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不賺最後一枚銅板」,為啥?看看日本當年,其實就有答案

2020-12-19 財料

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不僅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而且從1999年起當了15年華人首富,作為房地產大亨,李嘉誠在房地產業賺了無數桶金,但是靠房地產發家的他,有一句名言廣為人知。

這句話就是「決不賺最後一塊銅板」,這句話在房地業被無數人奉為圭臬,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李嘉誠的的「道德底線」,是一種做人留一線的商業道德,其實不然。

正所謂「無奸不商,無商不奸」,李嘉誠是商人,不是聖人,他之所以不賺「最後一個銅板」,其中涉及了經濟結構問題,因為如果房地業連「最後一個銅板」都不剩,那李嘉誠本人也會「一個銅板都不剩」。

看看日本當年就知道了,其實,李嘉誠也害怕!

日本賺完了「最後一個銅板」,結果如何?

有很多國家都是通過房地產業完成經濟騰飛的,例如隔壁的日本。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籤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日元代替美元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貨幣,日元得以大幅增值,日本也得以大舉進軍國際貿易市場。

經濟的發展,也順帶刺激了日本房地業的發展,在當時的日本,有一個概念特別流行「土地永遠不會貶值」,受其影響,商人們瘋了似的湧入房地業行業,都希望能分一杯羹,甚至不惜榨乾房地業的「最後一枚銅板」。土地價格一路飆升,房地產泡沫大規模膨脹,具體膨脹到了什麼地步呢?當時僅僅只是東京23個區的土地總價,就足以購買美國的全部國土!

如此誇張的泡沫,一旦破碎後果也是嚴重的,九十年代初,隨著經濟危機到來,房產業泡沫也隨著破碎,許多公司紛紛倒閉,其中房地業行業受災最為嚴重,整個日本經濟受其影響出現了大倒退,從1991年開始到2020年這三十年間,經濟幾乎都在原地踏步,沒有過任何增長。

中國的「最後一枚銅板」在哪?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無獨有偶,相似的情節也在中國開始上演。隨著經濟發展,國家也開始通過房地業刺激經濟發展,例如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為了緩解其對中國的影響,國家就向房地業注資了4萬億元,那之後,隨著房地業的蓬勃發展,國家經濟開始有了上揚之勢,最後更是跟著房地業一起坐上了上升的「快車」,一路狂飆。

以及2016年時,為了助力經濟發展,國家一邊大力推進「棚改計劃」刺激購房需求的同時,一邊放寬買房政策和資金,讓房價坐上了真正的「快速通道」,國家經濟受其影響也跟著水漲船高,2016-2020這五年是房地業行業高速發展的五年,也是國家經濟騰飛的五年,中國從「世界工廠」一躍成為足以撼動美國經濟地位的新「世界經濟中心」。

雖然中國經濟騰飛,房地業的刺激功不可沒,但如果任由中國房地業繼續「野蠻生長」,等到「最後一枚銅板」出現時,那就為時已晚了,有日本這個前車之鑑在,國家不可能放任不管,隨著房地業紅利逐漸褪去,各種弊端開始顯現,國家也開始加大力度管控房地業。

為了能有效管控房地業,國家通過紅頭髮出了兩項聲明:

「經濟重心開始向高新科技行業轉移」,這意味著國家正在逐步減少房地業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一旦轉移完成,國家便可對房地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再通過房地業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項聲明的出現,意味著我國再也不會對房地業進行金融救助,該聲明最後更是印證了筆者的看法「今後將嚴格限制資金流入房地業」。

事實上,在國家發布相關通知之前,很多企業家就已經發現了「最後一枚銅幣」的問題,互相奔走疾呼,其中呼聲最大的,莫過於著名慈善家曹德旺。

曹德旺本人十分「痛恨」房地產業,他曾數次炮轟房地業行業,並且表示,自己從來不做房地產業,不僅僅不會做,如果偶然一項或者兩項賺到錢了,自己也不會要的,會扔出去。

他還認為,中國要想和發達國家競爭,關鍵在於製造業的競爭力,必須要保護和鞏固製造業,如果房地業問題不解決,那資金和勞動力都會流向房地產業市場,進一步擠壓製造業的生存空間,所以應該嚴格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產業。

