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

2020-12-18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2月10日消息(記者楊靜)「霧化器買到了嗎?」「記得每天要做兩次鹽水霧化。」「記得再買一個吸鼻器,然後好好學習如何清洗鼻子。」返滬已一周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陳偉呈醫生仍牽掛著遠在雲南的一個小病人小傑(化名),12月9日,放心不下的他還是給小傑的家長打了個電話,叮囑他們要認真做好孩子的衛生管理。

作為醫療幫扶雲南綠春的對口單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綠春縣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發現一名7歲的哈尼族男孩小傑,心、肝、胃腸等臟器位置呈180度反轉,似正常人的鏡面像,即所謂的「鏡面人」。

通過心超檢查排除心臟畸形後,復旦兒科第九批援滇隊員陳偉呈醫生注意到,小傑有嚴重鼻塞、大量膿涕的症狀,且兩年前因為鼻竇炎曾住院,考慮他可能患有一種罕見的遺傳病——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PCD)。

該疾病的確診目前還沒有單一的「金標準」,需結合纖毛動態視頻、鼻竇一氧化氮、基因檢測以及纖毛電鏡及螢光等多種手段的綜合判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進行全套檢測的醫院。於是,陳偉呈醫生採集了小傑的鼻黏膜及其一家人的血樣,寄回上海,最終通過基因檢測和纖毛電鏡確診小傑所患的是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

小傑是雲南綠春首個被成功診斷的纖毛運動障礙患者,因為同時存在內臟反位、鼻竇炎和支氣管擴張,所以他又是一名Kartagener症候群患者。陳醫生介紹,小傑的基因缺陷分別遺傳自父母雙方,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他出現不育的機率較高,但如能生育,下一代患纖毛運動障礙的機率極低。

小傑患有全鼻竇炎,兩肺多處炎症病變,並有輕度支氣管擴張。考慮到七歲的他一直以來並沒有進行良好的呼吸道護理,陳醫生聯繫了上海大後方請求多學科協作支持,與復旦兒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的專家進行了遠程會診。針對小傑的情況,兒科醫院呼吸科錢莉玲、郭卓瑤醫生提出了日常如何進行物理排痰、定期複診及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建議;耳鼻喉科陳超醫生建議定期鼻腔清洗、霧化、排涕以保持氣道通暢,並建議進行聽力篩查,注意有無睡眠呼吸障礙等。

儘管人們對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的認識已超過一個世紀,但至今尚無可使纖毛清除能力恢復的有效藥物。陳偉呈醫生表示,早期診斷、早期科學的呼吸道管理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手段,能減緩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針對小傑的病情,陳醫生表示將長期跟蹤隨訪,提供指導。

纖毛是類似毛刷樣的細胞器,通過協調地擺動推送液體、顆粒物等。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或X-連鎖遺傳病,發病率約為1/20000,由於基因突變致使纖毛動力結構或數量缺陷,導致纖毛運動障礙,可表現出多系統的臨床症狀:可導致慢性鼻竇炎、中耳炎、反覆支氣管炎、肺炎,終致肺不張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進行性惡化。

