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期分享的是《開奔馳C級的人層次高嗎?它的檔次高嗎?奔馳C級有什麼缺點》。
迅猛發展的汽車行業,帶來的是不斷的產品創新,各種好車層出疊現,神車之多已屢見不鮮。「被埋沒的豪車」英菲尼迪Q50L,獲得無數用戶舉手稱讚。「檔次不輸賓利的豪車」瑪薩拉蒂總裁,成為了年輕人的夢想之車。注重提升自身生活品質的今天,贏得用戶的喜愛是一款汽車的取勝之道,正如奔馳C級。
奔馳C級是奔馳大力推廣的「拳頭產品」,利用它讓人印象深刻的內飾設計,以購車者「看車看內在」的需求為主,迎合了購車人口味,正是如此,奔馳C級才能在諸多同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但是時代潮流永不止步,用戶對車的需求有了新的定義,速度、安全、家用以及面子等,僅僅仰賴單一的優勢項目,汽車品牌肯定無法獲得長足進步。
為了更貼近實際,特意叫來陳先生談談體驗,他曾使用過兄弟的寶馬3系,為了方便,他最近花31萬提奔馳C級,"提車5個月就開了6500公裡他特意說:兩輛車有著不小的差距。那麼奔馳C級都有哪些優缺點?與寶馬3系對比的話,哪些地方能獲勝?我們拭目以待韋先生的高見。
外觀是我選擇它的原因之一,看似簡單的造型設計卻展現了設計者的良苦用心。前臉大燈稜角分明,尤其是在夜間亮起時銳利而又動感,尾部車燈的構型更是突顯駕車者的人格魅力。奔馳C級外觀與寶馬3系外觀還是有蠻大差距的,而我更熱愛奔馳C級外觀。外觀讓我由衷的為它著迷,外觀的幾處線條處理得相當到位,投合大眾要求。中網格柵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許多朋友都誇它,車尾上的匠心獨運,無疑讓這款車成功升級。和寶馬3系對比,奔馳C級的外觀別具一番風味。
進入車內,似曾相識的中控屏成為提高整車精緻感與高級感的點睛之筆,內飾板等一些身體經常觸及的地方都採用了軟包材質,純色的內飾加上一些裝飾條的點綴,為奔馳C級的檔次提高添色不少。寶馬3系與奔馳C級在內飾比較上,我認為奔馳C級的奢華更讓我心動。座椅享有很強的包裹性,轉彎時不會讓乘客感到明顯側傾,說實話,寶馬3系的內飾確實不如奔馳C級那麼高檔。
講到動力這塊,我覺得「奔馳C級 2019款 C 260 運動版」才是這款車的精髓,奔馳C級的動力引擎採用了1.5排量的直列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輸出184Ps的馬力,從實際駕駛體驗來說,奔馳C級的動力輸出可以溫柔行駛,但能力水平較尋常,起步有遲緩,超車提速較慢。變速系統採用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雖然沒有極大的缺陷,但變換檔位速度較慢,不過這款變速箱變換檔位邏輯不夠人性化,總有一些延遲感。不客氣地說,動力確實比不了寶馬3系。
講到空間這點,奔馳C級在長寬高及軸距上並沒有很大的閃光點。而從實質感受感受來說,182釐米的高個子坐進車中就剩下一點頭部空間。最後排空間基本達標,但滿座稍顯擁擠。大腿伸放空間較小,坐在車中伸展較難。不過奔馳C級卻有非常不錯的隔音和舒適配置,空調冷卻成效上佳,效率略高,整車隔音效果很好,高速幾乎聽不到風噪。奔馳C級跟同級車相比是空間有差距,而舒適度大體相差不大。
的確得說一說油耗,奔馳C級並沒有達到我的期望值,8.5L的平均油耗偏高。高速7.1L,而城市油耗也在11.1L以上,按整車重量和中型車來看,奔馳C級油耗表現作為這款車的一個小瑕疵吧,但是我對油耗也不很介意。
總體上看,奔馳C級的各個方面真的深得我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精細的做工與層次感。縱使寶馬3系也有許多卓越的特性,但是奔馳C級更吸引我。身邊有許多同學都在想這款車,我個人覺得開它是相當有派頭的,買它也不太難,月薪為車價的十分之一就開得起!認真對照兩車之後,我想說只有九個字: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聽完用車者的分享,我覺得,奔馳C級作為一款中型車,得到喝彩無數,不僅僅是依賴內飾這一項單一亮點,因其在外觀方面也做得細膩精緻,堅持為用戶提供最大化的滿足。其中核心車型「奔馳C級 2019款 C 260 運動版」,廠商報價為31.08萬,而且配置諸多安全配置,例如碰撞預警、ABS防抱死體系等,相較於中型車的其它車型,奔馳C級的確享有特別不錯的性價比。對於這款性價比極高的奔馳C級,大家都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