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報紙做出「稀罕」玩具,80歲爺爺自編廣告語,一天賣出300多個

2020-12-17 新圖視野

「我做這個小海燕50多年了,賣得最好的時候,就是以前在莒南大店,3毛錢一個,一天賣了300多個。」 5月12日,在山東日照莒縣店子集街道厲家石河村,今年80歲的李慶友一邊展示他用舊報紙製作的這種市面上稀罕的「海燕」玩具,一邊介紹說。(圖文/明之)

李慶友介紹,他沒上過一天學,自從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製作這種叫做「海燕」的玩具,一直堅持到現在。「這是傳統文化,我不想讓這個手藝失傳,所以一直堅持每年都做一點。」李慶友說。圖為李慶友在裁剪報紙,準備製作「海燕」。

李慶友介紹,他沒上過一天學,自從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製作這種叫做「海燕」的玩具,一直堅持到現在。「這是傳統文化,我不想讓這個手藝失傳,所以一直堅持每年都做一點。」李慶友說。圖為李慶友在裁剪報紙,準備製作「海燕」。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候還是人民公社,一個村分幾個大隊,李慶友就在隊裡掙工分。後來結婚生子,他就開始琢磨著能多掙幾個錢,讓老婆孩子生活得好點。圖為李慶友在展示前幾天製作的「海燕」。

「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我就開始製作『海燕』到廟會或者集上賣。」李慶友介紹,開始的時候,一個「海燕」能賣5分錢,後來慢慢的賣到一毛兩毛的,後來賣到五毛、一塊,直到現在,一個「海燕」也就才賣到3元一個,5元兩個。圖為李慶友在裁剪報紙,準備製作「海燕」。

這個「海燕」,其實就是兒童玩具。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像現在這樣,市場上的兒童玩具花樣繁多,當時孩子們的玩具,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石頭、泥巴、樹枝、廢報紙等等,都能成為兒童玩具。圖為李慶友在介紹如何製作「海燕」。

「海燕」玩具是用廢舊報紙,或者用厚牛皮紙,在上面塗上鮮豔的色彩,用剪刀剪成4公分左右寬度的紙條,對摺後做成「海燕」的尾巴,然後用報紙再剪出「海燕」的頭部和身子,再用竹籤穿上鐵片、尼龍繩,一個「海燕」就完成了。圖為李慶友在展示能讓「海燕」玩具吱吱響的「滑鐵」。

「別看這個小玩具很簡單,前前後後得有30多道工序。」李慶友介紹說,十幾公分長的竹籤,以前都是買來竹子自己劈開製作,報紙得用漿糊粘兩層,再塗上顏色,裁紙、剪形狀、剪鐵片、穿線、晾曬等,做起來非常麻煩。圖為李慶友在擺放「海燕」。

「不用油,不用電,風一來它就自動轉,美觀大方又好看!」李慶友一邊展示「海燕」玩具,一邊喊出了自己的編的廣告詞。他說,在廟會上,一般都是先免費送出去幾個給小孩玩,只要孩子們拿著「海燕」在人群裡一轉,「吱吱吱」的聲音非常吸引人,很快就會有人來買。圖為李慶友在介紹「海燕」的玩耍方法。

李慶友說,以前他都帶著自己製作的「海燕」,到青島、東營、濟南等地去賣過。自己的4個孩子以前也都會做這個玩具,只是因為不掙錢,沒人再做了,現在孩子們也都勸他,年齡大了就不要再做了。圖為2017年,李慶友在當地一個桃花節上賣「海燕」,吸引了不少遊客購買。

這個玩具一般就是在春節前後正月天裡才賣,還有就是逢廟會的時候賣,其它時間不大好賣。而且,現在市場上的兒童玩具太多了,這個傳統的玩具,沒有多大吸引力。曾有人想找他學習製作技術,但是因為賣不了貨,不掙錢,就放棄了。圖為李慶友在製作「海燕」,老伴申乃英在傍邊陪伴。

「做這個小玩具,也就是掙個零花錢,反正比閒著強。」李慶友說,這些年他還堅守著這個老手藝,一是因為自己喜歡,二是也不想讓它失傳,如果他不做,就沒有人會做了。想了解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新圖視野》,打開平凡視界,感受百味人生。

