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沈城高速口附近的富華花園酒店內,6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駐守,他們24小時接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他們中,有工作20餘年的「老疾控」,也有剛剛畢業就投入疫情戰鬥中的「新兵」。他們說:「這裡就是我們的陣地,我們就是陣地上的尖兵!」
24小時接收密接人員
3月24日,為妥善安置病例密切接觸者,做好管理工作,瀋陽市疾控中心啟動富華花園酒店為密接安置隔離賓館,市疾控中心的6名工作人員到達隔離賓館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密接人員隔離點不能僅有酒店設施,還要經過周密的準備,達到疫情防控的要求。」隔離點負責人、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殺科科長吳旭介紹,工作人員要統計可使用房間,設置工作區、隔離區、緩衝間,並制定《富華花園酒店隔離賓館密切接觸者管理工作方案》,明確組織機構、工作職責及分工……
3月25日下午,隔離賓館正式啟用,開始接收密接人員入住。吳旭介紹:「當時正值入境人員高峰期,給我們的時間特別緊,大家一起上陣,24小時接收密切接觸者。我們一邊接收患者,一邊改善了隔離點的設施,保障隔離人員的安全。」
拼命「夫妻檔」並肩奮戰
吳旭從事防疫工作20多年,親身經歷了非典、禽流感、炭疽等疫情防控,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別參與了汶川和玉樹的抗震救災工作。今年農曆大年初二,吳旭參與了應急機動隊,24小時值班,聽到命令就立即動身。如今,入境人員成為沈城的首要疫情防控對象,他又來到富華花園酒店,成為這個隔離點的負責人。
了解吳旭的人都知道,吳旭的全家人都非常忙碌,他的妻子高丹是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副主任技師,每天都「直面病毒」,穿著防護服做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標本的檢測。由於送檢樣品的時間不固定,高丹常常忙到凌晨。如今,夫妻倆基本見不到面,只能通過微信互相提醒「注意安全」。而讓夫妻倆都心存愧疚的是,無法照顧正在念高二的女兒。「女兒吃飯怎麼解決?」記者問。「哎,我回家一趟,能給女兒做四個菜,她能吃一天,吃光了就叫外賣。」吳旭補充說,「孩子也大了,自己上網課,我倆是真顧不上孩子了。」
90後「新兵」的戰「疫」堅守
瀋陽市疾控中心、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于洪區公安分局的8名共產黨員和2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安置隔離賓館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以安置隔離賓館作為戰鬥的陣地,團結一心、凝聚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懈奮戰。4月7日上午9時30分,隔離點隊伍中又增加了一名黨員——駐點工作組李漫入黨,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吳旭告訴記者,李漫是一名剛入職不到四個月的「新兵」。家在丹東的她,過年回家剛一天,就接到了需要回到工作崗位的消息。家人雖然不舍,但也十分支持她。農曆大年初二,父母一早開車4個多小時,將她送回單位。
市疾控中心生命統計科的姜志欣28歲,是不折不扣的90後。去年,碩士畢業的她來到市疾控中心工作,剛剛參加工作就趕上了新冠疫情。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這名90後一點都沒有退縮:「第一天我們就接了20多名密切接觸者,接完後我們需要連夜整理材料,當天凌晨兩點多才弄完,睡了一會兒又開始幹活兒。」
就在記者採訪時,一名剛剛解除隔離的市民離開了隔離點,記者了解到,當天還有64名密接人員在隔離點隔離,從隔離點設置至今,共計接收密接人員100人。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