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國小孩圖鑑

2021-01-10 撈熱點聞

「孩子就像相紙,像光,把大人顯影出來。拍孩子也就是拍大人,看到孩子就看到希望,也看到我們大人的負面的東西。」

在秋山亮二心中,孩子永遠象徵著希望。

那些年裡,他拍下了上世紀80年代孩子們最真實的一面,並出版了一部名為《你好小朋友》的攝影作品集,展示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的歲月裡,僅憑書本、玩具就能夠快樂的童年時光。

在旅遊地拍合照的雙胞胎,一臉燦爛地笑著,身後路過的遊客好奇地看了一眼,在那個年代,攝像機可不多見,能留下這瞬間的影像,是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孩子們在牆壁周圍遊戲,用粉筆畫出圖案,幾個人一起過家家,中間拎著書包的少年,臉上洋溢著快樂的氣息。

小學校園裡,大家正在做課間的眼保健操,就在別人專心致志鍛鍊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悄悄抬頭朝前方看去,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狡黠。

百貨商店門口的小女孩,正蹲在店門口吃著冰棍,3分錢的冰棍,對那時的孩子們來說,是世界上最誘人的奢侈品。

呼和浩特的一個小朋友,倚著木頭柱子垂頭悶悶不樂,不知道他是不是跟同學有了矛盾。

在昆明,背著藍色挎包的小女孩正在嗑瓜子,仿佛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零食,躲在大人的身後,就像自己呆在一個小小的宇宙。

成都一家裁縫鋪門口,有個穿著粉色連衣裙的女孩,在安安靜靜地讀書,不管周圍的人群多麼嘈雜,書本就是最吸引人的存在。

小學學校裡,孩子們正在練習,看到攝影師的時候,兩個小朋友寫下了「中日兒童友誼萬歲」,孩子們沒有多餘的想法,只是表達這單純的期盼。

秋山亮二的攝影作品裡,孩子們可以假扮成小動物的樣子,一起做遊戲。

也有可愛的小朋友,抹上胭脂參加文藝演出,雖然大人更想讓秋山亮二拍下孩子們舞臺上的樣子,可是他最滿意的照片,卻是孩子們上臺前最放鬆的那刻。

為了拍下這些照片,秋山亮二要付出很多努力,有些地方的孩子們,對照相機感到新鮮,不太習慣表現自己,秋山亮二為了讓孩子們習慣照相機,就跟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他跟孩子們一起玩捉迷藏,孩子們會砸開椰子,給秋山亮二椰子汁喝,在跟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他明白了在孩子世界裡什麼是真誠。

我們似乎只能在孩子身上,才能找到未經世俗打磨的天真跟單純。

秋山亮二在拍《你好小朋友》攝影集的時候正值三十幾歲,創作欲望也很強烈,對來到中國隨意拍攝照片這件事兒,感到十分開心,而拍攝小朋友就成了他最重要的主題。

因為他喜歡拍攝人像,小孩子在心理上是單純乾淨的,會把自己率真地展示出來,如果是拍攝這樣的小朋友,秋山亮二認為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兒童時代。

在那個年代裡,國內的生活條件還很艱難,跟秋山亮二同行的同事們,使用的都是非常老舊的器材、包裹,但是吃的東西很好,住宿也很舒服,儘管物質匱乏,他仍然覺得在一個很棒的國家生活。

就這樣,秋山先生拍下了生機勃勃的時代,孩子們奔跑、嬉戲、學習、滿懷希望,身上充滿了元氣,有著更單純的快樂。

可能很多人都會注意到,秋山亮二的攝影作品中,有很多動人的細節,他不喜歡被設計的作品,孩子們驚訝的瞬間,像美麗、可愛、辛苦,這要更加迷人。

他會一直等待,直到拍攝突然映入眼帘的瞬間,捕捉住喜歡的畫面,那些影響了幾代人的照片,就這樣產生了。

當時的孩子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一個不認識的大叔,拿著奇怪的機器出現了,剛開始大家都很驚訝,但是孩子們很快就會習慣,他們把攝影師當成了自己人。

秋山亮二也在感嘆,如果是在日本,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更加小心,而在當時的中國,大家竟然都沒有牴觸心理,在拍攝過程中沒有給大家帶來麻煩,這也讓他很開心。

當然也會有一些遺憾,接待他的很多機構,會給孩子們系上漂亮的蝴蝶結,塗上鮮豔的口紅,希望留下最美的形象,但是在秋山亮二那裡,真實的東西才是最美的,往往他會抓拍到孩子們最率真的一幕。

現在幾十年過去了,照片裡的孩子們也都長大了,幸運的是,秋山亮二也有見到他們的機會。

當年在他作品集中出現的小朋友,也都成了優秀的人,其中一個小男孩成為了醫生,當時他還帶著自己的雙胞胎孩子,來跟秋山先生見面,也有另一個男孩,成了質量檢測員,感慨他因為這些照片,跟一些小學同學重新取得了聯繫。

