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促進應急語言服務的發展」 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京津冀MTI教育聯盟」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於2018年4月發起成立的,其宗旨為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促進京津冀地區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為進一步凝聚京津冀高校MTI教育力量和資源優勢,交流互鑑,共促發展,由「京津冀MTI教育聯盟」主辦,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北京大學MTI教育中心、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和北京悅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高層論壇」於4月18日下午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全面凝聚抗疫合力,加強京津冀語言服務合作」。論壇通過「譯直播」平臺向全球同步直播,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新浪網、鳳凰網和中國網為論壇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媒體支持。

此次會議是疫情之中外語界第一次學術會議、第一次大規模網上論壇和第一次現場直播。與會專家圍繞「應急語言服務與教育」、「跨學科視域下的MTI教育」、「翻譯專業博士(DTI)項目建設」、「國家黨政文獻外譯的歷史使命」、「全球化背景下『外語+』人才培養」、「語言服務學科建設和發展」和「京津冀語言服務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等7個議題進行了研討。

「京津冀MTI教育聯盟」理事長、天津外國語大學王銘玉教授在題為「文明互鑑·文明互譯」的發言中指出,要建好「文明互譯」之橋,走好「文明互鑑之路」,以「文」化問,讓世界了解中國,以「明」揚名,讓世界感知中國,以「鑑」促建,讓世界友好中國,以「譯」立意,讓世界讀懂中國;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先生做了題為「公共突發事件和外宣翻譯」的發言,他指出,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以來,翻譯界展示了良好的責任意識和業務素質,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六研究部楊雪冬副主任在「黨政文獻翻譯與『理論中的中國』構建」的發言中指出,「理論中的中國」是講好中國故事背後更富有吸引力、更加「深邃」的故事,在構建「理論中的中國」 過程中黨政文獻翻譯具有基礎性作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寧琦教授在題為「面向語言服務的MTI學科轉型與發展」的發言中指出,隨著人工智慧翻譯的快速發展,國家對語言服務需求的日益迫切與多元化,對MTI專業的既有建設定位和專業健康存續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有必要對MTI專業人才培養所涉及的諸多方面進行及時、深刻的總結和反思;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王立非教授在「開放合作,全面加強京津冀一體化應急語言服務教育」的發言中指出指出,加快推進京津冀一體化語言服務教育,需要完善京津冀應急語言服務教育「一網三庫一課」建設,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補充應急語言服務教育、科研、人才「子規劃」,編制出臺《京津冀一體化應急語言服務標準》,組建京津冀一體化應急語言服務人才隊伍,大力提升京津冀一體化應急語言教育與服務能力,加強京津冀應急語言服務教育國際合作;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任文教授做了題為「語言服務中的倫理和倫理教育問題」的發言,她指出,當今世界的兩大特點: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強大力量,以及各種災疫的日常生活化和快速全球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可能讓人類行為的結果超出行為者的道德想像,個體責任或被「集體責任」和「集體政治」所取代,因此需要我們引入新的倫理觀,以彌補既有倫理模式之不足;在題為「應急語言服務:我們可以做些什麼?」的發言中,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李晶教授指出,應急語言服務應與高校四大職能相融合,應急語言服務保障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應包括:樹立語言服務共同體意識,建立應急語言服務協同聯動機制,打造應急語言服務人才儲備長效機制,滿足突發公共危機對緊急語言救援的需求,開展應急語言服務「產學研傳」機制建設,對應急語言服務相關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對外傳播進行多維考量;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葉慧君教授分享了題為「『外語+』人才培養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多元化路徑思考」的發言,她提到對於地方院校而言,「外語+」人才的培養應該立足現實,從「多元化人才」的單一目標走向「人才多元化」的多類目標,從學生自由發展形成的「被動多元化」走向由培育者精心設計的「主動多元化」模式;北京悅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蒙永業董事長在「京津冀語言服務企業的挑戰與機遇」的發言指出,目前中國語言服務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首先考慮生存與自保,疫情過後,行業的陣痛有可能從片面追求規模的企業開始,行業的福利可能轉移到服務質量過硬的語言服務細分領域領頭羊企業上。

此次網上論壇的形式上有較大創新,議題切合MTI教育的熱點問題,受眾面廣,社會影響力大。除京津冀外,廣州、上海、黑龍江、武漢、安徽、江蘇、新疆、澳門等地的學者和師生觀看了直播。收視率突破14000人次。(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應急語言服務: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截至目前,「天外高翻」英、日、韓三個團隊仍在工作之中,已完成「防控動態」、「官方信函」、「健康指引」、「抗疫須知」、「疫情通報」、「權威發布」六個類別近300篇疫情相關報導和文件等的外譯工作,保證了疫情防控相關信息的及時、透明、準確對外發布,對在津外國人的需求和國際社會關切做出了積極呼應,為增進國際社會對天津、對中國的了解和理解貢獻了力量,也展示出了外語院校和「外語人」發揮語言優勢服務於應急外宣的實際行動和使命擔當
