐步煥發出別樣生機。

子雄村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引發關注

據介紹,下子雄寨的哈尼族生態博物館位於村內的文化廣場,從概念提出、項目論證到設計施工共經歷了三個多月。博物館分為禮樂文化區、農耕文化區和服飾文化區,展陳設計以中華民族禮儀文化為主線,通過以莫蹉蹉為代表的哈尼族傳統舞蹈來展現哈尼族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傳達了哈尼族作為古氐羌民族的後裔,與其他民族文化同源、根脈相通的理念。

【新聞多一點】

博物館落成的背後的故事

博物館的設計者和投資人潘君喜畢業於雲南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他研究生畢業以後一直致力於從事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工作,為了解哈尼族文化遺產,他先後多次來到綠春縣進行調研和學習,並最終決定在下子雄按照文旅融合思路建成一個展示哈尼族傳統文化的平臺。這與當地村委和文藝隊的想法不謀而合,也符合綠春縣及紅河州文旅事業發展的需求。

隨後,他找到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紅河州世界文化遺產研究的紅河學院張紅臻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得到大力支持。在綠春縣相關部門和子雄村委會的協調下,潘君喜自籌經費,博物館所用物料就地取材,村民也積極參與。子雄村委會張然六書記、李然成主任負責具體領導工作,潘君喜負責博物館用房的改造設計和展陳設計,下子雄文藝隊李術龍隊長負責具體施工協調,加上其他村民共同努力,這才有了今天的下子雄哈尼族生態博物館。

下一步,子雄村將在現有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完善生態博物館的內容,做好後續的經營管理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該博物館會成為「歌舞子雄」的人文經典,帶動哈尼族民間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平臺。