相關焦點

  • 50元買來的玩具,孩子轉手300元賣出,使用的方法讓人佩服
    文|好孕姐上個月嫂子在網上購物,為了湊單花50塊錢給侄子買了一個多功能玩具車,結果8歲的侄子嫌棄太幼稚不想玩,就一直扔在客廳裡。前兩個星期,侄子嫌玩具車礙眼就嚷著要把玩具賣出去,換錢買零食吃,嫂子也沒當回事,只是說侄子想怎麼處理都可以。幾天過去後,侄子領著同學還有同學的家長,回家取玩具,告訴嫂子說,玩具賣出去了,賣了300元。嫂子非常震驚,心想這不是說胡話吧,這破玩具怎麼可能還有人花幾百塊錢買?
  • 無極男子收藏20份日文舊報紙 見證日軍侵華罪行(圖)
    無極男子收藏20份日文舊報紙 見證日軍侵華罪行(圖)     燕趙都市報記者劉濤/文陳建宇/圖    來自無極縣的老王今年40多歲,目前在石家莊的一個藥廠打工。昨日上午,老王趁著周末休息的時間,帶著兩份顏色已經發灰的舊報紙來到報社。
  • 日本女子花18年,用舊報紙做5000件衣服,最長裙子得用威亞吊起?
    ,紙張漫天飛揚,被威亞吊在空中的西沢看上去就像是個人形掛件,伴隨著漫天飛舞的報紙,有種物哀的美感其實西沢小的時候就一直與報紙為伴了,原生家庭並不和諧的原因,西沢在一個渴望愛卻得不到愛的環境長大父親從未給她買過任何一件玩具,2歲的時候,舊報紙就成了她唯一的玩具和朋友
  • 80後的爺爺級遊戲《戰斧》,竟然出玩具了?
    作為最早混跡於街機廳的80後,沒有人不知道SEGA《戰斧》的大名。作為一款1989年發布的「爺爺級」遊戲,在街霸2還沒開發出來的時候,《戰斧》憑藉巨大的人物比例和超豪華的魔法絕招早已席捲全國街機廳作為一款歐美風橫版過關遊戲,《戰斧》可以從壯漢、女劍客和矮人中三選一進行遊戲,每位角色的必殺需要魔法瓶數量都不相同,威力也差別很大就是這麼一款早已被遺忘了的經典遊戲
  • Baby的舊玩具,該怎麼處理
    本報記者 李飛 攝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為孩子買玩具對家長來說不是難事,很多家庭更是玩具成堆。面對孩子們不玩的舊玩具,該如何處置可愁壞了家長。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濟南數百家回收站中,沒有一家回收舊積木、電動玩具等,塑料玩具僅作為廢塑料進行回收。
  • 9歲娃能讀報紙識拼音
    李俊龍在報紙堆裡玩耍,旁若無人。沒上過學,連話都不會說的9歲男童,不但能準確地念出報紙上的字,還能識拼音,甚至連「肇事」、「尷尬」等相對較難的字詞也認得。他是神童?還是有某種特異功能?車剛停下,一名嘴裡「嗷嗷」尖叫的小男孩狂奔而來,徑直鑽進記者的車裡搜出一大摞報紙,飛快跑進屋子拼命地用腳踢報紙,嘴裡繼續發出尖叫聲。這名男孩叫李俊龍,是李太生的孫子。「看嘛,娃兒成天就這樣,幾乎不說話!」看著小龍抓狂的樣子,爺爺心疼無比。「過來認字!」老人隨便拿了一張報紙鋪在地上,指著重慶晚報昨日13版頭條標題「廣州大學城裸體騎遊遭遇流產」,叫小龍念。
  • 實拍澳大利亞二手集市:孩子擺攤賣舊玩具,背後值得令人深思
    攤位上較為常見的是舊書籍,鞋服,家具、自行車、釣魚竿、孩子的舊玩具等等。因為二手的價格十分便宜,每到周天來淘寶的居民也是絡繹不絕。趕集生活在今天的中國已是不多見的,二手交易市場也是近幾年才有所活躍,並且以電子交易為主。而澳大利亞的二手市場一直十分繁榮,據估值有2000多億人民幣,每年的二手交易物品達到了1億多,按照人均量來算,每個澳大利亞人一年就賣出了11件二手物品。
  • PS教程:製作舊報紙、老照片效果,具有年代感的修圖技巧
    (每期的圖文教程都有相關視頻教程,圖文結合視頻,學習效果更好哦)大家一定都有見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珍藏的老照片或是舊報紙什麼的,泛黃的老照片流過長長的歲月,本期教程我們來學習製作老照片、舊報紙圖片效果。
  • 爺爺去超市買東西,4歲小娃被玩具吸引走丟
    爺爺去超市買東西,4歲小娃被玩具吸引走丟 2020-12-19 16: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舊玩具新麻煩 市民期盼二手玩具交易場所
    但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玩具的更新及淘汰速度加快,舊玩具漸漸成為了許多市民家中的新麻煩。  市民:  舊玩具成了新麻煩  「舊玩具整整有兩大箱,本想扔了,但是又覺得太可惜了。」李女士說道,開始想送給鄰居的孩子玩,「但現在孩子家裡條件都好,誰家孩子沒有新玩具?
  • 利用舊報紙製作藝術,龍的藝術
