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婷、媛婷、君錚、記者黃小路 文/圖
在南昌航空大學,有這麼一群人格外引人注目,整潔筆挺的制服、整齊有力的步伐、挺拔帥氣的身姿、胸前閃亮的徽章……他們就是南昌航空大學招收的首屆飛行技術學員。據悉,第一批飛行員於今年9月份正式入校,2013年,是這群立志航空報國的少年們邁出夢想第一步的一年。這些滿懷藍天夢的少年,開始了他們展翅高飛的旅程。3個月過去了,這批將要翱翔藍天的「天之驕子」們,學習生活得怎麼樣了?記者近日前往該校,對全省高校首支飛行中隊進行了探訪。
28名學員
■生活篇
操行分亮紅燈將被停飛甚至淘汰
2013年9月,來自不同地方的28個人,相聚在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學院41班這個大家庭中,成為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訓練的同學、室友和戰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是第一次住校,體驗這種遠離父母親人的集體生活。班長谷天宇說:「學校對我們的宿舍安排用心良苦,一個宿舍既有南方人又有北方人,南北文化的差異不但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相處,反而使我們了解到很多不同於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在日常交流中,我們對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在這樣的集體中生活,讓我感覺到了家的氣息。」同為第一次住校的高之洋也覺得這樣的生活挺好:「每天大家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訓練,做什麼都有兄弟在,這才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與同學院其他學生不同的是,他們的生活內務由海軍學院負責,所以要同海軍國防生一樣實行軍事化管理。吃飯、出操、內務、上課、就寢,都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和標準,如果違反了相關規定,將會被扣除飛行員操行分,操行分達到一定的底線將面臨停飛。「所以他們是有淘汰率的,並不是進了學校就一定能成為飛行員。不僅要依據考試成績對他們進行考核,平常的生活習慣也是他們能否成為飛行員的標準之一。如果成績、操行分未達到標準,將不能繼續就讀飛行專業,將轉為其他專業學習。」該學院一位老師說。
寢室內務標準「武裝到了牙齒」
為此,他們制定了嚴格的時間作息表,周一到周五每天6時20分起床,6時30分到教室,23時整熄燈睡覺。除了作息時間表,還有印了滿滿好幾頁紙的飛行員寢室內務標準、飛行員一日生活制度、飛行員形象標準、飛行員日常養成等等規章條例。其中,寢室內務標準讓記者吃驚不小:他們的桌子、架子上,除了課本、檯燈之外空空如也,床上也只有一塊疊得四四方方的「豆腐塊」,椅子整齊地放在桌子旁邊,上面沒掛一件衣物,地面光潔乾淨,房間內一塵不染。在洗漱區域,晾衣架上的衣物都按照由長到短的順序晾曬,毛巾統一疊掛,開口朝窗外按照從左至右,由長到短的順序,牙膏牙刷必須統一朝向窗外,牙刷頭和牙膏頭在上,甚至連臉盆、熱水瓶、洗衣粉(皂)、牆面等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學習篇
飛出國門,對英語口語要求更高
記者了解到,飛行中隊學員目前與上海的航空公司籤訂了合同,在昌航學習兩年後,還要出國進一步學習飛行操作技術。當然,想要出國深造絕非易事,他們必須與其他學生一樣,在基礎課學習上不能掛科,尤其是對英語口語要求很高——如果英語口語未達標,在國外也有可能被淘汰。特殊的學習和工作壞境,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四六級,還要準備ICAO(民用航空專業術語英語測試)和雅思考試,這直接關係到他們以後能去哪個國家留學。為此,他們需要在外國語學院修三門英語課,每天利用晚自習前的半小時背誦單詞、課文等。對於英語的學習,學員詹玉良深有感觸:「對於理科生的我來說,英語功底本來就很薄。剛開始上外教課,我就像聽天書一樣。為了彌補不足和跟上進度,我每天都會利用空餘時間去圖書館背單詞做閱讀,通過看英文電影鍛鍊口語和聽力能力。」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他的英語水平終於有了提高。
學習委員主動幫助同學補習高數
除了英語,學員們還要學習高等數學、大學語文、航空航天概論等六門基礎課。尤其是高數,被公認為「期末殺手」,為了保證全班同學的高數能夠順利過關,學員楊達和學習委員韓旭等人每天都會利用晚自習時間為大家講解一些複雜難懂的題型。當問及韓旭這樣會不會耽誤到自己的學習時間時,他微笑著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經過一起思考討論後,印象會更深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共同的進步。從我進入這個特殊集體的那一天起,我就把他們當做我的家人了,家人之間是不會計較這麼多的。」
他們就是這麼一幫人,分分秒秒都力爭優秀,每時每刻都心繫他人。「鷹一樣的個人,雁一樣的團隊,這就是我們班。」谷天宇說。
■訓練篇
三千米長跑是家常便飯
與其他學生不一樣的是,除了學習,飛行中隊每天還必須進行訓練項目,除了早晚都要做的體能訓練之外,每周二、周四要跑後山,周二、周五要上航空體育課。說到航空體育,飛行學員們可謂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谷天宇說:「航空體育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想像,說是做遊戲,實則是跑步,不僅有時間限定,而且誤差還不能超過限定時間的正負五秒。三千米長跑對於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而且強度還在逐步增加。」對於這樣的訓練強度,身為飛行學員的他們雖然會覺得累,但也都認為值得——通過這些訓練,不僅可以維持身體健康,輕鬆通過大小體檢,還能增強意志力,對以後執行飛行任務有很大幫助。
對他們來說,最困難的是做伏地挺身的分解動作,現在他們每組至少要做60個,「做完之後我都覺得胳膊不是我自己的了。」學員王志強笑著說。每當堅持不住的時候,學員高之洋總會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你是個男人,不能慫了!」「儘管困難,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放棄這個職業,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向困難低頭,而是當困難來臨時迎難而上。我們28個人的共同願望就是學好英語,兩年後到國外航校繼續學習,然後拿到飛行執照,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優秀飛行員。」學員鄒晗如是說。
■責任篇
必將翱翔藍天,飛得更高更遠
儘管身上的擔子很重,但並沒有影響飛行中隊學員們享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他們懂得勞逸結合,在學習和訓練之餘,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藝特長。學院足球隊、學校藝術團、校學生會等各大社團協會,都可以看到飛行學員們的身影,最值得一提的是文藝與籃球,在這個僅僅只有28個成員的團隊中,吉他、薩克斯、口琴、架子鼓樂器都難不倒他們。至於籃球他們更是自信滿滿,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輸過一場籃球賽,而且每場比賽都是完勝,可謂實力強大。
「你們認為你們一定能成為飛行員嗎?」「我們堅信我們能,We believe we canfly.」谷天宇斬釘截鐵的回答:「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會堅持下去。」學員張衝笑言:「這一年中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向著自己的藍天夢邁出了第一步。儘管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我相信自己有朝一日會翱翔於藍天。我想對遠方的父母說一聲,感謝你們的愛和支持,我會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