相關焦點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上海援滇醫生成功診治 將長期跟蹤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0日電 (陳靜 王炬亮)記者10日獲悉,作為醫療幫扶雲南綠春的對口單位
  •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2020-12-18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首席新聞主播眼中的滬滇情深,《山海之戀》蕩滌靈魂,幫扶事跡...
    在四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山海之戀》中,講述人崔爽以一段富有詩意的「情話」,把觀眾帶到了山海之間,共同感知美好且炙熱的滬滇真情。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山海之戀》在雲南衛視播出後,反響強烈。紀錄片從「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及社會幫扶」等方面,全景式、立體化展現了滬滇對口幫扶取得的巨大成效。
  • 歌舞伎面譜症候群,一種美得像洋娃娃的遺傳病
    同樣適用產前檢測的常見基因遺傳病還有下面幾種除了歌舞伎面譜症候群大家還聽說過哪些罕見的病呢?Kabuki症候群診治及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國際兒科學雜誌,2018,45(8):620-623[2]邱士偉,袁永一 . KMT2D基因致病新變異引起的Kabuki症候群的耳聾表型分析. 國際兒科學雜誌,2019, 33(9):820-824[3]李燁 郝曉豔 孫海瑞 谷孝豔 趙映 張燁 韓建成 王欣 王斯宇 周小雪 何怡華 .
  • 【援滇】瀾滄江畔的生死時速
    【援滇】瀾滄江畔的生死時速 2020-11-11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紅河,有多少極致風光?
    還將這四時的勞作匯成了《哈尼四季生產調》編入了充滿熱情與力量的鋩(máng)鼓舞載歌載舞中延續著古老的傳統(建水哈尼族鋩鼓舞,源於哈尼族農耕習俗的一種舞蹈,攝影師@戴雲良)▼哈尼人相信:「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樹木」比梯田稍高之處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十年總結暨2020屆結業...
    回首十年規培路乘風破浪再出發 7月28日晚,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 1歲寶寶肺裡洗出大量「牛奶」?又是一種兒科罕見病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就診後,米奇通過「急診重症留觀多學科會診」的綠色通道第一時間收入了呼吸科。米奇入院後咳嗽喘息仍然明顯,伴有間歇性嘔吐及低血糖,需要較高流量(2L/min)鼻導管吸氧和靜脈營養、鼻飼餵養才能維持生命體徵平穩。
  • 上海「援鄂戰士」歸來 張文宏與隊員擁抱合影
    4月17日,歷經113年風雨、見證無數次勇士出徵的華山醫院紅十字會老樓,終於迎回了兩個多月來從這裡一批又一批奔向抗疫一線的「最美華山人」。在紅會老樓前的華山花園大草坪上,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總指揮率領的四批273名支援武漢醫療隊員和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率領的17名支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務人員,身著繡有華山LOGO的大紅色隊服,整齊雄壯列隊,接受學校領導和「華山人」的隆重歡迎。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伍蓉主持歡迎大會。 圖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左四)與醫院同事合影留念。
  • 交大二附院兒科內分泌與遺傳代謝專科開診了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內分泌及遺傳代謝專科是陝西省較早開展兒科內分泌疾病診治的專科,內分泌疾病診斷技術先進,是兒科博士培養方向之一,是西南、西北唯一的兒科內分泌專業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科研團隊及成果目前具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名,博士3人。在兒童內分泌疾病領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7項,在該領域發表30餘篇SCI文章。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專科團隊
  • 雲南綠春縣子雄村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引發關注
    子雄村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引發關注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戈奎鄉子雄村委會下子雄寨哈尼族生態博物館建成並向公眾開放。這是繼脫貧攻堅之後,綠春縣首個社會力量參與的非營利性文化建設項目,更是當地哈尼人自力更生,探索民族文化發展道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縮影。
  • 滬滇深化扶貧合作 「紅河梯田鴨」直送上海家庭餐桌
    近年來,上海市長寧區和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增強對口幫扶項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先後投入大量滬滇項目資金,建成生豬、肉雞、梯田鴨等養殖重點項目,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 滬滇山海情,閔施一家親!
    【導語】一頭是山,一頭是海,奔流不息的長江將相距三千多公裡的雲南和上海緊緊聯繫在一起。閔行區和施甸縣,也因此山海結緣。全縣共有90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6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591戶91170人。【解說】2017年,上海市閔行區對口幫扶保山市施甸縣。兩地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滬滇扶貧協作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滬滇扶貧協作工作。
  • 上海獎勵援鄂醫療隊員每人5000元,還有100萬特設保險
    每一個成功救治的生命背後,是你們拼盡全力的忘我付出;每一位走出隔離病房的病患,都是一次科學救治的成功探索。你們舍小家、為大家,用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細心的呵護,展現了醫者仁心的無私大愛和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   紙短情長,這封致上海援鄂醫療隊員們的感謝信中,字裡行間流露出了對大家無限的敬意和無盡的牽掛。
  • 雲南女排進步明顯!32歲老將狀態不錯,上海內援相繼得到鍛鍊
    雲南女排算是一支來自邊疆身份的女子排球隊。隊員平均身高不到185,本賽季更是從上海女排和山東女排臨時轉會了多名年輕隊員,勉強湊齊14人參賽大名單。儘管球隊沒有較好的訓練條件,隊員的身體素質也並非最佳,但就是這樣一支不斷進步的隊伍,在前中國女排主力二傳何琦的帶領下,創下了近十年來女排聯賽的最好成績。
  • 他們用聽診器和手術刀「丈量」雲南怒江
    由雲南省人才服務中心牽頭組織的滬滇合作「鄉賢」雲南行——上海醫療專家走進怒江智力服務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10天,來自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的16位專家教授走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4縣市,跨越了怒江、瀾滄江、金沙江,行程1200餘公裡,覆蓋了怒江53萬百姓。
  • 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向復旦上醫贈送抗疫珍貴實物
    呂飛舟匯報了醫院抗擊新冠疫情及援鄂工作總體情況,疫情發生以來,五院為支援武漢前線,先後派遣三批次共54人援鄂醫療隊,帶著「零感染、高治癒、打勝仗」的成績光榮凱旋,充分體現了五院作為復旦附屬醫院的水平和形象。
  • 雲南哈尼族特色民居建築——蘑菇房
    哈尼族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鎮沅等縣,和泰國、緬甸、寮國、越南的北部山區。傳說遠古時,哈尼族人住在山洞裡,山高路陡,出門勞作很不方便。後來他們遷到一個叫「惹羅」的地方,看到漫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不怕風吹雨打,螞蟻和小蟲還在下面做窩,哈尼族人就照著蘑菇的樣子蓋成了蘑菇房。在20世紀80年代中葉以前,哀牢山系東列山峰線南段的東西兩麓、元江—紅河水系、元江流域下遊和藤條江流域的哈尼族建築,都還是清一色的蘑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