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初的時候,香港藝術節上播了一出吳興國主演的新編京劇《水滸傳108忠義堂》,編劇是臺灣作家張大春,從「忠義」的角度演繹水滸的故事。但,對於《水滸傳》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視角。比如成君憶從職場的角度看水滸,就覺得忠義只是其中的公關套路;十年砍柴以水滸社會的角度看,認為宋江其實不忠不義。單就是一個忠義,個人的解讀都如此不同,更何況整本書的《水滸傳》呢。趁著水滸電視劇的熱播,記者特意採訪了王學泰等三位曾經寫過著作解讀過水滸的作者,讓他們從各自角度擺出水滸的某種讀法。關於水滸的讀法當然不止三種,想來應該有N種吧,你的又是什麼呢?
《水滸·江湖》 版本:陝西人民出版社
定價:39.80元
讀法一:水滸中的江湖(王學泰《水滸·江湖》)
水滸的基礎是遊民
為什麼選擇水滸作為研究遊民文化對象呢?
王學泰:中國遊民雖然歷代都有,但是遊民形成一個群體,遊民的意識得以表達,是始於宋代。而且遊民群體的形成在文化上有所表現,就是通俗文學的大量出現,像《水滸傳》和《三國志演義》這一類故事產生於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到元代有了水滸戲,明代《水滸傳》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書。這本小說建立的最初基礎是遊民,就是江湖藝人訴說的遊民的故事,體現了遊民的思想和遊民的文化。
從這個角度來說,水滸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王學泰:過去說是農民起義,後來持這種觀點的不多,實際上基本上沒有什麼農民,主要寫的就是江湖人。江湖人的主體就是遊民,最後是文人士大夫寫成的。儘管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可能滲透到作品當中去,但在最初,訴說這個故事的是江湖藝人,也就是有一些文化的遊民,他們浪跡江湖。我在書中講水滸和江湖的關係,主要是講這種思想的產生。遊民意識,遊民文化,使得江湖作為一種文化反映在小說裡。
水滸裡面這種江湖文化或者說遊民文化具體體現是什麼?
王學泰:這種文化首先是一種反社會精神,反映一些社會動亂,這跟歷代以來儒家、道家和佛家倡導的和諧社會穩定社會能安居樂業的生活不同。在書的楔子裡面,作者為這種社會動亂找到了天道的根據。為什麼要先合理化?因為歷來主流思想都是否定造反。當然水滸不單純是造反活動,而是搶劫,宋江故事本來就是搶劫集團,36個人,搶來搶去。到了南宋把各種際遇誇大,把一個本來是搶劫集團的故事賦予了他們有跟異族鬥爭,保衛朝廷,要有忠義、反對奸臣等一系列內容。
失地農民變成江湖人
水滸中的很多主人公等都是社會邊緣人,他們生活在一個隱性社會,這個社會與主流社會有哪些不同?
王學泰:水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同於主流社會的隱形社會,這就是江湖。比如智取生辰綱,吳用去勸說阮氏三雄入夥,說動阮小二的時候,提到他家庭的困難,比如稅重、水深的地方都被梁山泊霸佔,他們就很感慨。吳用就挑撥說,你們一身本事,幹嘛不把梁山泊的強盜抓來到官府去求個賞金。阮小二說,那要吃江湖好漢笑話。這種說法就跟主流社會的說法不一樣。這老百姓叫「幫匪不幫官」。這就是江湖道義,這跟主流社會的道義是不同的。
類似的例子在這本書裡還有許多。
王學泰:對,而且不止是與主流社會對是非的評價不一樣,對女性的態度也不一樣。比如像潘金蓮,只要是水滸傳寫到年輕女子,就幾乎沒有一個正面形象。
這個原因是什麼?
王學泰:這個原因非常複雜,但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遊民對婦女的憎恨,特別是對年輕女子的痛恨———對性感女子的痛恨,在於他沒有他又想佔有,實際他又沒有,最後就轉變為恨。這個跟阿Q的觀念完全一樣,他是想佔有,但是在他的條件上又不能佔有。
為什麼遊民會在當時不斷增多?
王學泰:人口越翻越多,土地容納不了,這會兒就得提高生產力,當土地生產力趕不上,土地流轉比較大的時候,就造成一些人沒辦法就把自己土地賣掉,是喪失土地的農民,簡單地說,大量的遊民是這樣。我之前說遊民被宗法制度踢出來,江湖人的範圍比遊民範圍更大。江湖人是遊民經過訓練和闖蕩稱為江湖人,不然出來可能死在道路上。或者我自己在沒人耕種的地方重建一個,在另外一個地方自己開拓一個自己的宗法,這也是吸收遊民的可能性。像《清明上河圖》裡畫的,撐船的也好,背米的也好,推車的也好,抬轎的也好,不都是從宗法社會裡出來的農民嗎?他們失去土地之後就出賣自己簡單的勞動力,就慢慢變成江湖人。
江湖是一種無序的力量
像你提到的邊緣人,水滸有不少人是這樣演變過去的,比如像林衝。
王學泰:對,林衝本來也是社會主流的人,雖然是個小官,但是因為妻子長得美,就受到高俅父子的迫害,就把一個本來忠於朝廷的人打成邊緣人。再比如宋江,他是一種吏,吏跟官不同,在統治者來看吏是幹髒活的。那會兒有句話,「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官最多做三年就走了,但是衙門裡那幫吏役,永遠不會換。這些人又沒工資,要想養活家人,就得通過額外地剝削老百姓,他們必須腳踩黑白兩道。像宋江哪來那麼多銀子。警匪一家,是從宋朝開始的。水滸中三類人非常多,一類是縣城軍官,一類是吏差役,另外就是山寨王。這三類人構成一百零八將的八九十人,這些社會邊緣人特別容易到江湖社會。
當代社會還存在遊民和江湖嗎?
王學泰:只要一天公民社會不能建立起來,就有江湖社會的可能性。江湖是一種無序,反社會的力量,我們注意到江湖這種無序力量,就應該考慮到社會的次序正常化。
讀法二:水滸中的職場(成君憶《在梁山公司野蠻成長》)
讀法三:水滸中的社會(十年砍柴《閒看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