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秦帝國崛起的商鞅:有4個名字2個姓氏,《史記》說他能文能武

2020-12-12 一道知衡

商鞅是一位改變中國歷史的法學家、政治家,更是一位優秀的改革家。這麼厲害的人物竟然有四個名字,分別是:商鞅、商君、公孫鞅、衛鞅。那麼這四個名字都是哪來的呢?

《史記》中關於商鞅的介紹頗多,讚美、肯定其的詞語也不少。其中介紹他的來歷時就說: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商鞅是衛國人,他姓姬,公孫氏,他是庶子身份。確切地說商鞅是衛國國君的妾生子。

衛國是從周朝建立後就開始分封的諸侯國,雖然不大,卻是正統。衛國首任國君就是滅了商朝的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從其介紹中「其祖本姬姓」就可以看出,他是周文王的後代是沒有錯的。

雖然是庶子,但商鞅是一位標準的根正苗紅的富二代,權力地位唾手可得。商鞅的外出的原因也許是厭倦衛國王室爭鬥,也許衛國的逐漸沒落讓商鞅不得不出發尋找機會。公元前361年,《資治通鑑》記載商鞅開始出現在魏國,事於魏國相國公叔痤。

史記中剛開始記載他叫公孫鞅。因為他是公孫氏,商鞅剛到魏國時還沒有發跡崛起,在王室朝堂沒有地位,僅僅是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所以稱之為公孫鞅。

後來,從魏國出走,跳槽到秦國齊孝公手下時,史記稱之為衛鞅。這個稱呼好像是刻意於與在魏國時工作的公孫鞅分開區別。

司馬遷可能是想以此來區分商鞅在兩國的遭遇和地位是十分不同的,所以使用了兩個稱呼。在魏國的商鞅「不顯山不漏水」,在秦國秦孝公卻拿他當個寶,這兩個稱呼既說明是不同的故事,又進行對比。

也有可能,衛鞅比公孫鞅更加有尊敬的稱呼,商鞅開始僅僅為秦國客卿,所以叫衛鞅既顯得尊貴,有符合當時他在秦國的身份。而且衛也代表了商鞅衛國王室的身份,更加有利於提升在秦國百官面前政見的分量和話語權。

後世為什麼把公孫鞅和衛鞅改稱商鞅了呢?

史記介紹時也稱商鞅為「商君」,這源於這一個「商」字和一個「君」字。這個名字的由來就非常有意思了。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了著名的「變法」改革,淡變法的成效並沒有短時間內就顯現出來,所以秦王只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封他為左庶長,並沒有給他封地。

後來,齊國攻打魏國,擄走魏國太子申,殺死大將龐涓。商鞅勸秦王:秦國和魏國世仇,將來不是秦國吞了魏國,就是魏國吃了秦國。往前魏國強大,秦國的土地都被奪走。現在齊國打敗魏國,我們此時進攻,一定能奪回那些失去的河西之地。待奪回失地再固守,魏國不敢怎麼樣,秦國卻得到了巨大利益。

秦孝公十分贊同,派商鞅為將出徵魏國。魏國派魏國公子卬前來迎戰,商鞅送信去說:我最早在魏王手下,現在確實兩國相攻。不如咱們見面會盟,開心地喝一頓酒,然後各自回家吧。

魏公子卬果然應約,誰知商鞅埋伏刺客殺手在宴席之上,虜獲魏公子卬,隨後帶兵大破魏軍。此戰使魏國威風喪膽,剛剛被齊國打敗的頹勢還沒消除,此時只能割地和解。魏惠王憤恨:早知道就聽公叔痤的話,對商鞅不用則殺之。隨後,魏國遷都大梁。

公元前340年,商鞅不但變法有用,還可以為將攻伐,可謂能文能武。因為大破魏軍有功,收復大面積土地,秦國從此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秦孝公封「於、商十五邑」給商鞅,封號「商君」。「商」取自其封商地的意思。而「君」則在當時指地位非常高,功勞巨大的人。

