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曾是農田裡的雜草,如今60元一斤成出口名蔬,南方人特別愛吃
農村裡多野生植物,特別是野草一類的野生植物尤為的常見,在農村的房前屋後、田邊、路邊、山野林區隨處都可以見到。而對於這些野草,人們的對待方式也不一樣,有些農民朋友會當成農田裡的雜草除掉,有些農民朋友卻當成寶貝。
比如馬齒莧、馬蘭頭一類的野草,多喜歡生長於農田附近,在北方地區,就常會被當成農田裡的雜草除掉,然而在南方地區,很多農民朋友就會當成美味又營養的野菜來吃。
諸如此類的野草還有很多,但是有些卻因為具有很高的價值,在如今備受人們喜愛,成了不少農民朋友爭相種植的一種特殊「蔬菜」,紫蘇就是這樣一種「野草」。
說起這紫蘇,相信很多南方農村裡長大的朋友都不陌生了,不論是在做魚、燉肉、做醃菜、炒田螺等等,加入一點紫蘇葉子,別提有多香了。但是呢在以前的時候,紫蘇並不像現在這麼受人喜愛,甚至還會認為它是農田裡的雜草,除掉才好。
之所以紫蘇在以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與當時的價值有關。紫蘇是原產於我國的一種野生植物,有相關資料記載,紫蘇在我國約有2000年的使用歷史,但是以前的紫蘇卻當被當成中草藥材來使用,明代的李時珍就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滷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
也是源於此,紫蘇並不被大眾所熟知,所以曾經就常被當成農田裡的雜草除掉。
不過在近代,紫蘇也不僅僅是作為中草藥材來使用了,而成為了一種集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多種用途的特殊「蔬菜」, 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作湯、做配料等等,莖葉可淹漬。
並且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了一種世界上備受關注的多用途植物,還開發出了食用油、藥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比如韓國的紫蘇泡菜、越南的紫蘇米粉、日本的紫蘇茶等等。
當然,紫蘇在我國的用途也非常多,不過多是用紫蘇來烹飪各種菜餚,南方人特別愛吃,如紫蘇幹燒魚、紫蘇鴨、紫蘇炒田螺、蘇鹽貼餅、紫蘇百合炒羊肉等等。
由於紫蘇的這些應用,使得野生的紫蘇完全不夠用,所以在我國南方的不少農村地區,紫蘇也被農民朋友們大量種植,除了供應國內使用以外,更多的是出口到東南亞、日本、歐美等國,而紫蘇也成了我國一種出口名蔬。
那麼目前紫蘇行情如何?值得農民種植嗎?
據一位廣東地區的菜農朋友說,現在紫蘇的行情還是很不錯的,國內人工種子的紫蘇葉(乾貨)價格一般在15到20元一斤,野生的紫蘇葉(乾貨)一般在30元左右一斤,而若用於出口的話,一般能達到60元一斤。
此外,隨著紫蘇的用途越來越多,其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出口這塊,基本上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還是挺值得農民種植的。不過種植業一項有風險,所以大家若是想種植的話,最好還是先考察一下當地的銷售鏈,以避免虧損!
那麼紫蘇如何種植呢?
紫蘇原本作為一種野草,其適應性和生命力就很強,所以非常好種植,可以去農村野外挖一些紫蘇回來,隨便用盆就可以在陽臺進行盆栽或是庭院、菜園種植。不過要注意的是,夏季是紫蘇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一定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想要食用時,直接採摘幾片葉子下來烹調,既新鮮又方便。而且紫蘇的葉子長得也特別美觀,還可以作為觀賞植物。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用紫蘇做的菜餚嗎?你們覺得紫蘇好吃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