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
在我國的農村野外,生長著無數的雜草植物,其中可以說有90%以上的品種不被人們所知。即使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也都統稱為雜草。殊不知,這種雜草裡面,也有非常值得我們去了解和認識的品種。其中除了一些珍貴的野生食材之外,還有不少具備藥用價值的藥草。當然了,兼具食用和藥用雙重價值的植物也不在少數。
有這麼一種植物,它只有在我國的南方野外才會生長。所以見到過它的人不多。北方人即使見到了,也會認為是雜草的一種,畢竟對它不了解。而在南方人看來,這不但不是雜草,還是一種寶貝!因為這植物藥食同源。
01赤蒼藤你認識嗎
筆者說的這一種長在南方野外的雜草,它的名字叫「赤蒼藤」。單純聽名字,就能夠知道,這是一種藤本植物。由於它喜歡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因此赤蒼藤在北方無法生存。而只有在我國的雲南、廣東、廣西以及貴州等地區的野外才能夠見到。整體上來講,在野外見到它還是比較好辨認的。它的葉子呈現卵形、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頂端漸尖,鈍尖或突尖,主要分布在低山及丘陵地區或山區溪邊、山谷、密林或疏林的林緣或灌叢中。
02赤蒼藤的食用價值
在很多北方人看來,這一生長在野外的植物,不僅沒有見到過,就連聽說也很少聽到。但看見圖片中的樣子,難免會認為是一種雜草。就像筆者一開始說的,生長在野外的植物,不認識的人只會當成是雜草,認識的人才會當成寶貝。由於赤蒼藤這一植物主要在南方山區常見,所以在當地的人看來,它不僅不是雜草,反而是一種美味。赤蒼藤,有著較高的食用價值。
赤蒼藤的嫩尖葉可以用來鮮食、炒食、做餡,做湯、做粥、淹漬等等,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的赤蒼藤,可以說是一種天然無公害的有待開發的野生植物資源。在雲南廣東廣西等民間地區,均把它當野菜採挖。
03赤蒼藤的藥用價值
一開始筆者說過,赤蒼藤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它除了具備食用價值之外,藥用價值也是令人稱道的。根據筆者的了解,由於赤蒼藤的根裡含有酚性成分,樹脂及三萜,所以有一定清熱利尿的作用。對對應的病症上,民間地區普遍認為,赤蒼藤對高尿酸、 痛風、腎結石以及尿頻有較高的價值,所以也是公認的珍貴藥用植物。而市場上用赤蒼藤作為原料製成的赤蒼藤茶,則有洗腎排毒和降酸治痛風等等多種作用。也正因為這種藥草的藥用價值頗高,所以在藥材市場也是比較吃香的。
隨著人們對養生需求的增加,像赤蒼藤這樣兼具藥用和食用兩種價值的野外植物,如今也是越來越火熱。在南方的餐桌上,用赤蒼藤製作的菜餚,價格也是非常之高的。畢竟這種野外的美味,有時候花高價不一定能夠品嘗到。
如果你生活在雲南、廣東廣西等地區的農村,倘若在野外見到了赤蒼藤。一定要珍惜起來哦!
本專題由百家號創作者「一種記錄」原創,版權歸「一種記錄」所有,抄襲必究。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