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醫療完成3500萬A輪融資,智能化3D影像設備普惠臨床醫療

2020-12-21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10月28日報導

近日,醫療三維成像設備製造商「一影醫療」對外宣布,其已於今年8月完成3500萬元的A輪融資,由復興醫藥領投,老股東藍灣資本持續加持,另有廈門賽欣跟投。此前投資方還包括中科創星。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公司新產品的研發及市場開拓。

談及醫療影像,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侖琴在實驗中首次發現X光可穿透人體並在化學紙屏上感光,由此開啟了醫療影像的紀元。之後伴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及電腦速度的提升,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超音波技術等快速崛起,醫療影像技術也不斷迭代更新。經過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其已從早期的一維訊號到二維成像,現今正快速向即時3D(即三維的英文縮寫)的大趨勢演變。而「一影醫療」正是這一浪潮下,對3D影像技術篤定的踐行者。

「一影醫療」全稱江蘇一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兼CEO奚巖博士本科及博士期間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後赴美國倫斯勒理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18年回國後,在專業領域的學術背景和前瞻性思維的推動下,正式成立了該公司,並以「+3D」、「+機器人」和「+AI」為發展戰略,專注於醫療三維成像設備的研發及製造,並先後立項了術中3D成像設備,機器人3D設備等。

在2020第二季度,針對骨科手術成像領域操作要求高、測量精度低的痛點,「一影醫療」正式推出了公司首款上市產品——3D C-arm,應用於骨科微創手術服務領域。

一影醫療術中3D C-arm成像設備

該設備對標西門子的高端3D C-arm產品,可實現三軸聯動,為手術提供精準的三維影像導航,相比傳統骨科手術的2D成像更加直觀和精準,降低了高難度手術的醫療門檻,有利於醫師做出快速正確的診斷,更可以輔助骨科手術機器人,為其提供空間定位和手術規劃的依據。

據悉,該款3D C-arm產品是目前國內唯一用於骨科的3D平板小C產品,已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現正與國內外主流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手術導航設備連調,並在國內部分三甲醫院裝機。預計今年國內市場銷售體量約達4000臺。

同時,以3D C-arm產品為核心,「一影醫療」圍繞著骨科的術前、術中和術後對影像產品的需求,還推出了機器人影像平臺,覆蓋整個骨科診療過程。

一影醫療機器人影像平臺

機器人影像平臺基於公司自主研發的醫療影像設備,引入靈活的機械手臂,把傳統的二維DR設備升級三維成像功能,提升了現有醫療影像設備的靈活性和易用性,將傳統「人適應設備」的使用模式,變為智能化的「設備適應人」。相比同類企業採用工業機械臂直接整合到醫療影像設備中,能完成更好的人機互動、更優的功能實現和更安全的產品使用。

該產品現已進入註冊檢測環節,預計將於明年上市。在同類產品賽道上,現只有德國西門子一家有產品上市,且其推出的Multitom Rax產品主打的二維DR成像設備上實現三維類CT成像功能,與一影醫療機器人智能化3D成像相比,在成像精度、智能水平上都稍遜一籌。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一影醫療」還與武漢中南醫院合作,以該產品技術優勢聯合疫情需求,進行了移動式機器人3D成像設備的開發。

當下,骨科成像市場國外已有西門子醫療早早布局領先,國內廠商也暗暗發力,一影醫療也積極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奚巖博士表示:「一影醫療的優勢在於立足3D成像技術,上遊向核心部件機器人手臂延伸,採用開放的、廣泛的產業聯合協作,下遊專注於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以此建立起深入的行業應用壁壘。」

此外,在產品設備應用基礎上,一影醫療正在通過AI技術打造「雲上一影」平臺,以整合行業資源,助力醫療影像領域智能化升級。

市場業務方面,「一影醫療」實行B端C端同步拓展策略。面向B端,與多家醫療器械廠商達成深度合作,進行核心算法、整機方案、核心組件等的技術開發;面向C端,選擇傳統醫療影像設備代理銷售模式,與復星旗下的美中互利銷售平臺達成戰略合作。