    那麼本期小志來講講舊報紙製作藝術,龍的藝術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龍一直被視為一種神聖、吉祥的動物,甚至我們還自詡為「龍的傳人」。報紙在於上時期很常見,現在已經少之不見了在小志一個不經意間看到一種藝術,封面看見的是一個龍頭萬萬沒想到的是龍頭既然是用收集起來的舊報紙製作而成,既環保又實用,華麗!
  • 34歲男子狂偷《麵包超人》玩具 想當聖誕禮物賣出去
    近日宮城縣一間購物中心的《麵包超人》玩具被盜,一名34歲打工男子被警察逮捕。他在接受調查時表示,《麵包超人》是很受歡迎的聖誕禮物,所以才會鋌而走險。在他家中搜出30件玩具,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80後夫妻建鐵皮玩具收藏館(圖)
    再後來,這對「80後」小夫妻的鐵皮玩具收藏館就選在2008年的兒童節開張了,據說「80後」往前的每一代人都能在這裡找回童年的記憶。  這間收藏館隱匿在北京舊鼓樓大街一片青灰色的民居裡,四壁的展架上擺滿了鐵皮玩具,包括大大小小的輪船、飛機、火車、轎車、農用車、卡通動物和機器人等。有時慕名而來的訪客趕上飯點兒了,就在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展館裡吃碗炸醬麵。
  • 石家莊市出現舊玩具代售店
    與眾不同的是,這家店裡開闢了一個二手玩具代售專區,專門用來「回收」舊玩具,擺在貨架上代售。    記者調查發現,這是一種實現舊玩具循環再利用的新法子,受到很多家長歡迎。相關人士提醒,舊玩具循環再利用過程中,必須把好衛生關。
  • 家裡存著舊玩具?「借」給野生動物園
    為慶祝第62個六一國際兒童節,讓70後、80後的成年人回歸童年,幫助90後、00後了解父母的童年,5月28日-6月30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將舉行「70 80 憶起童年 雲南野生動物園六一嘉年華」系列活動。目前,雲南野生動物園正面向社會發起有償「借」舊玩具的「徵集令」。
  • 爺爺給孫子買只小雞,孫子開心的不得了,做出的舉動讓爺爺後怕
    爺爺給孫子買只小雞,孫子做出的舉動讓爺爺感到後怕!可能是有某種共同點的原因,讓寶寶們天性都很喜歡跟小動物玩耍,每次看到小動物就會很開心。不管走到哪裡,看到適合給孩子玩耍的小動物,家長們一般也會買給孩子玩。
  • 日文舊報紙見證日軍侵華罪證 記錄前線戰爭情況
    瀋陽市文化宮劇場經理梁延威手裡收藏著幾張日文報紙。這些顏色已經發灰、發黃的舊報紙,是1939年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報紙,上面有不少關於戰爭的報導,記錄了前線的戰爭情況,更見證和記錄了日軍侵華的罪證。就在這次修繕改建中,梁延威發現了這些日文報紙。  當時,作為文化宮工作人員的梁延威,在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嘈雜地圍在一起。梁延威走過去查看,發現大家正在研究一份日文報紙。原來工人們在施工中,發現有些較大的牆縫裡及門框與牆間的縫隙裡,都塞著一些紙張,拽出來一看全是日文舊報紙。大家猜測,這是當時蓋房子時日本人為了堵牆縫塞進去的。
  • 舊玩具如何處理?舊玩具再利用成問題
    舊玩具能不能回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為孩子購買了大量的玩具。但是孩子們長大,這些玩具大多被淘汰。但有的玩具還很新,沒地方回收,扔了又可惜。那麼舊玩具該如何處置?記者日前採訪了解到,很多家庭都存在舊玩具難以處理的情況,或扔或毀,浪費巨大。
  • 長春世光路這家網紅炸雞店一天賣300多斤,比肯德基還好吃
    一天能賣出去300多斤,全是回頭客。下到幾歲的孩子,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全都成了他家的忠實粉絲。之前是街坊鄰居下邊兒來買,現在變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店。肯德炸雞店長春市世光路與彩雲街交會東行50米一天賣出300多斤,天天排隊賣光炸雞的種類特別豐富,有雞中翅,大雞腿,還有雞肉條。經常三四個外賣騎手在門口等著,外賣訂單超級多。
  • 廣告語當戰鬥口號下,殺傷力才會強
    我們用文字在記事本裡寫下備忘事項,把文字寫成郵件、做出營銷方案。 然而,我們的大腦中並沒有文字,只有聲音。 觀察一下學習閱讀的小孩子,他們常常動嘴唇,為什麼?因為他們正在把看到的文字詞彙轉換成他們能夠理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