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3月19日 中科沃土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助理、基金經理孟祿程做客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分享主題:改革促發展,科創孕機遇(把握科創投資機遇)
他表示,近期市場波動比較大,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中東石油的暴跌。第二,疫情導致國外流動性出現問題以及疫情的進展。相信在各國政府的重視情況下,我國的疫情都會進入一個平穩期,逐步進入一個緩和,最後就能夠成功地抗疫成功。海外疫情在各國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情況下,疫情的因素都會在逐步緩解。
對於目前的市場來說,我們還是覺得在一個相對底部區域。國內經濟會走出獨立運行狀態。我們仍然看好國內科技行業的一些布局。但是大家相對注意一點,對於以外需為主的一些產品,稍微要注意一下風險,可能因為疫情的影響會帶來消費的延後或者是取消,提示一下這一塊的風險點。
整體上,我們認為,內部經濟放緩,促進科技轉型升級;外部貿易壓力大,帶來動力加速升級。改革促發展,科創孕機遇。所以,後續我們依然會關注科技投資,尤其是通過我們精選個股的方式進行科創板的投資。主要延著科創板的四條主線投資:硬體領域的半導體製造領域;軟體領域的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醫療消費升級,尤其看好其中的一些高端醫療器械和創新藥;新能源在汽車產業鏈裡的投資機會。
科技行業為代表第三產業 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
從產業看,2011年開始,整個我們的經濟會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就是我們第三產業的增速明顯高於第二產業,代表我們的工業經過之前的快速發展之後,服務業的增速提上來,這也是整個經濟增速換檔的最大動力。而第一產業因為效率提升相對緩慢,所以第一產業的佔比其實是相對比較平穩。第三產業詳細的拆分,可以看到其中的信息傳輸,以軟體服務業以及租賃和商業服務業、金融業、豬肉餐飲業是明顯高於GDP的,這也是我們未來增長的一個新的增長點。而以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增速明顯放緩,而且基本上低於GDP。
從資本結構,貸款結構看,科技行業的貸款行業明顯是偏低的,我們國家目前長期貸款主要還是在一些重資產行業,比如說地產、電力、公用事業等一些偏重資產。這一塊相對來說是我們的產業結構跟產業發展方向,與我們目前的資本結構其實是一個不相匹配的,從歐美的資本結構對比來說,中國的資本結構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空間。最重要的問題是以房地產為代表的一些行業侵佔了其它行業的利潤。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國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會在長期貸款這方面給予科技行業一些支持,這樣的情況下對科技行業的發展又會起到一個直接的帶動。
外部貿易壓力大 加速高新技術產業的進口替代和產業轉型升級
在貿易壓力的前提下,我們的整個經濟會帶來一個比較大的壓力。這個過程中,也會給中國的進步帶來一個動力,促使我們進行一個轉型升級。在這個影響的過程中,會產生三個方面的影響:1.傳統行業的集中度會更快地提高。2.高新技術產業進口替代會大大加速。3.產業加速升級。
傳統行業的集中度提升,過去兩年我們的一些白馬股為什麼業績會比較好,同時我們的股價也會創新高,這塊是一個最大的驅動力。高新技術產業的進口替代加速和產業轉型升級,就是我們未來幾年所面臨的最大的一個投資機會,這也是值得大家去把握的。
科創板指數的推出 能夠吸引更多資金的關注和進入
這個過程中科技行業在整個轉型升級中具有巨大的動力,也有巨大的投資機會。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我們國家又進行了一些頂層的結構設計,推出了科創板。科創板基本上三個月完成了頂層設計,截止到目前已經運行了100多天,2019年科創板的推出,也是促使我們金融改革的發令槍。它主要產生兩大方面的影響,對內就是直接融資的比例會有所提升,同時有助於撬動全社會的信用槓桿。第二,全面適應註冊制,完善我們多層次市場的發展。近期推出一些新三板的改革,新三板精選層以及新三板後續的轉板以及對創業板整體的改革,以及加速PE和VC的退出,同時能夠填補我們之前制度上所決定的虧損的企業、紅籌企業上市的一些難題,我們也是進行了一些試驗。
我們國產替代會有一個加速。同時制度上的變革,包括中概股加速回歸,尤其是以中國BAT為代表的企業,它們在這個階段會逐步能夠回歸到A股,也能夠滿足A股投資者的需求,大家共享盈利。為我國2025高端製造其實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從頂層提出到制度設計,到順利審核,到開市,包括後續細則的出臺,科創板仍然是在持續不斷地做嘗試,我們相信科創板後續還會進行整個制度不斷的完善、不斷的嘗試,為我們金融供給側改革作為一塊實試驗田,發揮它的領銜作用。