隨著3D影像正成為醫療影像發展的新趨勢,相關技術和設備也將迎來重大機遇。對此,奚巖博士表示:「3D影像在臨床實時成像、複雜醫療診斷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未來一影醫療將憑藉先發優勢和產業布局,繼續深耕3D影像領域,加強產業鏈上下遊協作,豐富C-arm產品線及機器人成像平臺應用場景,普惠臨床醫療。」

相關焦點

  •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瑞科生物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丨醫療...
    玄合醫療完成15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玄合醫療是一家腫瘤一體化綜合診療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整合生物醫藥技術、醫療、護理、管理和患者教育等資源,共建腫瘤精準診療中心。公司以復發轉移階段的患者為切入點,解決大量的復發腫瘤患者需求和三甲公立醫院不重視和不能接受診治的矛盾現狀。近日完成15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天風天睿。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德昇濟」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醫保局將全面...
    聚焦腫瘤新抗原疫苗產業化,「中生康元」完成A輪融資,目前已進入中美臨床階段 36氪獲悉,AI醫學影像公司「匯醫慧影」順利完成C2輪融資,融資額達數億元。本輪融資由首鋼基金、國藥控股旗下基金國藥君柏、坤健信泰等共同注資,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等老股東持續加碼。易凱資本繼續在本次交易中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微創醫療機器人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
    36氪首發 | 醫療AI影像公司「數坤科技」再獲2億元融資,啟明創投領投阿諾醫藥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近期,阿諾醫藥宣布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
  • AI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研發商「醫準智能」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3月19日報導獵雲網今日從青松基金獲悉,AI醫療影像企業「醫準智能」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美投資」管理的萬孚生物產業基金領投,小苗朗程、老股東漢能創投和青松基金跟投。去年4月,醫準智能曾獲青松基金數千萬A+輪獨家投資。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行遠致同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是為了推進現有品種的臨床試驗並加快杭州抗體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雲開亞美完成3000萬美元B+輪融資9月14日獲悉,浙江雲開亞美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長嶺資本獨家投資,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 醫療AI臨床驗證大勢所趨,深透醫療引領影像AI全球全產業鏈落地
    SubtleMR使用深度學習顯著提升MR圖像質量,並在現有成熟加速技術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影像效率達四倍左右,賦能新一代智能化的影像採集重建。深透醫療的軟體產品能夠幫助醫生更快捷地獲取更高質量的影像檢查結果,並改善成像過程中的患者體驗。更重要的是,深透醫療完美地解決了高度依賴AI進行影像重建所帶來的穩定性問題。
  • 2018人工智慧醫療盤點:科研突破 巨頭髮力 產業聯合 資本依舊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授權了其第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診斷系統,使其成功商業化,該系統可以為患者提供篩查結果而無需臨床醫生的解釋。Renalytix AI完成2900萬美元A輪融資11月20日,總部位於紐約的創業公司Renalytix AI完成A輪融資,金額為2900萬美元。
  • ...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實現「洛陽造」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8月7日,在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洛陽康達卡勒幅高端醫療設備項目基地,全線高端醫療影像器械整齊排列展示,產品安裝調試有序進行。「一周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DR產品順利下線。
  • Vol.139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
    胰島素敏感劑研發商Cirius獲3500萬美元A輪融資 2020年11月14日,胰島素敏感劑研發商Cirius Therapeutics獲3500萬美元A輪融資,由Frazier Healthcare Partners投資。
  • 創投日報|智能影像品牌「Insta360影石」完成數千萬美元D輪融資...
