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唐朝與宋朝好似兩個極端,一個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一個卻總是因積貧積弱而飽受詬病。
在後人的眼中,這是兩個氣象迥異的王朝,迥異的讓人不敢相信,其實唐朝與宋朝之間,僅僅只有半個世紀的斷代。
▲長安城
血火燃燒的時代
在公元907年,朱溫廢黜了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自己建立了後梁王朝,由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
在五十三年之後,身為後周重臣的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隨後逼迫後周小皇帝退位,自己登基為帝,建立了在中國歷史上堪稱最具爭議性王朝的宋朝。
回味盛唐氣象,再來俯察北宋,讓人頓覺恍如隔世。為什麼兩個相距只有半個世紀的王朝,會讓人產生這樣的錯覺呢?
筆者認為,雖然唐朝與北宋兩個王朝之間相距的時間很短,但其中的所穿插的時代卻也風雲詭譎。
五代十國
從朱溫代唐開始,中原大地一共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王朝,歷經五姓十三帝,而在其他地區,又出現了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南楚、吳越、閩國、南漢、南平、北漢等十個國家。
除此之外,此時的中原還面臨著來自諸如契丹與吐蕃等國家的威脅。
五代之中,後唐的疆域是最為廣大的,而後梁則是最小的。在十國之中,南唐版圖最大,南平則最小。
天下裂席之際,此時的中原也陷入急劇的動蕩之中。子殺父、臣弒君,如同家常便飯。
朱溫廢黜唐哀帝,而他本人也被次子朱友圭所殺;李存勖兵滅後梁,自己卻也慘死內亂之中。
在中原一片血火之時,吐蕃已經逐漸衰靡,但契丹卻如同一輪新日般蓬勃。
趙匡胤
在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相繼掃平八國,基本一統中原。此時的吐蕃勢力已經退出隴右,只餘下北宋與契丹持續對峙,而這也是接下來上百年歷史的淵藪。
動蕩與紛爭,死亡與新生,短短的五十三年時間,歷史翻過了一頁有一頁,也無怪乎在人們的眼中這是漫長的半個世紀。
兩百年滄桑
如果僅僅只是動蕩不安,還是猶顯不足,中國歷史上比五代十國更為混亂更為短暫的時期也不是沒有。讓人們覺得唐宋如隔世的更深一層的淵源,或許還要追溯到唐朝。
人們之所以會覺得唐宋如隔世,無非是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盛唐與弱宋反差過於強烈,北宋的積貧積弱或許是常態,但盛唐氣象卻並非貫穿唐朝歷史的始終。
大明宮
唐朝最鼎盛的時期莫過於「開元盛世」,但那已經是公元八世紀前期的往事了,距離北宋建國已然過去了兩百年。
在人們的印象中,唐朝的剪影似乎只有貞觀長歌、一代女皇、繁華長安,而自安史之亂後,唐朝依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之久。
關於唐朝的後半程歷史,在人們的認知中過於陌生,而這才是唐宋如隔世印象形成的真正原因。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這場長達八年的叛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這場動亂幾乎全面影響了唐朝整個社會,皇權崩塌、政治失序、經濟紊亂、民生凋敝、國土崩裂、文道中衰。
唐中後期地圖
王維有詩云:「九重閶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但現在,這樣的氣魄僅僅存在於唐人的追憶之中,代之而來的是與唐朝博弈了數十年的吐蕃發動瘋狂反撲,河西失守,安西陷落,帝國腹地幾近邊疆;
而在帝國的內部,九州裂土,一個又一個的藩鎮繼之而起,與朝廷分庭抗禮;在宮廷之中,閹豎作亂,把持朝綱,乃至於皇帝都如同傀儡。唐朝在無休止的內耗中消磨著最後的精力。
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徵的長安城,那個吸引了無數人為之側目的帝國樞紐,自安史之亂起,接連七次遭受戰火的洗劫,曾經舉世矚目的大唐皇帝,在這個亂世之中,九次逃離了首都,惶惶不可終日。
而這,正是大唐王朝最後的一百五十年的悲情命運,相較於前期的歷史,確實顯得太過悽惶,悽惶到很少被人提及。
唐憲宗與韓愈
但要說這一百五十年中,唐朝就真的一無是處,那倒也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中,唯二的唐朝人就是韓愈和柳宗元,而這兩位就生活在唐朝中後期。
也正是在他們生活的時期,唐朝迎來過一段復興的時光,那就是唐憲宗的「元和中興」。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唐朝終於在唐憲宗的手中完成了對藩鎮的馴服,使得一度衰頹的皇權有了振興的跡象。
只是可惜的是,由於唐憲宗晚年的昏聵,這大好的局面頃刻間便化為烏有,唐朝再次陷入了藩鎮問題的困擾之中。
藩鎮割據、宦官擅權、黨爭不斷,在政治矛盾全面爆發的時候,來自下層社會的怒火再次重擊了已經虛弱不堪的唐王朝,並將其拖入滅亡的深淵。
藩鎮割據示意圖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黃巢的詩,也正是他領導的起義,為這個腐朽不堪的王朝敲響了最後的喪鐘。
作為黃巢部將的朱溫,選擇了背叛黃巢,並和唐軍一起鎮壓了黃巢起義,以至於唐僖宗賜他「全忠」之名。
但諷刺的是,正是這個「忠臣」最終在公元907年廢黜唐哀帝,自立為皇帝,取代了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
唐末形勢圖
總結
歷史總是沉重的,唐王朝在經歷了前期的強盛之後,也經歷了漫長的衰落期,其在一個半世紀之中緩慢的走向了崩潰。
唐王朝的崩潰,留給歷史的是一個又一個棘手的難題,皇權的衰微、藩鎮的膨脹、經濟的敗壞、邊疆的動蕩......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持續五十三年的五代十國的歷史,也影響著後來的兩宋王朝。
北宋在建立之後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對「後唐朝時代」社會的重構,而因為北宋在重構社會秩序的時候過於矯枉過正,又給北宋帶來一系列的新問題,這也是我們所認知的北宋社會現狀的歷史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