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家長作業」難點究竟在哪 教育部表態學校要求家長改作業將嚴處

2020-12-14 華聲新聞

每天工作很辛苦,下了班回家還要批改孩子的作業,成了很多家長一個不小的負擔。

對此,教育部門也在想辦法,就在10日還強調嚴禁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

然而,家長的作業焦慮也很難被緩解。有家長說,檢查孩子的作業會看他是否做對了。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長沙報導

「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2月10日,在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做出上述表態。

當前,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家長們的聊天中,孩子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批改作業等話題總能成為焦點與熱點。那麼,這種作業負擔、作業焦慮的本質是什麼?長沙的家長與學校對此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家長 託管老師沒發現錯誤,只能自己檢查

「真的能夠不需要家長檢查作業就好了。」12月10日下午的放學時間,在長沙一所小學門口等待接孩子的胡女士得知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內容後,由衷地感慨。

對於批改作業和檢查作業的區別,胡女士坦言:「在我看來沒有區別。雖然老師經常說的是檢查作業,不需要家長批改,但檢查的時候不可能只看孩子做沒做,肯定還要留意一下做對了沒有。如果發現錯誤肯定會盯著孩子改正,這不算批改嗎?」

採訪中,家長們普遍表示現在確實很少收到老師明確指出要家長批改作業的消息,一般在考試或階段檢測前,老師會布置試卷讓孩子複習,然後讓家長對照答案批改,但檢查作業仍是大部分家長每天的「例行公事」。

有家長不想檢查孩子作業,也有家長每天主動檢查。

張女士的女兒現在讀小學二年級,她的孩子去年放學後是會去託管班的,當時她聽說託管班老師會檢查、輔導作業,比家長更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時有段時間我還天天看別人輔導孩子雞飛狗跳,很慶幸自己不用管孩子作業。」張女士透露,「但後來考試了發現孩子成績並不理想,我才發現有時候孩子做錯的題、寫錯的拼音,託管老師都沒有發現,甚至是第二天交到學校了,學校老師也沒發現。」

張女士直言:「我那時候意識到,如果自己都不上心,而要求別人對自己孩子上心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從那以後不管老師說沒說,我都要仔細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

學校 作業負擔的本質在於家校溝通

關於作業問題,長沙市下發過文件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不能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在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提到「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對此,南雅望城學校副校長徐騰躍說:「我們是反覆開會向老師們強調了,不能讓家長批改作業。」雖然不用批改,徐騰躍也表示希望家長每天留意、監督一下孩子是否完成了作業。如果家長完全不管孩子的作業,那孩子沒有完成的作業要不要補,什麼時間來補呢?」

徐騰躍認為:「作業負擔的本質其實還在於家校溝通。」他目前也在學校擔任了五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不久前的周末他還布置了一次親子作業——希望家長能陪孩子一起看電影《摔跤吧,爸爸》。徐騰躍表示,這不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作業,而且只需要看就可以了。讓他沒想到的是,有家長不但帶著孩子看了,還主動寫下了觀後感。

還有一次,徐騰躍的語文作業是讓學生自主複習字詞,第二天進行課堂聽寫。後來他得知有的家長輔導學生複習了三遍。他同時坦言:「從第二天的聽寫反饋來看,有沒有家長督促複習,學生對字詞的掌握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也因此,南雅望城學校一直在組織老師對學生進行家訪,特別是要求老師先從平時作業完成不理想、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家庭開始,從而與家長充分溝通交流。

在大家的印象裡,批改作業似乎是中國家長獨有的負擔。同時擔任長沙瑋希國際學校和長沙縣瑋思學校校長的吳真真介紹,作為湖南唯一專門招收外籍人士子女的學校,瑋希國際學校也布置作業,對於一年級和尚未養成自覺完成作業習慣的學生,老師也會告知家長作業是什麼,希望家長幫助督促完成。同時,吳真真表示:「我們的所有書寫作業都不需要家長批改,是要求老師全部批改的,並且要二次批改,以確認學生是不是改正了。」

專家 把孩子作業的職責邊界劃清楚

對於作業問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首先必須要明確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作業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不應該脫離課程教學活動、推到家庭教育範疇。

