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才是第一要義,跑山你得這麼跑能才又快又穩

2020-12-14 新車評

在玩車人的圈子裡,有一個基本的共識——不在馬路上飆車。原因非常簡單,在馬路上飆車一來社會影響不好,二來萬一發生事故害人害己。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來看,要想宣洩你那無處安放的荷爾蒙和被壓抑的轉速,最好的地方應該是當地的賽道;可問題在於,不是什麼城市都有賽道,也不是誰都捨得下賽道的。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一個較為灰色的地方成了玩車人的理想之地——山路。

山路不像賽道,賽道有著清晰地線路以及開闊的視野,山路和跑賽道有著太多區別,甚至連目的、邏輯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享受跑山,繞開跑山的坑,我覺得有必要就跑山這件事和大家一起說道說道,聊聊什麼才是跑山的正確打開方式。

跑山意在人車溝通而不在競技

首先,需要確定自己跑山的目的,來跑山的最主要目的其實是追求速度感、刺激感以及和車輛的溝通感。換句話來說,跑山其實是自己與自己愛車溝通,考核車輛及自己駕駛技術的一種方式。上述的目的中,絕不包括追逐競技這一項,追逐競技的過程中輸了影響一天心情這種都算小事,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極其容易「殺紅了眼」,在這種狀態之下的跑山就有些「以死相逼」的意味在了。

一旦陷入了競技比快的狀態,人的理智就會被不斷分泌的腎上腺素所衝散,後方的對手咬得越緊自己越緊張越想超越車輛的極限;在這種情況之下,失誤或超越極限的狀態就非常容易出現了。所以,為了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跑山切忌競技,也不要有競技的心;整個過程好好享受自己與車輛溝通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節奏才是跑山的樂趣所在

關於節奏這件事,是我個人對跑山最大的一個感悟點。在第一次接觸跑山的時候,我對於跑山這件事是有些迷惑且索然無味的;因為跑山與下賽道不一樣,賽道有非常明確且容易記的剎車點,有路肩提示,還有非常明確的賽道線路,所以跑賽道可以狠拼極限,享受圈速提升帶來的成就感。而跑山路則會覺得一切都是未知的,下一個彎有多急不清楚,最大速度是多少不清楚,甚至對向路況都是一個未知數。

這種未知的感覺,一度讓我對跑山這件事感到迷惑,就這種充滿著未知感還要逼極限的事情,哪裡好玩了?

在和公司經常跑山的小夥伴溝通以後才發現,跑山和跑賽道有著很大的邏輯差異。因為路況不明的原因,跑山是不能夠像跑賽道一樣全程逼車輛極限的,一是因為你不清楚彎道的走勢,二來對向有沒有車你也是完全不清楚的;所以,要想跑山跑出樂趣來,需要的是入彎、彎中以及出彎的節奏掌控。

具體來說,就是放棄入彎速度,在入彎的時候要儘可能收著,將速度保持在能夠輕易掌控較為安全的狀態,如此一來,即便入彎後路況有變、對象有車吃自己的線等突發因素,也能夠從容面對。在進入彎心以後,看到出彎點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給油出去,這一種從慫著剎車到看到出彎點到大膽給油的節奏,其實和我們平日裡做的繞樁測試節奏是一樣的。相信我,在領會了跑山節奏這一件事以後,跑山就能夠成為一種既安全,卻有充滿著刺激感與速度感的事情。

絕不吃線

關於吃線這個事情,最開始的我也是稍微有些領悟不透的,特別是在缺少跑山節奏的情況下,每一個彎都想要以最大速度通過,甚至為此搏一把吃對面線也在所不惜。在看了大量的跑山事故視頻以及在公司小夥伴的教育之下,我突然領悟到為追求走線最大化而吃線的行為是既愚蠢且收益又很小的行為。

首先,還是剛才所講的點,跑山並不是要求你和跑賽道一樣從入彎開始從頭到尾響著胎滑著出去,追求的是過彎的順暢節奏感,所以吃線帶來的極限速度收益也就非常小了。此外,吃線最大的危害就在於將自己置身於一個難以挽救的危險處境,一旦我們選擇了吃對面線,就意味著在會車狀態下有正面碰撞的可能,相信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所以,跑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在於不能夠吃線。

