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不要只在乎自己的苦難》

2020-12-22 與祂同在

親愛的家人們,主內平安。

經文: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於是她和兩個兒婦起行離開所住的地方,要回猶大地去。拿俄米對兩個兒婦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她們就放聲而哭,說:「不然,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國去。」拿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吧!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嗎?我女兒們哪,回去吧!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路得記 1:6-13 和合本)

經文解釋:《路得記》第一章主要講述了在士師秉政的時候,猶大地有一個名叫以利以謝的人,當時國中遭遇了饑荒,他便帶著自己的妻子拿俄米和兒子來到了摩押地生活,後來以利以謝死在了摩押地,只剩下他的妻子拿俄米和他的兩個兒子,後來拿俄米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娶了摩押當地的女子為妻。在摩押地居住了約有十年的時候拿俄米的兩個兒子也死掉了,只剩下拿俄米和她的兩個兒媳。這時拿俄米聽到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也就是猶大地的居民,她便想回到自己的故鄉,但是她不願意連累自己的兩個兒媳和自己一起受苦,便勸自己的兩個兒媳離開自己,其中的兒媳俄珥巴離開了她,唯有路得堅持著要跟隨著拿俄米。我摘選了其中拿俄米勸自己的兒媳離開自己的這段經文,作為我今天的讀經心得。

當拿俄米的丈夫在世的時候,拿俄米一直跟隨著自己的丈夫,但當自己的丈夫客死他鄉時,拿俄米勇敢的將家庭的重擔接了過來,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在那裡娶了妻子,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兩個兒子也死掉了。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可以說是最大的苦難了,因為自己身邊最親的人都離開了自己,只剩下自己和兩個兒媳,可想而知她當時內心是痛苦的、絕望的、無助的,但是就是在這樣的苦難和環境下,這位堅強的女人,依然的還是在為著這兩個兒媳著想。她沒有隻想著自己的苦難,雖然她心裡是特別的痛苦,但是她依然的還是為著自己的兩個兒媳的未來考慮。

讀經心得:

親愛的家人們,現在的我們是否能像上述經文中的拿俄米一樣呢?雖然拿俄米當時在痛苦、絕望、無助的情緒中,但是她依然在去為她的兩個兒媳著想,沒有讓她的那兩個兒媳一起陪她回到她的故鄉,當時的拿俄米身在異鄉身邊的親人都已經離開了她,這兩個兒媳可以說是她身邊最親近的人了,但是她沒有隻考慮自己的感受和苦難,而是為著她這兩個兒媳著想。親愛的家人們,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人和基督徒所缺少的,現在的我們無論是信靠主的還是漂泊在世界的人,都是在只考慮自己的得與失,很少能考慮別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來到主耶穌的面前的大多數人,也只是因著自己生活的需要才來到主的面前,很多時候當我們的神沒有按著我們的需求給我們的時候,我們便會離開主,我們沒有真正的把主的話語放在心上。親愛的家人們我們今天來到主的面前,不單單要只想著自己的需求和苦難,也要真正的把神的話語放在第一位,把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把別人的苦難當成自己的苦難,就像那為我們捨去生命的主耶穌和今天所分享的拿俄米一樣,真正的學會主耶穌的那份愛。願我們的神幫助我們引導我們,使我們真正的明白祂話語中的奧秘,加油!

經文: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 2:4 和合本)

這簡短的讀經心得到這裡就結束啦,希望我們能一同努力,一同成長,我們都是神所愛的兒女。弟兄姊妹有什麼需要禱告或者需要溝通的可以與我私信,讓我們一同敬拜我們的神。如果我有解釋不對的地方或者不太全面歡迎弟兄姊妹的建議與補充。

