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姚定安,通訊員吳啟平、黃路遙)4月26日,位於枝江市仙女鎮的田園牧歌(枝江)城鄉環境綜合體管理有限公司發酵車間內,2條有機肥生產線正在加班加點組裝。不久後,曾經難以處理的畜禽糞汙,將在這裡經過發酵加工等環節後,「變廢為寶」化身為富含營養物質的有機肥、炭基肥及液肥。
「公司安裝了大型自動物料移動翻拋機等相關配套設施,每年可處理畜禽糞汙量40萬噸,年產有機肥2.62萬噸,炭基肥1.58萬噸,液肥15萬噸。」田園牧歌(枝江)城鄉環境綜合體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莉介紹道,通過處理,不僅解決了畜禽糞汙收集堆放的問題,還能有效保護環境。
畜禽糞汙變成可利用的「寶貝」,離不開枝江市在畜禽糞汙處理方面採取的資源化利用措施。枝江是全省生豬養殖大市和宜昌肉牛養殖第一市,生豬存欄量常年維持在70萬頭以上,肉牛存欄3萬餘頭,家禽年出籠600萬隻。隨著產業體量的增大、環境約束的收緊,畜禽糞汙處理成為制約養殖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此,枝江市通過「農戶蓄積、統一收集、集中處理、綜合利用」的模式,在畜禽糞汙治理道路上進行了積極探索。
2018年,枝江市引進江蘇碧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來枝江投資2.42億元,成立項目管理子公司田園牧歌(枝江)城鄉環境綜合體管理有限公司,在仙女鎮建設項目總指揮部—資源處理中心,主要生產有機肥、炭基肥;在百裡洲鎮建設區域處理站,主要生產有機肥;同時在董市鎮等8個鄉鎮各建立一座衛星液肥站,生產的液肥直接用於農業種植,構築起「1+1+8」的畜禽糞汙收集處理網絡。同時,枝江市配套推進了30000立方米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貯存池、35000立方米種植業田間貯存池及65000米配套管道、100套除臭設備配套、15套籠養家禽自動化清糞傳送帶等四個子項目建設,實現了畜禽糞汙收運、固液分離、幹化炭化、好養發酵、有機肥加工等過程有序銜接,最後液肥通過管道輸送至田間貯存池,為資源化利用打通了最後一公裡,生物有機肥和液肥既可以作為高附加值農產品的肥料使用,也可以起到土壤修復的作用。
「過去糞汙處理硬是沒得法,現在好了。首先糞汙進養殖場內的收集池進行固液分離。液體分流至液體發酵池,發酵完成後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田間貯存池;固體達到一定量後,『田園牧歌』就來集中收運,把這些廢物拉去生產有機肥」顧家店鎮顧店肥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蔣本智說,原來養殖場周邊數百米內都能聞到臭味,現在養殖場臭味沒有了、還乾淨整潔了。
「枝江市畜禽養殖糞汙資源化利用工作,通過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真正實現了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達到了種養結合、生態健康、循環發展的目的。」枝江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姚迎九介紹說,今年,枝江市將努力推將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提升到90%以上,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同時,積極強化農業面源汙染防治,進一步推進農業生態化建設,在枝江奏響悅耳動聽的「田園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