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中國的食物裡選擇最好吃的前三,豆腐一定榜上有名。
如果選前10,豆腐皮、豆腐乾、腐竹、豆腐泡估計也能有姓名。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太好吃了。
豆製品不僅價格便宜,營養還豐富。
豆製品的原料基本上都是黃豆,黃豆富含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王者。
而做成豆製品以後,蛋白質含量也是超高。
因此這裡選出了蛋白質含量最高的6種豆製品。
第六名.泡發腐竹
第一個上榜的就是大家愛吃的「腐竹」。
熱豆漿,不加入凝固劑,讓它自然冷卻,表面形成一層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膜,再將這層膜挑起來晾乾,就成了腐竹。
通常它是乾燥的狀態,為了公平,我們拿它泡發後的樣子進行排名,泡發後的腐竹蛋白質含量約為14.7 克每100 克,排在所有豆製品的第六名。
因為腐竹蛋白高、脂肪不低,大家可以把它當肉菜吃。
譬如「腐竹燒肉」這道菜,其實相當於一道肉燒肉,花一個錢,吃兩份肉,血賺!
第五名:豆腐乾
第二個上榜的就是豆腐乾,包含香乾、滷幹、臭乾等各種豆腐乾。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它們,其實就是水分更少的豆腐。
雖然失去了豆腐原本的嫩嫩滑滑,但營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濃縮」,蛋白質含量達到 14.9 克 / 100 克。
但是零食裡的豆腐乾,加了油鹽糖,和正經豆腐乾已經相差太遠了。
建議大家還是吃正經豆腐乾,炒個肉絲、芹菜啥的,健康又營養。
第四名:素雞
素雞是蛋白質含量比豆腐乾還高的豆製品。
每100克素雞,包含 16.5 克的蛋白質,和雞腿肉(20.6 克 / 100克)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怪不得它叫素雞呢,除了口感像,營養更是堪比肌肉。
第三名:油豆腐
油豆腐就是把豆腐乾油炸後生產的。內部的水分會在高溫下蒸發,並讓其形成中空多孔的結構,煮在湯中能夠更好地吸收湯汁。
在火鍋、麻辣燙、冒菜等食物裡面,油豆腐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
經過油炸後,雖然脂肪增加了不少,但是水分更少,蛋白質含量也更高,100克油豆腐裡面,包含了約17克蛋白質。
如果擔心脂肪,可以一次點一盤,大家分著吃就可以啦。
第二名:豆腐絲
豆腐絲是涼拌菜的常客,和拍黃瓜是永遠的競爭對手。
豆腐絲提供的蛋白質能達到 21.5 克 每 100 克,是比雞腿肉蛋白質含量更高的豆製品。
如果搭配菠菜、胡蘿蔔絲、黃瓜絲等一起,味道更好,而且營養更豐富。
第一名:千張(百頁)
來了來了, 蛋白質含量第一名來了!
它就是千張(百頁),它可以理解為壓得特別特別薄的豆腐乾。
壓薄後,水份擠壓得差不多了,因此蛋白質含量顯著提高,達到了 24.5 克 每 100 克,已經超過雞腿肉和和雞胸肉差不多了。
豆製品種類這麼多,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就是這6種啦。
至於大家常見的鮮豆腐,老豆腐,內脂豆腐等,含水量太高,絕對比你前六都沒拍進去。
你們喜歡吃什麼豆製品嗎?
留下你們的評論,看看喜歡吃什麼豆製品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