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摩西出埃及前後的變化

2020-12-04 愚之所見所感

電影《十誡》主要講述了摩西借用神力帶領希伯來人走出埃及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裡,埃及法老因為「希伯來誕生了一位奴隸的拯救者,並且將威脅埃及統治」的預言而下令殺掉所有希伯來男嬰。摩西被母親從放在籃子裡順著河流漂下,被求子心切的埃及公主米莉安所救,成為埃及王子。他英俊瀟灑,功勳卓越,心地善良,收到百姓的愛戴。

埃及國王也非常喜愛他,試圖讓他成為下一任法老,然而法老兒子拉米西斯為了成為法老,將摩西是希伯來人的救星公之於眾,最後摩西被流放。當法老詢問摩西是否會背叛他時,他說:「如果能拯救他們,我會這麼做的。」

這時的摩西,珍愛所有的生命。在他是埃及王子時,他會愛惜希伯來人的生命,在得知自己身世的時候,他接受自己的命運,和希伯來人一同辛勞,他會質疑神的存在,「如果神真的全能,又為何會讓你們受奴役之苦呢」。

在摩西行走在流放途中時,有這樣一句話,可以看作是摩西從人性開始轉化到神性的轉折點。

「他終於被打磨成造物主可用的鋼鐵」。這時的摩西,開始被神凝視。之後摩西到達米甸,結婚生子。有一天約瑟華來到米甸尋找摩西,希望他能實現拯救族人的使命,於是摩西去了山上,見到了神。這時,他肉眼可見的有了神性,他也逐漸成為了神的代言人。

當摩西重返埃及,他找到法老,希望能帶走希伯來人,法老未同意以後,他開始和法老鬥法,尼羅河水變紅,瘟疫,旱災,蛙災等災疫,晴天下冰雹,黑暗籠罩埃及大地,而在這些鬥法裡,受苦的都是黎民百姓。在法老下達屠殺希伯來人長子之後,摩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曾經與摩西相愛的娜芙拉蒂裡前去請求希望他能放過自己的兒子,未能如願,她的兒子死於當夜。這時的摩西眼裡之有神給予他的任務——帶希伯來人出走,他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重視每一條人命。

最終他成功帶領希伯來人到了聖地,他去面見神,拿著神的旨意返回,而不遵守神的旨意的人皆面臨死亡。

人人都說他閃耀著神的榮光,而他的妻子知道,在摩西找到神以後,她就失去了他。

影片最後,摩西獨自離開,他擁有了徹底的神性以後,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人。

在《十誡》這部電影裡,與其說是希伯來人反抗埃及法老奴役,不如說是宗教信仰之戰,希伯來人信仰的神最終戰勝埃及的神。而摩西也只是神「可用的鋼鐵」,他成為神的奴役,而失去自己的意志,雖然聽從神的安排是他自己的選擇,但自從他有了「神性」以後,他就喪失了人性,他不再擁有反抗的意志,不再承擔自我的責任,他的妻兒失去了他,他完全變為神的喉舌。

曾經我一直以為,人信仰的神會庇佑所有世人,後來發現並不如此。埃及的神和希伯來人的神鬥爭時,傷及的多有無辜百姓,法老詛咒最終反彈到埃及人身上,結局最後法老仍然活著。就像伊比鳩魯悖論裡提到的一樣,若神真的追求善憎恨惡,為何不去殺掉法老推翻法老呢?