對於樓市的「最後一枚銅板」問題,你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留下你的意見。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成功之道並不難,李嘉誠直言打工才是最愚蠢的,為何會這樣說?
    畢竟,有很多著名的企業家是通過創業獲得成功的。例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阿里巴巴馬雲、恆大許家印,還有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等,都是白手起家的典型人物。對於創業,李嘉誠曾經說過,失敗是正常的,成功是偶然的,但如果不努力,甚至連機會都沒有。除了智慧和運氣,李嘉誠抓住了這個時代的機遇,成為了華人首富。
  • 這棟大樓李嘉誠堅持不賣,李澤鉅卻拆掉重建,輕鬆幫父親賺3百億
    1978年李嘉誠成功收購和記黃埔,上演了香港資本市場的一個奇蹟,和記大廈也在這次收購中,成為了李嘉誠旗下的資產。可以說和記大廈見證了屬於李嘉誠的大奇蹟。李嘉誠退休之後,李澤鉅成功接班。李澤鉅隨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決定把父親這棟堅持不賣的大樓給拆掉,然後進行重建。其實之前李嘉誠就有重建的想法,不過一直沒有落實。
  • 今年不買房,5年後會有什麼不同?王健林、李嘉誠看法一致
    文:團長如今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很多人依然在糾結買房問題。事實上,由於國人把房產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每年都會有大批人關注樓市的走向。眼看著已經是新的一年,那些沒買房的人勢必會冷靜下來,重新分析樓市。
  • 「超人歸來」:李嘉誠砸下24億收購上海地產
    他以南京為開端,採取「只租不售」的經營模式,大量開發重點區域,比如南京的新街口。到了2013年,林惠璋大量出售已擁有的南京地產,淨利潤高達9億人民幣。這次李嘉誠用亞騰資產管理公司出手,買下的三林印象城,這是否意味著「跑了」的李嘉誠又殺了個回馬槍?頻繁拋售內地資產李嘉誠撤出內地的消息不絕於耳。
  • 兩年前香港風水大師去世,當年一句話,就拿走李嘉誠200萬
    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信奉風水術,特別是一些大富豪。每當他們公司選址或者是喬遷的時候,都會找風水大師算一算。說到風水大師,在筆者的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蔡伯勵,生活在香港,曾經憑藉「你亡妻死得慘」這句話就拿走李嘉誠200萬,非常有能力。
  • 大時代的安慰劑,明知是神棍,為啥李嘉誠這些有錢人都信風水?
    李嘉誠能從一個塑膠廠發展到現在的千億富豪,除了靠他自己過硬的經營手段,陳朗對他的提點在他看來也很受用。陳朗曾說李嘉誠命裡財庫是漫出來的,以後一定能成為香港首富。誰都沒想到算得這麼準,李嘉誠從此一生都信奉風水,豪宅都是依山而建,方向和位置都是被陳朗老先生指點過的。
  • 《權遊》小惡魔懟席恩口飈小作文《一銅板王》
    然後小惡魔掏出一枚銅板扔他腳下揚長而去瞅瞅這番對話,以嫖開始以嫖結束,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有起有伏,有理有據,有情有義,也就百八十字吧,這即興口頭小作文兒飈得,沒誰了。還沒完哦,那枚銅板還沒點題呢。沒受待見心裡憋屈,離開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他並不清楚,但可能隱約覺得事情不妙,所以不排除有先埋埋雷離間一下以備後用的嫌疑。畢竟狼獅兩看相厭也不是一時了,雖不喜歡自家但真打起來也還不至於站隊狼家。2.天大地大的能碰見不容易,既然見了不妨試探下看看席恩到底什麼貨色,沒想到啥也不是。
  • 李嘉誠不去送行何鴻燊!李光耀不在,李嘉誠卻帶李澤鉅李澤楷去送
    之前一段時間,關於何鴻燊的葬禮可是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到底有誰出席了誰沒有來,都會讓大家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其實關於葬禮出席這一件事在以前的時候經常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就比如說當年何鴻燊和葉漢在澳門進行賭王之爭,兩個人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
  • 張子強動了李嘉誠,卻動不了何鴻燊,其實是因為這個人物的關係
    當年張子強曾經買了一份報紙,上面報導了香港的十大富豪,其中李嘉誠、郭炳湘、何鴻燊、霍英東等人都在列。張子強拿到這份報紙,第一事情就是劃掉了霍英東的大名,並且告訴手下這個家族的人永遠不能碰。隨後張子強在報紙上劃出了李嘉誠的大名。最初他們是計劃綁架李嘉誠的,不過張子強後來害怕如果綁架李嘉誠,他的兒子們不願意給錢,於是就改成了綁架李澤鉅。
  • 李嘉誠放棄年收入百億的公司,收購一個小碼頭,如今每年賺幾百億
    李嘉誠創業過程中其實有過不少吃虧的經歷,不過因為他背後布局了更龐大的計劃,所以看上去雖然是吃虧,但是他最後賺的更多。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公司,把手上的九龍倉公司股份都轉讓給了包玉剛。要知道當時很多富豪都想收購九龍倉公司,如果李嘉誠沒有放棄九龍倉公司,那麼包玉剛絕對沒有機會收購九龍倉。