其次要明確作業的兩個功能:一是鞏固學習活動,二是診斷。這說明作業是專業性的教育活動。

在此基礎上,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家庭作業方面的職責邊界要劃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應該給孩子的家庭作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應該支持孩子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而布置作業的職責、組織孩子完成作業的職責、批改作業的職責是學校的事情,必須把這些職責邊界劃清楚。

「把這些問題釐清之後,我們各歸其位,共同創造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張志勇說。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前段時間,「退出家長群」的話題引起熱議。今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2020-12-10 11:20:03」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第四次「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教育部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特別提出要明令禁止「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
  • 教育部出手治理「家長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成都3年前就有規定...
    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不少成都家長也在問:成都會出臺相關政策嗎?
  • 作業到底是家長改還是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
    教育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下一步將採取健全作業布置機制、提升作業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舉措,指導地方做好作業管理工作。
  • 【中國教育部:對違規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
    2020-12-10 11:29:42來源:FX168 【中國教育部:對違規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0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 教育部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了,明令禁止!你怎麼看?
    很多中小學的家長都會建一個家長群,方便老師和家長的溝通。這個群可以說是家長和學校的橋梁和紐帶,家長們為了支持老師的工作紛紛加入了這個群,然而現在有個有趣的現象,家長們不斷退群了,這是為了什麼呢?原來在群裡並不是布置學生作業這麼簡單,還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家長受不了老師給的壓力,白天要應付工作的事,晚上還要幫老師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事情嗎?當家長和老師探討,多問兩句,就建議你家孩子要報個培訓班,奧數班的。
  • 教育部就杜絕家長作業發聲,但家長就一勞永逸了嗎?
    日前,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發聲: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禁止「家長作業」,那些把家長當學生的老師聽明白了嗎?
    之前「退出家長群」話題引發公眾熱議,讓大家聚焦到了「學生作業究竟該不該變成家長作業」的討論上  這不,這一問題已經引起教育部的關注和回應。12月10日,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此言一出,旋即得到廣大家長朋友的正面響應。筆者大致瀏覽了幾大門戶網站的網友評論,大家紛紛為此點讚。
  • 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教育部回應社會...
    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等熱點問題,教育部也一一做出了回應。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
  • 不得強制點讚投票、禁止要求家長改作業……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關於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嚴於信:來得及時但要落地得看→
    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對此,主播嚴於信說,這個規定來得及時,但要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
  • 主播說聯播|關於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嚴於信:來得及時但要...
    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對此,主播嚴於信說,這個規定來得及時,但要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嚴於信:今天聯播報導了教育部關於基礎教育的一場發布會,相關負責人明確說,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批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教育部的這個表態很必要也很及時,對這些亂象可謂是當頭一擊。不過,這一規定要想真正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過去這些年,各種減負的規定不少,但很多地方減負減到最後卻是越減越多。
  • 作業到底誰改這份答卷,教育部如此作答,家長心安,老師心定!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健全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方面的機制。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設計,創新作業形式,強化實踐性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
  • 教育部發布最新「禁止令」,家長們笑開了花,這類老師「危險」了
    在退群之後,該家長在網絡上發布了自己的觀點,得到了無數網友的認可,並且也引起的很大的共鳴,並且該事件還上了央視,這就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之前有很多的老師讓孩子把作業拿回家讓家長批改,而作為家長白天不僅要工作,晚上回來還要給孩子改作業,所以眾多家長吐槽說,自己花那麼多錢送孩子去學習,老師難道就只負責教書嗎?現在連改作業的工作都推給家長了嗎?
  • 陝西省教育廳:教師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
    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和教育部等八部門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管理水平,引導義務教育學校規範辦學行為、發展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陝西省教育廳日前發文,明確教師布置作業不得超越課程標準、超越教學進度、超越學生能力布置集體性學生作業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咋解決?
    高中生在寫作業。小編碎碎念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
  • 中國發布丨教育部回應「學生作業由家長批改」: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董小迪)教育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應「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對此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將加強日常監管,對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
  • 教育部門下文要求老師必須改作業,禁止家長代改作業,你如何看?
    一、為什麼老師會將孩子作業交由家長批改其實,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原本就是老師批改作業,為什麼會將這部分工作交由家長?何況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並不具備輔導孩子作業甚至批改作業的能力?在2020年6月頒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就已經明確指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