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竟出土了甲骨文,專家:商朝人曾跨洋移民

2020-12-15 歷史需要細看

近幾十年來,在美洲,特別是墨西哥發現眾多而集中的具有我國商代(公元前1700一1100年)文化特徵的文物和遺蹟。在墨西哥還發現「天齊田人之墓」的墓碑,有人估計是戰國或秦末時齊田人從山東放舟逃亡美洲後留下的。

在美洲迄今已發現漢字59個,自殷商至南宋兒乎歷代字體都有。在秘魯發現了刻有「太歲」兩個漢字的古碑。一尊坐在蛇纏繞的龜背上,手提銅牌上鑄有「武當山」三個漢字的女神銅像。在墨西哥,有的塔上發現有象形文字的雕刻,厄瓜多出土過東漢時期的中國銅錢。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商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石刀,在北美也可找到。

兩地古文化的相似之處就更多了。刻有瑪雅紀年的大獨石碑上,畫有龍形圖案,中、南美洲一些石刻器皿和陶器,其造型和彩繪與中國的極其相近。在民俗方面,美洲紀年有用蛇、鹿、兔、狗、猴、虎等12生肖的。墨西哥的基奇霍夫教授指出:當地居民使用的所謂阿茲特克曆法,是中國人發明的。瑪雅人每年最後五天,要燒掉家裡的小神,五天後點火再樹起新的家神。這竟與中國自古就有的「送灶」、「迎灶」風俗相伺。古印地安人和瑪雅壁畫中所有人物都用羽毛裝飾頭部。我國出土的春秋銅錢和漢代銅鼓上,羽人圖案比比皆是。

中國與墨西哥遠隔重樣,在我們看來,以古代的航海技術,亞洲與美洲之間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交流。那麼,為什麼會在墨西哥出現這些不可思議的中國元素呢?

殷商文化在美洲的發現,使歷史學家聯想到:在公元前1118一1115年間,周公東徵,殷人復國無望,很可能「渡海逃亡」。

中國古文獻記載,公元前1115年有過一次巨大的風暴,正在海上的部分殷人很可能被風暴吹進大洋,漂流至美洲大陸。委內瑞拉學者維亞弗蘭卡認為,美洲的母體文化奧爾梅克文化就是商朝移民在美洲傳播文明的結果。奧爾梅克文化與殷商文化相似之處極多:都崇拜虎神、都有饕餮紋裝飾,面向正北但偏東八度左右祭祀土墩,都建造四合院式建築。瓜地馬拉博物館中藏有屬奧爾梅克文化的赤陶頭像,那樣子簡直就是中國人。墨西哥出土過具有明顯中國特徵的青銅人像。該國出土的一個陶筒上,刻滿了與殷代甲骨文完全相同的「帆」字,這可能是為了紀念那次悲壯的出海吧。

香港考古學家衛聚賢先生偶然在史書《春秋》上發現「六鳥退飛過宋都」一句。會退飛的鳥只有蜂鳥,而蜂鳥只有美洲才有。他就此花了10年時間寫成巨著,開列出中國古代與美洲的交通大事年表。他說,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為採美洲虎皮到阿拉斯加,中美交通開始。那六隻蜂鳥是公元前644年美洲人送來的。

美國科學家重新鑑定了約成書於中國戰國時期的古籍《山海經》的若干篇章,其中《東山經》描述的山川地貌竟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北美西部和中部的地形相契合。中國人可能在4500年以前就對北美大陸進行了廣泛的考察。這些,使這個尚未了結的歷史疑案帶上了神秘奇異的光彩。