    凝膠含有的氨基多醣,能激活傷口炎症反應中的巨噬細胞(M2)、促進並誘導毛細血管、組織細胞(纖維母細胞)長入支架,形成肉芽組織充填創面缺損,最終形成平整的組織基礎……(查看更多請點這裡)項目融資:獲 1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Unlearn.AI」為臨床研究設計軟體工具據外媒報導,近日,為臨床研究設計軟體工具的初創公司「Unlearn.AI」獲得了 1200 萬美元
  • 編程貓完成13億元D輪融資 持續領跑少兒編程賽道
    醫療影像產品研發製造商「匯醫慧影」獲數億元C2輪融資 慧影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完成C2輪融資,由首鋼基金、國藥君柏、坤健信泰和鼎暉投資等投資機構投資。本輪所融資金將用於公司的產品創新、業務發展、銷售渠道搭建和團隊擴張。
  • 德昇濟醫藥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合源生物完成4.5億人民幣戰略融資...
    2020.11.16吉因加完成總金額2.5億餘元人民幣B+輪融資吉因加是一家專注腫瘤基因檢測領域的企業,自主研發了ER-seq、mTBI、mClone等核心技術,初步形成了無創、精準、動態的ctDNA檢測體系,為客戶提供腫瘤精準用藥、療效監測、術後復發檢測、早期篩查等一系列臨床服務和產品。近日宣布完成總金額2.5億餘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療、輝瑞、京東健康、先聲藥業
    文件提到,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專題方面,「智慧醫療」和「醫藥創新」等專題有更新。企業動態方面,藥明康德(603259,股吧)、阿里健康、先聲藥業、華大智造、一影醫療等均有新動作。另外,「天府健談」大會相關的嘉賓主題演講實錄也於上周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 深睿醫療宣布完成C+輪數億元融資,穩步踏入醫療AI發展新紀元
    繼獲批中國創新AI產品NMPA三類證後,深睿醫療今日宣布已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關村龍門投資領投,上海聯新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君聯資本本輪繼續跟投加碼。至此,深睿醫療已在四年內完成五輪融資,融資速度和融資規模穩居行業賽道前列。
  • 全球醫療融資併購周報-NO.1 | 2020年6月20~26日
    醫療科技公司Carlsmed完成2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2020-06-23 6月23日,醫療科技公司Carlsmed宣布完成250萬美元超額認購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Cove Fund II領投,Wavemaker Three-Sixty Health、Device of Tomorrow Capital,以及個人醫療科技投資者跟投。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春雨醫生完成E輪戰略融資;新冠中和抗體類藥出...
    行業周報收錄了本周醫療健康領域「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其他值得關注的國內外行業新聞動態,enjoy投資融資新格元生物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9月7日獲悉,新格元生物宣布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禮來亞洲領投,鼎暉投資、ARCH
  • 全域醫療完成7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幸福西餅獲4億元B輪融資,華興新...
    電咖汽車完成20億元Pre-A輪融資  電咖汽車是一家具備網際網路思維,集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致力於打造智能智聯的電動汽車生態生活方式,已於近日完成20億元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汽車產業引導基金、專業投資機構及汽車產業鏈上下遊資本。但對於具體的投資方,目前尚未得知。
  • 【健康界周刊】疫苗有望4月份進入臨床 多家企業入局醫療器械銷售
    【聖湘生物申報科創板,擬募資5.57億元】3月4日,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招股書,擬融資5.57億元,保薦機構是西部證券。 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40000萬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包括"精準智能分子診斷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
  • 醫療科技服務公司「立達融醫」獲SIG領投數千萬元A2輪融資
    近日,醫療科技服務公司立達融醫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此次融資由SIG(海納亞洲投資基金)領投,大亞創投跟投,本輪融資將加速立達融醫在國內市場的深度布局。去年10月,立達融醫完成數千萬元A1輪融資。立達融醫主要從事心內科與婦產科領域的智慧醫療創新與數據集成服務,從篩查、門診診療、手術到隨訪等臨床路徑,切入單病種單科室的深度服務,用智能醫療與數據服務打通單病種單科室各環節的上下遊,從而完成從數據集成向數據應用的實現。
  • Vol.138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
    生物技術公司Inipharm完成3500萬美元A輪融資,推進在研項目進入臨床試驗 2020年11月11日,生物技術公司Inipharm宣布完成3500萬美元A輪融資,該公司專注於發現和開發肝臟及相關疾病的治療方法,其初始項目主要集中在與基因定義的靶點HSD17B13相關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