雲南網記者 李洪峰 通訊員 汪洋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坐落在山間的邊境小城雲南綠春縣
    綠春縣為紅河州下轄縣。原名「六村」,1958年建縣時,周恩來依據境內「青山綠水,四季如春」的特點,親自定名為綠春。 綠春縣地處雲南省南部,在紅河州西南部,東與元陽、金平兩縣接壤,北與紅河縣相連,西北倚墨江縣,西南隔李仙江與江城縣相望,東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毗鄰。
  • 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2月最新獲批重點工程項目匯總
    找甲方發布了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2月最新獲批重點工程項目匯總,總共包含28個項目詳情如下表:1. 綠春縣大水溝鄉攪拌場建設項目2.綠春縣鉅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肉牛養殖場建設項目4. 綠春縣大水溝鄉採石場建設項目5. 石屏縣龍武鎮吾邑扎養殖場建設項目6. 開遠市年產1.5億平米瓦楞紙箱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項目7.
  • 哈尼族「七彩靈鳥」飛入上海
    昨天,在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攜手拼多多共同開啟的「尋味·百縣百品」上海消費扶貧直播行動中,長寧區副區長翁華建擔任主播,為長寧對口幫扶的雲南紅河州三縣扶貧產品直播帶貨,推銷包括紅河縣紅米、綠春縣瑪玉茶、金平縣火龍果乾等特色產品,還帶來了紅河繡娘一針一線縫製的少數民族特色服飾和文創周邊產品。
  • 雲南這個少數民族為什麼會在十月份過年:你知道其中原因嗎
    2020年雲南哈尼族又過年了,為什麼哈尼族會在農曆十月份就過春節,你了解嗎?哈尼族是中華民族56個少數民族的一支民族,它們的祖先從青藏高原一路南下最後定居在了雲南南部紅河一帶,這裡山美水美人更美,哈尼族四代居住於此,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風俗習慣,哈尼族是目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好的一個少數民族。
  • 哈尼族的禁忌,懷孕的女人在哈尼族竟被視為不吉利?
    身處雲南的哈尼族一樣也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的民族禁忌,今天大家就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哈尼族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其傳統文化和禁忌習俗可以來說是非常的繁雜的,不僅條條框框特別多,而且其內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時為後世研究這個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 雲南哈尼族特色民居建築——蘑菇房
    哈尼族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鎮沅等縣,和泰國、緬甸、寮國、越南的北部山區。傳說遠古時,哈尼族人住在山洞裡,山高路陡,出門勞作很不方便。後來他們遷到一個叫「惹羅」的地方,看到漫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不怕風吹雨打,螞蟻和小蟲還在下面做窩,哈尼族人就照著蘑菇的樣子蓋成了蘑菇房。在20世紀80年代中葉以前,哀牢山系東列山峰線南段的東西兩麓、元江—紅河水系、元江流域下遊和藤條江流域的哈尼族建築,都還是清一色的蘑菇房。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
    返滬已一周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陳偉呈醫生仍牽掛著遠在雲南的一個小病人小傑(化名),12月9日,放心不下的他還是給小傑的家長打了個電話,叮囑他們要認真做好孩子的衛生管理。作為醫療幫扶雲南綠春的對口單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綠春縣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發現一名7歲的哈尼族男孩小傑,心、肝、胃腸等臟器位置呈180度反轉,似正常人的鏡面像,即所謂的「鏡面人」。
  • 假期雲南這些地方值得去看看|雲南|昆明|普洱茶|大理古城|杞麓湖|...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集中推出的300條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中,雲南10條上榜。鄉村旅遊資源豐富的雲南,還有太多待挖掘的寶藏路線。當雲南遇上絢麗的十月,為給赴滇遊客帶來更加深度、純玩的雲南旅行體驗,帶領赴滇遊客了解更加地道、淳樸、美麗的雲南,同時儘量避開人流、車流的擁堵,這個十一黃金周,就愛去旅遊誠信商城聯動雲南16個州市,誠意推出精品鄉村旅遊路線。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上海援滇醫生成功診治 將長期跟蹤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0日電 (陳靜 王炬亮)記者10日獲悉,作為醫療幫扶雲南綠春的對口單位
  • 自駕南行:雲南從紅河到河口
    東接元陽縣,南連綠春縣,西與元江縣、墨江縣接壤,北與石屏縣隔紅河相望,地處三地州六縣結合部。全縣土地面積2019平方公裡,縣政府駐地迤薩鎮,距州府蒙自146公裡,距昆明318公裡。其後,安邦村邵恆泰第一個到寮國僑居下來。民國年間,一度出現「下壩子」和「走煙幫」的熱潮,迤薩漢人紛紛組織馬幫輾轉異國他鄉經商、不少人先後在寮國、越南、泰國僑居,成為第一代華僑。
  • 七彩雲南之紅河旅遊攻略,紅河必遊景點TOP5
    簡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南部,北部與昆明相連,南部與越南毗鄰,有秀麗的南亞熱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民族風情以及景致獨特的名勝古蹟,別具一格的傳統工藝 ,再加上哀牢山和紅河在其西南,南盤江流經其東北,自然風光迷人。
  • 雲南大學舉行歷史博物館開館儀式
    人民網昆明12月30日電(木勝玉) 12月30日,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張文勳先生師友信札手跡展在雲南大學東陸校區會澤院舉行。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一景。(木勝玉 攝)據介紹,會澤院是雲南大學的前身東陸大學的第一棟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果蔬公司優秀企業推薦
    匯融名企-企業優選計劃舉辦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果蔬公司優秀企業推薦,展現了行業內優秀企業的風採,助力企業奮勇前行。果蔬是指可食用的水果和蔬菜,是人類生存生活的一種基礎食物。果蔬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對我國國民經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 56個民族服飾——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哈尼族人多居住在雲南省的西部,是一個開墾梯田種植稻穀的山地農耕民族,獨特的生存環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哈尼族服飾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簡單的禦寒防風蔽身之物,它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構成展示和追憶祖先遷徙壯舉英雄業績的物化態載體。
  • 雲南江城:「村花」「村草」直播促銷土特產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展開了一場鄉村直播帶貨活動,國慶鄉和平村老餘寨村民小組的「村花」「村草」們紛紛為家鄉特色農產品代言,促進當地特色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直播活動中,「村花」「村草」們用質樸的語言,向廣大網友推介老餘寨的古樹茶、堅果、佛手、香蕉等特色農產品。一天的直播活動,吸引了過萬的點擊量和關注量,現場下單200餘單。據了解,老餘寨村民小組背靠鑼鍋山,距離縣城14公裡,全組1200多畝的古茶樹養育了54戶200多口人。
  • 雲南半山智慧生態酒店新產品首發
    央廣網昆明12月15日消息:12日,雲南騰雲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下稱「騰雲公司」)與鄉伴文旅集團(下稱「鄉伴集團」)在昆明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布「騰訊IP x鄉伴」半山酒店產品——智慧生態酒店。
  • 冬日來臨,盛情難卻,雲南再次相邀,你確定不來領略一番嗎?
    這次的雲南之邀又是在哪裡呢? 一、魅力小城騰衝 雲南騰衝,一直是一個擁有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魅力小城,還曾入選過國家的地理雜誌,被評選為「雲南最美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在冬天爽快遊玩、享受美好假期的好地方。
  • 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開館
    央廣網昆明12月30日消息(記者陳鴻燕):在2021年新年即將來臨之時,在雲南大學就要迎來百年華誕之際,位於東陸校區會澤院一樓的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今天上午正式開館。開館儀式上,雲南大學資深教授張文勳先生將個人收藏的300多件與國內外名家師友的信札捐贈給雲南大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