注意剎車溫度

最後,跑山再是一項需要頻繁重剎車重油門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剎車是需要時刻關注的問題,跑山的過程中不怕剎車力度不夠,就怕剎車熱衰減;因為剎車力度本身不夠我們可以選擇早點剎車;但熱衰減就意味著剎車力度在持續減弱甚至完全剎不住。所以當以較為激烈的節奏跑一個回合以後,就需要格外關注剎車的腳感是否有變化,當剎車踏板踩下去有明顯鬆軟感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剎車開始出現熱衰減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將車速放慢,讓自己進入「冷卻圈」,等剎車系統降溫完成,剎車重回正常以後,才能繼續跑山。

當然了,如果覺得自己體力充足,且不喜歡跑兩圈就要冷卻一圈的狀態的話;還有治本的方法——升級剎車系統。如果想要提升剎車系統的力度,就需要完成更換剎車鼓、升級剛喉、換剎車碟、剎車皮以及剎車卡鉗等一系列工程;但如果你只是想減少熱衰減,讓跑山更有連貫性,只需要更換一套運動取向抗熱衰減的剎車皮即可,如此一來雖然剎車距離沒能夠很好地縮短,但剎車熱衰減的問題倒是能夠有顯著改善。

如果不想折騰剎車系統又想儘量減少剎車熱衰減問題,這裡還有最後一個錦囊妙計——充分利用檔位進行發動機制動。一般來說,在山路駕駛狀態下,2-3擋是較為頻繁使用的檔位,在需要減速剎車的同時,可以通過手動降至更低檔位,通過發動機制動來降低剎車系統的負擔。一般來說,在長距離下山的工況下,通過卡檔位來減輕剎車系統負擔是一件非常好用且常用的行為。所以,如果你不想折騰剎車系統,試一下發動機制動這個方法,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自覺維護玩車環境,人人有責

跑山這件事,嚴格上來說也是不合法不合規的,因為大家都是以超速甚至危險駕駛的方式在疾馳;真要追究起來,誰也沒辦法無辜地說自己只是專門花一天的時間在這裡壓著限速看風景,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違法小能手」。可即便如此,仍有一大票的人選擇起早床去跑山,這玩意兒,癮大,禁不掉。

有一句話叫做「自覺維護好玩車環境」,跑山也是如此。在遊走在「灰色」邊緣玩車的時候,反而需要更加自覺地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當大家都能夠以一種較為正確的方式跑山時,背後的危險才能夠被儘可能地被降低;赤裸一點來說,只有大家都和平安全地跑山,跑山才能夠保持在「灰色」的狀態。