相關焦點

  • 河南出土商朝大墓,墓中驚現兩具人骸,專家:他們自願當「祭品」
    2019年中下旬,河南省文物部門於濟源柴莊遺址,發現商朝大規模墓葬群。這座墓葬群中不乏有高等級墓葬,通過夯土基址以及牲畜祭祀坑,還有墓中出土的甲骨文,提供了非常多的歷史研究價值。根據出土的文物遺址結合文獻資料,至少西漢之前,封建統治者非常喜歡用牛羊馬這些牲畜以及活人當做祭品。這座柴莊遺址商代中晚期墓葬群,其中有兩具人骸也是引起了考古學家的關注。這兩具人形骸骨出土時保存比較完整,骸骨姿勢都非常奇怪。這二人生前應該是呈現跪姿狀態,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大腿以及膝蓋還有小腿呈u形進行彎曲。
  • 商朝是食人族嗎?
    商朝是食人族嗎?1984年在河南殷墟出土了一件甑,相當於現在的蒸鍋,而蒸鍋裡面卻有一顆人頭。當時專家猜測,可能是人頭滾落進了甑裡,但是後來出土了越來越多的蒸煮器中都有人頭,難道商朝是食人族?根據對甲骨文的破解,我們知道商朝有用活人獻祭的習俗,並且祭祀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卯」祭,這個字是人活著牲畜對半剖開懸掛的形狀。其他祭祀包括奉獻人牲的內臟、鮮血、頭顱,加工的方法有燒烤,滾燙、風乾等,都有專門的甲骨文記載。這些都是加工食物的方法,因為他們就是給神的食物。按習俗神明享用食物施加祝福,所以典禮結束之後,獻祭者就會分享祭品。
  • 美洲發現中國古文字,距今3300年,專家:印第安人或許是商朝遺民
    屬於商朝晚期的甲骨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成體系的中國文字,記載了盤庚遷殷到紂王270年間的卜辭,並且甲骨文已經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從中我國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 商朝的那些事:商朝神秘恐怖文化
    後世對於商的認識都在二十世紀上半被發掘的殷墟和漢時期《史記》等一些史料上的記載,在殷墟中發現了大量的甲骨文中都有對於商朝人對祭祀的熱愛並且朝中葉設立了相應的官職。隨著考古隊的不斷發掘,我們對商朝的文化發展也有了新的了解。在不少的甲骨文和出土的文物中都可以看見不少的祭祀的身影,只是這些影子都是照射在那些皚皚白骨中。
  • 使用甲骨文的商朝,軍隊戰士穿的皮甲是在化皮屯村生產的嗎?
    (王建安 攝影)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化皮屯村,化皮屯村西距商朝紂王的鹿臺遺址約3000米,相傳,化皮屯村是商朝帝辛設置的皮革加工廠,是專門為商朝軍隊戰士製作皮革鎧甲和馬匹鞍具的地方。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 商朝是由白人建立的嗎?
    最近有人在網上說其實商朝是白人建立的,小編看到這樣的言論之後笑了笑,果然還是無知。上個世紀90年代末,考古專家對殷墟中出土的骨骸進行了 DNA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商朝人是西亞和歐洲一代的高加索人,也就是白種人。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由於是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再加上是美國學者宣稱,所以讓很多中國人沸騰了,感覺這又要改寫歷史了,本著求真的原則,對於此次文章的宣傳內容做了探究,得出來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甲骨文。美國學者只是巖畫愛好者當時報導的新聞內容翻譯過來大意是:美國學者約翰·羅斯坎普聲稱已經發現了84個象形文字遺址,它們與美國各地包括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克拉荷馬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獨特古代中國遺址相匹配,其中許多象形圖已經給中國古代文字專家評估,它們看起來像中國幾千年前的象形文字
  • 雅利安人曾橫掃地球,最後成了商朝人的奴隸,這得感謝一個女人
    在這兒,他們打敗了古印度大陸上的本地土著居民,然後創立了種姓制度,並自稱雅利安人。是的,這是我至今看到的,關於雅利安人的最有說服力,證據最充分的一種說法。據朱大可教授說,雅利安人膚色較淺,所以如今印度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種姓的人,便很可能就是雅利安人與當地土著結合的後代。事實上,據史料記載,雅利安人善於騎射,會使用青銅器,所以曾天下無敵,橫掃地球。
  • 中國皇帝之商朝,第一個有「戶口」的朝代
    商朝因為殷墟的出土,以及甲骨文的出現,而成為得到「國際認證」的第一代中國朝代。在此之前,商朝也是沒有「戶口」的。 河南安陽的殷墟是商朝後期的都城,甲骨文上的很多記載都與史書相吻合,證明了《史記》的可靠性。
  • 河南出土遠古陶器,上面刻有一種古老文字,專家:它比甲骨文還早
    河南新鄭市被稱為"黃帝故裡",歷史非常悠久;這裡經常出土遠古、甚至史前時代的遺蹟,讓我們在這裡可以和幾千年前的先民對話;1993——1998年,新鄭市陸續發掘出8000米的鄭國祭祀遺址;並在遺址中發現東周時期的陶器碎片;令專家震驚的是,這些陶片上刻有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專家稱,它的出現年代甚至早於甲骨文
  • 甲骨文的發現與流傳
    甲骨文的發現與流傳文|胡厚宣提到甲骨文的出土和發現,說來話長。有人講遠在秦漢時代,就有發現。這 很有可能,因為從戰國到秦漢以來,多有 厚葬之風,所以盜墓的事件,就很盛行, 譬如在安陽侯家莊發現的殷代皇陵,就有 被漢朝人盜掘的痕跡。小屯村是殷都,也 有墓葬,在墓葬被盜掘的時候,無意中發 現甲骨,這是極可能的事情。
