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買房,5年後會有什麼不同?王健林、李嘉誠看法一致

2020-12-19 財富達人團

文:團長

如今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很多人依然在糾結買房問題。事實上,由於國人把房產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每年都會有大批人關注樓市的走向。眼看著已經是新的一年,那些沒買房的人勢必會冷靜下來,重新分析樓市。

糾結買房的人,無非有兩個顧慮,第一個顧慮就是怕今年不買房,日後房價還會大漲,第二個顧慮就是,未來房子是否能升值。如果買到手,之後房子就降價,那麼他們就虧得不是一點半點了。

如果今年不買房,未來五年,樓市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呢?想必這也是很多無房者想要解決的問題。那麼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要分析未來房價的走向,我們必須得從頭分析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房地產行業是最火爆的行業,房價只漲不跌似乎證實了這一點,當時不光是房企開發商賺到了錢,那些炒房者也賺到了大把的鈔票。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直接把房子視為「金融理財工具」,有錢人拼了老命都要買房,湧入樓市的人越來越多,房地產行業吸納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房價自然有了無限上漲的潛力。

開發商和炒房客確實嘗到了甜頭,但剛需一族就沒有那麼舒服了,面對高房價,他們只能網房興嘆。此外,在資金大量湧入的情況下,樓市也逐漸出現了泡沫。

現在我國的樓市都有哪些弊端?房產泡沫過大肯定算一個,除了房價虛高外,我國的空置率也是相當驚人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的房子足以夠30億人居住,考慮到我國人口總數不過14億多,也就是說,剩下的房子還完全夠16億人居住!

任何商品價格的變化都會受到供求因素的影響,既然我國的房產空置率已經相當高了,就證明我國樓市已經是過剩狀態。這也決定了,未來我國房價不會大漲。

那麼問題的關鍵是,如果當下不買房,未來5年,會有什麼不同呢?

馬雲早就說過,未來8年房價如蔥,隨著這句話當時被很多人嘲笑,覺得馬雲在說瞎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馬雲的預言似乎正在實現。在我國的部分地區確實已經出現了蔥價房,這些地區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當地人口外流嚴重,鶴崗、如山等地均是如此。未來隨著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外流,當地人對樓市的需求越來越小,所以房價自然也會呈現出下降趨勢。而隨著剛需的住房需求得到滿足,房價自然也就沒有多大的上漲空間了。

房地產大佬馮侖表示,將來要擔心的並非房價高低問題,人們應該考慮的是關於房子能否賣得出去的問題。如今新樓盤在不斷開發,投機者也在瘋狂拋售房子,但真正的買家並沒有太多。大家更多的是觀望,未來隨著買房心理的改變,房子不再吃香,自然房價也就沒了上漲的動力。

此外,王健林和李嘉誠也有著同樣的想法,二人一致認為,未來房價會降。李嘉誠從房地產頂峰時期退出,這說明了啥?自然是人家李嘉誠早就預料到了未來樓市的情況,他不想賺光最後一個銅板。事實證明,在他前兩年開始退出樓市的時候,房地產行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李嘉誠提前撤出是正確的。他還表示,內地房價虛高,未來肯定會降價。

王健林也是同樣的想法,他也說過,我國房價將會下跌,如果再上漲的話,樓市泡沫會越來越大。從國家調控的決心和目的來看,我們也能看得出,國家是不想讓泡沫過大的。隨著泡沫逐漸消失,房價自然會回歸正常水平。

總而言之,樓市調控除了消除泡沫,保證社會經濟安全外,也是為了解決剛需者的住房問題。高房價已經影響到了太多的年輕人,房價太高反倒不利於經濟的發展,雖然房價不會大跌,但未來房價很難大漲了。即便有上漲的趨勢,房價上漲的幅度也一定在合理的範圍內。

因此,前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至於現在不買房,未來5年會有啥不同,我想說的是,幾乎沒太大差別,如果是剛需,買房不必猶豫,畢竟未來房價也不會大跌,肯定不會賠錢,而對於那些買房不太著急的人,其實完全可以再觀望一段時間,找到心儀的房子再下手。至於炒房客嘛,勸你們最好死了這條心!

