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 莎車玄奘講經臺:見證佛教文化在莎車的歷史傳承
發現 | 莎車玄奘講經臺:見證佛教文化在莎車的歷史傳承 2020-08-26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亮相央視,令群星心動的莎車你愛了嗎?
亮相央視,令群星心動的莎車你愛了嗎?同時突出十二木卡姆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文化元素,以喀贊其街為中心,開發形成了4條城區精品旅遊線路,覆蓋全縣227處歷史文化古建築、民居,10處古遺址。以喀贊其街為主的商業帶,帶動了2600多人就業,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
-
李寧平在莎車 葉城 澤普 英吉沙四縣調研
要整合資源,強化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各鄉鎮(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聯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正能量,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家園,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在莎車縣融媒體中心,李寧平認真聽取中心建設運行情況,並就組織架構、管理體制、硬體配備等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
浦東援疆幹部跨越5000公裡兌現莊嚴承諾 為莎車帶來新變化 - 浦東...
莎車縣一般都是包機遊遊客停留時間較長的地方,這裡的旅遊景點包括十二木卡姆傳承中心、莎車老城、莎車美食城,還有連接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喀爾蘇沙漠,以及上述正在收尾的胡楊林步道。飲食方面,則有莎車縣特有的烤鴿子、鴿子湯、鴿子拉麵等鴿子系列。這一次,奚偉浩還特地約上了春秋旅遊的產品負責人,邀請他們一起實地走訪,共同研究開發新的旅遊線路。
-
阿克蘇博物館一尊掃描件文物,再次見證佛教文化的東西融合
一件文物,見證了一段文明歷史的發展;一段歷史,記錄了人類生命的足跡和延續;一串串生命的足跡,印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變遷。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更不能忘記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進程。畢竟,歷史見證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發展,人類文明是祖先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一旦丟掉了歷史,也就失去了發展的根源。
-
莎車:千畝蓮花白喜獲豐收 村民臉上喜笑顏開
莎車:千畝蓮花白喜獲豐收 村民臉上喜笑顏開 2020-11-2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教:「三藏法師」唐玄奘
唐僧這個形象,取材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奇僧、偉大的文化名人——玄奘的事跡。玄奘俗姓陳,原名陳禕,洛州緱氏(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人。隋開皇二十年出生在一個世宦之家。他祖上幾代都曾在朝廷做官,祖父陳康,做過北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曾任隋朝江陵縣令。陳惠於隋場帝大業年間,辭官還鄉,從此潛心儒學。
-
漢傳佛教人物系列之七: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俗名「陳煒」,梵文名「摩訶耶那提婆奴」,是河南洛陽洛洲人。玄奘大師是唐朝最為著名的三藏法師,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也是唯識宗的創始者。玄奘大師於公元600年出生在今洛陽偃師陳河村的玄奘寺。
-
《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慰問演出...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用高品質文藝作品給當地百姓開啟一段文化潤疆之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演出現場活動將多姿多彩的藝術文化帶給老百姓們,也向觀眾展現莎車地區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真實變化,以及大美新疆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節目將於12月15日在總臺央視綜藝頻道,12月20日在總臺央視音樂頻道播出。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歷史上的唐僧,俗姓陳,本名禕,河南偃師縣緱氏鄉陳河村人。他出生於隋開皇二十年(一說出生於隋仁壽二年,延後兩年),5歲喪母,10歲慈父見背,13歲隨次兄在洛陽淨土寺出家,法名玄奘。他自幼聰敏好學,接受傳統文化,悟性極高。
-
絲綢之路的見證:唐三藏傳世筆跡驚天浮現
絲綢之路,從地球上空看去像是貫通整個歐亞非大陸的橋梁,穿越歷史的輪迴,我們可以看見絲綢之路熠熠閃耀,穿越草原、沙漠、雪山等不毛之地,沿著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山脈、伊朗高原的廣大區域遍及,像是地球的龍脈或脊梁,見證著不同文明的興起、發展、傳播、衰亡,可以鄭重其事地說,絲綢之路是兩千多年來人類文明的脊梁。
-
嶺南佛教歷史文化圖片展開展:見證穗港澳佛教百年友好
作為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嶺南佛教歷史文化圖片展於2020年12月19日在廣州海幢寺開展。本次展覽分為四大部分:一是廣州市佛教協會工作的概況和主要亮點;二是海上絲路佛教文化交流;三是穗港澳三地佛教文化淵源及交往情況;四是穗港澳三地佛教文化和歷史概況、重點寺院簡介及圖片展示。展覽不僅展示了嶺南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展出了穗港澳佛教百年友好交流的珍貴影像。廣州與香港、澳門自古以來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穗港澳佛教界更是同根同源,佛教界人士交流一直良好頻繁。
-
國內「良心」寺廟,已有1400年歷史,供奉著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國內「良心」寺廟,已有1400年歷史,供奉著玄奘法師頂骨舍利!佛教文化傳入我國後,我們國內各城市也建立起來了,大小佛教寺院用於宣傳佛教文化,一些寺院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保留至今,改為一些旅遊勝地,並免費對遊客開放,因此每年也都有許多遊客前去祈福參拜。
-
玄奘成名於西天取經,卻無法稱為第一僧,這位僧人比他貢獻更大
01、玄奘西天取經信念,可能來自「第一僧」朱士行唐朝時期,佛教盛行一時,不少才華橫溢的人紛紛出家修行,玄奘也因此崇拜佛教,自幼出家為僧,並立志要為佛教文化做出一定的貢獻。於是,就有了後來他私自出行,獨自前往天竺(印度)取經的故事了。
-
2007年,中國和印度建成玄奘紀念堂,落成典禮當天,陰雲忽然散去
在遊歷印度東部、南部、西部、北部數十國後,玄奘回到那爛陀寺,他潛心學習,獲得更大聲譽。640年未,戒日王會見了玄奘。戒日王606—647年在位,是戒日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為中國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遊的緣故,而單就印度歷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響的帝王之一。他的帝國僅僅延續了三十多年,但在這短暫的時期中,他使北印度統一,同時,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使那爛陀寺名揚四海。
-
佛渡眾生,唐朝西域到底有幾個佛教中心?今天有什麼遺蹟?
通過這條道路,除了實現經濟的交流,同時實現了文化甚至宗教交流。也因為此,在中國,西域是佛教最早傳入的地方。佛教大約於公元1世紀傳入西域,並且迅速取代了本土的比較原始的宗教(主要是薩滿教),風靡西域,在東漢時候達到了鼎盛。那麼,西域佛教的中心到底在哪裡呢?
-
玄奘法師:人生的意義,便是為了眾生而艱難前行
但後來由於父親去世,家道中落,生活困苦,玄奘的二哥陳素便來到洛陽淨土寺出家,法號長捷。玄奘十一二歲時,跟隨長捷法師住在淨土寺,學習佛教經論。據說,在眾多的佛教經論裡,玄奘最有心得的便是《妙法蓮華經》和《維摩詰經》。二十歲那年,玄奘正式受戒,這之後跟隨景法師學習《大般涅槃經》,跟從嚴法師學習《攝論》。
-
佛教是通過西域陸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梁啓超給了答案
例如,中國佛教史學之大家湯用形說:「佛教東漸,首由西域之大月支、康居、安息諸國。其交通多由陸路,似無可疑。日本佛教史學者白鳥庫吉說:「佛教究竟何時何地傳入中國?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建立白馬寺或稍前楚王英信仰佛教,即後漢初佛教傳入中國無疑。…其傳入的道路只有一條,即見於{漢書》的所謂'闐賓·烏弋山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