「能和自己30多年沒見面的朋友重溫當年的友誼與趣事,真是太好了。」

也有人因為這些影集,找到了童年的記憶,裡面曾經拍過的三姐妹,再次跟秋山亮二見面時,跟他說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太好,除了這張照片外,再也沒有其他童年時期的影像,她們把這張照片視為最珍貴的東西。

也許這就是這部影集的意義,這些幾十年前的照片,不僅不會褪色,還會成為人心中最寶貴的集體記憶。

童年的幸福會以圖像的方式,再傳遞給下一代人,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童年的幸福是每一代人可以彼此分享的,這裡面有一種永久的情感力量。」

作者:震驚叔

相關焦點

  • 80年代初的高清老照片,巨變前的中國面貌,很多生活場景讓人懷念
    80年代中國珍貴歷史老照片:圖為80年代的「兒童託管所」,那時候的託管所主要是一些單位或工廠辦的,主要是為單位或工廠裡的職工提供方便,讓他們可以安心工作。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男孩子的必備玩具,最後一張讓人淚崩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80年代西安,那時候玩具槍是男孩們的必備玩具,陶馬跟陶俑竟然在胡同也能看到。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群人打撞球,八十年代後期,街頭撞球也開始流行。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男孩子的必備玩具,最後一張讓人淚崩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80年代西安,那時候玩具槍是男孩們的必備玩具,陶馬跟陶俑竟然在胡同也能看到。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群人打撞球,八十年代後期,街頭撞球也開始流行。
  • 回望《我們的80年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 實習生 李晶柯)著名作家梁曉聲、張抗抗、韓浩月今天下午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與《我們的80年代》一書的作者、編輯家汪兆騫,和讀者共同回望1980年代文學的黃金期,思考當下,展望未來。
  • 80年代老照片 圖5的車子如今的小孩沒見過 圖6的玩具慢慢消失了
    圖為哈爾濱街頭,人們在玩套圈圈,這種娛樂方式在今天也已經很少見了,在一些公園會有這種娛樂方式,但是,在80年代,這種娛樂方式非常的吸引人。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圍觀、玩耍的人特別的多。圖為在哈爾濱的一處景點拍照留念的人們,黑龍江哈爾濱的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 法國攝影大師拍攝中國30年,呈現出最真實的80年代
    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一切淳樸、鮮活,而又生機盎然。大量新鮮事物的湧入、社會風氣的開化、快速發展的進程……讓這片古老的東方土地上出現了一個個有趣、奇妙的景象。相反他在中國拍攝期間從未遭到過人身或財產的威脅,在他眼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友好的國家之一。
  • 上海野生街機廳,始於80年代
    80年代中後期,坦克大戰、影子傳說、雙截龍、魂鬥羅等相繼在上海出現,畫面效果也有了提升。1987年,常永生的女兒出生了。在工廠裡當工人的他,開始覺得那點死工資有點捉襟見肘。個體戶是那個年代最吃香的職業之一。有朋友做起了街機生意,有時找他做做修理。
  • 童年從此開始:80年代始終是死宅們的起源
    獨立電影《功之怒》幾乎就是80年代的文化大集合,如果你還沒看的話,別怪我沒推薦!我認為80年代的流行英雄們拯救了這個灰色的世界。讓我們能夠重塑信心。每個80年代的小孩都狂愛機器人,而日本則善於量產這些東西。一般來說是一些會用必殺技解決對手的超級機器人,不過《超時空要塞》可不在此列。它將能夠變形成酷似F-16戰鬥機的機器人與嚴肅的科幻正劇結合在一起,還有當初小孩不太能夠理解的三角關係。不過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只需要看這些機器人射出過量的飛彈就足夠驚掉下巴了。
  • 實拍80年代中國:滿大街根本看不到胖子,圖4是真正的萬元戶家庭
    【穿著六五式軍裝的士兵們】這是一組反映上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民生百態的老照片。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此時人們的思想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80年代也是中國新舊變革的重要階段,社會經濟也有了較為快速發展,一批「萬元戶」開始出現。
  • 被遺忘在角落的動畫玩具,80、90年代懷舊美式玩具
    宇宙的巨人希曼上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玩具公司Mattel根據電影《Conan the Barbarian》設計了一套人形玩具,去除一些暴力元素,重新構思修改後,取名「希曼」。90年代的小孩或許沒怎麼看過動畫,但幾乎每個人人手一件萬能麥斯玩具。一個怪物頭,打開後卻別有一番天地,每一個都是不同的場景,可以把一些人物放進去。鯊魚俠鯊魚俠是美國DIC娛樂公司製作的一套打擊犯罪的美國動畫片,隨後推出的玩具也獲得了人們的喜愛。