相關焦點

  • 打死埃及人的埃及王子-摩西
    出埃及記二章22節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做了寄居的。」和所有以色列人不一樣,當以色列人在做苦工,在烈日下流汗挨打被罵時,摩西在埃及宮廷裡過著王子的生活。根據〈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這部電影的形容,法老當時還準備把王位傳給他。可見他在埃及王宮裡也得到各方面的教導,可以說是文武雙全。舊約聖經最前面五本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都是摩西寫的,所以稱為摩西五經。
  • 看影片《十誡》,了解你所不熟悉的歷史
    《十誡》是1956年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的一部史詩電影,故事取材自《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講述猶太先知摩西領導以色列人出走埃及,並於接受上帝耶和華頒布的「十誡」的故事。該片由打造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
  • 【信仰問答】葛培理:十誡現在依然重要嗎?
    問:十誡在聖經中有記載嗎?教會有沒有將他們整理出來?我以前從沒有聽說過十誡。因為我不是出生在基督化家庭,所以沒有機會去學習十誡,它們現在還像在舊約時代那樣重要嗎?
  • 摩西的出生和摩西的名字來由、以及摩西從埃及逃到米甸
    摩西出生偉人生時倖免於難 古代世界還有其他故事,描述偉人出生時奇蹟地得免死亡,在獨特的環境中養大。這種文學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個是《撒珥根誕生傳奇》(Legend of Sargon's Birth,大概是主前八世紀的作品)。
  • 這下十誡能力都知道了!
    在第二季《七大罪——戒律的復活》中,雖然十誡全員以及通通露面,可是公布的戒律卻之於6個,而剩下的幾個:「安息」「忍耐」「純潔」「沉默」。當然這也是最吸引大家的疑惑,下面就公布十誡的全部詛咒詳情:漫畫中的七大罪是來自於《聖經》中的七宗罪,然而魔神族的十誡竟然也來源於猶太教的「摩西十誡」,而且每一個戒律都完全對應。相信大家已經知曉六大戒律,那我們接下來為大家揭曉剩下的四大戒律:六雪妮,本是初代妖精王,戒律為「安息」。而在摩西十誡之中,是這樣形容:六日要勞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便是向耶和華守護的安息日。
  • 從水裡拉出來的埃及王子-摩西
    出埃及記二章10節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做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因為雅各的兒子約瑟在埃及當了宰相,所以他們全家下埃及,過了卅年好日子。約瑟死後,假如他們在埃及繼續過好日子,很可能不會想回迦南,為了聯誼和睦,難免也會被同化,跟埃及人通婚。亞伯拉罕的後裔就出不了埃及了。所以只有在成為埃及人的奴隸後,被埃及人看輕,才能保存以色列後裔的純種民族。
  • 希伯來文學經典《出埃及記》:民族解放的壯闊史詩
    《出埃及記》是《塔納赫》的第二卷,以民族領袖摩西為核心,記載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遷往神賜美地迦南(Canaan,對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一帶的古稱)的民族記憶。整部《出埃及記》圍繞著摩西這一以色列民族文化中至為重要的人物展開,將民族逃離埃及統治者奴役、前往曠野中尋求自由與美好前景的過程,書寫得波瀾壯闊。
  • 出埃及(下)丨十一天的路程,那一代以色列民為什麼走了四十年
    聖經出埃及記的主題是「救贖」,以色列民在埃及地遭受奴役四百年,正如耶和華曉喻亞伯蘭的!耶和華應許亞伯蘭「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創15: 16]。耶和華興起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離為奴之地,這是一項極其重要且艱辛的大使命!
  • 信仰珍寶 ‖ 十誡 Ten commandments
    出埃及記 20:1-1701《聖經》記載的上帝藉由以色列的先知和眾部族首領摩西向以色列民頒布的十條規定,是由上帝親自用指頭寫在石版上,後被放在約櫃內。,都是用同一個字,而這個字卻從沒有在十誡中出現過的?