所以,還是那句話,為了這來之不易的自由,自覺維護好玩車環境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什麼才算恢復跑?恢復跑的好處是什麼?
    首先,乳酸不會引起肌肉疲勞,也沒有任何證據表示恢復跑這類輕微活動能促進肌肉組織修復、糖原補充或任何其他與肌肉恢復有關的生理反應。簡單地說,恢復跑不會有助於恢復。儘管如此,精英選手幾乎普遍採用恢復跑的模式進行恢復。如果恢復跑的做法沒有效益,那麼為什麼要跑?恢復跑的真正好處是什麼?
  • 為什麼當兵的人都說寧跑五公裡也不跑400米?只有跑過的才懂
    而對他們真正的歷練與挑戰是從他們走出部隊的那一刻才剛剛開始。他們得奔赴在抗震救災前線,抗洪搶險、救火救命的第一現場也總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當國家面臨外來者的威脅與挑釁時,作為軍人的他們拋下所有的一切奔赴戰場奮勇殺敵。甚至在執行某些任務時他們會提前準備好遺書,因為任務的太多不可控以及未知因素都映射出完成它的艱險程度。
  • 怎樣跑步,才算是「健康跑」?
    健康的跑步,不是看他跑得有多快,也不是看他跑得有多遠,而是看你是否把跑步當成一種習慣,科學適度的跑步,這樣你才能收穫更多的健康。許多人跑步,為了追求速度和超越感,喜歡加快腳步猛衝,但當時跑速過快,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 跑山車隊,集體團滅!
    10月27日,廣東梅州某鄉村公路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個跑山摩託車隊伍(五臺水貨本田F5)在鄉村道路上飆車,經過一個彎道時與迎面而來的貨車發生事故。 根據監控記錄顯示,下午2點半,跑山車隊出現在監控畫面裡,五輛摩託車前後一字排開在道路上疾馳。
  • 中國人終於有跑山文化了!
    既然如此,那作為「賽道小王子」的我,自然要去試試能否繼續在山路裡斬獲第一了!不過在正式比賽前,咱們還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登山賽?雖然登山賽可以被理解成「合法跑山」,可實際上比賽和平日跑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當我們日常跑山時,為了安全肯定都不會越線駕駛。不越線在直道上還好說,可當進入彎道後,由於不能越線走「外內外」的關係,所以整個過彎路線都會變得非常「擰巴」。
  • 跑步到什麼程度才算達到跑者級別?
    跑者是不分級別的,看速度,看跑量,這些全都是浮雲!只要你養成跑步鍛鍊的習慣,你就屬於跑者,只要你能跑得健康,那你就屬於高水平的跑者!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對跑步水平化了等級,什麼20分鐘5km,25分鐘5km,18分鐘5km,等等等等!
  • 這些名人你能跑得過嗎?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 | 比起徐濠縈、陳意涵,她可能才是娛樂圈第一超馬女神「我都快冒煙了,其他人怎麼能堅持下來。」他說道。奧斯汀常年堅持跑步,1998年跑出了4小時04分的個人最好成績,2010年和2012年也都跑過馬拉松。「完美的跑步無關距離。當你落地感覺很舒服,感覺有很強的跑步動力,那麼你就會感覺自己能一直奔跑下去。」他說道。
  • 幽夢雜談四之跑山
    又一次的跑山開始了,小強順著山間的小路獨自一人小心地向前走著。一路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鳥有獸,既有美景,更有危險。這跑山的路上,每次走都有變化,景色和危險都不一樣,每走一次對他來說都是一次生死的挑戰。
  • 長跑路跑怎樣才安全
    喜歡長跑的跑友,基本都喜歡去路跑。但路跑最大的隱患是安全。那麼,路跑怎樣跑才能更安全呢?必須靠邊跑。無論在那條道路上跑,你都得選擇儘量靠邊。機動車道是斷斷不能進入的,非機動車道,也儘量不進入。因為現在的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界限不是很清晰,不僅速度快,而且自身重量大,車主很難在緊急情況下做出完美的操作。即使是純粹靠人力的自行車也能騎出極快的速度,遇有緊急突發情況時,自行車手也未必能處理得很好。目前大多數跑友遇到的事故基本都發生在非機動車道上。所以在非機動車道跑步要倍加小心,危險往往來自你看不到的後方。在人行道上跑。如果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是分設的,請選擇在人行道上跑。
  • 晚間悅讀|慢跑的好處,跑了才知道!