相關焦點

  • 地產巨頭王健林李嘉誠回歸房地產?樓市到底是什麼風向?
    經濟學家不建議投資房產針對此事我國的經濟學家馬光遠曾經也說過:房價一定會漲,到馬光遠是說了房價會漲,但是他卻沒有鼓勵大家買房,反而勸告大家,房子並不是最好的投資品,但是,還是有些人只是看漲不看跌。不過,近段時間地產巨頭王健林,又似乎準備重回地產業了,他的舉動觸及那些看房只是看漲不看跌的人。
  • 王健林談2020年房價,李嘉誠直言「一文不值」,而這類人麻煩來了
    畢竟,房子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很多人幾乎都希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有的城市,房子的價格已經達到了一平米幾萬元,房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人們是否買房。隨著房價的上漲,購房者一度認為房價「只漲不跌」,於是開始抱著「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投資房地產。然而,這對於剛需來說非常無助,因為剛需買房只是為了居住需求,但房價的上漲無疑改變了剛需買房的夢想。
  • 首富割肉,不止王健林,李嘉誠也在海外賣賣賣
    香港首富李嘉誠日薄西山,即便有餘暉,也是悲愴的光景。與王健林也一樣,另一個首富也在割肉,海外夢也是不那麼好做了。海外項目「折戟沉沙」,今年年初,李嘉誠將「香港首富」寶座讓出,輸給「四叔」李兆基,不久前,他又將蟬聯21年之久「香港首富」寶座,讓給了7歲時移民香港的順豐總裁王衛。
  • 今明兩年買房,5年後會如何?專家的回答讓人「意外」
    今明兩年不買房,5年後區別多大?有人後悔?這句話一直貫穿房地產發展始終,因為誰都不想做後悔的事情,但是經常都在這麼做。在房地產行業裡,經常有人說「如果時間能回到5年前,我一定會全力買房。」在2015年至2016年之間,樓市去庫存,首套房的首付款比例僅僅只需要20%而已,貸款利率首套房還可以打7折優惠。
  • 2020年,該「狠心買房」還是「持幣觀望」?馬雲、李嘉誠給出看法
    今年的樓市可謂跌宕起伏,充滿了不確定性。本以為今年樓市應該會放鬆調控,迎來一波大漲,但沒想到一隻黑天鵝的闖入,打破了一切。根據貝殼的數據顯示,3月有121個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跌,其中四大一線城市全部下跌,上海跌幅最大5.85%。而且二手房掛牌數量激增,全國新增掛牌房源量環比上漲192.2%。
  • 手裡有20萬在中國算什麼水平?買房合適嗎?馬雲、王思聰給出答案
    2019年,我國家庭部門存款餘額約82.14萬億元。按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約5.8萬元。很多人看到5.8萬這個數字可能會「不敢苟同」,以為這個數字很小,其實不然。根據「希財網」數據顯示,1978年,我國人均存款只有21.9元左右。而5.8萬元,是42年前的2600多倍。
  • 北京最牛包租公,年收租是李嘉誠的5倍,可輕易買下一個萬達商城
    最牛的包租公如果「包租公」有排名的話,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王健林和李嘉誠,這兩位都是商業的巨鱷,一位創立了地產商業帝國萬達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行業,它所收的租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天文數字了。這兩位都是地產界的大亨,也是中國最牛的「包租公」之一,就以李嘉誠為例,在這幾年房地產的經營過程中,它賣掉的一房地產資產就搞到1500多億,其旗下的一棟和記大廈一年就可以收到10億的租金,這還是他旗下的一棟建築而已。不過李嘉誠和王健林都算不上最牛的「包租公」,最牛的「包租公」要數郭鶴年。
  • 王健林與許家印,兩任地產首富,結局卻大相逕庭,真相你了解嗎
    中國地產行業紅紅火火二十年,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而且也造富了一大批人,以李嘉誠、王健林為首的地產首富,更是成為了巨富的代表,然而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就逐漸退出中國地產行業,大量拋售地產項目,甚至將大量的資金投入海外,成為了最早脫身的地產大佬。
  • 中國空置房夠20億人住卻不降價,買還是觀望?馬雲李嘉誠觀點鮮明
    事實證明,最先熬不住的是開發商,根據媒體公開報導,僅在2019年一年,就有多起開發商降價被制止的情況發生,如贛州、合肥、恩施等地,桂林還曾因為開發商降價而召開緊急會議,要求房企們抱團自律,堅決抵制惡意降價擾亂市場行為。一些地方則對降價幅度做了規定,一般不能超過5%-10%。一邊買房不易,另一邊卻限制降價,這是什麼原因呢?
  • 疫情結束後,這3個行業比買房更有「錢途」!不亞於當年淘寶崛起
    房地產在前幾年非常火爆,數據顯示,此前一個星期內,多個主要城市房子成交但量為零,受到疫情影響,比如寧波、杭州等地,房子在春節和疫情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銷量異常慘澹,很有可能今年的房市都不樂觀。但是在疫情結束後,我們絕大多數人仍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買房難。話說回來,如今高房價問題到底何時才能解決?
  • 李嘉誠「不賺最後一枚銅板」,為啥?看看日本當年,其實就有答案