商鞅的「商君」稱號從此而來,後世為了詳細區別,取其封地的「商」字,普遍把公孫鞅、衛鞅、商君叫為:商鞅。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公孫鞅,衛鞅,商鞅?還是《史記》最嚴謹
    這幾天在看《大秦帝國之裂變》,有人問我歷史課本裡的商鞅,在這裡為啥叫衛鞅?好問題,這個涉及到先秦的姓氏問題。關於這個問題,電視劇並不嚴謹。還是《史記》最靠譜,最嚴謹。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商鞅(按照習慣,先這麼稱呼),衛國人(和呂不韋一個國)。衛國庶出子孫。衛國乃周武王的弟弟衛康叔的封地,因此衛國子孫的姓為姬。由於商鞅的祖先是庶出,沒有封地,因此商鞅不能以封地為氏。注意,先秦的姓氏是分開的,不可合二為一。從漢開始姓氏才統一。
  • 大秦帝國拍到第四季了,商鞅王志飛的境遇令人唏噓
    2009年,第一部作品裂變上線,再到2020年的東出,大秦帝國系列經歷了四季,那些成就了大秦帝國的一眾演員們也都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大秦帝國之裂變》播出於2009年,戰國時代風雲變幻,秦國位於西北邊陲,已在滅國邊緣垂死掙扎。 年紀輕輕的仲公子渠梁在危難時刻即位成為秦孝公,在六國夾攻下苟延殘喘,發誓變法崛起,招攬天下賢士,衛鞅憑藉一身才學和對天下局勢的清醒認識而得到重用,一系列的變法撐起了一代強秦。
  • 從《大秦帝國》看,商鞅人生變化的歷史背景
    他對魏惠王說,衛鞅是500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一定要重用衛鞅。如果不重用衛鞅,就殺了衛鞅吧。魏惠王當場並沒有變態。魏惠王走了之後,公叔痤立馬把衛鞅叫到跟前,說了剛才的事情,讓衛鞅趕快逃跑。衛鞅胸有成竹的說,魏王不會殺我的,他既然不聽你重用我的建議,就不會聽你殺我建議的。後來歷史證明了,衛鞅確實是胸有成竹的。在公叔痤死後,魏惠王既沒有重用衛鞅也沒有殺衛鞅。
  • 大秦帝國崛起之法寶
    ◎大秦帝國崛起之法寶人類的文明史肯定不只是區區的幾千年,不管它有多少年或萬年或百萬年或者更久,反正我們是無法感知到了。但是,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足以讓我們這個民族感到自豪和偉大。後又不斷被六國合夥起來錘打,說好聽一點就是六國合縱起來和秦國去約架,就是佔著人多也沒打贏過。不是秦國有多厲害,關鍵它會用人呀!秦孝公用商鞅變法把國力提升了起來,軍事強大起來後,還把那個差點把自己整死的魏國,甩了幾巴掌出了一口氣。秦惠文王用能說會道的張儀,這個能把天吹破的縱橫家,硬生生地用連橫把六國合縱聯盟給拆散了。
  • 封神演義:2個商朝不忠之臣身上,竟隱藏著一部大秦帝國興亡史?
    呼聲最高的有兩位,一是許仲琳,二是陸西星。但無論封神作者是誰,都應該對歷史有深刻的研究。在此前的文章中,咱們從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造反分析到,其首領袁福通應該就是元朝末代,『乞顏氏』改漢的姓氏之一,袁氏。聞仲帶兵平定北海之亂,暗示著朱元璋徹底消滅漠南陰山的蒙元殘餘勢力。不止如此,作者還在書中安排了很多類似的暗線。
  • 大秦帝國之法家商鞅
    在劇中商鞅變法後秦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秦國百姓無不感激商鞅的變法,使國家變得有法可循,使秦國從積貧積弱發展成戰國時期的一大強國。商鞅變法在秦國中縱然是一大推進歷史發展的重要事件,但是變法的本質真的如劇中表現得那麼高尚嗎?
  • 迎接《大秦帝國之天下》歸來,回顧《大秦帝國之裂變》
    文|愛影私談&JASON(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大秦帝國》系列目前已播完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據相關報導《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即將在2020年4月與5月份之間播出,想必這定會令不少《大秦》迷們激動萬分。
  • 《大秦帝國》商鞅不是「酷吏」,白起不是「人屠」,範睢不是「小人」
    這是我們從小到大從歷史教科書上學到的知識點,直到有一天有幸拜讀了孫皓暉的《大秦帝國》,不禁仰天長嘯,知識點都白背了。 《大秦帝國》以秦魏「少梁之戰」為開篇,秦獻公身中毒箭,臨終前,大雪紛飛,坐著步輦,看望老兵,一番話,讓老秦人淚如雨下,:「諸位跟隨我戎馬一生,老了卻還在這裡吞風咽雪,老夫對不住你們」。
