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歷史,可以看到很多恩將仇報之事,比如唐朝收留安祿山,結果卻遭遇安史之亂;明朝收留努爾哈赤祖上,卻遭遇滅國之災;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中國人積極幫助,卻遭遇日本侵華等等。事實上,只要人類存在,那麼農夫與蛇的故事,就會永遠的上演下去。
在被人低估的宋朝,也發生過一件恩將仇報之事。讓人惋惜的是,這件事甚至改變了歷史走向,導致了宋朝滅亡,讓中國百年不得平安。
宋朝有三大軍神,狄青、嶽飛、孟珙。孟珙戰績非常輝煌,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曾屢次打敗如日中天的蒙古大軍,收復襄陽、樊城等地,屬於被嚴重低估的軍神。值得一提的是,孟珙祖上曾是嶽飛部將,所以孟珙也可以算是嶽家軍的延續。
1233年,南宋和蒙古相約進攻金國,孟珙是南宋軍隊的主帥,兩軍相約圍困金國臨時都城河南汝南。1234年正月,發生了一件事,蒙古漢軍萬戶張柔被金兵抓住了。但幸運的是,卻又被孟珙派兵救下來了。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孟珙救的這個人,後代讓南宋在屈辱和悲壯中消失,更影響了未來百年。直到1368年,朱元璋北定中原,攻克大都,才讓華夏重新安定了下來。換句話說,如果張柔被金兵殺掉,那麼後來的歷史或許就會改變。
在歷史上,張柔並不出名,但他有個兒子,卻名聞天下,此人名叫張弘範。在廣東新會崖山上,刻有一行字,即「張弘範滅宋於此」!南宋被所救之人的後代殘忍滅亡,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農夫和蛇的故事再次上演。
張弘範生於1238,死於1280年。也就是說,在張柔被救5年後,張弘範才出生。如果孟珙不救張弘範,那就肯定沒有張弘範這號人了。
此人對蒙古幫助非常大,都是關鍵之戰,主要有以下三件。(1)南宋門戶,大宋堅城襄陽,在張弘範的毒計之下,才最終被攻破。(2)張弘範在安徽,讓南宋水陸兩軍主力喪失殆盡。(3)崖山之戰,讓宋朝滅亡。
從1269年張弘範專為軍職開始,正好是張柔被救35年,到1368年朱元璋北定中原,時間恰好100年。在這百年內,神州陸沉,黎民不安。如果沒有張弘範,或許歷史就會得到巨大改變,甚至宋朝都不會滅亡。
畢竟,單靠蒙古軍,對付宋朝的堅硬防禦,並沒有太大的勝率。蒙軍攻城,主要靠驅逐無辜民眾攻城,或使用漢軍攻城,他們自己人可不敢這麼消耗。後來的清朝也這麼做。所以,如果沒了優秀的漢軍領袖,蒙古軍能否擊敗南宋,並不能百分百肯定。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如今將張弘範定義為民族英雄,嶽飛卻成為歷史的畔腳石了,阻礙統一的跳梁小丑。不知道這種民族英雄如何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