隨著科創板上市企業逐漸增多,上市公司的類型更加豐富,也有助於科創指數推出。科創指數推出的過程中,能夠吸引資金的關注度,同時也能夠基於指數進行一些衍生品的設計,這個過程中對於大家來說,一些長線資金具有更多的方式能夠進入投資主線。
目前市場在一個相對底部區域 四個投資主線掘金科創投資
孟祿程表示,近期市場波動比較大,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中東石油的暴跌。第二,疫情導致國外流動性出現問題以及疫情的進展。相信在各國政府的重視情況下,我國的疫情都會進入一個平穩期,逐步進入一個緩和,最後就能夠成功地抗疫成功。海外疫情在各國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情況下,疫情的因素都會在逐步緩解。
對於目前的市場來說,我們還是覺得在一個相對底部區域。國內經濟會走出獨立運行狀態。我們仍然看好國內科技行業的一些布局。但是大家相對注意一點,對於以外需為主的一些產品,稍微要注意一下風險,可能因為疫情的影響會帶來消費的延後或者是取消,提示一下這一塊的風險點。後續我們依然會關注科技投資,尤其是通過我們精選個股的方式進行科創板的投資。
主要是重視科創板的四條投資主線:硬體領域的半導體製造領域;軟體領域的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醫療消費升級,尤其看好其中的一些高端醫療器械和創新藥;新能源在汽車產業鏈裡的投資機會。
孟祿程具體解釋了投資邏輯和看好領域:
第一個,硬體領域的半導體製造領域。主要的邏輯是我們的自主化進程加速。我們的需求在國內,供給在國外,包括疫情之下也能夠進一步加速我們的供應鏈自主化。 半導體產業裡替代空間非常大,自給率比較低。
第二,軟體領域的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長線邏輯,整個人口紅利進入了新時期,我們的市場仍然還在,勞動力進入了大學生工程師紅利。同時我們面臨著未來勞動力的短缺,我們就要追求一些新的技術,提升我們的勞動效率。所以,新技術的應用場景上,我們的需求非常迫切,它有助於幫助我們在未來的仁厚結構落引發的長線的發展問題,尤其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後,我們的人口結構可能就像日本一樣全面進入老齡化時代。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這樣一些新技術,去提升勞動效率,解決我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軟體領域的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能夠在我們人口進入一個人口紅利的新時期去幫助我們解決人口發展的一些長期問題。
第三,在我們整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GDP已經達到了人均一萬的階段,我們對於醫療的消費需求其實會有增加。同時,我們對於醫療消費的質量也會有一個明顯的增加。這一塊既有量的提升,又有質的提升,對於醫藥行業的創新來說,會有更多的要求,這也是我們需求代表了未來的投資機會,也是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和創新藥最大的發展機遇。
第四,新能源的發展機會。新能源汽車是整個汽車產業鏈裡未來最大的一個產業變革。汽車的應用場景會更加多元化,在汽車的應用場景當中,最需要的是往無人駕駛方向去走。這個過程中,其實電動化會是和無人駕駛相輔相成的,汽車會往無人駕駛以及電動化這兩個方向去走,這也是未來我們所重視的新能源在汽車產業鏈裡的投資機會。
新能源汽車可能是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一個最佳結合體,整個行業的投資機會就是在電動化和無人駕駛,這個過程中會跟我們前面講到的半導體、軟體領域,其實會有比較大的交叉、融合,大家會針對老百姓(603883,股吧)更多的需求場景,做更多的開發和應用,這也是新能源產業鏈最大的投資機會。大家可以在駕駛汽車的同時進行消費,而且能夠保證大家的安全性,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基金經理簡介:孟祿程先生:理學碩士。曾任廣東東陽光(600673,股吧)藥業研究院研發工程師,廣東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公募籌備組組員,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研究部總經理助理,現任研究部總經理助理、中科沃土沃嘉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和中科沃土轉型升級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責任編輯:王彥娜 HN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