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車人的圈子裡,有一個基本的共識——不在馬路上飆車。原因非常簡單,在馬路上飆車一來社會影響不好,二來萬一發生事故害人害己。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來看,要想宣洩你那無處安放的荷爾蒙和被壓抑的轉速,最好的地方應該是當地的賽道;可問題在於,不是什麼城市都有賽道,也不是誰都捨得下賽道的。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一個較為灰色的地方成了玩車人的理想之地——山路。
山路不像賽道,賽道有著清晰地線路以及開闊的視野,山路和跑賽道有著太多區別,甚至連目的、邏輯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享受跑山,繞開跑山的坑,我覺得有必要就跑山這件事和大家一起說道說道,聊聊什麼才是跑山的正確打開方式。
跑山意在人車溝通而不在競技
首先,需要確定自己跑山的目的,來跑山的最主要目的其實是追求速度感、刺激感以及和車輛的溝通感。換句話來說,跑山其實是自己與自己愛車溝通,考核車輛及自己駕駛技術的一種方式。上述的目的中,絕不包括追逐競技這一項,追逐競技的過程中輸了影響一天心情這種都算小事,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極其容易「殺紅了眼」,在這種狀態之下的跑山就有些「以死相逼」的意味在了。
一旦陷入了競技比快的狀態,人的理智就會被不斷分泌的腎上腺素所衝散,後方的對手咬得越緊自己越緊張越想超越車輛的極限;在這種情況之下,失誤或超越極限的狀態就非常容易出現了。所以,為了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跑山切忌競技,也不要有競技的心;整個過程好好享受自己與車輛溝通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節奏才是跑山的樂趣所在
關於節奏這件事,是我個人對跑山最大的一個感悟點。在第一次接觸跑山的時候,我對於跑山這件事是有些迷惑且索然無味的;因為跑山與下賽道不一樣,賽道有非常明確且容易記的剎車點,有路肩提示,還有非常明確的賽道線路,所以跑賽道可以狠拼極限,享受圈速提升帶來的成就感。而跑山路則會覺得一切都是未知的,下一個彎有多急不清楚,最大速度是多少不清楚,甚至對向路況都是一個未知數。
這種未知的感覺,一度讓我對跑山這件事感到迷惑,就這種充滿著未知感還要逼極限的事情,哪裡好玩了?
在和公司經常跑山的小夥伴溝通以後才發現,跑山和跑賽道有著很大的邏輯差異。因為路況不明的原因,跑山是不能夠像跑賽道一樣全程逼車輛極限的,一是因為你不清楚彎道的走勢,二來對向有沒有車你也是完全不清楚的;所以,要想跑山跑出樂趣來,需要的是入彎、彎中以及出彎的節奏掌控。
具體來說,就是放棄入彎速度,在入彎的時候要儘可能收著,將速度保持在能夠輕易掌控較為安全的狀態,如此一來,即便入彎後路況有變、對象有車吃自己的線等突發因素,也能夠從容面對。在進入彎心以後,看到出彎點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給油出去,這一種從慫著剎車到看到出彎點到大膽給油的節奏,其實和我們平日裡做的繞樁測試節奏是一樣的。相信我,在領會了跑山節奏這一件事以後,跑山就能夠成為一種既安全,卻有充滿著刺激感與速度感的事情。
絕不吃線
關於吃線這個事情,最開始的我也是稍微有些領悟不透的,特別是在缺少跑山節奏的情況下,每一個彎都想要以最大速度通過,甚至為此搏一把吃對面線也在所不惜。在看了大量的跑山事故視頻以及在公司小夥伴的教育之下,我突然領悟到為追求走線最大化而吃線的行為是既愚蠢且收益又很小的行為。
首先,還是剛才所講的點,跑山並不是要求你和跑賽道一樣從入彎開始從頭到尾響著胎滑著出去,追求的是過彎的順暢節奏感,所以吃線帶來的極限速度收益也就非常小了。此外,吃線最大的危害就在於將自己置身於一個難以挽救的危險處境,一旦我們選擇了吃對面線,就意味著在會車狀態下有正面碰撞的可能,相信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所以,跑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在於不能夠吃線。
注意剎車溫度
最後,跑山再是一項需要頻繁重剎車重油門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剎車是需要時刻關注的問題,跑山的過程中不怕剎車力度不夠,就怕剎車熱衰減;因為剎車力度本身不夠我們可以選擇早點剎車;但熱衰減就意味著剎車力度在持續減弱甚至完全剎不住。所以當以較為激烈的節奏跑一個回合以後,就需要格外關注剎車的腳感是否有變化,當剎車踏板踩下去有明顯鬆軟感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剎車開始出現熱衰減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將車速放慢,讓自己進入「冷卻圈」,等剎車系統降溫完成,剎車重回正常以後,才能繼續跑山。
當然了,如果覺得自己體力充足,且不喜歡跑兩圈就要冷卻一圈的狀態的話;還有治本的方法——升級剎車系統。如果想要提升剎車系統的力度,就需要完成更換剎車鼓、升級剛喉、換剎車碟、剎車皮以及剎車卡鉗等一系列工程;但如果你只是想減少熱衰減,讓跑山更有連貫性,只需要更換一套運動取向抗熱衰減的剎車皮即可,如此一來雖然剎車距離沒能夠很好地縮短,但剎車熱衰減的問題倒是能夠有顯著改善。
如果不想折騰剎車系統又想儘量減少剎車熱衰減問題,這裡還有最後一個錦囊妙計——充分利用檔位進行發動機制動。一般來說,在山路駕駛狀態下,2-3擋是較為頻繁使用的檔位,在需要減速剎車的同時,可以通過手動降至更低檔位,通過發動機制動來降低剎車系統的負擔。一般來說,在長距離下山的工況下,通過卡檔位來減輕剎車系統負擔是一件非常好用且常用的行為。所以,如果你不想折騰剎車系統,試一下發動機制動這個方法,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自覺維護玩車環境,人人有責
跑山這件事,嚴格上來說也是不合法不合規的,因為大家都是以超速甚至危險駕駛的方式在疾馳;真要追究起來,誰也沒辦法無辜地說自己只是專門花一天的時間在這裡壓著限速看風景,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違法小能手」。可即便如此,仍有一大票的人選擇起早床去跑山,這玩意兒,癮大,禁不掉。
有一句話叫做「自覺維護好玩車環境」,跑山也是如此。在遊走在「灰色」邊緣玩車的時候,反而需要更加自覺地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當大家都能夠以一種較為正確的方式跑山時,背後的危險才能夠被儘可能地被降低;赤裸一點來說,只有大家都和平安全地跑山,跑山才能夠保持在「灰色」的狀態。
所以,還是那句話,為了這來之不易的自由,自覺維護好玩車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