  • 陝西出土一件青銅器,發現古國——盧國
    《甲骨文》記載的是盧芳,是盧國的伯爵。甲骨文中有好幾個字,它們的名字沒有解釋。盧方與中原不同。他在史書上被稱為「盧戎」。盧國地理位置,據《括地誌》記載:「房州竹山縣及金州,古盧國也。」金州現為陝西省安康市。也就是說,商代盧國在湖北省珠山縣和陝西省金康市。但也有人說,殷商時期盧國在河南省盧氏縣,盧國在商朝晚期被商王禁止南遷。
  • 河南出土妲己墓,真實面目終被揭開,專家:我們冤枉了她3000多年
    3000多年前,站在鹿臺的人便是這天下的神——帝辛,而他身邊還有站著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美人妲己。 ,專家恍然大悟:我們冤枉了她3000多年。 其實妲己被冤枉這也能理解,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上下5000年前之久,完整的「信史」時代只能從春秋戰國開始算起,「夏商周」一直都是屬於斷代「半信史」「半神話」,在甲骨文出土之外,殷商都被劃入了神話範疇。
  • 商代後期遺址,中國歷史上被證實的第一個都城,殷墟見證商朝文化
    位於安陽的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因為這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正式的都城,商朝後期的遺址所在。有人說來安陽一定到殷墟看看,因為殷墟見證了商朝的文化。對於喜愛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人,殷墟一定在有生之年想去清單裡。
  • 商朝因紅顏禍水滅國?河南挖出8座女性墓,還了商朝女性一個公道
    雖然早在原始社會中期,曾出現過母系氏族社會,但是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母系氏族終結父系氏族登上歷史舞臺。    歷史上關於商朝滅亡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但對無不以「武王伐紂」檄文為範本,都認為商朝因「紅顏禍水」滅國。
  • 殷墟出土一另類圓雕玉人:頭戴猶太人小圓帽,身上穿著中國肚兜!
    然而,殷墟出土的圓雕玉人,揭開了這一真相。自1928年起,考古專家多次對殷墟發掘,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銅器等珍貴文物,震驚海內外。其中,殷墟中還挖出了一批特殊的文物,比如圓雕玉人。經過考古專家整理研究之後,發現這一批圓雕玉人風格在奇怪之餘,又改寫了中國歷史。
  • 從殷墟祭祀遺址看商朝的主要敵人,古東北人可能是商朝的最大敵人
    商朝是離我們一個非常遙遠的時代,封神演義的熱傳,又讓商朝充滿很多神秘色彩。我們無數次在遐想,商朝時他的主要敵人是誰呢?西部羌方人還是傳說的東夷淮夷人?各種史書和傳說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由於商朝時代離我們過於久遠,即使一些史書的成書年代也離那個時代很遙遠,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誰也不敢保證。但是實物證據是不會說謊的,殷墟祭祀遺蹟出土的東西卻給我帶來了答案。商朝有殺戰俘祭祀的傳統,殷墟的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祭祀戰俘的遺骸,經過清理核查,這個祭祀坑共大約有一千人的骸骨,經過比對,有400餘個頭蓋骨可供研究。
  • 看看你的名字用甲骨文怎麼寫
    甲骨文,可以稱之為目前發現最早的具有體系的文字。主要盛行在夏商西周這段時間。甲骨文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但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象形說。我們可以看到甲骨文的文字很多依舊保留著一定的象形性。這塊甲骨是商朝武丁時期的(約公元前13世紀),傳為河南安陽出土。甲骨文當時是用來佔卜的,不管是國家大事還是生活中的小事,都有所涉及。比如甲骨中會佔卜軍事戰爭,會佔卜哪一天下雨,會佔卜自己的媳婦會不會給自己生個大胖小子,令人感到神奇的是,竟然有甲骨出來的佔詞竟是「會生龍鳳胎」,有木有被雷到呢?但事實就是如此。
  • 甲骨文的創作需不需要毛筆?很多人都想錯了!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它是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文字。甲骨文對稱、穩定,已經具備漢字的「六書」原則。雖然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仍較明顯,但從字體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從書法的角度而言,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書法作品,它具備書法的三個要素——用筆、結字、章法。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挺拔爽利,古樸而又爛漫。郭沫若說:「卜辭契於龜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千載後人神往。文字作風且因人因世而異,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渾,帝乙之世,文鹹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