  • 基督教丨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後,為何沒有把他們帶進迦南美地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摩西是耶和華照著祂對亞伯蘭的應許,預備、呼召出來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埃及為奴之地的僕人!由於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是極其重要的大事,因此,耶和華用了八十年的時間預備利未的子孫摩西,他先是四十年在埃及法老的王宮學了埃及一切的學問。後逃到米甸曠野牧羊四十年,直到耶和華在燃燒著荊棘的大異象中向他顯現,荊棘代表人老我舊造的才能,是不經火留著焚燒的無用之物!以色列民出埃及後,神在西奈山通過摩西向他們頒賜了聖潔、公義、良善的律法,因而把神的律法稱為摩西律法!
  • 心塞又心累,論聖經人物,誰有摩西悲催?
    埃及公主沒有生育,也不會奶孩子,所以摩西姐姐趕緊跑過去說:「哎,我這有個奶媽。」所以摩西姐姐就把自己的母親,也就是摩西的親生母親介紹給埃及公主,讓親媽給摩西當奶媽。就這樣,摩西在箱子裡漂流一圈,還是回到自己親媽懷抱,順便換了了埃及王子的身份。
  • 入埃及與出 埃及
    希望之光入埃及與出埃及猶一、5、從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後來就把那些不信的滅絕了。……啟示錄十一章、8節、他們的屍首就倒在大城裡的街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題目為《出埃及》,必聯想到的是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也有人說是暗喻我們這本不屬於以色列的人,信了耶穌也是一次出埃及的經歷。我們雖然信了耶穌自然地進入了迦南(教會)但是也會因各等的環境會離開迦南回到「埃及」。
  • 摩西和上帝在埃及發動的十種災難,一次比一次殘忍
    這件事發生在古埃及,當時很多猶太人被埃及法老奴役,摩西來到埃及,請求法老釋放那些被抓的猶太人。摩西的要求不僅遭到了拒絕。忍無可忍的摩西表示要找到自己的「爸爸」上帝,卻遭到了無情的嘲諷,於是,憤怒的摩西找到上帝,上帝便讓他在埃及降下神跡,讓這些異教徒看看自己有多麼強大,這便是著名的埃及十災,亦稱摩西十災。第一是血水之災。
  • 埃及發生十災的目的……(出埃及記7章)
    出埃及記7章1-5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你的哥哥亞倫是替你說話的。凡我所吩咐你的,你都要說。你的哥哥亞倫要對法老說,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蹟奇事。但法老必不聽你們,我要伸手重重地刑罰埃及,將我的軍隊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
  • 《十誡》The Decalogue
    《十誡》The Decalogue2000年08月10日11:30:43 網易報導 丁丁  《十誡》語出《聖經》,《聖經·出埃及記》載,十誡是耶和華所授,並命摩西頒布施行。內容是:不許拜別神;不許製造和敬拜偶像;不許妄稱耶和華名;須守安息日為聖日;須孝父母;不許殺人;不許姦淫;不許偷盜;不許作假見證;不許貪戀他人財物。
  • 摩西的冒險之旅,一位神的指引,四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推動
    按照上帝耶和華在何烈山荊棘火中顯現所說的,摩西是他派到埃及去的,但是摩西在埃及作為王子生活的期間,並沒有受到上帝的任何啟示,除了他本性更加善良,對以色列奴隸並沒有太多的同情。聖經故事裡摩西殺死監工的舉措其實十分非常突兀,而電影《十誡》卻從摩西和埃及王室的恩怨情仇出發,講述了摩西從王子淪為罪犯的過程。
  • 出埃及(上)丨以色列民為什麼要寄居埃及四百年
    後來,果然應驗了:雅各(以色列)的第十一子約瑟先是被哥哥們賣到埃及,約瑟在埃及仰望耶和華神,神與他同在!他先受苦後得了榮耀,約瑟因著順服神,在埃及法老王面前蒙恩,成為古埃及國的宰相。當全地發生饑荒,雅各的兒子去埃及糶糧,弟兄們得以相認,後來,以色列帶著全家去了埃及並寄居在那地!雅各和十二個兒子在這裡先後去世,後來有不認識的埃及法老王興起逼迫、苦待以色列民眾。
  • 從水中拉出來的摩西
    今天分享的經文是:出埃及記2章1到10節。在第一章的經文中我們看見,雖然有苦難、環境、轄制,但是上帝的旨意依然是要救贖祂的百姓出埃及,脫離法老苦工的轄制。進入第2章讓我們看到上帝所預備的拯救者——摩西,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因為上帝聽見了以色列的哀聲,紀念祂與列祖的約,因此上帝就興起摩西,預備拯救祂的子民。
  • 基督教刊|以色列人埃及為奴(出埃及記一至二章)
    在以色列人得到約瑟之安排、法老之尊重而定居於歌珊以後,他們的人口便迅速膨脹,他們的增長成了埃及人的威脅。在約瑟的影響力消失後,毫無憐憫心腸的法老王便苦待他們,強迫他們「作苦工」(出一13)。神子民的呼救聲及哀號終於得到回音了,這就是摩西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