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
由於是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再加上是美國學者宣稱,所以讓很多中國人沸騰了,感覺這又要改寫歷史了,本著求真的原則,對於此次文章的宣傳內容做了探究,得出來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甲骨文。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關於此次的報導是在2015年7月9日,現在網站上還有這則新聞,可以說已經是老新聞了,五年前的文章又拿出來宣傳 ,這典型是中國在炒作宣傳,以吸引眼球。
美國學者只是巖畫愛好者
當時報導的新聞內容翻譯過來大意是:美國學者約翰·羅斯坎普聲稱已經發現了84個象形文字遺址,它們與美國各地包括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克拉荷馬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獨特古代中國遺址相匹配,其中許多象形圖已經給中國古代文字專家評估,它們看起來像中國幾千年前的象形文字,而約翰·羅斯坎普在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巖石上發現的象形文字似乎是商朝末朝以後中國人使用的古老文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甲骨文。
我們在深層次的研究,其實約翰·羅斯坎普只是一個巖畫愛好者,而並不是一個歷史學者或者考古學家,他宣稱的這些內容,只是他個人的觀點,並不能代表學術界會認可,目前,就連有史書記載的夏朝都不被國際認可,更不要說,只是相似的象形文字了。
當然了,約翰·羅斯坎普一直致力於對美洲發現的象形文字進行研究,他也發現其實這些文字跟甲骨文有相似之處,並且做了很多推測,只是這些象形文字還只是推測,還沒有實質的證據能夠證實,這些內容如果要被證實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究。
象形文字很多,甲骨文只是其中一個
世界上有很多文字,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地球上的文字更加多,只不過由於英國的殖民策略,導致很多語言文字失傳,英語就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語音,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中文則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主要還是中國人多的緣故,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使用英文,這是題外話。
文字按字音和字形,可分為表形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形文字是人類早期原生文字的象形文字,比如: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美洲的瑪雅文和早期的漢字,而表形文字都是由圖畫文字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其實美洲的瑪雅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都是從圖形演化而來的。
世界各個地方的原始人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除了動植物外,其他的也基本雷同,比如太陽、月亮、天空、雲朵、雨、水等等,因此圖畫文字的對象都是一樣的,只是畫法有所不同,所以產生了分支,中國從甲骨文慢慢變成了方塊字,而瑪雅文字由於歐洲發現了美洲大陸進行殖民,對印第安人進行了殺戮,才變成了失傳的文字。
既然文字畫的對象都一樣,那麼有相似之處也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圖畫文字階段,基本都能看得出來畫的是是什麼,世界上的圖畫文字都有相似之處。
所以,雖然《每日郵報》報導了,但並不是真正的學術界的新的發現,也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我們中國自己更加要認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學韓國人,什麼都是自己的,這個世界是多彩的,有很多文明,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我們不卑不亢,最好自己就好。