  • 商鞅為大秦帝國稱霸,鋪平了道路,為何下場慘烈?只因物極必反
    在毫無根基的秦國,商鞅是如何讓秦國上下信服的?他又如何進行變法的?(豆瓣《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秦孝公)商鞅在與秦孝公第四次暢談時,展示出了自己改革的宏偉藍圖。他的變法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經濟制度。
  • ...賦的是什麼|大秦賦|秦國|大秦帝國之崛起|戰國|大秦|歷史劇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工人日報》(2020-12-20 04版)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大秦帝國之天下》前瞻,最終章能否完成超越,2點是關鍵
    如果說有一部電視劇能讓小編懷著無比期待且激動的心情,來迎接的,只有這部《大秦帝國之天下》。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這部史詩級巨作的最終章,期盼已久了。趁著《天下》(已經改名,但為了稱呼方便,以下仍沿用舊稱)未播之際,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前三部的精彩與欠缺之處,順便為《天下》做一下預熱,了算作前瞻吧。
  • 《大秦帝國》商鞅連吃3盆疙瘩湯,隔幕饞人,秦人都說「牛」
    文/阿宏 《大秦帝國》中有一段,王志飛演繹商鞅吃霍菜疙瘩湯的場景,可謂一絕。商鞅吃出了霍菜疙瘩湯的香和美,一時間霍菜疙瘩湯成了人們的焦點。商鞅吃飯太香,連吃3盆霍菜疙瘩湯,子岸稱「牛」。
  • 大秦帝國四部曲的關係你捋順了嗎?《大秦賦》成完美終結篇
    續集大多口碑撲街,但是「大秦帝國」系列卻是一個例外。《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劇豆瓣評分都在8.5分以上,《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終結篇,也算是迎來了口碑的開門紅。《大秦賦》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等人的輔佐之下,成就天下霸業的故事。
  • 豆瓣9.3分的電視劇《大秦帝國》算歷史正劇,還是神劇?
    截止到2020年4月份,《大秦帝國之裂變》在豆瓣的評分已經9.3。曾經在高中巨大的學習壓力下,讀完了孫皓暉先生的全套《大秦帝國》。讀完之後,不僅感嘆孫皓暉先生的遒勁筆力。書的確寫得非常好,恢弘大氣,筆力沉雄。
  • 為什麼說《大秦帝國》是一部平庸的歷史虛無主義作品?
    原創 文素臣 循跡曉講 收錄於話題#大秦帝國3個|《大秦帝國》中的反派多為外強中乾的酒色之徒 圖源於網絡再比如這個系列的第三部《金戈鐵馬》裡的大反派齊湣王,靠出些「龍生九子,這九子卻都是甚個名字」之類的無聊問題,來顯擺才學。
  • 評分劇烈下滑,《大秦賦》會不會成為《大秦帝國》系列中最差的一部?
    《大秦賦》:人物形象和表演方面的違和感,拉低好感 這部戲剛開播時,看到有一眾老戲骨輪番登場,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等還有一些臉熟但叫不上名字的老演員
  • 古代中東的新亞述帝國與東亞的大秦帝國,兩國有哪些相似點?
    古代稱雄中東的新亞述帝國(前935年至前612年)和統一華夏、稱霸東亞的大秦帝國(前770年至前207年),兩大帝國雖然種族不同,所處地理區域不同,各自所存在的時間年代也不同,但兩個帝國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古代中東的新亞述帝國與東亞的大秦帝國,兩國有哪些相似點?
  • 大秦帝國之崛起在線看
    大秦帝國之崛起在線看簡介:優酷是優酷網的官方手機客戶端,看視頻、看電影必備神器!海量視頻資源,超高清畫面,極致視覺享受;最新電影、電視劇同步更新,讓你搶先觀看。大秦帝國之崛起在線看亮點:1.優質海量的版權視頻內容,播放清晰流暢。
  • 11年後,《大秦帝國之裂變》的演員都怎麼樣了?
    大秦帝國系列作品在豆瓣上的評分始終維持在8.5分之上,屬於歷史正劇乃至國內電視劇的行業標杆。2009年,第一部作品裂變上線,再到2020年的東出,大秦帝國系列經歷了四季,那些成就了大秦帝國的一眾演員們也都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 「大秦帝國成語故事」商鞅之徙木立信
    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