    而在跑步中認識自己,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要比數據、成績來得重要得多。 跑得慢,真的沒事兒,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慢跑能讓你擁有更強健的身體,增加新陳代謝,增加骨密度,強韌關節,減少癌症發生的機率,甚至能治癒很多慢性疾病。 通過慢跑可以擺脫失眠,釋放負面情緒;通過慢跑可以瘦身,讓你的身體指標更加接近健康值。 慢跑的好處: 1.
  • 跑不動不要硬撐!這麼做才能跑快、跑遠!
    即使你真的很想每天跑步,不過最好要控制一下自己的熱情。人體的肌肉在經過較劇烈的運動後,會有一些小損傷和脹痛。累了就讓自己快走休息一下吧!休息與恢復是訓練的一部分,但每個人因為體能、抗壓性與恢復能力不同,每份課表所需的恢復時間也不同。
  • 路跑只是開始 越野才是歸宿!熊貓說這裡是你的越野賽最佳選擇
    路跑只是開始,越野才是歸宿有人戲稱,越野跑處於跑圈鄙視鏈的頂端,越野跑才是跑步的最終歸宿,馬拉松只是一個過渡。按距離長短,又可以將越野跑比賽簡單分為50公裡以下的中短距離,50至100公裡的中長距離及百公裡以上的長距離越野。
  • 短跑運動員為什麼能跑那麼快?原因很簡單
    短跑運動員為什麼能跑那麼快?原因很簡單體育是我們從小到大都要學習的一門科目,而體育課中最少不了的就是跑步,它還會被記入這門科目是否合格的總成績裡。而大家平時最常見的運動也是跑步,跑步有長跑和短跑之分,長跑需要耐力短跑需要爆發力。因此長跑的時間往往比較長,而短跑則非常快。
  • 走,去「中國秋名山」跑山!
    這邊不像新疆西藏那麼荒蕪,沿路的村莊都有乾淨的住宿,農家樂燒的菜很好吃,跑累了隨時找個地方休息一陣,接著再和彎道較勁。這整一段既有相對平坦廣闊的直線,可以用放鬆的心情欣賞沿途的山山水水;也有坡度特別陡的回頭彎和挑戰性很高的發卡彎,增加跑山的樂趣和刺激。
  • 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看完心裡有底了!
    問題: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 現在已經能跑8公裡,而且還跑這麼快,完成半馬當然不在話下,肯定沒問題啦。因為半馬比賽的關門時間大多是3小時,假設你先用35分鐘跑完8公裡,那還剩2小時25分鐘完成餘下的13.1公裡,時間上綽綽有餘。
  • 陸地能跳躍的鱷魚,比一般人跑得還快,科學家之前低估了
    在這個動畫之中,在陸地上的鱷魚其奔跑速度極其的快,一般的獵物在陸地上根本就跑不過鱷魚。因為鱷魚在跑步時是一彈一跳的。其前雙肢和後雙肢就像是組合的彈簧一樣,彈跳速度非常的出色,並且彈跳的頻率也是非常的快。一般的鱷魚在陸地上奔跑的速度可以達到18公裡每小時,也就是每秒鐘五米左右。
  • 跑者故事‖史從洋:在學習和總結中成長
    不知不覺,自己跑馬拉松已經快兩個年頭了,大大小小的半馬比賽也參加了十幾次,成績基本維持在130左右。每一次的比賽我都會認真去準備,將每一場比賽當做一次機會,一次挑戰自我鍛鍊自我的機會。本著運動快樂的初衷,不刻意去追求極限,在運動中體會快樂,在快樂中堅持運動。
  • 跑者故事|劉軍:陪著關門兔跑蘇州灣
    好像雨姐每次都能給人帶來好運,一轉身,看到了世界中長跑冠軍-孫英傑,這次作為蘇州灣女王跑的領跑嘉賓,就站在旁邊,已經是三場比賽遠遠看到,這次沒想到會這麼近距離,好像很普通的樣子,沒一點架子,鼓足勇氣:「您好!孫英傑,可以和你合個影嗎?」、「好啊,手機給助手吧」。每次女王跑都會有不一樣的經歷,這次更加讓我難忘,已經感覺到了下來的比賽一定會很輕鬆,很圓滿。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輕鬆跑,放鬆跑和大部分的長距離跑,可以嘗試採用MAF180,即跑步時心率不超過「180-年齡」這個數值,如果有運動習慣且沒有傷病,那麼心率數值可以增加5。可以用心率表或心率帶監測心率,如果沒有,把強度控制在邊跑邊能連貫說話的範圍。
  • 這才是真正的入坑跑圈!8種跑法,你跑過嗎?
    當你變換著各種方式去跑步,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身體。堅持著跑步,也逐漸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如果你還沒體驗過下面的這些跑法,那就趕緊試試吧。1、慢跑慢跑,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跑法,也是大多數人的日常打卡跑。慢跑,就是以自己身體較為舒適的配速跑,不需要過大的步幅與過快的步頻,按照自己體能的狀態來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