  • 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央廣網天津12月10日消息(記者陳慶濱)12月9日,首屆應急語言服務發展論壇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北京語言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天外多名學者專家參加論壇並做主旨發言。
  • 知與行|把握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著力點
    □張怡真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京津冀三地積極加強合作,在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方面不斷探索、持續推進,組建各類職業教育京津冀協同發展聯盟,開展多種形式的院校合作和校地合作,推動產教對接,為培養更多適應市場需要的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創造了條件
  • 「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第三屆熱帶醫學高峰論壇在海口召開
    「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第三屆熱帶醫學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合影。人民網海口11月29日電(孟凡盛) 11月28日,「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第三屆熱帶醫學高峰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輸入性熱帶病防控聯盟第三屆年會在海口舉行,醫療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專業協同、聯合抗疫」為主題,共同探討被忽視熱帶病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控防治、全健康理念下人與動物、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探索形成疾病、傳染病防治的共商共建共享機制。
  • 探討疫情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 第三屆東方醫學教育論壇在復旦上醫舉行
    今天,第三屆東方醫學教育論壇暨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大會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培育卓越醫學人才」為主題,來自各大醫學院校、醫院從事醫學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共聚,探討疫情影響下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改革方向,提升醫學教育質量的路徑,分享醫學院校教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 浦華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星文續任綠色發展產業聯盟監事長
    會議以「五載風雨感恩同行,凝心聚力揚帆遠航」為主題,由聯盟秘書長戴雙主持,由聯盟第一屆理事長姜鵬明做《理事會工作報告》,副秘書長劉明做《財務工作情報告》。第一屆副理事長潘曉軍、葛敬、劉曉燕分別主持了《聯盟章程》、《會費收取與管理辦法》、《換屆選舉辦法》修訂和表決工作。
  • 在線翻譯打破語言障礙,助力全球抗疫
    翻譯服務為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共同抗疫,搭建溝通橋梁,成為打贏防疫戰爭的重要法寶。  百度翻譯基於領先的翻譯技術,接連推出多項抗疫翻譯服務,支持中國多個抗疫志願者組織和全球抗疫人員防疫工作。此次,百度翻譯助力全球抗疫計劃主要涵蓋五部分:  第一,疫情發生初期,百度翻譯第一時間免費對外開放了生物醫藥垂直領域翻譯。
  • 2020 Robotex世界機器人大會京津冀選拔賽大興開戰
    Robotex世界機器人大會是一項面向全球4-60歲機器人愛好者的盛會,每年有50多個國家的近萬支隊伍參加各級選拔賽。Robotex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中國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成為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國際元素最豐富的頂級賽事。
  • 富士膠片連續第三屆參展進博會 貢獻抗疫和5G建設成為展臺焦點
    富士膠片連續第三屆參展進博會 貢獻抗疫和5G建設成為展臺焦點 富士膠片早已從成立之初的攝影膠片公司成功轉型為多元化全球性企業,今年更圍繞中國熱點話題,新設「抗疫專區」和「5G專區」,分別展示在全球抗疫中貢獻力量的尖端技術和服務,以及為中國5G建設及新基建護航的獨特產品。 從預防、診斷到治療 富士膠片醫療健康事業支援全球抗疫 新冠疫情爆發後,富士膠片積極發揮在醫療領域的研發生產實力,投入到抗擊全球疫情中。「抗疫專區」的展示內容覆蓋預防、診斷和治療領域。
  • 全球大咖雲聚第三屆傳神者大會 孿生鏈動跨語言文化傳播產業
    大會當日,北京市通州區副區長蘇國斌,通州區政協副主席、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吳濤,以及來自語言服務、文化傳播、傳媒、技術、高校等跨語言文化傳播各行業各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嘉賓在大會上暢談觀點,共同探索產業發展。
  • 打破語言障礙,助力全球抗疫,百度翻譯在行動
    翻譯服務為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共同抗疫,搭建溝通橋梁,成為打贏防疫戰爭的重要法寶。百度翻譯基於領先的翻譯技術,接連推出多項抗疫翻譯服務,支持中國多個抗疫志願者組織和全球抗疫人員防疫工作。此次,百度翻譯助力全球抗疫計劃主要涵蓋五部分:第一,疫情發生初期,百度翻譯第一時間免費對外開放了生物醫藥垂直領域翻譯。
  • 中國醫科大學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 (BRIMEA)第一...
