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開國大典第一幅領袖畫像的來歷!

2020-12-17 中國網文化

1949年9月,開國大典在即,中央領導層形成一致意見,要在天安門城樓上懸掛毛主席的畫像,於是,究竟掛哪一幅畫像的問題,就擺在了周恩來的面前。為此,他多次派攝影記者來到豐澤園,為毛澤東拍攝了幾幅正面肖像。不久,這些照片擺在了菊香書屋的案頭,讓書屋的主人挑選。

然而,這位日理萬機的人民領袖對這些照片都不滿意。他對工作人員表示:「我不喜歡這一本正經的標準像,如果天安門上一定要懸掛我的像,最好從那些隨隨便便拍下的照片中選一張。因為隨意拍的照片比這樣的照片自然。」

在得知毛澤東的意見後,周恩來又派人送來幾幅毛澤東在延安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張毛澤東和朱瑞的合影。

那是一個秋天的清晨,毛澤東和正在延安組建炮兵學校的朱瑞沿延水河邊散步,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天,親切融洽,實在令人感動,於是隨行的攝影師便悄悄地拍攝下來。

這是一張留下難忘紀念的照片。

告別延安後,朱瑞奔赴東北戰場。1948年1 0月1日,在解放遼寧義縣的戰鬥中,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的創始人之一、東北野戰軍炮兵部隊司令員的朱瑞,不幸踩到地雷壯烈犧牲,年僅43歲。

毛澤東是從第四野戰軍政治部轉送中央的朱瑞烈士遺物中,意外發現了那張他和朱瑞的合影。望著這張略顯泛黃的照片,毛澤東又想起朱瑞在延安多次給他寫信要求上前線的往事,眼裡滿是淚水。於是,毛澤東建議將這幅合影中的自己放大加工,作為肖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前。