  • 80-90年代小賣部裡賣的生活日用品,全都用過,孩子都上小學了吧
    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家用電器老式手電筒和小燈泡。80年代的団線,是家家必備的工具。經典手絹:那時候無論大人小孩都是人手一個手絹,小孩可以用來玩丟手絹的遊戲。80年代純滌綸縫紉線80年代經典玻璃奶瓶,那時候奶瓶哪有現在多種多樣的奶瓶。經典書本夾,很有年代感。
  • 當變形金剛大黃蜂穿越到中國80年代,一抹回憶殺看哭多少80後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變形金剛的玩具走入孩子們的世界,還有變形金剛的各種衍生品,比如畫報、雜誌等等。那個時候,誰手中有個變形金剛,基本上就有了孩子王的號召力。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形金剛不僅僅是玩具和畫報,而是搬上熒幕,成為了大電影;造型比以前更複雜更炫酷。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大黃蜂則當仁不讓。
  • 中國海軍與美軍的差距還有多大?美上將:相當於80年代蘇聯海軍
    中國海軍還曾經出現過軍艦下餃子的盛況,所以現在的中國海軍和超級大國美國的海軍比起來差距還有多大,而中國海軍想要達到美軍的水平又需要多久時間呢?答案來了,快來一睹為快!中國海軍的軍艦數量也算是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軍艦的種類也是越發完備,但是艦艇的總噸位比起美國依舊差了很多,很多主力艦艇的數量也遠遠不及美國,例如驅逐艦,美國現在已經建造完成了68艘驅逐艦,但是中國還只有31艘,差不多隻相當於一半。另外像航母、核潛艇以及巡洋艦等軍艦也是如此,我國如果想在數量上和美海軍持平,還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 80年代的先鋒小說探索,對中國現代文學有什麼意義?
    在中國80年代中期,先鋒小說呈現出一種萌芽狀態。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年輕作家,包括馬原、餘華、格非、蘇童、葉兆言、洪峰、徐星、殘雪等人,在大量西方作品湧入中國的背景下,開始一種有別於具有中國色彩的傳統敘事如革命敘事、傷痕文學、鄉土小說等的實驗性寫法。因此先鋒小說又被稱為「實驗小說」或「新潮小說」。
  • 80年代,我們愛上的國產動畫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28期,原文標題《80年代,我們愛上的國產動畫》,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上世紀80年代被稱為國產動畫的「黃金年代」,10年間,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主力,包蕾、戴鐵郎、王樹忱、詹同、阿達等老一輩動畫人,把「探索民族風格之路」作為奮鬥的目標,用一筆又一筆「笨」功夫,創作出眾多經典,為中國動畫在國際上贏得「中國學派」的稱譽。他們也成為四五十年代張光宇、萬氏兄弟等第一代中國動畫人之後的中生代力量,也是最新一代動畫人會時常回望的豐厚基石。
  • 《我們的80年代》:80年代的光芒與夢想
    我最近偶爾讀到了一本汪兆騫先生著錄的一部散文集《我們的80年代》覺得該書的內容不僅很有特色,亦頗有價值,很想說說讀後的感受。首先,該書在取材上截取了一段非常有特點的時段,作者把筆力聚焦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時代於文學是一個黃金季節。
  •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街邊小吃,你吃過幾種?滿滿的都是回憶
    那麼幾十年前中國的街邊小吃是什麼樣子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街邊小吃吧,你吃過幾種?滿滿的都是回憶。這是80年代的一家拉條子麵館,白案師傅正在門前拉麵。這是一位賣糖炒慄子的老闆正在數著手中的毛票,看來80年代糖炒慄子就是很受歡迎的小吃了。一位男子和自己的女性朋友一起,在路邊吃牛肉麵。那時候很多店都是開在路邊的,沒有店面也沒有招牌,找一塊空地,支幾張桌子,這就能開張了。
  • 經典已難以再現 60-80年代中國十大經典動畫電影
    中國動畫電影發端於民國時期,1922年,萬氏三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短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其後在20世紀40年代,又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
  • 80年代中國的十大名牌 看看你曾經用過幾個
    80年代中國的十大名牌 看看你曾經用過幾個 光明網 2016-07-10 09
  • 80年代的好電影俯拾皆是
    文|啼豆80年代是中國內地電影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第四代和第五代導演的交接棒時刻。這個時代的電影敘事開始宏觀與微觀並重,影像漸漸甦醒並自主呼吸,各種前衛和先鋒的電影在這個時代不斷湧現。《芙蓉鎮》劇照提到80年代的電影,我們無法繞開這部時代的「扛鼎之作」。八十年代內地剛剛改革開放,國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民眾的熱情空前高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衝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