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繼續閱讀《寫出我心》,這是一本教授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經典書籍。
看著這個題目,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這是什麼意思呀?
來讓我們一起走進娜塔莉的《寫出我心》,看看作者怎麼樣帶我們寫作。
今天閱讀的內容是:
第11節 我們不是詩
第12節 人吃車
第13節 寫作不是麥當勞漢堡
前面10節娜塔莉給大家給出了寫作的真諦,那就是回到初心,不停地寫。
看著這三的標題,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寫作怎麼會說我不是詩,人怎麼能夠把車吃了?寫作不是麥當勞漢堡 ?來讓我們一起閱讀。
娜塔莉不愧是寫作大家,無論從小標題到到內容,整本書都體現了寫作的真諦,回到初心,不要設限,不停地寫。
前幾節是大家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要克服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怎麼時,我們得回到初心,不停地寫,哪怕寫一堆廢話。
而今天這兩節是告訴大家,當你已經會寫作了,已經寫了一些作品的時候,還是要回到初心,不設限,不停地寫。
我們不是詩
當我們的寫作到了一定的程度,我們已經有了一些作品,別人也會把我們和這個作品聯繫起來,可能也會對我們稱讚不已。
其實不是這麼回事,那些文字不是我們,而是貫穿我們全身的某個偉大的片刻,是我們趁著腦子夠清醒而得以捕捉到並寫下的一個片刻。
現實是流動的,而寫作的內容是固態的,現實在不停地變化,而我們所寫的作品是不變的。作家的生命存在於持續不斷的寫作當中。
所以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再重新回到寫作,就像第一次寫作一樣,別因為他人欣賞我們的詩而昏了頭,而停止了寫作。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什麼都不是了。
人吃車
看著這個標題,你肯定覺得匪夷所思。娜塔莉正在用這個標題告訴我們寫作的秘訣,回到初心,不要設限,不要先入為主,不要用一些理性的思維去指導我們的寫作,這樣我們寫出來的東西是矯情的、是沒有生命的。
娜塔莉舉這個例子就就想告訴大家,我們一直在對自己進行設限,一說到人吃車,我們馬上想到的是車子怎麼能吃?發動機能吃嗎?吃了不生病嗎?
其實這已經是先入為主了,用主觀思想把我們的思維限制住了,如果你去問一個小孩子,他可能會說,哎呀,這個車子是奶油的嗎?是不是很香呀?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就是不設限的思維,自然而然地會飛躍起來,我們的心也會跳躍,我們的寫作也會跳躍,寫作反映出初始意念的本質,也就是我們不帶成見,不要先入為主地去寫。
讀到這裡真是醍醐灌頂,我才知道以前為什麼害怕寫作了,覺得什麼都不可能,那大家寫出來的東西都是千篇一律的,乾巴巴的,寫作過程肯定是痛苦不堪。
而當我們的思維在飛躍,我們的心也在跳躍,我們寫出來的東西是靈動的,我們的心是愉悅的,寫作豈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還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如果我們為人父母或者為人老師,在教育孩子和學生的時候,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和學生身上。
比如說非要讓孩子寫出符合邏輯的句子。
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真實體會,我妹妹有一個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可愛。我昨天去了他們家。
一進門我就說:「你家的得好乾淨呀!」
孩子馬上給我說了一句:「乾淨得我都想舔一下!」
大人的正常反應是什麼?可能會說不能舔,那麼孩子的思維是不是就這樣一點一點被我們大人固化了?想想我們就是這樣啊。
因為我正在讀《寫出我心》,我趕緊給我外甥女100個贊。感謝閱讀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寫作不是麥當勞漢堡
寫作不是麥當勞漢堡,這是什麼意思呢?
娜塔莉是想告訴我們,寫作不是快餐,它必須慢火細燉,而且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它會是什麼美味,我們只能在慢火細燉的過程當中來體會它的美妙之處。
這是多麼貼切的比喻,寫作是一輩子的事情,需要不停地寫,需要做很多的練習,這也就是我們細火慢燉的過程,寫作是不能速成的,你不要說你報了寫作速成班就能夠寫出美妙的文章,你得不停地寫,你還得回到初心。
常有人講:我獨自走在路上或是慢跑或是開車,腦子裡浮現了一整首詩,可是我坐下來打算寫出來時,卻怎麼也寫不好。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獨自走路或是慢跑或是開車的時候,心靈是自由的,而且對當時的時刻敞開,對當時的情況敞開;而我們坐在桌子前準備寫作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是對現在的我敞開,對真實的環境和真實的時刻敞開,我們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了。
怎麼辦呢?按照娜塔莉的建議,我們用我們的筆記本或者是APP,隨時記下我們的靈感。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充分的體會自由的心靈,最初的意念,用如同禽獸在痛苦中哀嚎般笨拙的文筆開始寫,不要帶自己的想法去寫,你一定會成功的。
動筆開始寫吧,不停地寫,與自由的心靈對話,寫出表達我們內心的美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