這就是開國大典第一幅領袖畫像的來歷!(本文摘自《中共黨史上的那些人與事》,劉明鋼著,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珍貴歷史影像:1949年開國大典中的領袖們!
    珍貴歷史影像:1949年開國大典中的領袖們!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分鐘版開國大典彩色影像公布
  • 美術名畫記 | 《開國大典》:一幅具有民族氣派的油畫經典
    《開國大典》董希文 好的美術作品能超越不同時代的壁壘,給人帶來經久不息的心靈體驗,這些美術作品就像濃鬱的陳香,隨著時間的流逝終能沉澱成經典。 《開國大典》創作伊始,董希文就「企圖把它畫成一幅與平常的西洋風的繪畫不同的具有民族氣派的油畫。」 董希文在後來公開發表的《開國大典》創作經驗中詳細介紹了他在處理人物和環境的關係上,是如何吸取中國古代繪畫傳統創作方法的。
  • 《開國大典》油畫是誰畫的?他身患絕症還在改畫,作品被禁止出境
    《開國大典》油畫這幅畫在建築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梁思成作為新中國成立的藝術見證,《開國大典》油畫莫過於是大眾最為熟悉的一幅畫,在上世紀末期,印刷版的發行量便超過百萬張,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著這樣一幅印刷版的壁畫,之後更是進入中小學教科書,被人們所銘記。
  • 國家博物館藏開國大典珍貴文物:國旗、國徽、國印
    作者:M·辰#國慶特別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走遍世界博物館」在此為大家呈現一組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重要歷史文物:開國大典上用過的紅旗(本文圖片由M·辰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開國大典上,偉大領袖毛主席親手按動電鈕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 開國大典第一號鼓手吳光銳:我這輩子就兩件事最光榮
    1949年,他在開國大典任第一號鼓手。新中國建立後,他擔任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鼓手、創作員,並於1971年創作了家喻戶曉的《運動員進行曲》。   採訪時,吳光銳提前備了紙筆,要記者把問題寫下來,且字要大,他一個個讀完,再回答。戴著的老花鏡總往下滑,他就乾脆讓它留在鼻尖上,只在看人、看字時往上推。
  • 老軍人憶開國大典:身著繳獲的國民黨軍裝
    提起國慶大典,駱英笑逐顏開。 他曾經參加開國大典,曾經連續四次負責空軍檢閱時的通訊工作。而且,每逢檢閱,他總是第一個來到機場,最後一個離開。「18個小時裡只吃了一頓」,飯駱英說,參加開國大典時,他穿的是從國民黨手裡繳獲的黃色軍裝。他是國家第一批陸空班的學員,曾先後五次參加國慶大典,負責保衛和通訊聯絡。他就是駱英——一位雖年近八旬卻仍然精神抖擻的老人。昨天,記者在市氣象局宿舍見到了這位78歲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與國慶大典的故事。
  • 六年級上冊語文同步課時特訓第二單元《7開國大典》答案參考
    六年級上冊語文同步課時特訓第二單元《7開國大典》答案參考字詞階梯一、看拼音,寫詞語。1.急走,奔跑 參加開國大典的急迫、喜悅2.投射 熱切盼望見到毛主席3.遊行隊伍 人潮湧動的情景4.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主了
  • 《決勝時刻》讓人期待的,不只是最後4分鐘彩色開國大典!
    PS.下文含輕微劇透,可放心食用1、金牌團隊+強勢陣容的組合常見,開國領袖扮演者重聚的場面挺難得《決勝時刻》的陣容不可謂不強大:曾帶來《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這一經典系列的監製導演黃建新,與導演寧海強攜手再創史詩;《明月幾時有》《邪不壓正》的編劇何冀平、《建國大業》藝術總監張和平,以及與張藝謀合作過《英雄》《十面埋伏》並多次斬獲金像獎的美術指導霍廷霄
  •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聖火在陸軍英雄部隊「開國大典紅一師」傳遞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聖火在陸軍英雄部隊「開國大典紅一師」傳遞 2019-09-24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幅春聯的來歷嗎?
    中國自古流行節日,春節更是中國最大的節日,每年年底,人們都會準備豐厚的菜餚,孩子們都在大街上興奮的玩耍,家家戶戶都的門庭上都貼滿了春聯,表達自己多新年的美好期待,可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又知不知道它的來歷呢?
  • 偉大曆程領袖風採—孟凡靜紅色題材作品展即將在山東舉行
    開國大典 332cmx158cm屆時湖南省第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女士,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毛主席侄兒毛堅平同志,以及原工人日報紀委書記毛主席貼身警衛員李耿成同志,著名紅色題材畫家孟凡靜老師,金源藝術館館長等出席本次開幕式。
  • 梵谷41幅自畫像,最後一幅看著看著就哭了
    據說在1885到1889年之間梵谷創造出了 40 多幅自畫像,但是現在能找到明確的畫作、具體的出處的有 38 幅,為我們展現了他的憤怒、瘋狂、憂鬱,以及偶爾的快樂。 本文收集整理的自畫像共有41幅!
  • 他曾上天安門觀摩開國大典,見證新中國的成立,9年後卻投敵叛變
    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深受孫中山的賞識,與蔣介石是至交好友,在開國大典上,又被中共中央邀請參加開國大典,可謂是三朝元老。然而,這位三朝元老卻在九年後差點被判處死刑。這個人是誰呢?此人名叫楊虎,自幼家境貧寒,但他人窮志不窮,努力向上奮發有為,長大以後深受孫中山賞識。
  • 1949年開國大典上,粟裕親自帶著一副科長參加,他有何特殊身份?
    能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大典的都是有身份、地位不凡的偉人,然而,魏來國當時才只是副科長級別,年經輕輕的魏來國能被粟裕大將帶著參加開國大典,想必必定有著過人的本事,那就是華東野戰軍中的第一神槍手。魏來國出生於山東榮成市東山鎮幹佔村,家中十分貧困,很小的年紀就要到地主家當長工,賺取微薄的報酬。抗日戰爭時期,魏來國就加入了家鄉的青年抗日先鋒隊。
  • 五幅自畫像,象徵梵谷的一生
    因為他至少單獨完成了39幅自畫像。這些畫像除了讓我們模糊地認識到藝術家的外表,還追溯了他的人生。即展現了從他決定追求繪畫夢想到他與精神疾病的鬥爭悲劇的軌跡。在這39幅作品裡,有5幅自畫像對梵谷來說是最重要的。
  • 中國黑幫教父,美國總統都是他小弟,受邀參加開國大典
    他是一個不是壞蛋的壞蛋,他是黑道龍頭,不折不扣的華人教父,卻又備受尊敬,以黑道之身站上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開國大典時他站在毛主席身後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一方面是中國人確實多,另一方面卻是中國人本身足夠勤奮。中國人堅信:樹挪死人挪活,百年來中國人早已遍布全球。
  • 開國大典在即,天安門附近的一個「飛馬」牌菸頭暴露了特務的陰謀
    為日後的公安隊伍建設、保衛新政協會議、警戒開國大典、粉碎敵人的暗殺陰謀,提供了一系列寶貴的經驗。五天之後,中央軍委決定,在軍委設置公安部,統轄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部長羅瑞卿。1949年9月中旬的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劉栓虎像往常一樣,裝扮成市民的模樣,在天安門附近巡視。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但保持高度警惕的劉栓虎還是在地上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東西。
  • 「開國大典」播音員齊越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了「開國大典」。新中國也第一次進行了「實況轉播」。這次現場的播音員,是齊越與丁一嵐,這是齊越生命中的一次重要活動。因為是第一次向全國進行重大慶典現場播音,早在一個多月前,中央廣播事業局的廖承志、梅益等領導,便開始制定播音計劃。據一份資料介紹,在一次會議上,為這次播音定下了一個名稱:「實況轉播。」
  • 10年前受邀參加開國大典,10年後被判處死刑,楊虎真是糊塗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大典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人民群眾熱情歡呼,遠處城樓上主席等人與眾多開國功勳笑容洋溢,定睛一看,受邀參加的還有許多黨外人士,其中原國民黨中將楊虎也位列中間,實乃榮幸至極,可是誰曾想,十年之後他卻竟被判了死刑,這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 國慶觀展指南 | 從《開國大典》看到「又見大唐」
    北京屹立東方——國家博物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展期:2019年8月9日-11月9日(9.21—10.2閉館)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包括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開國大典上使用的禮炮、油畫《開國大典》、國畫《北平解放》等等一批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的館藏,展覽通過28幅繪畫、41件雕塑、20餘件(套)館藏「新中國成立」相關展品,全景式地展示中國革命從星火燎原到開國大典的艱難曲折和苦難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