  • 李嘉誠賺錢的兩個行業:房地產賺投資的錢,另一個行業賺女人的錢
    說起李嘉誠大家都不陌生,因為他的財富是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想像出來的。而且李嘉誠賺錢的行業涉及到了地產,零售,港口等多種行業,而且很多項目在當地都是以壟斷形式出現的。不得不說這種方式真的很賺錢!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陌生!房地產行業在過去的幾十萬當中是刺激經濟增長和帶動其他行業的收入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也讓非常多的人賺到了財富。而李嘉誠在房地產行業賺取的財富也是出了名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李嘉誠是如何在房地產行業進行賺錢的,這些方式也和炒房有著同樣大的利益空間,可以說是炒房和中間商的綜合體 。
  • 李嘉誠出售加拿大能源業務,32億賺回224億,已累計獲得542億分紅
    1986年李嘉誠以32億港幣收購了赫斯基能源52%的股份,當年原油價格僅僅是11美元一桶。在這之前,李嘉誠先是入股了加拿大皇家商業銀行,拿到了9%的股份。後來正是加拿大皇家商業銀行牽線搭橋,李嘉誠才會有機會入股赫斯基能源。當時李嘉誠就認為,赫斯基能源虧損主要是因為原油價格大跌,而不是公司本身的問題,只要油價上漲,那麼赫斯基能源依然是一家好公司。
  • 香港背後的「英國財團」,李嘉誠4次「攻擂」,贏了3家卻放走1家
    不過有人產生了疑問了,為什麼李嘉誠沒有擊敗第四家英國洋行呢?答案自然是它實力太強了,每年可以從中國賺上千億。當時的李嘉誠想要「扳倒」它還是很難的。英國在香港的四大洋行分別是怡和、會德豐、和記跟太古,它們不僅僅是一家銀行這麼簡單,因為背後同樣有四大頂級財團支持著,而這些財團其實就是4個家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資金實力非常雄厚。
  • 李嘉誠,前半生開掛式傳奇人生,後半生英雄遲暮的可悲
    潮汕人信命,篤信風水,無論從面相還是八字來說,李嘉誠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富大貴,天生手握一副好牌的玩家,加上聰明伶俐,走上人生巔峰對他來說只是看看心情的事情。 李嘉誠的故事很多,大部分書籍、網絡文章真的太虛幻,吹噓,白手起家的故事本來就是個笑話:) 李嘉誠出生其實較好,祖父是清末的秀才,父親是教師,算是知識分子的大戶家庭,抗日戰爭期間,他的家鄉潮州被日本佔領,李嘉誠全家逃離到香港,後來,香港也被日本人佔領,李嘉誠的父親也患上肺結核,不久就去世了。
  • 央行數據透露「大信息」,李嘉誠「警示」成真?
    或許現在看來,不少投資房子的人都是賺的,但未來呢?「二八定律」,也將是是未來,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狀況」。靠房地產行業賺錢的將會是少部分人,更多的人會成為了「接盤俠」。當然,如果你買房居住的話,這些對於你來說,都影響不大。影響房地產行業走勢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房價的高低。
  • 李嘉誠最看重的國家,其實不是英國,更不是美國,而是這個小國家
    其實並不是的,那麼是不是美國呢?那就更加不是了。那麼到底哪一個國家才是李嘉誠最看重的呢?答案就是以色列。不過這不妨礙以色列成為今天全球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李嘉誠在香港發展多年,他深知香港最大的短板就是科學技術跟創新事業。
  • 套現歐美千億資金,李嘉誠並不是為了回來,而是為了繼續加注英國
    李嘉誠到底有多喜歡這家公司,當年赫斯基能源市值高達300億美元的時候,李嘉誠都沒套現赫斯基能源的股份。那麼如今公司市值蒸發了90%,為何李嘉誠卻突然賣掉了?不僅僅如此,李嘉誠又打算出售歐洲2.5萬發射站,作價是100億歐元,目前交易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了,很快就要成交了。
  • 李嘉誠成都囤地16年後賺34億,曾被罰8000萬,列入國土局黑名單
    曾經的華人首富李嘉誠,這些年來一直在拋售中國大陸的資產,轉而將在中國賺來的錢投向脫歐之後的英國。在這個過程中,李嘉誠精明狡詐的商人本性被一次次他的拋售案例證明著。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這位「投資大師」在內地地產的一系列騷操作。
  • 李嘉誠到底對自殺的原配做了什麼?
    後來由於日本侵華,李嘉誠與家人逃難至香港; 15歲的時候因父親病逝輟學,李嘉誠去舅舅莊靜庵的手錶公司上班,並愛上表妹莊月明,但遭舅舅反對;
  • 為啥大白兔奶糖有層「透明紙」?有什麼用處嗎?來看看答案吧
    為啥大白兔奶糖有層「透明紙」?有什麼用處嗎?來看看答案吧。現如今大白兔奶糖在我的生活當中是越來越受歡迎了,雖然說在以前的時候就能夠見到,可是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平時也是會經常買來吃的。那麼我們在買大白兔奶糖之後,就會發現大白兔奶糖裡面有一層透明的紙,為什麼大白兔奶糖裡面總是有一層透明的紙呢?這個紙有什麼用處嗎?我們快來看看答案吧。其實對於這個大白兔奶糖,他現在的包裝和以前真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尤其是裡面的這層透明紙,好像也都是沒有什麼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