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博才少年」的時間。
點擊音頻,和我一起聆聽中國歷史叭~
在這裡,江河湖海是它的血脈,舞韻漢風是它的青春,沒錯,這兒就是江蘇。「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自古以來就是無數文人墨客偏愛的地方。從今天起,我們將開啟南京國寶之旅。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國寶文物便是號稱「天下第一塔」的大報恩寺琉璃塔。
安徒生童話《天國花園》中曾這樣寫到:風媽媽的兒子——東風,穿著一套中國人的衣服,回家。風媽媽問到:「你從哪來?」東風說到:「我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然後所有的鐘都叮噹叮噹地響了起來!
後來,我才知道,東風曾到過的那個塔,正是大報恩寺琉璃塔。
(大報恩寺琉璃塔 復原塔)
大報恩寺琉璃塔,建於明成祖朱棣時期,擔任總設計師的正是當時的皇帝朱棣。此塔高24丈,通體琉璃,塔上掛有152隻風鈴,塔內還供有144盞佛燈。
匠人們也用「三絕」坐實了大報恩寺琉璃塔「天下第一塔」的名聲。
第一絕,壯闊威猛,高聳雲日;第二絕,通體琉璃,流光溢彩;第三絕,佛燈永明。
這三絕將琉璃塔推向了中國古代寶塔藝術的最高峰,同樣它也因此成為了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中世紀七大奇蹟,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以此為:義大利羅馬大鬥獸場、利比亞沙漠邊緣亞歷山大地下陵墓、中國萬裡長城、中國大報恩寺琉璃塔、義大利比薩斜塔、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
到了清代順治年間,琉璃塔塔頂因遭遇雷電,不幸破損。可大報恩寺又沒有錢修繕。
危難之際,來了兩個姓田的兄弟,他們說不用發工資,每天讓他們哥倆吃飽飯就行。最終這哥倆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徒手將塔頂修繕完畢。
兄弟的二人的舉動,贏得了金陵百姓的愛戴,其中一人更是贏得了秀娘沈姑娘的芳心。
只是這兄弟二人,佛緣深重,誓要修滿九十九座佛塔,於是男女主角相約,一年之後在琉璃塔下相見。時間一晃就是6年,6年後的中元節,沈姑娘在琉璃塔下並沒有等到田兄,但她卻遇到了荷蘭畫師約翰·尼霍夫。
(約翰·尼霍夫 肖像)
尼霍夫看著眼前這座琉璃塔,不禁連連稱讚,並在沈姑娘的「講解」下將其畫下,並帶回了西方。
(大報恩寺琉璃塔 約翰·尼霍夫繪)
就這樣琉璃塔逐漸走向世界,而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參照琉璃塔的形狀進行模仿。
有趣的是我們的塔層通常都是單數,而西方仿照琉璃塔建造的卻都是10層,究其原因才發現,原來是當年的尼霍夫畫錯了。
到了1762年,英國的一位皇家建築設計師錢伯斯,在英國皇家植物園仿造琉璃塔的樣式修建了一座中式寶塔,命名為邱園寶塔,獻給當時的國王喬治三世。
(邱園寶塔)
就這樣,兩座形制相似的寶塔,分別矗立在世界的東方和西方,一東一西,遙遙相望。
遺憾的是,這段情緣,只維持了94年,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琉璃塔在戰亂中轟然倒塌,唯一「倖存」的只有今天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這座拱門。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這座拱門的頂部中央雕刻大鵬金翅鳥,兩側向下分別為龍女、摩羯魚、飛羊、獅子、白象,每一種形象都自有寓意。代表著安全、守候,以及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琉璃塔拱門·細節)
201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重新修建了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為了保護原有塔基,建造了一個塔狀建築物,整個塔通體玲瓏剔透,頗有當年琉璃塔的風範。就這樣琉璃塔又一次讓世界驚嘆。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透過琉璃塔,我們不難發現,明朝在當時的繁榮強大。明成祖朱棣,在奪取皇位,鞏固政權之後,既有「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又有北修故宮,南修武當的奇蹟之舉。而大報恩寺琉璃塔則是當年盛世的見證者。更承載著外國友人對中華文化的嚮往。
如今,英國錢幣上有它的圖案,經典影視劇作中有它的身影。
(琉璃塔在國外影視劇、錢幣上的「身影」)
雖然琉璃塔在太平天國運動中,不幸毀於戰火,但它背後所代表的文化符號卻依舊鮮明如初。
好了,本期的「博才少年」到這裡,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