願上帝祝福大家

相關焦點

  • 神與你們同在,在基督裡有平安 - 耶穌基督福音
    → 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參考-加3章29節【神常與我們同在】以賽亞書 41章10節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 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 教宗府講道神師朝拜十字架禮儀講道:願眾人在基督的苦難中認出天主...
    教宗府講道神師朝拜十字架禮儀講道:願眾人在基督的苦難中認出天主的愛 教宗方濟各聖周五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朝拜十字架禮儀,坎塔拉梅薩神父負責禮儀講道。 (梵蒂岡新聞網)4月19日,聖周五主耶穌受難日,整個教會靜默祈禱,瞻仰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教宗方濟各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朝拜十字架禮儀,由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負責講道。神父以當天選讀的《依撒意亞先知書》和《若望福音》的記述,闡述了耶穌苦難的意義。
  • 基督福音執事的榮耀
    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以弗所書》3:12-13」保羅在《以弗所書》第3章第1節到13節裡面,他提到他自己做了這個福音執事。他得著這個福音的執事,是因為神的恩典,也是因著神的大能。並且這個福音執事就是要來把福音傳給外邦人,教導眾人明白原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面的奧秘。
  • 讓我們對苦難的回應最大限度地成就神的榮耀
    你們在這世代中要像明光照耀,16將生命的道顯明出來,使我在基督的日子得以誇耀我沒有白跑,也沒有徒勞。讓我把這段話重新組織一下。這段經文是在說:在你受苦的時候,讓你的行為是真正超自然的,也就是不要發怨言、起爭論。為什麼呢?因為苦難是一個讓我們成聖的工具。我們在苦難中的表現和身邊其他的人越不同、我們就越像「明光照耀」,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
  • 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
    阿們,我們打開聖經[哥林多前書1章17節]翻到一起讀: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2章2節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 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耶穌基督
    常年期二十二周星期日(2020年8月30日)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耶穌基督1.注釋默西亞、天主子、耶穌就是親自走向苦路,並召叫門徒們跟他一起走上苦難的「人子」(24-26)。耶穌在訓誨我們克制自己,要效法為人類作犧牲的——上主的僕人,救主耶穌。在前段耶穌向門徒說他必須赴耶路撒冷受苦受死,本段則按著說:作耶穌門徒的也應該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只有背十字架,才算實地跟隨耶穌。
  • 如果上帝存在,為何這個世界充滿苦難?
    在亞伯拉罕信仰中,特別是基督信仰中,從表面來看,苦難的存在本身似乎與我們對上帝的認識相衝突。因此,有許多人因為苦難存在而拒絕基督信仰的上帝,最著名的人物包括哲學家羅素、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等。這個問題是如此重要,乃至在東、西方都被信仰者和哲學家反反覆覆地提出來。
  • 晨禱:因他活著,我不懼苦難
    這是一卷關於苦難的經文,也是一卷關於智慧的經文,更是一卷關於如何在人生的各種艱難中持續仰望神的經文。這卷書裡的主人公約伯,曾經擁有過許多。然而幾乎轉眼之間,他便失去了所有的財產、全部的兒女以及身體健康。妻子勸他死了算了;朋友也不理解他,認為他之所以受苦,純粹是罪有應得。
  • 不要對別人訴說你的心事與苦難,在別人眼裡,那就是一場笑話
    文/飛吧黑烏鴉不要隨意地向別人吐露你的心事,沒有人會在乎你的情緒,有可能還會是一種嘲笑,一種蔑視。有些人在遇到感情上的挫折,或是心情不好的時候,都喜歡向不同的人吐露自己的心事,包括身邊的最信任朋友、親戚、甚至是最普通的朋友。
  • 講章:為基督丟棄萬事
    他突然有很大的觸動,想到以後別人記住他的,到底是抽雪茄的司布真,還是傳基督福音的司布真。他的一些習慣,並不能造就自己,更不能榮耀主的名。為此,他回家後將所有的雪茄和菸草都清除掉,專心為主傳福音。保羅說,他為主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 十字架丨基督只一次獻上,使一切信祂的人永遠成聖