    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不僅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而且從1999年起當了15年華人首富,作為房地產大亨,李嘉誠在房地產業賺了無數桶金,但是靠房地產發家的他,有一句名言廣為人知。這句話就是「決不賺最後一塊銅板」,這句話在房地業被無數人奉為圭臬,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李嘉誠的的「道德底線」,是一種做人留一線的商業道德,其實不然。
  • 王健林到底多有錢?王思聰手上的一塊表,就價值千萬
    王思聰還被稱之為娛樂圈紀委,每次娛樂圈有什麼虛情假意,或者是他看不爽的事情,都會被他直接曝光,並且還因為愛炫富成為了萬千少女的「老公」。在1999年到2020年這個時間段裡面,王健林曾經3次問鼎了中國首富的地位,並且因為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的緣故,大家對於他們父子之間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
  • 為了拿到2000萬的貸款,王健林吃不好睡不著,差點進精神病院
    王健林曾是中國首富。最高時,王健林及其家族的財富達到2600億元。 當時,王健林及其家族的財富超過了李嘉誠,是全球華人首富。
  • 2020年能買房?馮侖:2020年有買房「時機」,但要注意「時間點」
    對於房地產行業,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該不該買房這件事。對於什麼時候買房,現在該不該買房,人們都是「各持一說」。就連專家們,也是「眾說紛紜」。說白了,現在該不該買房,就是大家對於未來房價走勢估計。如果你覺得未來房價還要漲,那麼你肯定覺得現在應該買房;如果你覺得未來房價會跌,那麼你肯定會勸別人現在不要買房。
  • 李嘉誠成都囤地16年後賺34億,曾被罰8000萬,列入國土局黑名單
    7月23日,李嘉誠家族名下公司長實集團發布將出售位於四川成都的,作價約78.47億元,預計將獲得38.11億港元(約合34.51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咋一看咱們真的佩服李超人卓越的投資眼光和能力,畢竟34.51億,可是頂的上王健林34個「小目標」啊。不過若是詳細了解之後,恐怕只會對李超人生出更多的「敬佩」。
  • 央行數據透露「大信息」,李嘉誠「警示」成真?
    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了,現在看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只能說是「中規中矩」。除了年初時有些波動外,到了現在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穩定」了很多。可以說在任何時候,我國有關房子的話題是不會少的,到了2020年時依舊是如此。現在買不買房,未來房價會不會下跌,依舊是現在人們討論和關注的重點。
  • 2020年買房,5年後是「金價」還是「蔥價」?馬雲曹德旺觀點一樣
    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國內火熱的房地產行業陷入停滯狀態,一些大型房企為了流動資金甚至轉戰線上售房,讓很多人一度以為今年房價會跌下來,但是隨著國內經濟的復甦,房地產銷售又回歸到正常狀態,並沒有出現下跌或者大幅上漲,這讓原本很多想買房的人都比較糾結今年到底能不能買房,如果2020年買了房
  • 全球第一的收租公司誕生,坐擁4百座商場,8年後年收租高達千億
    許多人都夢想有一天可以成為包租公包租婆,過著靠收租可以富裕生活的日子。不過很多公司現在都把收租當成了生意來做了,李嘉誠、李兆基等香港富豪把商業地產的概念引入內地,花錢買下一塊地皮,蓋一座商場或者是蓋一棟寫字樓,未來幾年就可以享受租金的回報,可以說是全球最穩健的生意。
  • 5年以後,「房奴」和全款買房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差別?
    貸款買房與全款買房人在5年後有什麼差別?我想主要體現在資金收益及個人發展方面。我們可以下面從這幾個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來談下個人發展前景吧。如果全款買房,房款肯定會佔用你的大部分資金,這就使得你的公司或企業無法進一步做大,更談不上做強;由於流動資金少,做事就必須小心翼翼、穩紮穩打,不能有所閃失。這種謹小慎微,患得患失心態,往往做不好事情。一旦公司或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就得四處籌借,飽受他人嘲弄;就算是將房子抵押給銀行,不僅房屋總價會被低估,貸款利率及手續費也更高。萬一逾期未還,還面臨法院強制拍賣,成交價格也很難掌握。
  • 李嘉誠不去送行何鴻燊!李光耀不在,李嘉誠卻帶李澤鉅李澤楷去送
    之前一段時間,關於何鴻燊的葬禮可是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到底有誰出席了誰沒有來,都會讓大家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其實關於葬禮出席這一件事在以前的時候經常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就比如說當年何鴻燊和葉漢在澳門進行賭王之爭,兩個人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