    2020年6月19日,「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BRIMEA)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理事大會暨第四屆國際高等醫學教育論壇隆重召開。「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BRIMEA)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理事大會由聯盟秘書長、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劉瑩教授主持。本次理事會應到會54家聯盟成員單位,實到45家。
  • 服務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魯南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12月18日,魯南職業教育聯盟成立大會暨服務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論壇在臨沂職業學院舉行。魯南職業教育聯盟由臨沂職業學院牽頭、會同魯南經濟圈四市9所職業院校共同發起成立,以魯南經濟圈的71家職業院校、行業企業、教育培訓機構為主體自願組成的非法人性質的聯盟,秉持交流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推進建立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密切對接、與加快教育現代化要求整體契合的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制度和模式,加強區域內職業教育合作交流,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政府決策
  • 德潤教育聯盟第三屆跨年演講大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圓滿落幕
    德潤教育培訓聯盟體於2020年1月14日,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二樓千人會客廳舉辦了第三屆跨年演講大會,屆時有千餘位大連教育培訓界的精英人士蒞臨現場,共同聆聽十六位本土教育培訓界資深行業從業者及專家的圓桌主題分享。
  • 廊坊臨空經濟區發布「1+6+5」政策體系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推介會現場(主辦方供圖)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月7日上海消息(記者 張笛)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廊坊臨空經濟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政策推介會在上海舉辦會上,廊坊臨空經濟區面向全球正式發布「1+6+5」政策體系。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貿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戰略工程,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標誌性工程。自2019年9月投運以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已破千萬人次大關,成為廊坊吸引聚集全球資源與要素的開放新「門戶」。
  • 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客觀闡釋了當前國際中文教育的現狀。  自2004年創辦第一家孔子學院至今的16年裡,孔子學院從語言入手、用文化交融,建設和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中文教育機構。截至目前,我國已與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設立了540所孔子學院、1154個孔子課堂,中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總體狀況
    ,努力拓展語言文字合作交流,立足大語言文字工作格局,促進語言文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顯著成效,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積極貢獻。  評審認定北京大學等首批60家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打造語言文字工作特色優勢和示範引領新平臺。基地設立後發揮重要作用,在今年疫情期間開展「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系列活動,積極提供語言應急服務,通過多種語言藝術形式,宣傳防疫知識、展現戰疫信心、凝聚抗疫精神力量。對口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5200名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開展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範培訓。
  • 2020上海國際應急防疫物資展開展 商家稱願「助力全球抗疫」
    該展由中國國際商會上海商會(上海國際商會)、廣州商會(廣州國際商會)支持,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直屬華茂國際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世展和新展聯合展覽(廣州)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商家展示防疫物資)  本次展會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打造了一個全球防疫物資的供需平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合格、優質的防疫物資。
  • 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成渝雙城四大城市群金融業發展群像
    金融科技中心具有明顯的區域和地域集聚特徵,根據《2020全球科技金融中心指數報告》,八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依次為北京、舊金山(矽谷)、紐約、上海、倫敦、深圳、杭州、芝加哥)中,我國就佔據了四席,分別位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城市群。 北京憑藉高質量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和政策支撐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佔據絕對優勢。
  • 輝瑞、阿斯利康、西門子醫療、富士膠片等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開展。全球醫療巨頭積極參展,輝瑞、阿斯利康、艾伯維、西門子醫療、富士膠片、丹納赫、依視路等醫療企業均帶來了各領域創新藥品和各種新型設備。在全球抗疫背景下,各家醫療企業抗疫醫療設備和藥品,也成了第三屆進博會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