    這是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親自成就的,這是客觀上的得著,基督徒還要主觀上的經歷,就是需要常常在聖靈裡省察自己,對付罪!祭司以利亞撒要用指頭蘸這牛的血,向會幕前面彈七次。七在聖經裡代表屬靈的完全數,預表著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出了寶血是完全的,所成就的救贖恩典是完全的!正如彼得前書 1 章 19節所言,「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汙的羔羊之血」。
  • 基督《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
    英語的「道」字(word)是說話的單位,用以向人表達自己。這裡的「道」不是指一段說話或演辭,乃是一個人──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神在主耶穌身上全面向人類彰顯祂自己。基督來到世上,完美地向我們顯明神的形象。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說出神何等愛我們。故此,基督就是神給人活潑的道(說話),表達神的心意。一1節:太初有道。
  • 讀經默想:勝過世界不靠自己,乃靠基督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1,默想這一段經文一直鼓勵著我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這是耶穌與門徒最後的時刻所談話的內容,耶穌清楚告訴門徒,他的時間到了之後會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而此時的門徒是不明白的,他們不理解耶穌的話,但耶穌耐心給門徒解釋自己的事工完成與離去。
  • 耶穌基督丨基督徒生病是因為犯了罪嗎
    在離汙鬼很遠的地方有一群豬正在吃食,於是牠們央求耶穌基督打發牠們進入豬群。豬在聖經中通常被看為是不潔淨的畜類,也指代抵擋福音真道敵基督。因為鬼實在是汙穢不堪,就連不潔淨的畜類寧可闖下山崖在海裡淹死,也不願意與牠們為伍。人在神眼中看為至寶,被汙鬼邪靈附著轄制實在痛苦。當汙鬼被主耶穌基督趕出去,加大拉人本該慶賀,向主耶穌獻上感恩和讚美。
  • 《基督山伯爵》:希望和愛,是人生最偉大的力量
    活在世上的,是充滿智慧,擁有寶藏的基督山伯爵!支持他熬過這段絕境的,唯有希望!人生從沒有一帆風順,這一刻正在歡喜,下一刻可能悲涼。無常,本是人生的常態。希望,才是苦難的救贖。貪婪也許能得到暫時的繁華,卻永遠得不到內心的滿足,只會在墮落的深淵裡越滑越遠。貪婪的人,終將失去一切。
  • 成為主的門徒,就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
    十字架的道路是彰顯上帝國度的道路,因為耶穌基督走了這條十字架的道路,所以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也必然要走這條十字架的道路。當時羅馬法律判定十字架處死的犯人,要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走向刑場,並且一路受盡凌辱。所以耶穌提醒門徒,背十字架就意味著要舍己,否認自己,棄絕自己。
  • 讀《回到正統》:當基督徒都把自己當神,基督教就不復存在了
    當我們對《聖經》和真理不熱衷的時候,我們很可能還是以自己為神。因為我們不想要知道真的神說的是什麼。當我們的基督信仰無法接受反駁,或者當有人反駁的時候,我們表現的是憤怒,而不是思考其反駁的是否真實時,我們或許也是把自己當做了神。因為我們在乎的不是自己相信的是否真確,我們在乎的是自己是否真確。
  • 陀思妥耶夫斯基:苦難是心靈的土壤
    本文選自俄國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散文,原題為《聖誕晚會上基督身旁的小男孩》。作家曾這樣寫道,「苦難是什麼,苦難應該是土壤,只要你願意把你內心所有的感受、隱忍在這個土壤裡面,很有可能會開出你想像不到、燦爛的花朵。」
  • 耶穌基督丨逾越節的羔羊
    吃無酵餅是要提醒以色列民不要佔染敗壞邪惡,吃苦菜是要他們時時想起在埃及地為奴時的苦日子,可他們除了抱怨就是發怒,完全忘記了在埃及為奴的苦難。耶和華吩咐那一代以色列民「每年要按著日期守這例」,他們只在西奈山那裡守了一次,一直到死沒再守逾越節!
  • 恩典福音(中)丨揭開平約瑟、江湧流等敵基督的面具
    這些瞎眼領路的敵基督可以支揮上帝、甚至牠們自己通過行異能就可以赦免人的罪,只要奉獻給領路人,「牠們的上帝」必滿足奉獻者的一切私慾,或者乾脆牠們就是上帝!既然上帝已經在基督裡釋放了自己,得著了真自由了,就可以放縱享受了,這些豐富的財物就是神賜下來讓信徒擁有和享受的,在牠們的眼中,那些立志在基督裡敬虔度日的基督徒不過是一群傻子,一群不明白上帝美意的蠢豬!牠們蠱惑信徒貪戀今世的富足,只要信徒向這群瞎眼領路的牧者奉獻,上帝必滿足信徒的任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